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的分枝杆菌DNA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子玲 秦卫松 +2 位作者 岳清华 孟奎 林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5,共7页
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并鉴别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与非结核分枝杆菌DNA扩增片段类型 ,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理学诊断提供一种补充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三对具有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引物 ,进行多... 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并鉴别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与非结核分枝杆菌DNA扩增片段类型 ,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理学诊断提供一种补充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三对具有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引物 ,进行多重PCR扩增。这三对引物分别对应于分枝杆菌 6 5kD表面抗原、结核分枝杆菌插入序列IS6 1 1 0及人类β 珠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 ,其扩增产物分别为 3 83bp、1 2 3bp和 2 6 8bp。此种多重PCR方法检测的灵敏度为 0 6pg。经多重PCR扩增后进行凝胶电泳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 (结核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BCG)均可见 3 83bp、1 2 3bp片段 ,而非结核分枝杆菌 (鸟、龟、瘰疬、蟾蜍、堪萨斯、胞内、耻垢分枝杆菌 )仅见 3 83bp片段 (猿猴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相同 )。与上述相比 ,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标本分别增加了一条 2 6 8bp片段。对 2 0 9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淋巴结结核病人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了多重PCR检测 ,1 93例病理诊断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肉芽组织、结核性肉芽肿性炎症病人的标本 ,检测结果符合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1 6例病理诊断为可疑淋巴结结核病人的标本 ,1 5例检测结果符合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 ,1例符合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此种多重PCR方法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 非结构分枝杆菌 石蜡包埋组织标本 病毒DNA 检测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石蜡切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研究
2
作者 高正琴 邢华 +1 位作者 孙怀昌 李厚达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在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利用PCR技术 ,对 55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小鼠组织中SA DNA进行了检测。结果  55例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均检测到SA DNA ,这与临床病...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在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利用PCR技术 ,对 55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小鼠组织中SA DNA进行了检测。结果  55例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均检测到SA DNA ,这与临床病理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感染相一致。结论 PCR技术可用于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SA DNA片段 ,为鼠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石蜡切片 金黄色葡萄球菌 DNA 石蜡包埋组织标本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和分子检查点可作为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新的治疗靶标
3
作者 Mitteldorf C Berisha A +2 位作者 Pfaltz M C 王婷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66,共1页
PD—L1在系统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阳性率为20%-57%,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原发性皮肤DL—BCL(pcDLBCL)PD—L1表达的报道。为此,作者选取了16例pcDLBC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3例腿型,3例其他类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D... PD—L1在系统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阳性率为20%-57%,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原发性皮肤DL—BCL(pcDLBCL)PD—L1表达的报道。为此,作者选取了16例pcDLBC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3例腿型,3例其他类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D.1、PD—L1和CD33表达情况和肿瘤微环境细胞构成情况进行研究,重点研究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和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肿瘤微环境 原发性 治疗靶标 皮肤 检查点 石蜡包埋组织标本 分子
下载PDF
高复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组非平衡性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乔忠杰 王国民 刘银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1-87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复发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组非平衡性的变化,寻找与膀胱癌复发相关的染色体位点或区段的畸变。方法选择2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经随访分为高复发组11例,无复发组9例。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对每一个标本... 目的探讨高复发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组非平衡性的变化,寻找与膀胱癌复发相关的染色体位点或区段的畸变。方法选择2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经随访分为高复发组11例,无复发组9例。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对每一个标本进行检测,得出其染色体畸变的位点或区段,应用χ2确切概率法统计高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畸变的差异。结果增益频率较高的染色体区段或位点位于1p、1q、3p、5p、5q、8q、17q;缺失频率较高的染色体区段或位点位于4q、8p、9q、11q、11p、17p。高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相比较,9q、11p缺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9q、11p同时缺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9q、11p上某些区段或位点的缺失与膀胱癌复发有关,此2个染色体臂上可能存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相关基因”,其上的基因缺失或失活可能导致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组 平衡性 高复发性 膀胱移行细胞癌 石蜡包埋组织标本 比较基因组杂交 染色体位点 染色体畸变 确切概率法 无复发 1p缺失 基因缺失 相关基因 个染色体 癌复发 统计学 癌患者 11q 17p 频率
原文传递
人疱疹病毒8型ORF26基因亚型与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桂寅 冯燕艳 +3 位作者 张德志 吴秀娟 刘建勇 普雄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0-75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疆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感染人疱疹病毒8型(HHV-8)ORF26基因亚型。方法巢式PCR扩增41例皮肤鳞癌、46例食管鳞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HV-8ORF26基因,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双向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ClustalW软件和Phyli... 目的探讨新疆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感染人疱疹病毒8型(HHV-8)ORF26基因亚型。方法巢式PCR扩增41例皮肤鳞癌、46例食管鳞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HV-8ORF26基因,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双向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ClustalW软件和Phylip软件包对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生学分析,从而确定HHV-8ORF26基因亚型。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例皮肤鳞癌组织标本9例HHV-8感染为阳性,阳性率为21.95%;46例食管鳞癌1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21.74%。新疆皮肤鳞癌患者感染HHV-8ORF26亚型7例为A亚型,2例为c亚型;食管鳞癌感染HHV-8ORF26亚型7例为A亚型,3例为C亚型。结论新疆鳞癌患者感染HHV-8ORF26亚型属于A亚型和C亚型,A亚型多于c亚型,亚型分布与鳞癌患者的发病部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8型 基因亚型 鳞状细胞癌 巢式PCR扩增 相关性 石蜡包埋组织标本 统计学分析 皮肤鳞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