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石炭系油藏油源分析
1
作者 蒋中发 王学勇 +2 位作者 江梦雅 刘龙松 卞保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1-319,共9页
为推动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盆1井西凹陷下凹勘探,利用重点风险探井烃源岩样品分析测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西地区深层石炭系油藏油源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①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为一... 为推动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盆1井西凹陷下凹勘探,利用重点风险探井烃源岩样品分析测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西地区深层石炭系油藏油源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①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为一套富含三环萜烷、伽马蜡烷、C_(28)规则甾烷、轻干酪根C同位素,在咸化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②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为一套富含五环萜烷、C_(24)四环萜烷、Ts,在半咸水、半氧化环境形成的烃源岩;③石西地区石炭系原油为高熟轻质油,富含三环萜烷、伽马蜡烷、C_(28)、C_(29)规则甾烷,C_(24)四环萜烷含量较低,全油C同位素轻,来自风城组烃源岩;④盆1井西凹陷风城组深埋烃源岩生成原油沿断裂、不整合向石炭系风化壳运移至石炭系成藏。根据油源研究结果推测,盆1井西凹陷可能发育风城组规模烃源岩,凹陷区内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西地区 石炭系 风城组 油源对比
下载PDF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识别与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文佳涛 吴爱成 +4 位作者 但玲玲 原园 程文 樊文阔 随大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3,共10页
针对前人提出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观点,笔者根据碎屑岩的结构、沉积构造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三段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其沉积环境应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 针对前人提出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观点,笔者根据碎屑岩的结构、沉积构造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三段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其沉积环境应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对研究区八道湾组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2种亚相和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漫沼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并分析了其展布特征与演化过程,推测该区八道湾组三段沉积早期湖平面下降,研究区内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中期湖平面继续下降,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晚期湖平面上升,沉积物有所变细。西北部哈拉阿拉特山—德仑山及扎伊尔山物源体系是其主要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演化 石西地区 八道湾组三段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牛斌 魏璞 +2 位作者 张顺存 郭晖 鲁新川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77-87,共11页
通过岩心、录井、铸体薄片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以细粒沉积为主,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由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组成... 通过岩心、录井、铸体薄片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以细粒沉积为主,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由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组成,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同时探讨了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岩性是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沉积相是控制优质储层发育的主导因素;成岩作用和早期油气充注控制着储层孔隙的发育程度。研究区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八一段(J_1b^1)和八三段(J_1b^3)的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西地区 八道湾组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孔渗成因 被引量:21
4
作者 况军 姚根顺 +1 位作者 朱国华 王行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93-496,共4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碎屑岩储集层特征的系统分析,认为该储集层岩石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高的特点;成岩作用属渐进埋藏作用,表现为压实作用普遍较强,胶结作用程度弱,主要处于晚成岩的A1期;主要储集孔隙类...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碎屑岩储集层特征的系统分析,认为该储集层岩石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高的特点;成岩作用属渐进埋藏作用,表现为压实作用普遍较强,胶结作用程度弱,主要处于晚成岩的A1期;主要储集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颗粒溶孔次之。指出岩石中富含千枚岩等塑性岩屑及成岩压实作用较强是造成储集层低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西地区 早侏罗世 碎屑岩 孔隙类型 千枚岩 八道湾组 低渗透 油气藏 储集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文 曹少芳 +3 位作者 范俊强 文佳涛 邱小松 邱安南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51,共8页
岩心观察结果及分析化验资料显示,在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物中,砂岩成熟度较低,砂、砾岩中炭屑及炭化植物枝干较多,沉积构造以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为主,并识别出了双向交错层理。结合石西地区测井资料及岩心资料,对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 岩心观察结果及分析化验资料显示,在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物中,砂岩成熟度较低,砂、砾岩中炭屑及炭化植物枝干较多,沉积构造以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为主,并识别出了双向交错层理。结合石西地区测井资料及岩心资料,对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体系展开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属于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发育3种亚相和10种微相: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决口扇、河漫泥、河漫沼泽;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水下天然堤;曲流河前三角洲泥。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山窑组的砂体展布进行了研究,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河道、河漫沼泽为主,总结了各种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探讨了砂体展布规律,得出了砂体展布明显受控于沉积微相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西地区 西山窑组 沉积微相 曲流河三角洲 砂体展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八道湾组油气潜力分析
6
作者 原园 吴爱成 +2 位作者 樊文阔 随大伟 文佳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6-28,279,共3页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已对12口井、21个层位进行了试油,在射孔井段较大的条件下,各井段产液量普遍极低,且无一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在老井油层复查中,共发现6口井有油层,但都位于圈闭边缘或圈闭外。对石西地区八道湾组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已对12口井、21个层位进行了试油,在射孔井段较大的条件下,各井段产液量普遍极低,且无一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在老井油层复查中,共发现6口井有油层,但都位于圈闭边缘或圈闭外。对石西地区八道湾组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属于低孔特低渗至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导致油气在储层内的侧向运移不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八道湾组 石西地区 低孔低渗 非均质性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侏罗系油气储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宇 郭海敏 +1 位作者 张汶 穆朋飞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7,57,共5页
石西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较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对该地区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多数生产井步入后期,寻找新的工业油气流,目前已成为石西地区勘探的重要目标。本文针对石西地区油气储层特性开展研究,充分运用地质、测井以... 石西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较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对该地区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多数生产井步入后期,寻找新的工业油气流,目前已成为石西地区勘探的重要目标。本文针对石西地区油气储层特性开展研究,充分运用地质、测井以及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等科学手段,为进一步客观、全面了解石西地区侏罗系油气储层性质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西地区 侏罗系 油气储层 特性 分析
下载PDF
使用新型PDC钻头提高石西地区钻井速度的设想
8
作者 易旻 张建诚 《新疆石油科技》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主要阐述石西地区适合 PDC 钻头所钻地层及 PDC 钻头的选型、新型PDC 钻头的特点性能、PDC 钻头钻进的使用工艺措施,钻井参数等内容,通过现场资料分析和初步尝试,达到提高石西地区钻井速度的目的。
关键词 PDC钻头 钻井速度 钻井参数 油田 石西地区
下载PDF
石西地区侏罗系三I河组隐蔽性油藏测井评价技术
9
作者 代诗华 王军 《测井技术信息》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油藏测井评价 侏罗系 三I河组 石西地区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10
作者 杨晋东 于振锋 +1 位作者 郭旭 赵瑞熙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4-1119,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且含气层位较多,为探究煤系地层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该区煤系气资源高效开发,本文采集了石西地区石盒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共计26块泥质岩样品,利用ICP-MS、SEM、XRF和同...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且含气层位较多,为探究煤系地层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该区煤系气资源高效开发,本文采集了石西地区石盒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共计26块泥质岩样品,利用ICP-MS、SEM、XRF和同位素质谱仪开展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和黏土矿物组成等分析测试工作。基于实验结果,对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包括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及陆源碎屑)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和太原组泥岩样品有机碳含量介于0.31%~5.97%(均值2.87%),而石盒子组为0.09%~2.75%(均值0.72%)。太原组至石盒子组样品Sr/Cu和Mg/Ca值偏低,Fe/Mn值较高,指示该沉积时期整体属于温暖潮湿气候,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指标V/(V+Ni)和Ce/La均值分别为0.75、1.93,呈现缺氧环境特征。TOC值与Sr/Cu、Fe/Mn等气候指标相关性很弱,当TOC值小于1,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无明显相关性;当TOC值大于1,TOC和Al、RSEs元素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上述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和陆源碎屑控制,石盒子组沉积时期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海退趋势影响,由浅海陆棚相过渡为海陆过渡相,处于动水、高能环境,有机质不易富集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有机质 富集机理 石西地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