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培 吴卿 +5 位作者 张璐 徐建昭 魏冲 杨柳 潘文玲 徐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98,共4页
基于2017年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据和现场实地调查,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进行人机交互解译,通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FVC,提取了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信息,对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图与高程、坡向、坡度... 基于2017年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据和现场实地调查,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进行人机交互解译,通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FVC,提取了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信息,对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图与高程、坡向、坡度和岩性4个因素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石质荒漠化面积达745.539 3 km2,占淅川县总面积的26.44%;石质荒漠化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鹳河及丹江两岸人口稠密区和丹江口水库库区附近;石质荒漠化发生率在低海拔、南向缓坡地区和碳酸盐岩分布区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空间分布特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卿 刘哲 +5 位作者 陈子韶 张璐 赵培 徐凡 刘彬 徐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11期33-35,共3页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也是主要淹没区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水土流失和区域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有效防治石质荒漠化,以淅川县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也是主要淹没区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水土流失和区域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有效防治石质荒漠化,以淅川县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DEM、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成果等基础信息数据,利用"3S"技术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的海拔和坡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质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500 m高程带和S、SE、SW坡向上,S坡向上分布面积最大,N坡向上分布面积最小。因此,在淅川县石质荒漠化防治措施选择、配置、实施等工程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海拔和坡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空间分布特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淅川县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防治关键措施及模式研究
3
作者 吴卿 陈子韶 +5 位作者 徐建昭 张璐 赵培 杨柳 潘文玲 刘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81,共5页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4.750 6、80.567 1、228.216 6、382.005 0 km^2,...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4.750 6、80.567 1、228.216 6、382.005 0 km^2,石质荒漠化呈加速发展趋势,导致土壤侵蚀强烈,侵蚀模数高达3 500 t/(km^2·a),水土流失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及供水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现状和近年来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适宜当地防治石质荒漠化、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石窝、石阶、石坎等聚土保土关键工程措施,龙须草、香根草、斑茅、油桐、马尾松、侧柏、栎树等人工植被重建关键生物措施配置模式,生态农庄、林果药草、小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等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典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聚土保土 植被重建 生态农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景观理论在淅川县石质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璐 徐凡 +5 位作者 徐鹏 吴卿 徐建昭 赵培 李泮营 党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87,90,共4页
石质荒漠化是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也是一种生态过程,景观格局和石质荒漠化关系密切,利用景观格局理论指导石质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淅川县为研究区,探讨了景观格局理论在石质荒漠化生态过程中的多尺度对应关系,... 石质荒漠化是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也是一种生态过程,景观格局和石质荒漠化关系密切,利用景观格局理论指导石质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淅川县为研究区,探讨了景观格局理论在石质荒漠化生态过程中的多尺度对应关系,利用水土保持景观格局理论揭示淅川县坡-沟尺度、小流域尺度、区域尺度石质荒漠化生态过程,通过对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的分析,将石质荒漠化景观划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构建了石质荒漠化景观综合治理模式和县域尺度生态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坡-沟尺度和小流域尺度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石质荒漠化 坡-沟尺度 小流域尺度 治理模式 淅川县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鹏 吴卿 +5 位作者 徐建昭 孙俊青 张璐 赵培 杨柳 刘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94,98,共5页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研究其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特征,对防治石质荒漠化、恢复植被、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和效...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研究其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特征,对防治石质荒漠化、恢复植被、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S技术,通过计算景观指数,对不同岩性、不同程度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空间形态、空间关系、空间构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淅川县碳酸盐岩组分布区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较其他岩组分布区破碎,非碳酸盐岩组分布区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在自然条件下易被碳酸盐岩组分布区同化,生态环境已经出现退化趋势;非石质荒漠化、潜在石质荒漠化和轻度石质荒漠化是主导景观类型,生态景观整体破碎程度较低,其中轻度石质荒漠化斑块数量最多、分布最为连续且所占面积相对较大;中度和重度石质荒漠化单个斑块面积很小,呈现零星分布状态,破碎程度较高;应重点预防轻度石质荒漠化向中度和重度石质荒漠化发展。可将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划分为5种生态景观类型,分别构建石质荒漠化景观生态模型、建立石质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生态景观类型 景观指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分级及岩性特征
6
作者 徐建昭 吴卿 +5 位作者 孙俊青 张璐 赵培 魏冲 陈子韶 刘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90,共3页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利用DEM、地质图等资料,基于3S技术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及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利用DEM、地质图等资料,基于3S技术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及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碳酸盐岩组区域、8°~25°坡面,8°~25°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为588.001 5 km2、占石质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87%;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随坡度加大的变化,在坡度小于25°时呈上升趋势,在坡度超过25°时呈下降趋势,坡度超过35°的面积只有2.679 3 km2、仅占0.36%;淅川县土地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多层土体、变质岩组、侵入岩组,各岩组区域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面积分别为461.59、164.54、119.20、66.86、40.63 km2,石质荒漠化发生率分别为58.26%、23.56%、1.96%、30.74%、24.98%,在碳酸盐岩组区域分布面积和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岩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坡度 岩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判别及程度划分研究
7
作者 王福岭 吴卿 +5 位作者 徐建昭 孙俊青 张璐 赵培 魏冲 李泮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84,共3页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石质荒漠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合理选择指标体系进行石质荒漠化程度划分及分布范围与面积确定,是有效开展石质荒漠化防治的重要前提。针对淅川县自然特...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石质荒漠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合理选择指标体系进行石质荒漠化程度划分及分布范围与面积确定,是有效开展石质荒漠化防治的重要前提。针对淅川县自然特征,选取基岩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层厚度作为石质荒漠化判别及程度划分指标,通过现场调查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进行指标评分和综合赋分,将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划分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4个程度等级,基于3S技术获得淅川县不同程度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分析表明:选取的石质荒漠化判别标准、分级指标与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判别标准 分级指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贵州的石质荒漠化现象——人类制造的又一生态灾害
8
作者 孟庆贵 《地理教育》 2001年第5期46-46,共1页
在沙尘暴肆虐我国北方的同时,另一种严重的生态问题--土地石漠化也在我国西南地区吞噬着我们的家园,土地石漠化已成为我国贵州、广西等喀斯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最大障碍.
关键词 中国 贵州 最大 社会经济发展 障碍 广西 喀斯特地区 石质荒漠化 土地石漠化 北方
下载PDF
水源区石质荒漠化研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哲 陈子韶 吴卿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第3期70-71,共2页
石漠化是区域生态恶化、资源环境难以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受阻的重要根源。国内外学者针对石漠化成因机理、影响评价、监测技术与方法、防治对策与治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南阳水源区石质荒漠化... 石漠化是区域生态恶化、资源环境难以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受阻的重要根源。国内外学者针对石漠化成因机理、影响评价、监测技术与方法、防治对策与治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南阳水源区石质荒漠化问题已备受关注,通过石漠化研究综述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地区石质荒漠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石质荒漠化 丹江口 水源地 分析
原文传递
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
10
作者 刘哲 陈子韶 吴卿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8年第5期83-84,共2页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的所在地,近年来该地因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产生了大量的石质荒漠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水源区水质安全。石质荒漠化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较多。文章从自然条件入手,对研究区...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的所在地,近年来该地因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产生了大量的石质荒漠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水源区水质安全。石质荒漠化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较多。文章从自然条件入手,对研究区岩溶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分别选取岩性、坡向、坡度和高程四个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探究,得到石质荒漠化与自然因素的相关关系,继而根据这些关系找到适合研究区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加强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确保人民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分布规律 防治技术 淅川县
原文传递
贵州喀斯特区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79
11
作者 王德炉 朱守谦 黄宝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0,共5页
对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种类组成从高大乔木向典型的小灌木退化,并随着环境干旱程度的加剧向旱生化演替;植被退化的趋势依次为次生乔林→乔灌林→灌木林或藤刺灌丛→稀灌草坡或草坡→稀疏灌... 对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种类组成从高大乔木向典型的小灌木退化,并随着环境干旱程度的加剧向旱生化演替;植被退化的趋势依次为次生乔林→乔灌林→灌木林或藤刺灌丛→稀灌草坡或草坡→稀疏灌草丛,但优越的气候条件仍保持了该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群落密度先增加后下降,群落高度和盖度随环境退化降低明显,形成稀疏植被覆盖的荒漠景观;小生境的恶劣程度随暴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植被起源方式受干扰的影响较大;土地生产力的衰退是以乔木树种的衰退为主要标志,群落生物量急剧减少,变动幅度为41.134~0.206t/hm2。退化过程中植被与环境形成正反馈关系,并具有退化方向上的一致性、退化过程的非同步性和退化速度的非线性等特点。植被退化是石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区 石漠化过程 植被特征 石质荒漠化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特征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被引量:15
12
作者 蔡秋 陈梅琳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3,共5页
喀斯特地区石质荒漠化已成为制约山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特点 ,提出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必须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 ,建立一个具有合理结构、功能相互协调、良性循... 喀斯特地区石质荒漠化已成为制约山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特点 ,提出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必须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 ,建立一个具有合理结构、功能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根据环境条件 ,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恢复和重建 ,建立立体生态系统格局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 ,使环境改善和经济持续同步发展。参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生态环境 石质荒漠化 生态恢复 生态重建 生物多样性 生产力布局 综合效益
下载PDF
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王德炉 朱守谦 黄宝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3期204-207,213,共5页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取样分析,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的发展,土壤黏性增强,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坚实度加大,保蓄水肥能力和通透性降低,结构恶化;同时,侵蚀和淋溶程度加强,生物富集作用...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取样分析,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的发展,土壤黏性增强,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坚实度加大,保蓄水肥能力和通透性降低,结构恶化;同时,侵蚀和淋溶程度加强,生物富集作用不断减弱,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减少,引起了土壤中全氮、腐殖质、阳离子交换量等主要化学成分的降低,使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逐渐丧失。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坏与石漠化过程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关系,并在退化方向和阶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过程 土壤 理化性质 石质荒漠化
下载PDF
石漠化治理的造林技术措施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道雄 卢立华 《广西林业》 2001年第5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土地 治理措施 造林 苗木培育
下载PDF
崇左市石漠化治理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爱金 《广西林业》 2008年第3期8-9,共2页
石漠化是土地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岩溶地貌土壤被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大面积岩溶地貌的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现象的土地退化。崇左市是广西石漠化程度较严重的市之一,石漠化已成为制约崇左市经济、... 石漠化是土地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岩溶地貌土壤被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大面积岩溶地貌的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现象的土地退化。崇左市是广西石漠化程度较严重的市之一,石漠化已成为制约崇左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治理 崇左市 社会可持续发展 石质荒漠化 岩溶地貌 土地退化 自然因素 面积
下载PDF
石漠荒山变牧场
16
《致富天地》 2009年第5期41-41,共1页
我国南方一些省份都有面积不小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石头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土壤,但由于土质疏松和雨水冲刷,石漠化也越来越严重。石漠化又叫石质荒漠化,草木难生,对农牧业生产极为不利。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牧场 荒山 石质荒漠化 农牧业生产 雨水冲刷 土质疏松 石漠化
下载PDF
来势汹涌的石漠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成福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地区经济 石漠化 贫困 广西 西南地区 发展 石质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
原文传递
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预警预报
18
《中国科技成果》 2007年第7期51-51,共1页
喀斯特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是指在亚热带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由于自然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导致植被遭受破坏、土层严重流失而引起基岩逐步裸露的生态退化、地表呈现荒漠化景观的过程(图i)。喀斯特石漠化成为继... 喀斯特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是指在亚热带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由于自然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导致植被遭受破坏、土层严重流失而引起基岩逐步裸露的生态退化、地表呈现荒漠化景观的过程(图i)。喀斯特石漠化成为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近年来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它已经成为西南喀斯特地区一个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涉及滇、黔、桂、湘、川、渝、鄂、粤等八省、市、自治区,约339个县(市),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居住约i亿人口的广大地区,影响的因素多。喀斯特石漠化问题越来越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中国西南地区 预警预报 遥感调查 西南喀斯特地区 石质荒漠化 技术 监测
原文传递
大山深处的女人
19
作者 高广林 《农家女》 2006年第6期8-10,共3页
2006年4月3日,我第五次走进贵州省罗甸县.这是一个被大山环绕的贫困县,这里居住着29万农民。他们的生活告诉人们什么叫做贫困.大山占据了80%的土地,然而,由于山体大面积出现石质荒漠化,环保专家称其为“生态癌症”,山上寸草不... 2006年4月3日,我第五次走进贵州省罗甸县.这是一个被大山环绕的贫困县,这里居住着29万农民。他们的生活告诉人们什么叫做贫困.大山占据了80%的土地,然而,由于山体大面积出现石质荒漠化,环保专家称其为“生态癌症”,山上寸草不生。大山没有办法给他们提供富足的条件,他们被贫瘠包围着。然而,大山的伟岸也造就了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人 石质荒漠化 贫困县 罗甸县 贵州 癌症 生态 环保
原文传递
茂兰生态亮点与生态扶贫
20
作者 姚正明 覃龙江 《人与生物圈》 2019年第4期22-23,81,共3页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南部,总面积为21285公顷,人口为11000多人。海拔430~1078米,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生态亮点:最完整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北纬...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南部,总面积为21285公顷,人口为11000多人。海拔430~1078米,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生态亮点:最完整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北纬2 5°唯一的、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扶贫 喀斯特森林 喀斯特地貌 林下经济产业 森林生态系统 石质荒漠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