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紫砂塑造石木生趣——浅述作品“石趣壶”的创作感悟
1
作者 应书良 《陶瓷》 CAS 2023年第9期92-93,117,共3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文房之雅一度曾受到普遍追捧,随着传统阶层社会的崩塌,类似的很多古老的传统都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然而对于文雅的追求却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下来,这种传承是带有选择性的,其中已然褪除了那些古老的教条以及陈腐...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文房之雅一度曾受到普遍追捧,随着传统阶层社会的崩塌,类似的很多古老的传统都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然而对于文雅的追求却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下来,这种传承是带有选择性的,其中已然褪除了那些古老的教条以及陈腐的习惯,以一种更加纯粹美的概念凝聚而生。当代紫砂陶艺创作将这种概念与现代美术理念融合起来,创造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颖外形,并在塑造的过程中赋予它们新的艺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 文化 传承 石趣
下载PDF
奇石趣闻
2
作者 李华英 《中国穆斯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36,共1页
奇石趣闻灾难深重的巴勒斯坦人民,在长期的正义斗争中,用鲜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史诗,产生了众多的民族英雄。疾风知劲草,患难识真知(),中国人民一贯同情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10月5日会见... 奇石趣闻灾难深重的巴勒斯坦人民,在长期的正义斗争中,用鲜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史诗,产生了众多的民族英雄。疾风知劲草,患难识真知(),中国人民一贯同情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10月5日会见阿拉法特主席时说:“我们是几十年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人 石趣 中国人民 炯炯有神的眼睛 革命事业 中国穆斯林 自然纹理 收藏家 民族英雄
下载PDF
浅谈“石趣”的艺术特色与文化气质
3
作者 诸艳君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12期103-103,共1页
紫砂壶艺术具有精美的艺术外形,呈现出中国古典审美与工艺的特有风格。"石趣"一壶参考了石头的形态,又经过了创作者的艺术化提炼,将石之朴素、天然,与紫砂壶艺术之精湛、完美相融合,使作品形成了个性化的艺术美感与文化气质,... 紫砂壶艺术具有精美的艺术外形,呈现出中国古典审美与工艺的特有风格。"石趣"一壶参考了石头的形态,又经过了创作者的艺术化提炼,将石之朴素、天然,与紫砂壶艺术之精湛、完美相融合,使作品形成了个性化的艺术美感与文化气质,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基本艺术追求,并弘扬了独特的中国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石趣 艺术特色 文化气质
下载PDF
石趣
4
作者 袁梦来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05年第6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石趣 石头 识字课 小圆点 梯形 烟囱 真美 英语字母 举起手 中南大学
下载PDF
岐山的石趣
5
作者 李厚聪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2-32,共页
本刊今年第9期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岐山的彩石滩对,已经谈过岐山是燕山山脉的一支,形成彩石滩的原因是由于这一带山岩的结构非常复杂.本期封面就是这种复杂的山岩结构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是一种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在地壳内部由岩浆状态初... 本刊今年第9期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岐山的彩石滩对,已经谈过岐山是燕山山脉的一支,形成彩石滩的原因是由于这一带山岩的结构非常复杂.本期封面就是这种复杂的山岩结构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是一种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在地壳内部由岩浆状态初步凝结为岩石时就己形成层理,地壳隆起为山岩后,这些层理仍然保存着.岩石呈肉红色,从散落的碎石块上可以看到岩浆流经的擦痕.在层理阿缝隙间有的地方能长出植物,这说明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这是一种奇特的石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块 层理 岩石结构 地壳隆起 彩石 图片说明 石趣 燕山山脉 花岗岩地 岩浆流
原文传递
石趣
6
作者 杨慧秀 《幼儿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9,共1页
材料与工具:各种形状、大小的鹅卵石,水粉颜料,自乳胶,洗洁精,油画笔。制作方法: 1.将鹅卵石洗净备用。 2.将水粉颜料、白乳胶、洗洁精、水均匀调和后涂在石头表面(有光滑、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手工制作 制作方法 石趣
原文传递
石趣
7
作者 熊耐久 《老友》 2008年第3期45-45,共1页
我所以爱石,乃因我爱家乡山之秀美,水之清澈,石之坚韧。石受天地造化,纳自然瑞气,汲山水精灵。虽然它普通得满山遍野,俯拾皆是。可是只要你用心观察、潜心研究、择其奇形、集其怪状、觅其特色、垒于盆景、置于案台,定会千姿百态,万变其... 我所以爱石,乃因我爱家乡山之秀美,水之清澈,石之坚韧。石受天地造化,纳自然瑞气,汲山水精灵。虽然它普通得满山遍野,俯拾皆是。可是只要你用心观察、潜心研究、择其奇形、集其怪状、觅其特色、垒于盆景、置于案台,定会千姿百态,万变其宗,如冠以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灵 盆景 普通 雅名 石趣 清澈 特色 家乡 自然 观察
原文传递
石趣
8
作者 刘永兴 《旅游纵览》 2007年第12期50-50,共1页
人有时会像一片云,飘飘荡荡,不知何时会漂泊到什么地方。而正是这种有意无意地游动,会使人增加许多阅历,能够看到更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进而也开阔了视野。
关键词 石头 地方 自然发展 东西 石趣 小石块 失落 河卵石 眼睛 历史
原文传递
石趣
9
作者 张志强 《金秋》 2016年第18期64-65,共2页
过去常听人说,国无石不秀,园无石不雅,家无石不趣。此言让我对那些造型奇特、五颜六色的石头产生了格外的兴致。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散文 石趣
原文传递
观赏石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艾万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5-45,共1页
“观赏石”,地学家、收藏家称之为“石玩”、“石趣”、“奇石”、“巧石”、“艺术石”、“造型石”等,当前,绝大多数旅游地学家统称之为“观赏石”。 “观赏石”是一种旅游自然资源,目前,人们已将它开发为富于特色的旅游商品。
关键词 观赏石资源 旅游自然资源 旅游商品 收藏家 石趣 矿产资源 科学价值 保护区 黑市交易 矿物晶体
下载PDF
赏石佳品
11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4年第4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赏石文化 《蜡染》 《佛光普照》 石趣
下载PDF
美丽人生——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2000本科班
12
作者 陈兵 《大众电影》 2001年第11期11-11,共1页
Q千禧年,一个很特别的年份,世纪之交,人们都在忙忙碌碌,既回眸过去,同时,也在展望未来。不管怎样,人们都要直面跨越世纪门槛的那一刻。 此时,有近50名年轻学子从祖国及世界的四面八方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2000级本科班。他们带着... Q千禧年,一个很特别的年份,世纪之交,人们都在忙忙碌碌,既回眸过去,同时,也在展望未来。不管怎样,人们都要直面跨越世纪门槛的那一刻。 此时,有近50名年轻学子从祖国及世界的四面八方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2000级本科班。他们带着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带着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带着自己的梦,走进这座电影艺术的殿堂。他们期待在这里呼吸艺术的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学 电影学院 本科 电影艺术 峰板 石趣 自势 表演创作 教员 常规逻辑
原文传递
蜀石经和北宋二体石经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森玉 《文物》 1962年第1期9-11,3,共4页
古代在印刷术尚未发明,或还不普及的时候,士人学子所应用的书籍都是转相传抄的。其中不免有错误和遗漏。汉熹平石经的刊刻,其目的就是以此为标准本,使大家可以去校对。汉以后的几种主要石经是: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后蜀广政石经、... 古代在印刷术尚未发明,或还不普及的时候,士人学子所应用的书籍都是转相传抄的。其中不免有错误和遗漏。汉熹平石经的刊刻,其目的就是以此为标准本,使大家可以去校对。汉以后的几种主要石经是: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后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御书石经及清乾隆石经。它们上石的经数,都是当时的统治阶级认为迫切需要的,而其所据的底本则又都是属于执政者所喜爱的。但是不管历代统治阶级勒刻石经的意图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熹平石经 北宋 二体 拓本 石趣 我国古代 正始 后蜀 周易 印刷术
原文传递
房山云居寺塔和石经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元白 《文物》 1961年第Z1期62-70,共9页
一云居寺略史房山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约七十五公里。这个地方自隋唐至辽金时代,有时属于幽州,有时属于涿州,称范阳县;元代于此设立房山县。1958年房山县划归北京市管辖,今属北京市房山县。云居寺创建于唐初,是幽州附近著名的古刹之一。... 一云居寺略史房山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约七十五公里。这个地方自隋唐至辽金时代,有时属于幽州,有时属于涿州,称范阳县;元代于此设立房山县。1958年房山县划归北京市管辖,今属北京市房山县。云居寺创建于唐初,是幽州附近著名的古刹之一。唐初贞观十九年(645)曾随太宗到过幽州(即今北京)的唐临在他所著《冥报记》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山石 题刻 开元 浮图 幽州 石塔 十三年 石趣 辽代 元代
原文传递
汉石经概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衡 《考古学报》 1955年第2期1-11,共11页
上、汉石经概述汉灵帝宏之立石经,後汉书叙述甚详,灵帝纪、儒林传序及蔡邕、卢植、张驯、吕强等传皆有记载。其动机是:"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後学";"诸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 上、汉石经概述汉灵帝宏之立石经,後汉书叙述甚详,灵帝纪、儒林传序及蔡邕、卢植、张驯、吕强等传皆有记载。其动机是:"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後学";"诸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学以合其私文者"。经蔡邕、李巡等奏求正定门经文字,始有刻石太学之举。"及碑始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述 考古学 公羊 团学 太学 今本 文字 今文 石趣 正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