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海西部台北坳陷中生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建
谢睿
+1 位作者
徐敏
林小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东海陆架盆地是在元古界、古生界复杂基底上发展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意义重大,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将是未来中国东部油气勘探新区及重要领域。台北坳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南部,...
东海陆架盆地是在元古界、古生界复杂基底上发展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意义重大,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将是未来中国东部油气勘探新区及重要领域。台北坳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南部,中生界陆相河湖沉积体系发育福州组泥岩、石门潭组泥岩两套主力烃源岩。根据台北坳陷烃源岩、储盖组合、输导体系等油气藏形成的静态要素为基础,结合油气来源和成藏期次分析,研究其成藏过程,明确了台北坳陷以福州组、石门潭组为主力烃源,福州组、石门潭组及始新世瓯江组砂体为主要储层,油气沿着凹陷边缘的砂体、活动的断层运移,砂体尖灭和断层封闭时期,油气早期成藏;始新世末-渐新世的全盆性挤压反转,油气重新调整聚集成藏。从而建立起台北坳陷中生界早期成藏,后期调整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坳陷
福州组
石门潭组
油气来源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北坳陷中生界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小云
周新硕
+3 位作者
邓晓晖
程兰嘉
王蒙
宋阳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35-38,147,共5页
东海陆架盆地是在元古界、古生界复杂基底上发展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台北坳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南部,中生界陆相河湖沉积体系发育有福州组泥岩、石门潭组泥岩。结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烃源岩...
东海陆架盆地是在元古界、古生界复杂基底上发展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台北坳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南部,中生界陆相河湖沉积体系发育有福州组泥岩、石门潭组泥岩。结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烃源岩评价指标,对福州组、石门潭组泥岩的生烃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州组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石门潭组泥岩有机质丰度低;福州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石门潭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福州组泥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坳陷
福州组
石门潭组
烃源岩特征
生烃潜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地层单位——月桂峰组
被引量:
6
3
作者
姜亮
李保华
+2 位作者
钟石兰
张一勇
王建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0-211,215,共3页
在微体古生物和岩石地层学分析基础上 ,建立了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的地层单元——月桂峰组。月桂峰组分布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带 ,由灰黑色泥岩、砂岩组成 ,上覆灵峰组、下伏石门潭组。它属古近纪古新世沉积 ,并推测可能为古新...
在微体古生物和岩石地层学分析基础上 ,建立了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的地层单元——月桂峰组。月桂峰组分布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带 ,由灰黑色泥岩、砂岩组成 ,上覆灵峰组、下伏石门潭组。它属古近纪古新世沉积 ,并推测可能为古新世早期。该地层相当于苏北盆地阜宁组一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峰组
东海
陆架盆地
岩石地层学
灰黑色泥岩
砂岩
上覆灵峰组
下伏
石门潭组
古近纪古新世
化石特征
原文传递
题名
东海西部台北坳陷中生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建
谢睿
徐敏
林小云
机构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158,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中、古生界残留盆地特征及油气潜力”(2011ZX05023-003)
文摘
东海陆架盆地是在元古界、古生界复杂基底上发展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意义重大,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将是未来中国东部油气勘探新区及重要领域。台北坳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南部,中生界陆相河湖沉积体系发育福州组泥岩、石门潭组泥岩两套主力烃源岩。根据台北坳陷烃源岩、储盖组合、输导体系等油气藏形成的静态要素为基础,结合油气来源和成藏期次分析,研究其成藏过程,明确了台北坳陷以福州组、石门潭组为主力烃源,福州组、石门潭组及始新世瓯江组砂体为主要储层,油气沿着凹陷边缘的砂体、活动的断层运移,砂体尖灭和断层封闭时期,油气早期成藏;始新世末-渐新世的全盆性挤压反转,油气重新调整聚集成藏。从而建立起台北坳陷中生界早期成藏,后期调整的成藏模式。
关键词
台北坳陷
福州组
石门潭组
油气来源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Keywords
Taibei Depression
Fuzhou Formation
Shimentan Formation
source of hydrocarb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im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attern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北坳陷中生界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小云
周新硕
邓晓晖
程兰嘉
王蒙
宋阳林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35-38,14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中
古生界残留盆地特征及油气潜力"(2011ZX05023-003)资助
文摘
东海陆架盆地是在元古界、古生界复杂基底上发展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台北坳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南部,中生界陆相河湖沉积体系发育有福州组泥岩、石门潭组泥岩。结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烃源岩评价指标,对福州组、石门潭组泥岩的生烃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州组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石门潭组泥岩有机质丰度低;福州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石门潭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福州组泥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关键词
台北坳陷
福州组
石门潭组
烃源岩特征
生烃潜力
Keywords
Taipei depression
Fuzhou formation
Shimentan formati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characteristic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地层单位——月桂峰组
被引量:
6
3
作者
姜亮
李保华
钟石兰
张一勇
王建平
机构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0-211,215,共3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课题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基金资助
文摘
在微体古生物和岩石地层学分析基础上 ,建立了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的地层单元——月桂峰组。月桂峰组分布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带 ,由灰黑色泥岩、砂岩组成 ,上覆灵峰组、下伏石门潭组。它属古近纪古新世沉积 ,并推测可能为古新世早期。该地层相当于苏北盆地阜宁组一段。
关键词
月桂峰组
东海
陆架盆地
岩石地层学
灰黑色泥岩
砂岩
上覆灵峰组
下伏
石门潭组
古近纪古新世
化石特征
Keywords
stratigraphy, Yueguifeng Formation,Paleocene, continental shelf, the East China Sea
分类号
P534.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海西部台北坳陷中生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刘建
谢睿
徐敏
林小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台北坳陷中生界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林小云
周新硕
邓晓晖
程兰嘉
王蒙
宋阳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地层单位——月桂峰组
姜亮
李保华
钟石兰
张一勇
王建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