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研究院藏两组石雕造像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军 罗瑶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0,120-122,共10页
本文就放置在敦煌研究院的两组佛教石雕造像的保存现状和展陈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来源及收藏时间进行了较详尽的查访,认为这批石雕造像均曾保存于清代~民国时期的敦煌岷州庙内,在20世纪上半叶被分别移存至莫高窟。通过对石雕造像风... 本文就放置在敦煌研究院的两组佛教石雕造像的保存现状和展陈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来源及收藏时间进行了较详尽的查访,认为这批石雕造像均曾保存于清代~民国时期的敦煌岷州庙内,在20世纪上半叶被分别移存至莫高窟。通过对石雕造像风格和材质来源的分析探讨,认为其均是敦煌地区五代~北宋曹氏归义军时期的作品,并进一步考证了它们应属同一组雕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石雕造像 莫高窟 第224窟 岷州庙 曹氏归义军时期
下载PDF
青海古代藏传佛教石雕造像艺术考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卫哲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宗教文化艺术交流之地,作为古代藏传佛教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石雕造像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浸淫。它萌发于佛教由中原入青之始,到元明清三朝随着藏传佛教的空前发展达到巅峰,形成了青海... 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宗教文化艺术交流之地,作为古代藏传佛教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石雕造像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浸淫。它萌发于佛教由中原入青之始,到元明清三朝随着藏传佛教的空前发展达到巅峰,形成了青海地域宗教特征极为鲜明的艺术遗存。本文即是对青海古代藏传佛教石雕造像地域风格的形成、发展及特征进行的梳理、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藏传佛教 石雕造像 艺术类型
下载PDF
佛教石雕造像艺术简论——从印度到中国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长久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佛教艺术在印度和中国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佛教造像题材反映了不同时代特征。在印度,佛教艺术经历了早期"无佛像期"和大乘思想兴起后以键陀罗和马图拉两种代表各自时代特征的佛像繁荣期;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石雕艺术历经... 佛教艺术在印度和中国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佛教造像题材反映了不同时代特征。在印度,佛教艺术经历了早期"无佛像期"和大乘思想兴起后以键陀罗和马图拉两种代表各自时代特征的佛像繁荣期;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石雕艺术历经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民族化、隋唐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而出现佛教造像艺术的辉煌、宋代佛教艺术的世俗化、元代造像艺术的短暂停止及其藏传佛教特征乃至明清时期石雕艺术的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佛像 印度 石雕造像艺术 艺术
下载PDF
正定县出土三件宋代石雕佛龛造像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晓丽 马国利 《文物春秋》 2004年第2期73-75,共3页
2001年2月,在正定县南城门修复工程中,于城门残墩台西3.8米处的墙基夯土层中发现了三件石雕佛龛造像,其中一件较完整,但剥蚀较重,另二件均残缺近三分之一.造像出土后即收藏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现分别介绍如下:
关键词 正定县 宋代 石雕佛龛造像 雕塑艺术 佛教文化
下载PDF
洛阳龙门石窟发现唐代菩萨半身像
5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6期33-33,共1页
记者3月20日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段发现了一件石雕造像,初步推测为一件唐代圆雕菩萨像残块。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向中新社记者介绍称,该造像呈圆柱状,中间有断痕,分为两段,整体为造像... 记者3月20日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段发现了一件石雕造像,初步推测为一件唐代圆雕菩萨像残块。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向中新社记者介绍称,该造像呈圆柱状,中间有断痕,分为两段,整体为造像胸部以下,断裂处为胸、腹间,着裙,身体两侧有帔巾下垂,像足部立于仰莲座上,足部似着履,莲座前半部分已残,座下有榫头,该像完整时莲座下应该还有基座和榫卯窝,形成榫卯结构,造像可整体直立摆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龙门石窟 榫卯结构 石雕造像 历史人文 圆柱状 菩萨像 唐代
下载PDF
麦积山石窟高层洞窟石刻造像入藏方法研究
6
作者 董广强 冯学兵 +1 位作者 张铭 白凡 《丝绸之路》 2014年第10期24-27,共4页
在麦积山石窟诸多的洞窟中,保存着一些石雕造像,如127、133、135、117、47、43、55等。位于高层的三个大型洞窟如127、133、135窟是放置的重点洞窟,这些洞窟放置的石刻造像占麦积山石窟石雕的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 在麦积山石窟诸多的洞窟中,保存着一些石雕造像,如127、133、135、117、47、43、55等。位于高层的三个大型洞窟如127、133、135窟是放置的重点洞窟,这些洞窟放置的石刻造像占麦积山石窟石雕的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学者来进行讨论,就是有关这些造像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运到这个洞窟中的。本文通过分析论述,排除了这些石刻造像是通过栈道搬运到高层洞窟中的可能,推测是采用类似滑轮的方法将这些石刻造像从山下搬运到高层洞窟中,而150和151窟作为两个窟龛其本来功用就是安置垂直运输石刻造像时的支架所用的大型桩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石雕造像 入藏方法
下载PDF
久别重逢的石雕——云冈石窟窟前出土的几件石雕找到了位置 被引量:2
7
作者 员小中 王雁翔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2013年夏秋之际,在云冈石窟五华洞窟檐复建工地,我们发现了500多块石窟塌落的造像残件。其中有的石块可以在1954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著的《云冈石窟》第14卷中找到旧照,有的石雕残块与1992年昙曜五窟窟前出土石雕能拼接在一起。事实证... 2013年夏秋之际,在云冈石窟五华洞窟檐复建工地,我们发现了500多块石窟塌落的造像残件。其中有的石块可以在1954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著的《云冈石窟》第14卷中找到旧照,有的石雕残块与1992年昙曜五窟窟前出土石雕能拼接在一起。事实证明,这些石雕残块是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在昙曜五窟前发掘过的,但又不知何因被填埋在远离昙曜五窟的第12窟正前方的南北向探沟内。经我们调查核对,还找到了一些石块在石窟中原来的位置。这些石雕对我们了解云冈石窟造像,进行雕像恢复以及开展学术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 昙曜五窟 石雕造像
下载PDF
科技引领,传承经典--云冈石窟的开凿与保护 被引量:1
8
作者 杭侃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1云冈石窟的重要地位云冈石窟开凿于大同城西16 km的武州山南麓,东西绵延1 km,现存大小窟龛254个,石雕造像5.9万余尊。其中主要洞窟45个,佛像最高者超过17 m(图1)。《水经注水》称赞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可见云冈石窟给时人... 1云冈石窟的重要地位云冈石窟开凿于大同城西16 km的武州山南麓,东西绵延1 km,现存大小窟龛254个,石雕造像5.9万余尊。其中主要洞窟45个,佛像最高者超过17 m(图1)。《水经注水》称赞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可见云冈石窟给时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初唐高僧道宣在《续高僧传·昙曜传》盛赞云冈石窟“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余里”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武州山 昙曜 水经注 石雕造像 视觉冲击 开凿
下载PDF
简述南北朝造像中的菩提树造型特征
9
作者 阳新 《雕塑》 2023年第6期90-91,共2页
南北朝雕塑中的菩提树实例绝大多数都留存在石雕造像中,石雕工艺对于细节的表现可精致入微,有的能穿越千年时光几乎未有损耗,这一点与金铜造像、泥塑不同,故我们能从许多细微的局部中窥见古人的造型理念以及审美演变。南北朝造像中的菩... 南北朝雕塑中的菩提树实例绝大多数都留存在石雕造像中,石雕工艺对于细节的表现可精致入微,有的能穿越千年时光几乎未有损耗,这一点与金铜造像、泥塑不同,故我们能从许多细微的局部中窥见古人的造型理念以及审美演变。南北朝造像中的菩提树并非都如印度造像那样以毕钵罗树为原型,而是以扇形阔叶树为主流,这显然是受本土文化影响的结果,其造型可追溯至汉代神树图样以及魏晋时期的灵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树 金铜造像 菩提树 造型特征 石雕造像 审美演变 南北朝 造型理念
原文传递
略述北石窟寺222窟造像艺术
10
作者 崔惠萍 宋文玉 《陇右文博》 2003年第1期45-46,共2页
北石窟寺现存大小窟龛296个,其中石雕造像2126尊,唐代造像约占整个窟群的三分之二,222窟是唐代开凿的规模较大、造像最多、保存较完整的一个洞窟,堪为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关键词 北石窟寺 造像艺术 石雕造像 唐代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云冈文化保护法庭:筑司法之堤 护云冈之美
11
作者 李岗(文/图) 朱国锋(文/图) 《人民司法》 2023年第15期76-79,共4页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 石窟群 云冈文化 山西省大同市 石雕造像 世界闻名 艺术宝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