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4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矿业大学碳凝科技团队研发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混凝土
1
《江西建材》 2024年第2期162-162,共1页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碳凝科技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混凝土。中国矿业大学碳凝科技团队成功克服了CO_(2)发泡硅酸盐材料时泡沫稳定性差的难题,并实现了多个率先。他们率先提出泡沫混凝土气泡孔内CO_(2)...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碳凝科技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混凝土。中国矿业大学碳凝科技团队成功克服了CO_(2)发泡硅酸盐材料时泡沫稳定性差的难题,并实现了多个率先。他们率先提出泡沫混凝土气泡孔内CO_(2)矿化与储存新途径,首次将超临界CO_(2)发泡技术引入轻质混凝土领域,率先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CO_(2)发泡混凝土方法和装置,并成功研发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混凝土。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混凝土不仅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热学性能,还能够有效封存CO_(2),把混凝土材料的固碳率最高提升至10.36%(540~800℃热失重率),且在生产过程中零副产品产生,符合全球“低碳、零碳、负碳”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轻质混凝土 中国矿业大学 发泡混凝土 超临界二氧化碳 混凝土材料 硅酸盐材料 新型绿色建筑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
2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4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双一流 211工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优势学科 重点高校 创新平台 共建高校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佟琦 刘敏 《办公室业务》 2023年第5期85-87,共3页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服务模式、信息处理能力等,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挑战。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为实例,重点探讨在信息化时代,作为一所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在管理、服务的层面上加强自身的...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服务模式、信息处理能力等,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挑战。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为实例,重点探讨在信息化时代,作为一所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在管理、服务的层面上加强自身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高校图书馆 服务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下载PDF
首部《煤炭循环经济——中国煤炭企业煤基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一书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发行
4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8期I0004-I0005,共2页
据悉,我国首部《煤炭循环经济——中国煤炭企业煤基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一书近期出版。该书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由田靖安编著,李士峰、章毅、徐玮任责自编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和知名教... 据悉,我国首部《煤炭循环经济——中国煤炭企业煤基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一书近期出版。该书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由田靖安编著,李士峰、章毅、徐玮任责自编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和知名教授范鹏、党兴华、李晏墅为书作序推介。该书上篇为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篇。系统对国内外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等一脉相承的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及时间、研究成果及理论体系建立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循环经济 中国矿业大学 图书出版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出版社发行 清洁生产 近期出版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
5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3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校舍建筑面积 双一流 211工程 优势学科 重点高校 创新平台 共建高校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装备节能与再制造研究所常年招收博士后
6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3年第4期75-75,共1页
中国矿业大学装备节能与再制造研究所依托机械工程学科,融合机械、热能、材料等学科的知识,以装备节能与再制造为研究目标,围绕大型装备制造业“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科学问题,致力于大型装备节能、再制造等基础理论和... 中国矿业大学装备节能与再制造研究所依托机械工程学科,融合机械、热能、材料等学科的知识,以装备节能与再制造为研究目标,围绕大型装备制造业“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科学问题,致力于大型装备节能、再制造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推广和应用大型装备制造业节能、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立志凝聚和建设基于大型装备绿色化、制造热科学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卓越创新能力的一流科技人才。为此,装备节能与再制造课题组常年招收博士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高水平学术 大型装备 科技人才 创新性研究 可持续发展 机械工程学科 博士后
下载PDF
《煤炭循环经济——中国煤炭企业煤基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发行
7
作者 章毅 徐玮 《湖北应急管理》 2023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期,《煤炭循环经济——中国煤炭企业煤基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一书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由田靖安编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和知名教授范鹏、党兴... 近期,《煤炭循环经济——中国煤炭企业煤基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一书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由田靖安编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和知名教授范鹏、党兴华、李晏墅为书作序推介。该书上篇为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篇。系统对国内外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等一脉相承的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及时间、研究成果及理论体系建立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循环经济 出版发行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出版社发行 清洁生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本期约稿专家介绍——中国矿业大学高亚楠教授
8
《晋控科学技术》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高亚楠,男,1985年3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深部岩石力学与开采理论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煤炭学报、深地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煤矿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分会理事、岩土非连续变形分... 高亚楠,男,1985年3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深部岩石力学与开采理论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煤炭学报、深地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煤矿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分会理事、岩土非连续变形分析专委会委员,曾任第十三批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团员。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及“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企业委托、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科研计划课题多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科技成果转化 非连续变形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专委会委员 计划课题 教学与科研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探索与行业高校相适宜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被引量:4
9
作者 闵涛 陈东 冉进财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2,共3页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依矿而建,以矿为名,因矿而强”,虽历经百年沧桑,但始终高举矿业大旗,肩负科技报国使命。学校矿业类学科齐全、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丰富,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依矿而建,以矿为名,因矿而强”,虽历经百年沧桑,但始终高举矿业大旗,肩负科技报国使命。学校矿业类学科齐全、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丰富,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地处江苏省北部徐州市,近年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推动产学研合作,探索出与行业相适宜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结合 高校 行业 冶金 985工程 211工程
下载PDF
好学力行求是创新培养优秀矿业地质人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隋旺华 刘坚 +2 位作者 曾勇 魏世英 潘冬明 《中国地质教育》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以“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培养优秀矿业地学人才的经验和体会。主要做法是: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依托,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主线,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师资... 本文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以“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培养优秀矿业地学人才的经验和体会。主要做法是: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依托,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主线,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积极促进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与研究型学院相适应;注重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就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矿业地质人才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 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阅尽百年沧桑 感悟大学精神——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的建设理念与特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岚 刘长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校史馆作为激发广大师生"知校、爱校、荣校"的重要文化设施,是一部活教科书。本文通过对矿大百年办学历程所积淀的大学精神进行梳理,提出了矿大校史馆建设的理念:记录矿大百年求索的历史轨迹,展示矿大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 校史馆作为激发广大师生"知校、爱校、荣校"的重要文化设施,是一部活教科书。本文通过对矿大百年办学历程所积淀的大学精神进行梳理,提出了矿大校史馆建设的理念:记录矿大百年求索的历史轨迹,展示矿大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记述前辈学人孜孜求索不懈奋斗的史实,宣传学校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结合对学校百年历史的解读,就校史馆展区结构和表现主题进行了合理划分,揭示了矿大校史馆的陈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史馆 理念 特色 中国矿业大学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承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5,20,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煤炭高等教育 摇篮 龙头 100年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女生不同性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爱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卫生教育 结果评价 卫生保健) 对比研究 学生 中国矿业大学 性健康
下载PDF
探析现代图书馆人性化及深层次服务——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邬淑珍 张秀芳 尹良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6期76-79,共4页
文章探索分析了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在现代化的环境下,注重以人为本,主动开展既有学科化、专业化优势,又有方便性和快捷性特点的一些人性化、深层次及拓展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适应学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和煤... 文章探索分析了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在现代化的环境下,注重以人为本,主动开展既有学科化、专业化优势,又有方便性和快捷性特点的一些人性化、深层次及拓展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适应学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和煤炭行业经济科技文献信息的需要,实现其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高校图书馆 人性化服务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创办钻探专业的47年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植侃 隋旺华 +2 位作者 胡德成 李巨龙 刘裕国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1999年第S1期54-57,共4页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焦作工学院(1909),经历了天津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四川矿业学院、徐州中国矿业学院,1988年正式成立中国矿业大学。煤田钻探专业创建于1952年,1953年第一班毕业。1955年停办。1961年开始招第一届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焦作工学院(1909),经历了天津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四川矿业学院、徐州中国矿业学院,1988年正式成立中国矿业大学。煤田钻探专业创建于1952年,1953年第一班毕业。1955年停办。1961年开始招第一届研究生。1985年恢复探矿工程专业,并同时恢复招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1985~1998共毕业9届234名本科生及6届9名硕士研究生。1995年以勘察工程(计算机应用)名义招生。1996年按学院招生,在“地质工程”大类下设“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方向”。今后向“建筑工程勘察”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煤田钻探 创建 建筑工程勘察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构建主数据管理平台 被引量:4
16
作者 辛良 侯效礼 +1 位作者 陈越 崔晓鹏 《中国教育网络》 2016年第10期61-63,共3页
中国矿业大学自2012年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来,已经建立校园信息门户系统,集成了面向教学科研服务的本科教务、研究生教务、科研系统、MOOC平台、实践教学等系统,以及面向管理保障服务的OA系统、财务、图书、一卡通、计费、迎新离校、... 中国矿业大学自2012年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来,已经建立校园信息门户系统,集成了面向教学科研服务的本科教务、研究生教务、科研系统、MOOC平台、实践教学等系统,以及面向管理保障服务的OA系统、财务、图书、一卡通、计费、迎新离校、节能平台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管理平台 中国矿业大学 数据流向 数据质量 门户系统 数据共享 历史数据 应用服务 数据集市 元数据库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早期学术研究述论(1909-1949) 被引量:3
17
作者 阎国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12,共6页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是与中国近代工业同步发展、特别是伴随煤矿的创办而兴起的。由从路矿学堂到福中矿务大学再到私立焦作工学院,学校不仅首开中国...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是与中国近代工业同步发展、特别是伴随煤矿的创办而兴起的。由从路矿学堂到福中矿务大学再到私立焦作工学院,学校不仅首开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的先河,而且作为国内当时唯一的私立工学院独步神州学苑。学校的早期创办者师法西方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模式,坚持以学术为本,重研究、重交流、重基础、重实践,为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本文依据现有的校史资料,从学校学术研究的研究领域、活动形态、研究条件与管理机制等方面对中国矿业大学早期(1909-1949年)、主要是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的学术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梳理,从而展现了矿大前辈学人在学术探索的领域与成就、学术活动的形态与氛围、学术研究的条件与机制等方面形成的独特风格和影响,以达到鉴古知今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早期 焦作工学院 学术研究 价值追求
下载PDF
关于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两次搬迁藏书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秀芳 邬淑珍 《河北科技图苑》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简述了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藏书搬迁前的规划和准备工作、组织安排,介绍了藏书搬迁过程的主要环节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藏书搬迁 图书馆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
下载PDF
从焦作路矿学堂到中国矿业大学——西北联大与矿大精神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放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16,53,共13页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分立的五大学院立足大西北,坚守使命、培育英才、延续国脉、创造奇迹,孕育了"公诚勤朴"的大学精神,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创办于1909年的中国矿业大学在经...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分立的五大学院立足大西北,坚守使命、培育英才、延续国脉、创造奇迹,孕育了"公诚勤朴"的大学精神,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创办于1909年的中国矿业大学在经历其最初的发轫阶段后,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特别是与由西南联合大学分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有着整整8年的时空交汇。在此期间,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私立焦作工学院对战时的国立西北工学院而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富有特色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在抗战期间高等学校内迁运动中、在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峥嵘岁月中,私立焦作工学院所经历的文化涵养和精神陶冶,与中国矿业大学的历史不可分割。中国矿业大学所特有的"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品格,是她从焦作路矿学堂到私立焦作工学院、中经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再到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直至新世纪的百年曲折坎坷历程中熔铸而成的。中国矿业大学在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工学院时期的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忽略和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高等教育 西北联大 私立焦作工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 大学精神
下载PDF
谈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阅览室的人性化服务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秀芳 邬淑珍 《河北科技图苑》 2007年第1期54-56,共3页
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阅览室为读者创造舒适、宁静、高雅的阅读环境,使读者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愉快而高效地学习与研究,从而获得良好心理感受的服务方式。
关键词 阅览室 馆内阅览 读者服务 读者工作 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