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电场响应的矿井顶板突水模拟实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彩 刘盛东 胡泽安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20-223,共4页
建立渗流—电测模型,利用粗砂、中砂、细砂三种含水层介质模拟矿井顶板突水,采用网络并行电法仪实时监测地电场参数的瞬态响应特征。通过分析自然电位、一次场电位、激励电流随时间变化图及视电阻率断面图,发现三种不同含水层介质实验... 建立渗流—电测模型,利用粗砂、中砂、细砂三种含水层介质模拟矿井顶板突水,采用网络并行电法仪实时监测地电场参数的瞬态响应特征。通过分析自然电位、一次场电位、激励电流随时间变化图及视电阻率断面图,发现三种不同含水层介质实验的地电场参数都有明显响应,响应规律基本一致。在突水阶段,粗砂和中砂的自然电位明显低于突水前、后的两个阶段,细砂自然电位持续上升,在突水点有显著变化;一次场电位和激励电流变化一致,与突水前、后的两个阶段相比,一次场电位出现大幅降低,激励电流出现大幅升高;视电阻率断面图可以表征渗流、突水、突水后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可用于定性判定含水层水量大小。此次研究,对矿井水害的防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渗流 地电场 网络并行电法 矿井顶板突水 矿井水害防治
下载PDF
基于Modbus协议的矿井顶板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丽君 《煤》 2008年第7期4-7,共4页
为了提高矿井顶板状态监测水平,提出了以Modbus RTU协议和RS-485总线为基础的矿井巷道顶板状态监测系统。简要介绍了Modbus协议、矿井顶板状态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Modbus功能码和部分出错处理代码,重点阐述了矿井顶板状态监测系统要实... 为了提高矿井顶板状态监测水平,提出了以Modbus RTU协议和RS-485总线为基础的矿井巷道顶板状态监测系统。简要介绍了Modbus协议、矿井顶板状态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Modbus功能码和部分出错处理代码,重点阐述了矿井顶板状态监测系统要实现Modbus通信功能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数据传输实时性好,准确度高,性价比高,实现了矿井顶板状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BUS协议 矿井顶板 监测 通讯
下载PDF
Modbus协议在矿井顶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3
作者 饶汉文 《信息系统工程》 2009年第6期65-66,64,共3页
介绍了Modbus RTU协议、矿井顶板监测系统网络结构。详细介绍了实现监测系统Modbus RTU协议通信的软硬件方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数据通讯实时性好,精确度高,实现了矿井顶板的组网监测。
关键词 MODBUS RTU协议 矿井顶板 监测
下载PDF
Modbus协议在矿井顶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4
作者 饶汉文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 2009年第6期72-73,106,共3页
介绍了Modbus RTU协议、矿井顶板监测系统网络结构。详细介绍了实现监测系统Modbus RTU协议通信的软硬件方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数据通讯实时性好,精确度高,实现了矿井顶板的组网监测。
关键词 MODBUS RTU协议 矿井顶板 监测
下载PDF
矿井顶板涌水预测方法及发展趋势(英文)
5
作者 张文泉 李波 高兵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23-31,共9页
根据矿井顶板涌水灾害的特点,总结矿井顶板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我国近年来矿井顶板涌水预测方法,根据各方法特点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将其分为"解析法""常规数学法""非线性数学法""模拟类比法&qu... 根据矿井顶板涌水灾害的特点,总结矿井顶板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我国近年来矿井顶板涌水预测方法,根据各方法特点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将其分为"解析法""常规数学法""非线性数学法""模拟类比法"四大类。结合当前煤炭形势及矿井生产现状情况,以"云计算大数据"及非线性数学方法为研究基础对未来矿井顶板涌水灾害预测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顶板 涌水 预测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基于LoRa组网技术的矿井顶板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孔兵 乔欣 余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87-94,共8页
为了解决矿井顶板监测方法通信距离短、定位不精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组网技术的矿井顶板监测系统。首先,根据井下巷道结构,设计了星型组网结构。其次,搭建了监测系统整体框架,并对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软硬件设计。最后,进行系统定... 为了解决矿井顶板监测方法通信距离短、定位不精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组网技术的矿井顶板监测系统。首先,根据井下巷道结构,设计了星型组网结构。其次,搭建了监测系统整体框架,并对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软硬件设计。最后,进行系统定位及鸡群优化(CSO)算法优化设计,先把相邻两个传感器节点间的区域等距离划分,再按照接收附近传感器节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值(RSSI),对该区域标记等级,并利用未知的节点接收的RSSI确定其所属等级区域,在该等级区域内根据CSO算法利用迭代寻优进一步确定其精确位置。经实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定位精确,无线传输距离半径不低于300m,可以对矿井顶板进行大范围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 矿井顶板监测 组网 CSO算法
下载PDF
矿井顶板的安全管理策略
7
作者 赵腾飞 《科技风》 2017年第4期186-186,共1页
本文论述矿井顶板的安全管理策略,从安全管理基本要点谈起,尔后解读了煤矿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制度,最后以分析事故发生处理应急措施以及开展顶板知识专项培训、提高自我保安能力结尾。本文系工作经验所得,执笔仓促,分享同仁,希望... 本文论述矿井顶板的安全管理策略,从安全管理基本要点谈起,尔后解读了煤矿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制度,最后以分析事故发生处理应急措施以及开展顶板知识专项培训、提高自我保安能力结尾。本文系工作经验所得,执笔仓促,分享同仁,希望能够得到匡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顶板 安全管理 事故 预防管理 制度 应急措施
下载PDF
矿井顶板水害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杨勇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第16期83-84,共2页
为了对矿井顶板突水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基于顶板水渗流地电场,通过“网络并行电法预警系统”针对皖北某矿企进行了顶板“四含”水预警监测,监测结果表明:①在工作回采过程中,矿井顶板应力发生变化,在高应力作用下,地层视电阻率值相对减小... 为了对矿井顶板突水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基于顶板水渗流地电场,通过“网络并行电法预警系统”针对皖北某矿企进行了顶板“四含”水预警监测,监测结果表明:①在工作回采过程中,矿井顶板应力发生变化,在高应力作用下,地层视电阻率值相对减小;当应力超过矿体本身强度时,其视电阻率值相对升高;②在钻场向工作面方向45m处有一相对低阻异常区,该低阻异常区随工作面回采呈周期性显现在监测后期该低阻异常并未进一步降低,表明该裂隙并未导通“四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顶板 动态监测 网络并行电法
下载PDF
浅析矿井顶板支护技术的实践应用
9
作者 唐文超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第15期39-39,共1页
矿井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时刻威胁着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近几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矿井顶板支护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支护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重点对矿井顶板支护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 矿井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时刻威胁着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近几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矿井顶板支护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支护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重点对矿井顶板支护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析 矿井顶板 顶板支护 实践应用
下载PDF
加强矿井顶板支护技术的实践应用
10
作者 曹世魁 《能源与节能》 2015年第5期149-150,共2页
矿井顶板事故是影响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对煤矿工人的生命健康有极大威胁。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矿井顶板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但在实际支护过程中,支护技术的应用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对矿井顶板支护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矿井顶板 支护技术 实践应用
下载PDF
便携式矿井顶板数据采集手持机的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李磊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0年第4期178-180,共3页
为解决矿井顶板有线监测系统布线繁琐、网络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手持数据采集器。该手持机以STM32F103VET6为微控制器,以蓝牙为数据传输载体,使用NAND Flash芯片存储数据,配合自研的传感器模块,可实现矿井顶板位移、压力、... 为解决矿井顶板有线监测系统布线繁琐、网络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手持数据采集器。该手持机以STM32F103VET6为微控制器,以蓝牙为数据传输载体,使用NAND Flash芯片存储数据,配合自研的传感器模块,可实现矿井顶板位移、压力、应力等多项数据的采集并保存到手持机,然后通过USB接口上传到井上监控室的服务器。实测结果表明,该手持机工作稳定、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在矿井顶板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顶板 顶板数据采集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矿井顶板失稳及来压预警的数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连清望 宋选民 顾铁凤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7-523,共7页
基于矿压控制理论,分析了采场顶板和巷道围岩的矿压显现影响因素的数量变化特征以及与各种状态的关系,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采场顶板和巷道围岩的多因素灾害综合预警模型,研制出矿井顶板状态的智能监测及预警软件,并应用于KJ232矿井... 基于矿压控制理论,分析了采场顶板和巷道围岩的矿压显现影响因素的数量变化特征以及与各种状态的关系,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采场顶板和巷道围岩的多因素灾害综合预警模型,研制出矿井顶板状态的智能监测及预警软件,并应用于KJ232矿井顶板状态与灾害预警系统,实现矿井采场顶板与巷道围岩监测系统的智能预警功能.本系统增加了顶板岩层结构、采场风流压强和巷道围岩破裂的声发射监测,并与平巷监测融为一体,综合判断工作面周围顶板围岩总体所处的安全和灾害状态.现场应用证明,该系统监测预警反应迅速,可敏锐地扑捉到顶板灾害的临界预兆信息,灾变预警趋势符合顶板断裂运动的来压显现和巷道围岩失稳破坏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顶板 巷道围岩 模糊综合评判理论 顶板灾害预警模型
原文传递
安山煤矿顶板覆岩运动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小辉 徐忠晨 段江飞 《中国煤炭工业》 2023年第11期68-70,共3页
煤矿顶板覆岩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且危险的现象,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陕西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山煤矿具有高地应力、高地温、高瓦斯、高淋水等复杂的地质条件,给矿井顶板覆岩稳定性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为此,安山煤... 煤矿顶板覆岩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且危险的现象,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陕西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山煤矿具有高地应力、高地温、高瓦斯、高淋水等复杂的地质条件,给矿井顶板覆岩稳定性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为此,安山煤矿通过全面调查、系统分析和实地观察,揭示了煤矿顶板覆岩运动的机理与规律,并结合现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控制技术,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障了矿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煤矿 煤矿顶板 覆岩运动 覆岩稳定性 矿井顶板 淋水 高地应力 顶板覆岩
下载PDF
浅谈煤矿井巷维修破碎顶板支护技术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毛振文 《采矿技术》 2016年第1期38-38,91,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能够安全、规范地开展煤矿工业,需要做好煤矿井巷破碎顶板支护技术的优化,详细介绍了巷道破碎顶板的支护技术,并结合这些技术分析了顶板支护技术的具体优化方法,以保障煤矿开采工作更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能够安全、规范地开展煤矿工业,需要做好煤矿井巷破碎顶板支护技术的优化,详细介绍了巷道破碎顶板的支护技术,并结合这些技术分析了顶板支护技术的具体优化方法,以保障煤矿开采工作更加安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生产 矿井巷道破碎顶板 支护技术 优化方法
下载PDF
基于模糊判定理论的煤矿工作面顶板状态灾变预警的研究
15
作者 岳支俊 《山西煤炭》 2015年第3期6-7,11,共3页
针对反应煤矿工作面顶板安全状态的各因素的变化,以及其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模糊判定理论,构建工作面顶板、巷道围岩安全状态、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隶属度函数关系,进而建立顶板安全状态与影响因素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判定顶板安全状态... 针对反应煤矿工作面顶板安全状态的各因素的变化,以及其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模糊判定理论,构建工作面顶板、巷道围岩安全状态、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隶属度函数关系,进而建立顶板安全状态与影响因素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判定顶板安全状态和预警级别[1]。帮助技术人员及时了解顶板状态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顶板 巷道围岩 模糊理论 灾害预警
下载PDF
重复采动下覆岩破断规律相似模拟
16
作者 王松 《中国科技信息》 2022年第16期116-119,共4页
本设计针对淮北许疃煤矿83下采区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首采工作面无覆岩破断规律可供参考的工程背景,提出通过构建覆岩运移与裂隙演化物理相似模型,研究重复采动覆岩运移及破断规律,得到重复采动后,上覆岩层遭受破坏程度增大,岩层下沉量... 本设计针对淮北许疃煤矿83下采区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首采工作面无覆岩破断规律可供参考的工程背景,提出通过构建覆岩运移与裂隙演化物理相似模型,研究重复采动覆岩运移及破断规律,得到重复采动后,上覆岩层遭受破坏程度增大,岩层下沉量呈非连续性特点,跳跃显现明显,且采动裂隙将进一步向上发展观点。在采矿行业起到对矿井顶板灾害实现超前防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采动 相似模拟 覆岩运移 近距离煤层 上覆岩层 裂隙演化 采动裂隙 矿井顶板
下载PDF
压实作用下黄土渗透性规律及其意义
17
作者 胡荣杰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2年第3期86-88,共3页
矿井顶板水害一直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煤矿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地表覆盖层为黄土的西北部矿区而言。以麻地梁煤矿上覆黄土层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区黄土进行了室内、外渗透性试验,得出渗流流速以及渗透系数与施加压力大小呈负相关关... 矿井顶板水害一直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煤矿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地表覆盖层为黄土的西北部矿区而言。以麻地梁煤矿上覆黄土层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区黄土进行了室内、外渗透性试验,得出渗流流速以及渗透系数与施加压力大小呈负相关关系,测定出了原始条件下、加压条件下黄土渗透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作用 黄土渗透试验 矿井顶板水害
下载PDF
浅析鸡西新发煤矿地质构造与煤矿安全
18
作者 杜春玲 《黑龙江自然资源》 2020年第6期32-33,共2页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地质构造,我们把由地壳运动而造成的岩层的空间形态叫地质构造。煤矿安全是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的学科,内容包括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矿井瓦斯防治、矿尘防治、矿井火灭防治、矿井水防治、矿井顶板灾害防治等理论...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地质构造,我们把由地壳运动而造成的岩层的空间形态叫地质构造。煤矿安全是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的学科,内容包括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矿井瓦斯防治、矿尘防治、矿井火灭防治、矿井水防治、矿井顶板灾害防治等理论知识。下文重点论述新发煤矿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矿井瓦斯防治 矿井水防治 煤矿地质构造 矿井顶板 五大自然灾害 灾害防治 矿尘
下载PDF
Effect of bolt rib spacing on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被引量:4
19
作者 Wu Tao Cao Chen +1 位作者 Han Jun Ren 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431-434,共4页
Rock bolting has firmly used as the coal mine roof reinforcement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The bolting effect of fully grouted rebar bol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olt surface profile.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xperime... Rock bolting has firmly used as the coal mine roof reinforcement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The bolting effect of fully grouted rebar bol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olt surface profile.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confirm that bolt rib internal lengt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bolting effect. Pull-out tests were conducted using rebar bolt with different rib spacings of 12, 24, 36 and 48 mm representatively from steel tube and from concrete. Results show that peak load increases 25.3% for bolt with large rib spacing. For pull out using concrete block, the increment of peak load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rib spacing is not significant, but the bolt with large rib spacing has great absorption of deformational energy than small rib spacing bolt. This study provid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towards optimum design of rock bolt for understand coal min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y grouted bolt Profile study Rib spacing Pullout from concrete
下载PDF
The relation between modes of lithologic association and interlayer-gliding structures in coal mine 被引量:6
20
作者 LE Qi-lang CHEN Ping YANG Wei-mi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0年第1期47-52,共6页
As a case study of the Panji No.1 Coal Mine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site measured and statistical data, summarized the lithologic associations, characteristics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interlayer-gliding structu... As a case study of the Panji No.1 Coal Mine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site measured and statistical data, summarized the lithologic associations, characteristics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interlayer-gliding structures and tectonic coal in the No.11-2 coalseams.The results show that 9 modes of lithologic association can form interlayer-glidingstructures.It is more easy for rock slip to occur when the lithologic associations are mainroof + coal seam + immediate floor type, compound roof+immediate roof + coal seam +immediate floor type and immediate roof + coal seam + immediate floor type.Lithologicassociations of roof and floor are the precondi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interlayer-gliding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eam roof and floor modes of lithologic association interlayer-gliding structure Panji No.1 Coal M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