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岩充填体组合试件能量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祥龙 赵品喆 +2 位作者 段应明 王建国 母永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为探讨矿岩-充填体组合试件的动态力学特征,使用取自云南玉溪大红山铜矿的含铜矿岩和分级尾砂制作矿岩和配比分别为1∶4、1∶10的充填体组合试件,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冲击杆分别在0.20 MPa、0.22 MPa、0.24 MPa、0.26 MPa、0.28 MPa和0.3... 为探讨矿岩-充填体组合试件的动态力学特征,使用取自云南玉溪大红山铜矿的含铜矿岩和分级尾砂制作矿岩和配比分别为1∶4、1∶10的充填体组合试件,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冲击杆分别在0.20 MPa、0.22 MPa、0.24 MPa、0.26 MPa、0.28 MPa和0.30 MPa的冲击气压下对矿岩-充填体组合试件进行动态冲击试验,研究组合试件的能量传递规律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当试件开始发生破坏时,宏观裂隙首先出现在试件边缘,并随着冲击气压增加而扩展,直到裂隙使充填体试件完全贯通,最终试件会完全破碎;组合试件的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张拉破坏及共轭剪切破坏3种;充填体试件的波阻抗变化反映了试件在冲击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规律;试件的吸收能密度随入射能量增加线性增加;在冲击气压为0.20 MPa时,矿岩和配比为1∶10的充填体组合试件较早发生剪切破坏;当冲击气压为0.24~0.30 MPa时,矿岩和配比为1∶4的充填体组合试件虽然发生破坏,但仍具有一定吸能特性,并且相较于完整状态下变化不大,而在此冲击气压下,配比为1∶10的充填体粉末占比达到约80%,这表明灰砂比较高的充填体部分具有更稳固的力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 组合试件 能量传递规律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动载下矿岩-充填体能量传递规律及破坏特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祥龙 袁芝斌 +3 位作者 王建国 冷智高 段应明 范天林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34,共9页
为研究嗣后充填采矿矿柱爆破回采时相邻胶结充填体内能量传递规律及破坏特性,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矿岩与不同配比充填体组合试件进行单轴冲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能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以反射波形式消散;随着应变率增加,吸能密... 为研究嗣后充填采矿矿柱爆破回采时相邻胶结充填体内能量传递规律及破坏特性,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矿岩与不同配比充填体组合试件进行单轴冲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能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以反射波形式消散;随着应变率增加,吸能密度增大。同等吸能密度下,应变率(c)_(ZH330)<(c)_(ZH250)<(c)_(ZH180);冲击荷载下矿岩破碎形态呈简单块状。充填体破碎情况为,随应变率增加,呈块状分布减少,呈粉末状增多。当应变率在60 s-1左右时,ZH330较ZH250与ZH180,充填体粉末状明显减少;计算充填体平均粒径与分形维数发现,随应变率增大,平均粒径减小,分形维数增加。实验研究对嗣后充填采矿矿柱回采爆破参数选择及胶结充填体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实验 矿岩-充填体组合试件 能量传递规律 块度特征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江西瑞昌市坳下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平艳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5期15-19,共5页
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该区成矿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该区控矿因素,认为该区矿化受地层、构造及隐伏岩体控制明显。作者根据该区特有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探讨建立了坳下地区成矿模式,认为该区坳下-北山尖一带应主要寻... 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该区成矿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该区控矿因素,认为该区矿化受地层、构造及隐伏岩体控制明显。作者根据该区特有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探讨建立了坳下地区成矿模式,认为该区坳下-北山尖一带应主要寻找(层控)热液充填交代型萤石矿,而北山尖-北山坑一带应主找隐伏(层控)矽卡岩型锌铜多金属矿,同时兼顾斑岩型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瑞-彭山 坳下 隐伏 奥陶系 矽卡 热液交代型
下载PDF
河南省卢氏县桐木沟铅锌矿床成因浅析
4
作者 刘占辰 王新宇 +1 位作者 薛基强 李磊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173-176,共4页
通过对桐木沟矿区成矿环境、成矿及控矿条件、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及生成顺序、母岩、围岩、夹石、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等研究。认为铅锌矿床是燕山期构造及岩浆活动的产物(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铅、锌矿床)。
关键词 桐木沟 铅锌 燕山期 -交代 脉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