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的红外光谱产地识别 被引量:9
1
作者 任佳 叶晓红 +2 位作者 王妍 罗书琼 施光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67-2772,共6页
湖北十堰是世界著名优质绿松石产地,所产松石颜色鲜艳、质地细腻。距十堰绿松石矿区直线距离300km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于2002年以来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器。有学者推测二者存在供与用玉的关系,即存在古老的"绿松石之路"。然而,为了考证... 湖北十堰是世界著名优质绿松石产地,所产松石颜色鲜艳、质地细腻。距十堰绿松石矿区直线距离300km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于2002年以来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器。有学者推测二者存在供与用玉的关系,即存在古老的"绿松石之路"。然而,为了考证该推测,并试图给出二里头松石的矿源地,本次研究以十堰地区三个矿区(秦古、文峰和云盖寺)的三组样品、及一组二里头出土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获得的红外光谱特征进行比对与分析。谱学特征显示,秦古、文峰和云盖寺样品红外光谱于1 200~950和700~400cm^-1峰位存在细微的,但可以识别的差异。在1 174cm^-1处,文峰样品中出现吸收峰,而秦古和云盖寺样品均没有出现。在700~400cm^-1范围内,文峰样品出现5个吸收峰,而秦古和云盖寺样品出现7个相似的吸收峰。二里头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在以上峰位上与文峰绿松石差异较大,而与秦古、云盖寺松石的谱学特征相似。在1 159cm^-1附近,其吸收峰特征与云盖寺样品更加吻合。利用公式A=lg(1/T),将透射光谱值转换为吸光度光谱值,计算出二峰值相对吸收强度比值(R=A783cm^-1/A837cm^-1)。文峰、秦古、云盖寺及二里头绿松石的比值范围依次为0.819~0.920,0.870~1.010,0.806~0.860和0.827~0.878。显然,二里头与云盖寺样品重合率最高。综上,我们认为所测二里头绿松石来自于云盖寺的可能性最大,并认为用红外光谱示踪出土文物来源有一定的参考或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红外光谱 二里头遗址 矿源产地特征
下载PDF
浙江遂昌好川墓地五件出土绿松石珠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姜炎 毛灵林 +3 位作者 吴君 杨曦 代路路 杨明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8-574,共7页
目前现代测试技术发展较快,为古代玉器的加工技术、产源研究提供了无损研究手段。利用红外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对浙江省遂昌县好川墓地中M52号墓出土的五件绿松石珠进行无损测试,期望判断其可能的产地来源。红外谱... 目前现代测试技术发展较快,为古代玉器的加工技术、产源研究提供了无损研究手段。利用红外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对浙江省遂昌县好川墓地中M52号墓出土的五件绿松石珠进行无损测试,期望判断其可能的产地来源。红外谱学特征显示,3468和3514 cm^(-1)处可见红外吸收锐谱带,是由于ν(OH)伸缩振动所致;3058 cm^(-1)附近可见ν(MFe,Cu—H_(2)O)伸缩振动,1014,1066和1134 cm^(-1)处为ν3(PO_(4))伸缩振动。与标准绿松石红外谱相比,缺少1637 cm^(-1)处峰,此处为δ(H_(2)O)弯曲振动,可能与样品在地下埋藏时间过久有关。除天然绿松石吸收峰外,在2890和2838 cm^(-1)处出现吸收峰,分属亚甲基(—CH_(2))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和对称振动峰,在1452 cm^(-1)附近也可以观察到其变形振动峰,此外在1552 cm^(-1)附近可见ν(C C)伸缩振动。这两处有机物吸收峰结合出土位置于红色漆痕处推断,可能存在微量生漆残留。两处基团峰与生漆漆酚的红外谱学特征基本相符,存在样品埋藏时间过久,漆器在土中腐朽后沾染到样品表面的可能性。EDXRF数据中显示五件样品主量元素含量与理论值相比稍低,硅含量稍高,存在含硅杂质矿物,微量元素中锌和钡的含量较高,Zn含量均在1151~1540 mg·kg^(-1),Ba含量均在1910~3570 mg·kg^(-1),对比前人文献与湖北十堰及周边地区出产绿松石的元素数量级更为接近,可作为判断五件绿松石珠玉料来源的一个证据。通过显微照相对五件绿松石珠制作工艺进行观察,可见五件样品均存在定向的抛磨痕迹,且可见明显的一定数量的抛磨小面,边缘可见线切割痕迹,证明当时的好川文化先民已经具有加工打磨长宽不大于1 cm珠的能力;加工珠形的方式是将不规则玉料原料分多个小面打磨直至成为桶珠形状,而非直接进行弧面打磨;钻孔周边可见明显平面,孔形状较规整,近圆形,有抛磨痕迹,说明好川墓地先民当时已具有钻孔工艺。研究表明,好川地区绿松石可能来自于湖北十堰及其周边地区的矿带,浙西南地区自好川文化开始就使用较纯净的绿松石作为漆器镶嵌装饰,埋藏过程中黏附漆类物质对绿松石表面造成一定污染,镶嵌玉石漆器的制作工艺自良渚文化后有所传承,且好川墓地先民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绿松石加工能力。这对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好川文化玉料来源问题奠定基础,对考古学中好川及周边地区文化起源与交流探讨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红外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 好川墓地 矿源产地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