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患者骨矿物密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曾晓珊 许建华 +2 位作者 蔡思清 郑正荣 赵清泉 《上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3期16-20,共5页
目的 :观察绝经前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单用他莫昔芬以及联合使用他莫昔芬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骨矿物密度值下降情况,以期为临床管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的患者骨矿物密度提供参考。方法 :从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 目的 :观察绝经前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单用他莫昔芬以及联合使用他莫昔芬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骨矿物密度值下降情况,以期为临床管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的患者骨矿物密度提供参考。方法 :从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35例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A组)、25例单用他莫昔芬治疗的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B组)、15例联合使用他莫昔芬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C组),使用双能X线骨矿物密度检测仪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矿物密度值,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矿物密度值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矿物密度值变化的差异。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矿物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骨矿物密度值下降较A组明显(P均<0.05),C组患者的骨矿物密度值下降又较B组明显(P均<0.05)。结论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使用内分泌治疗会导致骨量丢失,而使用联合卵巢功能抑制的内分泌治疗对患者骨矿物密度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绝经前 卵巢功能抑制 他莫昔芬 矿物密度
下载PDF
雄性波罗的海灰海豹(Halichoerus grypus)骨组织的矿物密度
2
作者 P.MonicaLind Anders Bergman +2 位作者 Mats Olsson Jan rberg 林宝法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3年第6期385-388,共4页
本文利用非侵入计算层析X射线摄影法(pQCT)研究了雄性波罗的海友海豹(4~23岁龄)骨组织的矿物密度(mg/cm^3)。资料按照收集的年份分组。A组:1850~1955年,有机氯(OCs)大量引入之前的时期;B组:1965~1985年,OC污染十分严重的时期;C组:198... 本文利用非侵入计算层析X射线摄影法(pQCT)研究了雄性波罗的海友海豹(4~23岁龄)骨组织的矿物密度(mg/cm^3)。资料按照收集的年份分组。A组:1850~1955年,有机氯(OCs)大量引入之前的时期;B组:1965~1985年,OC污染十分严重的时期;C组:1986~1997年,OCs浓度逐渐减小的时期。测量结果的复现性良好,变异系数(CV)为0.1%~2.1%。1986~1997年收集的标本中桡骨小梁的矿物密度比1965~1985年收集的标本的明显要高(p<0.05)。1986~1997年收集的标本中,下颌骨的皮层骨矿物密度明显地低于1850~1955年收集的标本(p<0.05)。这些结果表明小梁和皮层骨在一段时间内的不同响应。在OC污染非常严重的时期(1965~1985年),小梁骨矿物密度最低,而在1985~1997年收集的标本中,皮层骨密度最低,该时段是一个OC污染程度相当低的时期。有关这些效应背后的机制目前尚不知道。但是,可以假定这里涉及到OCs。由于目前缺乏有关研究个体中OCs残留水平的资料,因此不可能评估OCs在这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密度 小梁 桡骨 颚骨 波罗的海 灰海豹 Halichoerus grypus 矿物 骨组织 结缔组织
下载PDF
矿物密度快速测定法
3
作者 任耀武 《建材地质》 1996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矿物密度 测定法 速测仪
下载PDF
2年间囊性纤维化患者每年正常的骨矿物密度增加
4
作者 Gronowitz E. Mellstrom D. +1 位作者 Strandvik B. 肖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为了在2年内预期确定囊性纤维化的患者的骨矿物密度(BMD)的改变,并将临床资料、骨代谢及感染的常规生化指标与BMD联系起来。方法:用2倍能量X线吸收比色法测定6-33岁间54例CF患者腰椎(LS)和股骨颈(FN)的BMD。测量人体数据及骨代谢... 目的:为了在2年内预期确定囊性纤维化的患者的骨矿物密度(BMD)的改变,并将临床资料、骨代谢及感染的常规生化指标与BMD联系起来。方法:用2倍能量X线吸收比色法测定6-33岁间54例CF患者腰椎(LS)和股骨颈(FN)的BMD。测量人体数据及骨代谢和感染的生化标记,并评估每年静脉注射抗生素(iv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密度 囊性纤维化 骨代谢 生化标记 常规生化指标 比色法 临床资料 肺功能情况 功能相关 腺激素
下载PDF
克罗恩病患儿骨矿物密度降低的研究
5
作者 Bourges O. Dorgeret S. +2 位作者 Alberti C. J.P.Cézard 刘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1期18-18,共1页
目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克罗恩病患儿中存在骨矿物密度降低的现象。本次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量化其发生率并寻找危险因素。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双光子X 线吸收光谱仪测定了29例克罗恩病患儿的骨矿物密度。所有的儿童在随访期间都坚持服用... 目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克罗恩病患儿中存在骨矿物密度降低的现象。本次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量化其发生率并寻找危险因素。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双光子X 线吸收光谱仪测定了29例克罗恩病患儿的骨矿物密度。所有的儿童在随访期间都坚持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结果:38%的儿童发生了骨质疏松症(Z分数≤-2.5 s),38%的儿童患有骨质减少(Z分数位于-1--2.5 s)。骨矿物密度降低与年龄相关,推测其降低可能始于青春期。骨质疏松症患儿的平均日皮质类固醇使用量明显增大。病情严重程度(用Harvey-Bradshaw指数评价)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与骨矿物密度之间似有关联。性别、身高、病程和病变部位、营养等则与骨矿物密度无关。结论:本研究认为克罗恩病患儿骨矿物密度降低的发生率很高,主要是在青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密度 克罗恩病 骨质减少 骨质疏松 分数位 皮质类固醇 指数评价 双光子 类固醇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膝关节骨矿物质密度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顾新丰 郑昱新 +1 位作者 庞坚 曹月龙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67-169,178,共4页
骨矿物质密度(BMD)是反映骨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膝关节是重要的负重关节,也是骨关节炎(OA)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在某些情况下测定膝关节BMD很有必要。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金标准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但对于膝关节BMD还没... 骨矿物质密度(BMD)是反映骨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膝关节是重要的负重关节,也是骨关节炎(OA)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在某些情况下测定膝关节BMD很有必要。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金标准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但对于膝关节BMD还没有标准的测量方法。膝关节BMD测定在深入研究OP、诊断及随访膝关节相关疾病、探讨OA与OP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膝关节BMD测定的方法、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矿物密度 测量方法 骨质疏松 骨关节炎
下载PDF
生活方式对骨矿物盐密度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的影响和预警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淑梅(介评) 曹峻岭(审校)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09年第1期23-24,共2页
研究监测卡塔尔妇女绝经前后生活方式对骨矿物盐密度的影响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流行和预警。这是一个横断面调查,选择821名年龄在20~70岁的卡塔尔妇女进行研究,研究期从2005年6月-2006年12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一个有关生殖和生活方... 研究监测卡塔尔妇女绝经前后生活方式对骨矿物盐密度的影响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流行和预警。这是一个横断面调查,选择821名年龄在20~70岁的卡塔尔妇女进行研究,研究期从2005年6月-2006年12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一个有关生殖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脊椎和股骨的骨矿物盐密度,探索其影响因素,主要检测项目为绝经类型、人口统计学指标、生活方式和骨矿物盐密度值。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2.3%,绝经前妇女体重指数显著高于绝经后妇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被测者的受教育水平和体重指数是有意义的预测指标。卡塔尔妇女与其他国家的妇女相比,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基本类似。骨矿物盐密度值的大小与生活方式有一定关联,在那些经常饮用乳制品或经常做家务的妇女中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密度 生活方式 绝经 骨质疏松症 预防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及肥胖的绝经前女性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胰岛素抵抗及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梅娟 李伟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超重及肥胖的绝经前女性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胰岛素抵抗及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的新发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绝经前女性患者2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超重及肥胖的绝经前女性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胰岛素抵抗及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的新发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绝经前女性患者28例作为T2DM组,以同期住院的口服糖耐量试验正常的超重或肥胖绝经前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应用定量CT技术测量第2、3、4腰椎的平均骨矿物质密度,腹部总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内脏脂肪体积,同时测量患者腹围、体重指数、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及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别,并分析平均骨矿物质密度、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RI)及稳态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βcell,HOMA-β)的自然对数ln(HOMA-RI)及ln(HOMA-R)与腹部总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内脏脂肪体积的关系。结果T2DM组平均骨矿物质密度、皮下脂肪体积低于对照组,内脏脂肪体积、内脏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腹部总脂肪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内脏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比值与平均骨矿物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内脏脂肪体积与ln(HOMA-RI)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及肥胖的绝经前女性患者会出现骨矿物质密度下降,其平均骨矿物质密度与年龄、内脏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内脏脂肪含量对胰岛素抵抗程度有较大影响,但胰岛素抵抗并不是造成该类骨矿物质密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定量CT技术 腹部脂肪 矿物密度 绝经前女性
下载PDF
“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和雌二醇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华 鲍圣涌 周晓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05年第10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60只610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d,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双固一通组5组。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常规取...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60只610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d,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双固一通组5组。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常规取穴组以取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双固组取关元、足三里;一通组取肾俞、膈俞、大杼;双固一通组取关元、足三里、肾俞、膈俞、大杼。电针连续治疗8w,麻醉后俯卧置于双能X线骨密度诊断仪上,检测L1-5及股骨的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所有治疗组的BMC、BMD及E2均增高(P<0.05),双固一通组显著增高(P<0.01);双固一通组较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显著增高(P<0.05);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三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及雌二醇水平,且“双固一通”针法优于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针灸疗法 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 雌二醇
下载PDF
69例2型糖尿病骨矿物质密度测定分析
10
作者 吕述军 胡长军 张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矿物密度 测定 诊断
下载PDF
肌注醋酸甲羟孕酮避孕对25~40岁妇女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盖凌 刘永红 +3 位作者 盖萍 王晓青 周运胜 任正达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避孕药醋酸甲羟孕酮(DMPA)对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8例应用DMPA避孕的25~40岁女性,每3个月肌注DMPA1次,用药24个月;同时选择59例25~40岁从未应用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做为对照,应用双能X光线吸收法测量腰...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避孕药醋酸甲羟孕酮(DMPA)对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8例应用DMPA避孕的25~40岁女性,每3个月肌注DMPA1次,用药24个月;同时选择59例25~40岁从未应用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做为对照,应用双能X光线吸收法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矿物质密度(BMD)。结果:用药组用药2年后腰椎和股骨颈平均BMD从基础值1.106±0.110g/cm2和0.913±0.100g/cm2下降到1.045±0.103g/cm2和0.855±0.100g/cm2,分别下降了5.5%和5.9%,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25~40岁女性肌注醋酸甲羟孕酮避孕导致骨矿物质密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甲羟孕酮 矿物密度 避孕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避孕对育龄妇女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盖凌 王晓青 +2 位作者 盖萍 姜慧 刘永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剂避孕和非激素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对育龄妇女骨矿物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126例应用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剂的妇女和93例采用非激素IUD避孕妇女腰椎和股骨颈BMD。结果:一般检测特征在两组间... 目的:探讨应用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剂避孕和非激素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对育龄妇女骨矿物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126例应用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剂的妇女和93例采用非激素IUD避孕妇女腰椎和股骨颈BMD。结果:一般检测特征在两组间类似,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剂平均使用期为35.2±6.7个月,与对照组相比,两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避孕对育龄妇女骨矿物质密度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皮下埋植剂 矿物密度 避孕
下载PDF
抑郁症病人与正常人骨矿物质密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巧荣 李新胜 +2 位作者 孙守强 李京亮 朱瑾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1-381,共1页
关键词 抑郁症 矿物密度
下载PDF
确定人跟骨矿物质密度的标准测量部位
14
作者 方针强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0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人跟骨 矿物密度 标准测量部位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的骨矿物质密度
15
作者 倪朝民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脑卒中 矿物密度
下载PDF
基于CPFD多密度矿物颗粒选择性分离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诗培 谢君科 +2 位作者 曾涛 柳忠彬 王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6,147,共7页
基于Barracuda仿真计算平台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方法,建立多密度矿物颗粒干法选矿装置内部流场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多密度矿物颗粒选择性分离行为对矿物颗粒分选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密度矿物颗... 基于Barracuda仿真计算平台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方法,建立多密度矿物颗粒干法选矿装置内部流场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多密度矿物颗粒选择性分离行为对矿物颗粒分选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密度矿物颗粒干法选矿装置可以有效的分选富集高密度有价金属钨、锰和铜;多密度矿物颗粒组分钨的品位随着粒径的增加而提高;当风速4.2m/s,矿物颗粒钨在分布距离170mm处分选品位较好,在开口为4mm时品位可达10.655%;矿物颗粒锰在分布距离270mm处富集程度最佳,开口为3mm时品位达到最大值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FD 选择性分离 密度矿物颗粒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骨矿物质密度增高可使乳腺癌危险增加一倍
17
作者 陈薇 《国外医学情报》 1997年第4期7-7,共1页
芝加哥消息:正如骨矿物密度(BMD)的测定一样,长期服用雌激素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匹兹堡大学流行病学部门的Jane A.Cauley医学博士及其同事对6 854名年龄在65岁或以上、参加骨质疏松骨折研究的非黑人妇女进行了研究。总共有97... 芝加哥消息:正如骨矿物密度(BMD)的测定一样,长期服用雌激素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匹兹堡大学流行病学部门的Jane A.Cauley医学博士及其同事对6 854名年龄在65岁或以上、参加骨质疏松骨折研究的非黑人妇女进行了研究。总共有97名患乳腺癌。BMD较低妇女乳腺癌年龄校正发生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乳腺癌 危险增加 雌激素替代疗法 矿物密度 黑人妇女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骨折 流行病学 匹兹堡大学 医学博士
下载PDF
绝经期妇女蛋白摄入、体重减轻和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薛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绝经期妇女蛋白摄入、体重减轻和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方法 30例女性,每天摄取3139.5 J(1 cal=4.186 J),分为正常蛋白质摄取(A组:n=15)和高蛋白摄取(B组:n=15),共12周。观察体重和骨质矿物质密度变化。结果 A组体重减轻11.2%,B... 目的观察绝经期妇女蛋白摄入、体重减轻和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方法 30例女性,每天摄取3139.5 J(1 cal=4.186 J),分为正常蛋白质摄取(A组:n=15)和高蛋白摄取(B组:n=15),共12周。观察体重和骨质矿物质密度变化。结果 A组体重减轻11.2%,B组体重减轻10.1%,A组骨质矿物质密度无显著变化[(-0.003±0.003)g/cm2,-0.3%],B组显著降低[(-0.0167±0.004)g/cm2,-1.4%,P<0.05]。结论较高的蛋白质摄取促进绝经期后妇女体重减轻和骨矿物质密度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体重 矿物密度 能量
下载PDF
醋酸甲羟基孕酮避孕对青春期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盖凌 盖萍 张会诊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孕激素避孕药 青春期女性 矿物密度 孕酮 羟基 醋酸 DMPA 非避孕益处
下载PDF
骨矿物质密度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小艳 王远志 +6 位作者 董小武 於晓平 徐敏敏 Sadman Monsur Jellani 朱馨蓓 路国涛 肖炜明 《中国医药》 2023年第6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矿物质密度(BMD)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体检人群的信息。记录受试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BMD及结直肠镜检查结果。根据是否有结直肠息肉,将患者分为息肉... 目的探讨骨矿物质密度(BMD)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体检人群的信息。记录受试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BMD及结直肠镜检查结果。根据是否有结直肠息肉,将患者分为息肉组和非息肉组。比较2组上述指标差异,进一步进行性别分类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人群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6例受试者,其中息肉组174例、非息肉组232例。息肉组男性、年龄≥50岁、高血压病、糖尿病、BMD降低比例及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比值比=1.695,95%置信区间:1.032~2.783,P=0.037)、高血压病(比值比=1.839,95%置信区间:1.061~3.189,P=0.030)、糖尿病(比值比=1.970,95%置信区间:1.074~3.615,P=0.028)为男性发生结直肠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BMD降低(比值比=2.990,95%置信区间:1.174~7.619,P=0.022)为女性发生结直肠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女性结直肠息肉患者分为BMD降低组(27例)和BMD正常组(11例),2组息肉数量、直径、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MD降低是女性发生结直肠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男性人群中未发现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矿物密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