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矿石质量控制为目标的卡车调度系统控制理论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马义飞 李祥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应用最优控制的理论建立了以矿石质量控制为目标的卡车调度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求出了某实例的数值解 ,对解的分析说明控制理论模型比以往的方法有本质的进步。
关键词 矿石质量控制 卡车调度 控制理论模型
下载PDF
兴县沉积型铝土矿露天开采矿石质量控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乐 《中国矿山工程》 2022年第1期90-93,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露天开采铝土矿的质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冶炼加工成本,本文以兴县沉积型铝土矿露天开采矿石质量控制为例,针对影响露天开采铝土矿矿石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4个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露天开采铝土矿的质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冶炼加工成本,本文以兴县沉积型铝土矿露天开采矿石质量控制为例,针对影响露天开采铝土矿矿石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4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矿石质量的方法,为露天开采铝土矿矿石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露天开采 矿石质量控制
下载PDF
地下矿生产计划编制中矿石质量的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乃联 熊国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99-503,共5页
为了在地下矿生产计划编制过程中控制矿石质量,本文给出了两个能适应不同要求的线性规划模型,介绍了模型的构造及求解方法。模型已经在微型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于西石门铁矿的计划编制工作中。
关键词 地下矿山 生产计划 矿石质量控制
下载PDF
矿石质量均衡控制系统
4
作者 舒航 杨鹏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Z1期194-203,共10页
整个系统由矿石质量规划系统、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宏观与微观均衡-控制协同优化系统和风险-效益分析决策系统构成。其中,矿石质量规划系统根据“准参量反序递推优化理论”,用多功能集成软件LOTUS1-2-3开发,内部采用板块式结构程度设计;... 整个系统由矿石质量规划系统、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宏观与微观均衡-控制协同优化系统和风险-效益分析决策系统构成。其中,矿石质量规划系统根据“准参量反序递推优化理论”,用多功能集成软件LOTUS1-2-3开发,内部采用板块式结构程度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根据矿石生产流程,用高级语言开发,内部各子系统采用独立模块结构程序设计;均衡-控制协同优化系统由VP-EXPERT和LOTUS1-2-3支撑,采用典型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交互式程序设计;风险-效益分析系统为辅助决策系统,根据评价锥理论采用高级语言开发。整个系统的运行可在内存>2MB的微机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矿 矿石质量均衡系统 矿石质量控制系统 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下载PDF
铁矿石的质量控制
5
作者 D.A.Long 杨德安 《国外金属矿采矿》 CAS 1982年第12期10-17,共8页
梅萨比和马克特铁矿区各矿山用不同的配矿法以适应所开采的矿石性质和所用的采矿方法
关键词 矿石 矿山 选矿厂 产量 二氧化硅 加工厂 配矿 长吨 矿石 球团矿质量 电铲作业 铁矿区 矿石质量控制 磁性铁 钢铁厂 球团厂
下载PDF
矿石质量分析与爆破参数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郑明钗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4,共3页
对于储量大、品位低的露天金矿要达到稳产高产的经济目标,必须保证最低入选品位。本文就如何确保矿石质量、防止损失贫化,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同时根据采场矿岩性质及设备型号,对采场台阶高度、底盘抵抗线、布孔方式、炸... 对于储量大、品位低的露天金矿要达到稳产高产的经济目标,必须保证最低入选品位。本文就如何确保矿石质量、防止损失贫化,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同时根据采场矿岩性质及设备型号,对采场台阶高度、底盘抵抗线、布孔方式、炸药单耗等爆破参数进行了探索和优化,显著地改善了爆破效果,损失贫化得到有效的控制,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采 爆破参数优化 矿石质量控制
下载PDF
从严从细抓好管理,矿石质量得以控制
7
作者 夏巧珍 《大宝山科技》 1999年第4期7-9,共3页
关键词 矿石 矿石质量控制 筛分质量 质量管理
原文传递
Zeolite diagenesis and its control on petroleum reservoir quality of Permian in northwest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China 被引量:28
8
作者 ZHU ShiFa ZHU XiaoMin +1 位作者 WANG XuLong LIU ZhenY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386-396,共11页
Recently, silicate diagenesis has been the focus of many studies because of its impact o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process of diagenetic evolu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cementation, and c... Recently, silicate diagenesis has been the focus of many studies because of its impact o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process of diagenetic evolu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cementation, and corrosion of zeolite (as a diagenetic mineral)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properties of Permian reservoirs in the study area. In the Permian sediments in the no,in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Zeolite minerals have formed during diagenesis in an open hydrologic system, related to the hydration of abundant volcanic glass. Chemical property of groundwater, pH of pore water, cation property and ratios have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among various zeolites and the dissolution of zeolite mineral. The main species of zeolite include analcime, heulandite, and laumontite. Transformations of these minerals during diagenesis are: volcanic glass→ clinoptilolite→analcime→heulandite→laumontite. Corrosion of analcime obviously improved reservoir quality. Extensive heulandite cementation developed and intensively reduced reservoir pore spaces. Early zeolite cementation protected pore structure against compaction and provided substance for late dissolution. The dissolution of analcime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organic acid recharged b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nd the NaHCO3 type formation water in the Permian, and was sensitive to permeability of rocks. Within the CaCl2 type formation water, heulandite and laumontite were hardly dissolved. In the study area, the belt with dissolved analcime is the ar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pores and favorabl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zeolite DIAGENESIS volcanic glass secondary pore Junggar bas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