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A油田新近系储层钙质砂岩夹层成因
1
作者 戴建文 柴愈坤 +3 位作者 王冠民 孙爽 郭飞 薛亚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A油田新近系主力储层中普遍含有钙质砂岩夹层,对油田的进一步精细开发有较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准确掌握这些钙质砂岩夹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基于对岩心的精细观察和分析,利用岩石铸体薄片分析钙质填隙物的成因,结合沉...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A油田新近系主力储层中普遍含有钙质砂岩夹层,对油田的进一步精细开发有较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准确掌握这些钙质砂岩夹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基于对岩心的精细观察和分析,利用岩石铸体薄片分析钙质填隙物的成因,结合沉积相、粒度、测井曲线、岩石密度分析和地震反演等手段,确定研究区新近系主力储层中钙质砂岩夹层主要是沉积成因,少量属于成岩过程中的胶结成因。古珠江三角洲前缘常被波浪改造形成沿岸砂坝,钙质砂岩夹层主要形成于沿岸砂坝向陆的后滨或坝后混合坪亚相中,是在潮间—潮上带的浅水或者暴露环境下,海水强烈蒸发形成碳酸盐矿物沉淀,并胶结砂质碎屑颗粒而形成的。钙质砂岩夹层在垂向上与坝后泥坪或潟湖的泥岩相邻,其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岩夹层 沿岸砂坝 新近系 恩平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桂南板城地区晚古生代硅质岩系砂岩夹层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对沉积物源的限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詹骏彦 覃小锋 +5 位作者 王宗起 曹洁 庞保成 赵国英 石浩 王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9-852,共14页
桂南板城地区位于钦-杭结合带的西南段,是研究华南地区古生代以来地质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该区发育有一套上泥盆统至上二叠统连续沉积的硅质岩系,近年来经过笔者系统地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钦州市板城镇石梯水库一带出露的晚古生代硅质岩... 桂南板城地区位于钦-杭结合带的西南段,是研究华南地区古生代以来地质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该区发育有一套上泥盆统至上二叠统连续沉积的硅质岩系,近年来经过笔者系统地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钦州市板城镇石梯水库一带出露的晚古生代硅质岩系中常夹有(粉)砂岩层。本文对晚古生代硅质岩系下部和上部两个粉砂岩夹层样品进行LA-MC-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碎屑锆石年龄频谱显示出407~573 Ma(早古生代)、644~954Ma(新元古代)、1124~1636 Ma(中元古代)和2368~2548 Ma(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晚期)4个主要的年龄组(区间),记录了物源区可能存在4期主要的区域构造热事件,与华夏板块云开地区发育的相应时期岩浆岩时代基本吻合,说明云开地区是晚古生代硅质岩系中砂岩的主要沉积物源区。晚古生代硅质岩系下部岩石和上部岩石的物源区存在明显区别,由下往上其沉积物源越来越复杂、年龄相对更老的特征表明,钦-杭结合带西南段的云开地块在加里东期造山作用结束后经历了快速剥蚀、隆升过程。晚古生代硅质岩系砂岩夹层的碎屑锆石年龄频谱记录了钦防海盆在晚古生代时期处于拉伸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硅质岩系 砂岩夹层 碎屑锆石U-Pb定年 物源 地质调查工程 板城 广西
下载PDF
春光油田春17井区白垩系钙质砂岩夹层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雨辰 胡荣 +2 位作者 陈庆 黄鑫 肖湘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5期44-46,共3页
综合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对春光油田春17井区白垩系钙质砂岩夹层岩性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钙质砂岩以方解石胶结为主,厚度一般小于1.0 m,与上、下岩性呈突变接触,与油层存在"钙+油+钙"界面型组合模式,声波时差... 综合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对春光油田春17井区白垩系钙质砂岩夹层岩性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钙质砂岩以方解石胶结为主,厚度一般小于1.0 m,与上、下岩性呈突变接触,与油层存在"钙+油+钙"界面型组合模式,声波时差曲线具有强烈的锯齿状突起;平面上分布极不稳定、连续性差,主要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部位,河道间及河道侧缘钙质砂岩较少,初步分析属浅埋藏淡水环境钙质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光油田 白垩系钙质砂岩夹层 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富水黏土岩及砂岩夹层地质混凝土灌注桩成孔施工技术
4
作者 吴孝红 李程碑 赵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015-0018,共4页
采用“冲击钻成孔+高护筒+高比重泥浆护壁+抛投片石挤密空隙”的施工工艺,在富水黏土岩及砂岩夹层地质采用冲击钻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成孔施工时,首先使用2m高护筒进行开孔,再换用6m高护筒对桩孔孔口进行保护,然后通过往桩孔内抛投片石,使... 采用“冲击钻成孔+高护筒+高比重泥浆护壁+抛投片石挤密空隙”的施工工艺,在富水黏土岩及砂岩夹层地质采用冲击钻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成孔施工时,首先使用2m高护筒进行开孔,再换用6m高护筒对桩孔孔口进行保护,然后通过往桩孔内抛投片石,使片石受冲击向桩孔孔底和两侧挤压,增加桩孔周边砂岩石的密实度,同时再增加泥浆的相对比重,对桩孔进行良好的护壁,减小地下水对孔壁的冲刷,从而进行灌注桩成孔。能够有效地解决富水黏土岩及砂岩夹层地质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出现大体量塌孔、成孔速度慢、混凝土灌注桩充盈系数大等难题,满足复杂地质混凝土灌注桩成孔的施工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 黏土岩及砂岩夹层地质 灌注桩成孔 塌孔 充盈系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湖相页岩油地质特征评价 被引量:74
5
作者 张文正 杨华 +2 位作者 杨伟伟 吴凯 刘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515,共11页
页岩油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利用地球化学、测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湖相页岩层十分发育,根据岩性组合、地球化学等特征可以将... 页岩油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利用地球化学、测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湖相页岩层十分发育,根据岩性组合、地球化学等特征可以将长7页岩划分为"砂岩-页岩互层"、"厚层状Ⅰ类页岩"与"厚层状Ⅱ类页岩"等三种类型。长7湖相页岩层分布范围广且厚度较大,提供了页岩油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岩石中脆性矿物含量高,为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必要条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且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奠定了页岩油聚集成藏的物质基础;虽然长7页岩十分致密,但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微米级裂隙,并且湖盆中部等地区发育物性相对较好的薄砂岩夹层,提供了页岩油的储集空间。分析测试资料显示,长7页岩含油性较好,并具有一定的含气量;薄砂岩夹层油源充足,紫外光下具有较强的荧光显示。综合地质条件及含油气性研究,"砂岩-页岩互层"分布区被评价为最有利的页岩油勘探目标区,"Ⅰ类页岩"较"Ⅱ类页岩"生烃条件更好,脆性更强,微米级裂缝更为发育,含油气性较好,为第二类有利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砂岩夹层 地质条件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断陷盆地陡坡带富有机质页岩基本特征及勘探前景——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雅利 张顺 +8 位作者 刘惠民 王伟庆 包友书 唐东 刘鹏 王勇 李政 王敏 陈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8-1118,共11页
以济阳坳陷内典型凹陷陡坡带古近系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高压压汞测试以及地化分析等,结合勘探实践,开展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富有机质页岩基本特征研究,... 以济阳坳陷内典型凹陷陡坡带古近系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高压压汞测试以及地化分析等,结合勘探实践,开展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富有机质页岩基本特征研究,探讨勘探前景,认为陡坡带页岩层系储油和产油条件比盆地中心基质型页岩更为优越;加强陡坡带页岩油认识和勘探力度、刻画砂岩夹层的发育分布将是当今条件下济阳坳陷页岩油获得高产最为现实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陡坡带页岩发育厚度2~30 cm的砂岩夹层,(纹)层状灰质泥岩和砂岩夹层是最发育的岩相组合类型;砂岩夹层广泛发育粒间孔和溶蚀孔隙,孔径范围大,宏孔占比高,灰质胶结现象普遍,渗透率远大于页岩基质部分;页岩基质S_(1)为0.5~6.5 mg/g;热演化程度R_(o)适中,多数集中在0.5%~1.0%,整体均处于主生油窗内;相同演化程度下,陡坡页岩油的气油比较高、原油密度较低,可动性强;脆性矿物质量分数平均超过70%,从后期压裂改造角度,陡坡带页岩岩相组合破裂压力低、具有更强的可压性.总体上,与盆地中心基质型页岩相比,陡坡带页岩层系储油和产油条件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页岩油 砂岩夹层 古近系 济阳坳陷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克 王媛媛 王凤琴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61-1674,共14页
基于钻、录、测、试资料和泥页岩样品分析化验资料,在解剖页岩气典型井地质特征基础上,深入分析各成藏要素与页岩气富集之间的关系,总结页岩气富集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具有较强的非... 基于钻、录、测、试资料和泥页岩样品分析化验资料,在解剖页岩气典型井地质特征基础上,深入分析各成藏要素与页岩气富集之间的关系,总结页岩气富集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主要体现出泥页岩有机质、物性等参数空间变化快的特点;山西组广覆式分布的泥页岩有机碳(TOC)含量较高,平均值为2.24%,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Ⅲ型,R_(O)平均值为2.48%,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为优质烃源岩;岩石组成具有富黏土特征(40.5%~88.5%),主要由伊/蒙混层和高岭石组成,具有相对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页岩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小于3 m薄砂岩夹层在山西组分布广泛,物性条件较好(平均孔隙度为3.37%,平均渗透率为0.1×10^(-3)μm^(2)),泥页岩生成的天然气可以短距离运移至这些砂岩夹层(纹层)中,有利于提高页岩含气性;研究区山西组含气性受不同岩性组合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别,其中山_(2)段厚层泥岩—煤组合含气性最好,其80%以上的样品含气量超过1 m^(3)/t。综合分析认为,泥页岩的高热演化程度、特殊的海陆过渡相储集条件以及良好的保存条件是影响研究区页岩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其使得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页岩气具备一定的勘探开发潜力,并在子长—延安—富县、宜川等地区圈定页岩气富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富集主控因素 海陆过渡相 吸附 砂岩夹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