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关键识别标志及辽河盆地岩心实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棵
朱筱敏
+2 位作者
刘宇
刘兴周
郭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重力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体形式,不同学者基于不同切入点往往会提出多种重力流的划分方案。采用浊流和碎屑流的二分方案,对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的沉积特征展开综述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概括这2类岩石的沉积特征,明确具有指示意...
重力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体形式,不同学者基于不同切入点往往会提出多种重力流的划分方案。采用浊流和碎屑流的二分方案,对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的沉积特征展开综述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概括这2类岩石的沉积特征,明确具有指示意义的最典型相标志。研究表明,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中,可以通过以下典型特征鉴别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砂岩内若发育以正粒序为特征的递变层理,则应该将其认定为浊积岩;若砂岩内发育泥岩撕裂屑、漂浮状泥砾或不含任何层理构造(块状砂岩),则应该将其认定为砂质碎屑流岩。这些特征是鉴别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最可靠的标志。此外,变形层理、爬升波纹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平行纹层、冲刷侵蚀界面、岩性突变界面和槽模等沉积构造也具有一定指示意义,出现这些特征时需要结合沉积背景、岩相的垂向组合关系和地球物理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流
浊积
岩
砂质碎屑流岩
相标志
辽河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浊积岩范式50年(1950s-1990s)--从批判视角来看深水沉积过程和相模式
2
作者
G.Shanmugam
骆帅兵(编译)
王笑雪(校对)
《海洋地质》
2018年第2期41-73,共33页
受盛行的浊积岩模式影响,人们在应用“浊积岩”概念时不严谨(即呈牛顿流体性质和紊动状态的浊流沉积),它经常被用来描述塑性层流状态的碎屑流沉积。例如,由于“高密度浊流”基于3个不同的因素(流体密度、粒度和驱动力)定义,因此对其沉...
受盛行的浊积岩模式影响,人们在应用“浊积岩”概念时不严谨(即呈牛顿流体性质和紊动状态的浊流沉积),它经常被用来描述塑性层流状态的碎屑流沉积。例如,由于“高密度浊流”基于3个不同的因素(流体密度、粒度和驱动力)定义,因此对其沉积物缺乏统一的识别标准,结果导致深水环境中源于碎屑流的块状砂岩经常被误认为是高密度浊积岩。作为浊流的一种,增强流的概念尚存疑问,因为它是基于速率定义的,而不是基于流体流变学和流体状态;增强流的概念可能使得反粒序砂岩被误认为浊积岩。或许,最有疑问的争论点是能否将人工水槽实验观察到的冲积水道牵引底床沉积作为鲍马序列(即源于悬浮沉积的经典浊积岩)5个层段的模拟体。这是因为人工水槽实验是在均衡流体条件下完成的,而自然条件下的浊流沉积发生在不均衡的减弱流条件下。就这些深水沉积过程与沉积相模式等问题,笔者将会在此篇文章中阐述个人见解。基于流体流变学和流体状态因素,将重力流分为牛顿流(如浊流)和塑性流(如碎屑流)是有意义的、可行的;尽管通用的深水沉积相模式是基于搬运机制建立的,但难以在沉积过程中找到可靠的标准来解释(确定)搬运机制。根据现今的浊积岩沉积相模式,理想的浊积岩(有着砂砾到粘土粒径组成的正粒序沉积)应有16段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和古代地层中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沉积。通过深海底流(也归类于等深流)来识别沉积单元是很困难的。牵引结构是底流改造的良好指示,区分漫溢浊流沉积与底流沉积对完善沉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其对油气勘探和开采有重要影响,然而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笔者认为,砂质碎屑流是深水环境中砂体搬运与沉积的主控因素。根据砂质碎屑流实验得知,低含量粘土(可低至1%)足以提供砂质碎屑流所需的强度。实验中的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含块状砂体、突变接触、凝浮碎屑、反粒序、含碎屑正粒序和水溢结构等为特征。以浊流为主的扇模式主要适用于海底环境,与此对应,斜坡模式应运而生,其被应用于水道或无水道型的以碎屑流为主的沉积系统。与一般观点不同,砂质碎屑流沉积可以成为厚层的、区域延伸的、纯净的(泥质含量少)优质储集层。高频流体易于形成侧向连通性好的席状碎屑流沉积。具有浊积水道和朵叶状海底扇模式已经在我们的头脑中存在了近35年,然而,正是这些陈旧的固定思维阻碍了我们的前进。外扇朵叶的概念为建立扇模式提供了基础,也建立了席状浊积砂岩和丘状地震相显示的关系,由此影响了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然而,最近此概念却被它的建立者所弃用,这使得被广泛接受的层序地层学扇模式处于摇摇欲坠的境遇;因此,一个模式的转变必将在21世纪上演,这个转变将印证深水块状砂岩是碎屑流沉积,而非“高密度浊流”沉积。然而,现在还很难找到标准的垂向相模式来广泛地应用于碎屑流、等深流或砂质碎屑流沉积。科学研究就像旅行,而正确相模式的确立是这旅行的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
流
浊积
岩
范式:
砂
质
碎
屑
流
深海扇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关键识别标志及辽河盆地岩心实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棵
朱筱敏
刘宇
刘兴周
郭峰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7ZX05001-00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02078)联合资助。
文摘
重力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体形式,不同学者基于不同切入点往往会提出多种重力流的划分方案。采用浊流和碎屑流的二分方案,对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的沉积特征展开综述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概括这2类岩石的沉积特征,明确具有指示意义的最典型相标志。研究表明,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中,可以通过以下典型特征鉴别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砂岩内若发育以正粒序为特征的递变层理,则应该将其认定为浊积岩;若砂岩内发育泥岩撕裂屑、漂浮状泥砾或不含任何层理构造(块状砂岩),则应该将其认定为砂质碎屑流岩。这些特征是鉴别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最可靠的标志。此外,变形层理、爬升波纹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平行纹层、冲刷侵蚀界面、岩性突变界面和槽模等沉积构造也具有一定指示意义,出现这些特征时需要结合沉积背景、岩相的垂向组合关系和地球物理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关键词
重力
流
浊积
岩
砂质碎屑流岩
相标志
辽河盆地
Keywords
gravity flow
turbidite
sandy debris
facies mark
Liaohe Basin
分类号
P5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浊积岩范式50年(1950s-1990s)--从批判视角来看深水沉积过程和相模式
2
作者
G.Shanmugam
骆帅兵(编译)
王笑雪(校对)
机构
不详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
出处
《海洋地质》
2018年第2期41-73,共33页
文摘
受盛行的浊积岩模式影响,人们在应用“浊积岩”概念时不严谨(即呈牛顿流体性质和紊动状态的浊流沉积),它经常被用来描述塑性层流状态的碎屑流沉积。例如,由于“高密度浊流”基于3个不同的因素(流体密度、粒度和驱动力)定义,因此对其沉积物缺乏统一的识别标准,结果导致深水环境中源于碎屑流的块状砂岩经常被误认为是高密度浊积岩。作为浊流的一种,增强流的概念尚存疑问,因为它是基于速率定义的,而不是基于流体流变学和流体状态;增强流的概念可能使得反粒序砂岩被误认为浊积岩。或许,最有疑问的争论点是能否将人工水槽实验观察到的冲积水道牵引底床沉积作为鲍马序列(即源于悬浮沉积的经典浊积岩)5个层段的模拟体。这是因为人工水槽实验是在均衡流体条件下完成的,而自然条件下的浊流沉积发生在不均衡的减弱流条件下。就这些深水沉积过程与沉积相模式等问题,笔者将会在此篇文章中阐述个人见解。基于流体流变学和流体状态因素,将重力流分为牛顿流(如浊流)和塑性流(如碎屑流)是有意义的、可行的;尽管通用的深水沉积相模式是基于搬运机制建立的,但难以在沉积过程中找到可靠的标准来解释(确定)搬运机制。根据现今的浊积岩沉积相模式,理想的浊积岩(有着砂砾到粘土粒径组成的正粒序沉积)应有16段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和古代地层中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沉积。通过深海底流(也归类于等深流)来识别沉积单元是很困难的。牵引结构是底流改造的良好指示,区分漫溢浊流沉积与底流沉积对完善沉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其对油气勘探和开采有重要影响,然而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笔者认为,砂质碎屑流是深水环境中砂体搬运与沉积的主控因素。根据砂质碎屑流实验得知,低含量粘土(可低至1%)足以提供砂质碎屑流所需的强度。实验中的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含块状砂体、突变接触、凝浮碎屑、反粒序、含碎屑正粒序和水溢结构等为特征。以浊流为主的扇模式主要适用于海底环境,与此对应,斜坡模式应运而生,其被应用于水道或无水道型的以碎屑流为主的沉积系统。与一般观点不同,砂质碎屑流沉积可以成为厚层的、区域延伸的、纯净的(泥质含量少)优质储集层。高频流体易于形成侧向连通性好的席状碎屑流沉积。具有浊积水道和朵叶状海底扇模式已经在我们的头脑中存在了近35年,然而,正是这些陈旧的固定思维阻碍了我们的前进。外扇朵叶的概念为建立扇模式提供了基础,也建立了席状浊积砂岩和丘状地震相显示的关系,由此影响了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然而,最近此概念却被它的建立者所弃用,这使得被广泛接受的层序地层学扇模式处于摇摇欲坠的境遇;因此,一个模式的转变必将在21世纪上演,这个转变将印证深水块状砂岩是碎屑流沉积,而非“高密度浊流”沉积。然而,现在还很难找到标准的垂向相模式来广泛地应用于碎屑流、等深流或砂质碎屑流沉积。科学研究就像旅行,而正确相模式的确立是这旅行的目的地。
关键词
浊
流
浊积
岩
范式:
砂
质
碎
屑
流
深海扇模式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关键识别标志及辽河盆地岩心实例
杨棵
朱筱敏
刘宇
刘兴周
郭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浊积岩范式50年(1950s-1990s)--从批判视角来看深水沉积过程和相模式
G.Shanmugam
骆帅兵(编译)
王笑雪(校对)
《海洋地质》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