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与灵魂一起回家——黔南苗族砍牛送葬仪式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电雷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4期125-130,共6页
这是关于黔南苗族一梁姓逝者丧葬仪式的调查研究报告,内容分"基本概况""LTP丧葬仪式""问题与反思"三个部分。其中,"砍牛送葬"是本次丧葬仪式的核心活动,也是研究报告的重点内容。笔者运用文献... 这是关于黔南苗族一梁姓逝者丧葬仪式的调查研究报告,内容分"基本概况""LTP丧葬仪式""问题与反思"三个部分。其中,"砍牛送葬"是本次丧葬仪式的核心活动,也是研究报告的重点内容。笔者运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一是"砍牛送葬"不是某一族系特有的习俗,其区域性大于民族性;二是"砍牛送葬"的文化根源是祖先崇拜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仪式 砍牛 区域性文化 祖先崇拜
下载PDF
影像还原技术在民俗民风传承传播中的应用研究——以瑶族砍牛习俗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桂明 董治安 《西部广播电视》 2020年第12期90-91,共2页
民风民俗既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特性的核心,也是用于衡量一个民族和地域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据,它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是人类古老文化的精华。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民间口授心传的民... 民风民俗既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特性的核心,也是用于衡量一个民族和地域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据,它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是人类古老文化的精华。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民间口授心传的民风民俗不断消亡,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从影视学视域出发,以瑶族砍牛习俗为例,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当前我国民风民俗生存环境的严峻性及影像化技术在民风民俗的保存、传播与传承中的先天优势,提出把数字影像还原技术应用于民风民俗的保存、传播与传承的设想,以助推我国民风民俗传播与传承,助力我国实现文化兴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砍牛习俗 传承 影像 传播
下载PDF
换装与砍牛:贵州蓝靛瑶葬礼中的亲属交往实践
3
作者 杨珍珍 《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6期86-93,共8页
目前民俗学界对亲属关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华南或华北的汉人亲属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亲属关系涉猎较少。通过对贵州一个蓝靛瑶葬礼过程的民俗志“深描”,从换装与砍牛两个视角可以探讨外家和女婿这两类亲属在葬礼中角色、地位及其... 目前民俗学界对亲属关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华南或华北的汉人亲属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亲属关系涉猎较少。通过对贵州一个蓝靛瑶葬礼过程的民俗志“深描”,从换装与砍牛两个视角可以探讨外家和女婿这两类亲属在葬礼中角色、地位及其与丧主家的互动关系。基于对蓝靛瑶葬礼中亲属关系实践的解读,分析少数民族群体中对于亲属关系的实际诉求与行为动机,可以充实学界对于少数民族群体中亲属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装与砍牛 蓝靛瑶 葬礼 亲属关系 交往实践
下载PDF
白裤瑶砍牛丧葬习俗刻录的上古史
4
作者 磨现强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3-26,共4页
白裤瑶砍牛丧葬习俗保留着上古人类进化历程中逐步改变同类争斗相食陋习凝聚群体合力、发展农耕畜牧的历史信息,吃长席宴场景再现出上古黄帝、尧、舜时期弃人尸改吃牛畜的人数与意识提高改变同类相食陋习人数成正比的早期人类社会现状,... 白裤瑶砍牛丧葬习俗保留着上古人类进化历程中逐步改变同类争斗相食陋习凝聚群体合力、发展农耕畜牧的历史信息,吃长席宴场景再现出上古黄帝、尧、舜时期弃人尸改吃牛畜的人数与意识提高改变同类相食陋习人数成正比的早期人类社会现状,砍牛场景保留着远古人类驯伏大型猛兽的技巧智慧,还原出上古黄帝时期人类"服牛乘马"的历史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裤瑶 砍牛葬礼 上古史
下载PDF
《魔力宝贝4.0》砍精与砍牛完全比较
5
作者 zmi2001 《电脑校园》 2004年第9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魔力宝贝4.0》 网络游戏 游戏介绍 砍牛
下载PDF
广西南丹县白裤瑶砍牛祭丧仪式的宗教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2
6
作者 玉时阶 玉璐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5-182,共8页
丧葬仪式是人生礼仪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及族群认同等文化特征,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道德信仰和对社会记忆的历史建构等作用。白裤瑶历来有"砍牛祭丧"的习俗,除刀伤、蛇伤、虎咬与孕... 丧葬仪式是人生礼仪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及族群认同等文化特征,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道德信仰和对社会记忆的历史建构等作用。白裤瑶历来有"砍牛祭丧"的习俗,除刀伤、蛇伤、虎咬与孕妇难产等"凶死者"外,凡5岁以上的死者,都可举行"砍牛祭丧",以示吊唁。砍牛祭丧仪式不仅是白裤瑶社会生活中的一次神圣的宗教信仰仪式,同时也是白裤瑶人对其先民早期社会生活记忆的一种特殊展示,表述了白裤瑶思乡寻根与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归宗、雷神崇拜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白裤瑶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裤瑶 砍牛祭丧 丧葬仪式
原文传递
白裤瑶祭祀舞蹈——“砍牛”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金秀 覃文衡 《民族艺术》 1993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白裤瑶族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系,以男子皆穿膝盖有五条红直杠的白裤得名。广西的南丹县,河池市的拔贡乡一带是白裤瑶族聚居的地域,人口不足三万。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这是一个善良朴实、能吃苦耐寒的民族,历史上受尽压迫,... 白裤瑶族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系,以男子皆穿膝盖有五条红直杠的白裤得名。广西的南丹县,河池市的拔贡乡一带是白裤瑶族聚居的地域,人口不足三万。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这是一个善良朴实、能吃苦耐寒的民族,历史上受尽压迫,为了生存,不得不迁徙到深山峒场一带,很少与外界接触,因此,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原始的习俗。如砍牛祭祀,刀耕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砍牛祭祀 舞蹈 祭祀活动 铜鼓 民族文字 刀耕火种 人口不足 河池市 南丹县
原文传递
图像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瑶族水龙祠壁画砍牛图式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龙明盛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15,共4页
湖南江永水龙祠壁画为近年新见瑶族史料,是有关瑶族宗教信仰题材的壁画。壁画中的砍牛场景十分醒目,是历史上江永地区砍牛习俗的图像记录与呈现。这种瑶族习俗在宗教壁画上的出现,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再现,而应该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动机。... 湖南江永水龙祠壁画为近年新见瑶族史料,是有关瑶族宗教信仰题材的壁画。壁画中的砍牛场景十分醒目,是历史上江永地区砍牛习俗的图像记录与呈现。这种瑶族习俗在宗教壁画上的出现,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再现,而应该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动机。明代瑶民归化后,瑶族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面临激烈竞争,族群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严重威胁到瑶族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由此,加强自身族群认同成为必然的选择。反映在水龙祠壁画中,无论是制作壁画这一行为本身,还是壁画中对砍牛仪式的记录与传播,都是族群认同建构中的具体实践与直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龙祠 瑶族壁画 图像 砍牛仪式 族群认同
原文传递
“砍牛送葬”习俗应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韦荣光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8-48,共1页
编辑同志: 我们广西百色地区的苗族人民和毗邻的云南、贵州两省的苗族群众中,至今还普遍流传着“砍牛送葬”的习俗。苗族人自成家以后,只要不是非正常死亡,不分男女,办丧事时都要举行“砍牛送葬”的仪式。死者的兄弟、儿女、亲戚,每家... 编辑同志: 我们广西百色地区的苗族人民和毗邻的云南、贵州两省的苗族群众中,至今还普遍流传着“砍牛送葬”的习俗。苗族人自成家以后,只要不是非正常死亡,不分男女,办丧事时都要举行“砍牛送葬”的仪式。死者的兄弟、儿女、亲戚,每家都要拿一头牛来宰杀,办一次丧事,少者宰杀三、五头,多者则十多二十头,尔后大办筵席,直至出殡为止。这种习俗对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是一种消极因素。首先,它传播了封建迷信思想,阻碍着现代科学文化向民族地区的传播,势必影响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砍牛 民族地区 非正常死亡 现代科学文化 少者 两个文明建设 广西百色 德峨乡 民族繁荣 经济振兴
原文传递
瑶族牛角文化释析
10
作者 廖方容 《百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牛角在瑶族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瑶族多个支系流行砍牛习俗,其中白裤瑶的砍牛祭祀尤具代表性,钉在"追垒"木桩上牛角的主要作用是为献祭、引领灵魂。在瑶族人们的观念里,作为鼓吹器的牛角号是神圣之物,它的... 牛角在瑶族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瑶族多个支系流行砍牛习俗,其中白裤瑶的砍牛祭祀尤具代表性,钉在"追垒"木桩上牛角的主要作用是为献祭、引领灵魂。在瑶族人们的观念里,作为鼓吹器的牛角号是神圣之物,它的形成与梅山教神祇张赵二郎有关,角声可沟通三界,召唤兵马。另外,牛角亦可作为占卜问神的工具,是人与神交流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砍牛祭祀 鼓吹器 张赵二郎
下载PDF
苗族椎牛祭祖活动中牛的符号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坦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79-83,共5页
一、椎牛——苗族祖先崇拜的核心符导苗族丧仪中的椎牛之俗,已有见于出土的汉代铜鼓。文字记载最早则见于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历代史志记载更详:“八寨……人死,亦有哭泣,椎牛,敲铜鼓,名曰闹尸”。“花苗在贵阳、大定、遵义所属,... 一、椎牛——苗族祖先崇拜的核心符导苗族丧仪中的椎牛之俗,已有见于出土的汉代铜鼓。文字记载最早则见于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历代史志记载更详:“八寨……人死,亦有哭泣,椎牛,敲铜鼓,名曰闹尸”。“花苗在贵阳、大定、遵义所属,……丧,则屠牛召戚”。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意义 八寨 祖先崇拜 溪蛮丛笑 朱辅 史志 砍牛 南有 圣餐礼
下载PDF
试论黔中苗族牛祭习俗的成因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开忠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71-75,共5页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也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然而习俗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有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受该族生存条件的限制。又受该族社会的制约,还与该族与友邻民族的交往有关,更是该族一...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也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然而习俗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有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受该族生存条件的限制。又受该族社会的制约,还与该族与友邻民族的交往有关,更是该族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产物。一句话,是一系列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黔中苗族的牛祭习俗是该民族的主要习俗之一,它毫不例外地也是上述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索黔中苗族的牛祭习俗的变化和发展,有助于我们对于苗族社会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 民族地区 溪蛮丛笑 黔记 生存条件 父系氏族社会 砍牛 广志绎 发展水平 朱辅
下载PDF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的腹葬习俗及其演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天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根据史诗传说、民间故事以及相关的调查研究,可知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亲族分食死者尸体的腹葬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习俗逐步演变为砍牛送葬。
关键词 腹葬 砍牛送葬 演变
下载PDF
论苗族巫师的社会职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盛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80-84,90,共6页
一关于巫,《说文解字段注》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又说:“凡巫之属皆从巫”。《国语·楚语》载,“在男曰觋,在女曰巫”。“统言则周礼男亦曰巫”。由以上文献记载可看出,巫,作为宗教活动人员,最早是出现在社会... 一关于巫,《说文解字段注》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又说:“凡巫之属皆从巫”。《国语·楚语》载,“在男曰觋,在女曰巫”。“统言则周礼男亦曰巫”。由以上文献记载可看出,巫,作为宗教活动人员,最早是出现在社会男女间有了分工之后,最早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就是从群体中分工出来的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活动 降神 楚语 宗教人员 扫寨 芭茅草 宗教组织 砍牛 丧葬仪式 翻鼓节
下载PDF
试析苗族“鼓社”文化的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岚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1-86,共6页
“鼓社祭”俗称“吃牯脏”,是黔东南苗族社会的一种祭祖大典,内容是:杀公水牛击鼓祭祖。这种杀牛祭祖的习俗在苗族社会中普遍盛行,湘西苗族称为“椎牛祭”,贵阳高坡苗族则称为“敲巴朗”。它是苗族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苗族社会... “鼓社祭”俗称“吃牯脏”,是黔东南苗族社会的一种祭祖大典,内容是:杀公水牛击鼓祭祖。这种杀牛祭祖的习俗在苗族社会中普遍盛行,湘西苗族称为“椎牛祭”,贵阳高坡苗族则称为“敲巴朗”。它是苗族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苗族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苗族“鼓社”文化源远流长苗族“鼓社祭”产生的时间早,流传时间长。关于它的起源以源于兄妹结婚的始祖传说较有代表性。传说:古时候,老妈妈生下十二个蛋,孵出十二个兄妹,洪水淹没后,只剩下哥哥“姑昂”和妹妹“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社 社祭 吃牯脏 敲巴朗 十二个 节日活动 洪水淹没 砍牛 祭树 三云
下载PDF
苗乡敦操采风
16
作者 顾隆刚 《贵州文史丛刊》 1985年第1期82-85,共4页
一敦操是贵州长顺县代化区的一个乡,与紫云、惠水、罗甸三县交界,蒙江上游擦边界东侧而南行.从长顺有班车经芦山、雅羊、睦化可达敦操;或从长顺经摆所、古羊、代化亦可.敦操乡有七十多个自然村寨,原先分六十余个作业组,现在分属四个村管... 一敦操是贵州长顺县代化区的一个乡,与紫云、惠水、罗甸三县交界,蒙江上游擦边界东侧而南行.从长顺有班车经芦山、雅羊、睦化可达敦操;或从长顺经摆所、古羊、代化亦可.敦操乡有七十多个自然村寨,原先分六十余个作业组,现在分属四个村管辖(四村:即敦操、斗麻、打招、过荣).除过荣村布依族外,其余几乎全系苗族,苗族占全乡人口的八百九十五户、布依占七十七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长 惠水 代化 作业组 乡人口 自然村寨 长顺县 砍牛 南行 蒙江
下载PDF
拍摄世界民俗活化石白裤瑶
17
《民间文化论坛》 2002年第2期58-63,60,共5页
白裤瑶有“世界民俗学上的活化石”之称,用照相机拍摄他们既是一件快乐的事,又是一件困难的事。说它快乐是因为白裤瑶十分友善、可爱,而困难则是因为他们仍然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保持着极为神秘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白裤瑶 砍牛 瑶锦 勤劳勇敢 这一天 庆丰收 母系氏族 瑶语支 精神准备 县等
下载PDF
关于江永水龙祠壁画主题与绘制年代的讨论
18
作者 廖方容(文/图) 《中国民族美术》 2023年第2期18-23,共6页
水龙祠壁画是一处位于湖南省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大兴村的大型美术遗迹。通过对壁画内容的考察,笔者认为其主题为“水龙出巡与凯旋”,画面有对勾蓝瑶砍牛、崇犬及梅山教信仰的描绘。壁画中的“虎衣藤牌兵”、辫发、红缨帽等细节可作为重要... 水龙祠壁画是一处位于湖南省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大兴村的大型美术遗迹。通过对壁画内容的考察,笔者认为其主题为“水龙出巡与凯旋”,画面有对勾蓝瑶砍牛、崇犬及梅山教信仰的描绘。壁画中的“虎衣藤牌兵”、辫发、红缨帽等细节可作为重要的断代依据,水龙祠壁画应为清代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蓝瑶 水龙祠 梅山教 砍牛祭祀
原文传递
中国食人传说传承简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道和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107,共12页
中国很多民族都有吃老人或死者肉体的传说及相关风俗,前人仅有零星提及,或只有针对个别民族的讨论。根据以壮族、布依族为主的52例相关文本,并结合古籍文献记载,展现其在古今之间、多民族之间的久远传承。
关键词 食人肉 砍牛祭丧 传说 风俗
原文传递
布依族丧葬习俗中的“古夜王”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启忠 《贵州民族研究》 1983年第4期176-180,共5页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历行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漫漫路程。在研究布依族历史方面,对于该民族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至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布依族是从原始社会“飞跃”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没...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历行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漫漫路程。在研究布依族历史方面,对于该民族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至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布依族是从原始社会“飞跃”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另一种则认为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如马克思说:“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10—111页),所以,布依族的社会发展史不可例外地经历了奴隶社会,并且作了很多考证。两种看法,笔者认为后一种看法的史料和根据要充分一些。这里,就自己从布依族丧葬习惯“古夜王”中所掌握的一些材料,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对后一种看法作如下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鬼场 丧葬习俗 奴隶社会 主人家 祖宗 孝子 死者 唢呐 砍牛祭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