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5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城市理念下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研究体系探析
1
作者 向科 欧阳一语 《重庆建筑》 2024年第5期14-17,22,共5页
“人民城市为人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逐步从城市设计领域推进到城市风貌研究中,以更加凸显城市人居环境中人的重要性。该文从理论研究出发,在人民城市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史密斯宜居城市层次理论、凯文·林奇的城... “人民城市为人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逐步从城市设计领域推进到城市风貌研究中,以更加凸显城市人居环境中人的重要性。该文从理论研究出发,在人民城市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史密斯宜居城市层次理论、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价值标准及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建筑等理论基础上,结合广州城市风貌实践研究,及广州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在人的需求层次与广州历史文化、时代特色共生的城市风貌要素之间,建立新的关联,形成新的系统,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研究新体系,可供同类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城市 高质量发展 城市特色风貌 研究体系
下载PDF
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体系建构
2
作者 杨立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个方面构建国家翻译实践的研究体系。分析并阐述了机构翻译学说的分类观、本质观、决定因素、存在特征和国家翻译实践的自发、自利、自主特征、主体观、文化政治观等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对... 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个方面构建国家翻译实践的研究体系。分析并阐述了机构翻译学说的分类观、本质观、决定因素、存在特征和国家翻译实践的自发、自利、自主特征、主体观、文化政治观等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兼顾翻译过程的整体性与分对象的关联度,具体分为主体与过程、传播与影响、模式与话语、规范与制度、风险与安全5个类别;研究方法主要为话语分析、外交学和民族志学。此研究体系尚属初步建构,未来还需在案例资源拓展、相关理论深挖和研究路径探索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研究体系建构 话语分析 外交学 民族志学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融合新质生产力:构成要素、研究体系及推进路径
3
作者 谢靖 张海 王东波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60,共9页
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和意义建构理论对18名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科研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通过结构化处理访谈数据提炼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研究表明,数据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信息素养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融合新质生... 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和意义建构理论对18名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科研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通过结构化处理访谈数据提炼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研究表明,数据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信息素养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融合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文献驱动和技术驱动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融合新质生产力研究体系,并提出相应推进路径,即以数据要素研究为核心,夯实新质生产力建设的数据基础;以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为抓手,做好新质生产力建设的服务保障;以信息素养教育为基础,培养高质量新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 数据要素 新质政策 新质产业 新质人才 研究体系
下载PDF
终身教育研究应融入中国现行教育研究体系 被引量:3
4
作者 侯怀银 《两岸终身教育》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教育研究体系历经初步形成、改造探索、曲折发展、迅速发展、丰富完善五个阶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研究体系,终身教育则是该研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终身教育研究在价值引领、顶层设计、沟通融合方面的不足,终身教育研究融入... 中国教育研究体系历经初步形成、改造探索、曲折发展、迅速发展、丰富完善五个阶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研究体系,终身教育则是该研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终身教育研究在价值引领、顶层设计、沟通融合方面的不足,终身教育研究融入中国现行教育研究体系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以建设终身教育学为目标推进终身教育研究,形成终身教育研究的独特领域、独特范畴、独特范式,加强终身教育研究的平台建设;应从教育与终身教育概念关系入手促进终身教育理论的融入,处理好教育与终身教育概念间的关系,研究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理论问题,以大教育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现行教育研究变革;应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实践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研究体系 终身教育研究 大教育 终身教育
下载PDF
浙江基础研究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比较研究
5
作者 段姗 姜明雪美 +1 位作者 潘茂启 王留军 《科技通报》 2023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本文在提出基础研究体系内涵与构成的基础上,对浙苏粤三省基础研究体系构建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从项目、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引育、制度保障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浙江基础研究体系构建的优势与短板,并从承担重大任务、培育核心主... 本文在提出基础研究体系内涵与构成的基础上,对浙苏粤三省基础研究体系构建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从项目、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引育、制度保障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浙江基础研究体系构建的优势与短板,并从承担重大任务、培育核心主体、建设高能级平台、打造人才队伍、营造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完善浙江基础研究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体系 浙江
下载PDF
走向可持续山地旅游:跨界视角下的多尺度研究体系
6
作者 刘青青 虞虎 张鹏飞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5-108,共14页
新的社会经济地域空间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新治理关系和制度竞争优势的重构和新生。山地旅游发展面临着点状破碎化经营、边际收益范围狭窄、发展效率停滞不前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行政区经济的空间异质性及其边界效应,仅将山地旅游作为“... 新的社会经济地域空间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新治理关系和制度竞争优势的重构和新生。山地旅游发展面临着点状破碎化经营、边际收益范围狭窄、发展效率停滞不前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行政区经济的空间异质性及其边界效应,仅将山地旅游作为“点状事物”的研究方式已经与新时期山地旅游一体化跨界整合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文章尝试分析山地旅游的跨界属性和内涵维度,解释山地旅游跨界成因与阶段性研究缺陷,提出促进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多尺度研究体系。研究发现,山地旅游跨界与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地方文化系统、产业价值链组织、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方面关联紧密,我国山地旅游跨界问题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出现,从自然发展、边界确立和模式分化3个阶段的表征可以透视出制度空间对跨界问题出现的根本性影响。针对山地旅游研究对跨界主题关注不足,未来应从区际协同层面、地方制度层面、本体空间层面以及社区发展层面突出多尺度研究体系,促进山地旅游从空间分治走向跨界联合、从刚性约束融入柔性善治、从同质竞争转向创新协作、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网络,推动山地旅游研究的创新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可持续发展 多尺度研究体系 跨界视角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国别研究体系的思考——以缅甸研究为例
7
作者 马思妍 李晨阳 《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3期34-49,154,155,共18页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国别研究的需求也因此越来越强烈。以缅甸研究为例探索中国特色国别研究体系,不仅能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可以为社会科学的普适性研究提供中国智慧,以此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在...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国别研究的需求也因此越来越强烈。以缅甸研究为例探索中国特色国别研究体系,不仅能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可以为社会科学的普适性研究提供中国智慧,以此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在中国特色缅甸研究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基于缅甸实际和文明交流互鉴,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理念来阐释中国人的“缅甸观”。同时,要以夯实学科体系为基础,创新学术体系为内核,优化话语体系为关键,通过推动理论创新和协同合作,统筹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提升教研人员的业务能力。此外,完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就业渠道,推动学科评估和考核体系的改革,争取社会资源和政策、资金支持,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缅甸研究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国别研究体系 缅甸研究 中缅命运共同体 区域国别学
下载PDF
工程认证视域下纺织文献“1+N”研究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8
作者 梁玉华 冀颖 +1 位作者 张秀岭 张宝泉 《纺织报告》 2023年第6期90-92,共3页
文章以纺织文献的研究为主线,遵循工程认证理念,通过对纺织文献的查阅、收集、整理以及对德州市具有代表性的纺织企业进行调研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进一步构建了纺织文献的研究体系,以期为德州市纺织行业管理人员以及研究人员提供理... 文章以纺织文献的研究为主线,遵循工程认证理念,通过对纺织文献的查阅、收集、整理以及对德州市具有代表性的纺织企业进行调研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进一步构建了纺织文献的研究体系,以期为德州市纺织行业管理人员以及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纺织文献 研究体系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原红色文化研究体系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吴宏亮 陈杰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构建中原红色文化研究体系中的重要问题包括中原红色文化的概念与研究价值、中原红色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涵、中原红色文化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等。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中原红色文化研究整体呈现出研究范式逐步转变、研究方法日益多元、研... 构建中原红色文化研究体系中的重要问题包括中原红色文化的概念与研究价值、中原红色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涵、中原红色文化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等。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中原红色文化研究整体呈现出研究范式逐步转变、研究方法日益多元、研究对象不断拓展的发展趋势。未来仍需强化史料搜集,打造研究平台,加强成果转化,充分挖掘中原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和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红色文化 研究体系 方法 前景
下载PDF
中国政治文献外译研究体系的构建探索
10
作者 陈双双 《语言教育》 2023年第1期90-100,共11页
研究体系的系统构建对于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对该领域的一个宏观审视,涉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维度,有助于廓清研究领域的范畴,并能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国政治文献外译研究而言,该领域目前成果不多,有理论深度... 研究体系的系统构建对于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对该领域的一个宏观审视,涉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维度,有助于廓清研究领域的范畴,并能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国政治文献外译研究而言,该领域目前成果不多,有理论深度的文章更少,因而它需要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借鉴莫斯科语义学派释义理论的义素分析法,将中国政治文献外译研究体系划分为7个研究子系统,它们分别是目的研究、主体研究、客体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受众研究与效果研究,最后详述了每一个研究子系统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文献外译 研究体系 构建
下载PDF
中央统战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
11
《民族翻译》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研究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民委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意见》 贯彻落实 印发 中央统战部
下载PDF
我国生态需水研究体系及关键研究命题初探 被引量:68
12
作者 严登华 王浩 +1 位作者 王芳 唐蕴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73,共7页
本文从生态系统水平衡和生物水分生理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态需水核算的关键环节,并构建了竞争用水条件下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基本体系。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剖析了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关键命题。结果表明,生态需... 本文从生态系统水平衡和生物水分生理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态需水核算的关键环节,并构建了竞争用水条件下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基本体系。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剖析了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关键命题。结果表明,生态需水计算的关键是要核算维持生产者的正常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环境分别向外界释放的水量,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对核算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在竞争性用水条件下,我国生态需水研究,需要在系统识别水分—生态耦合作用机制和定量确立区域动态生态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水分生态效益率,合理确定生态需水量。在生态与环境系统及国民经济系统之间,对区域可配置的水资源量进行合理配置,并提出了区域生态需水的风险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水分生理 水平衡 研究体系 命题
下载PDF
国际水文计划发展与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构建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严登华 王浩 +3 位作者 王建华 何岩 邓伟 翟金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国际水文研究计划(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Program; IHP) 是国际水资源研究展示的大舞台,其发展是国际水资源研究发展的集成体现。国际水文计划的研究历程和发展态势表明,水资源研究已从单学科研究过渡到了多学科的集成研究。随着... 国际水文研究计划(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Program; IHP) 是国际水资源研究展示的大舞台,其发展是国际水资源研究发展的集成体现。国际水文计划的研究历程和发展态势表明,水资源研究已从单学科研究过渡到了多学科的集成研究。随着社会因子的增加,水资源研究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水资源研究的发展来看,中国水资源研究整体上要滞后于国际水资源研究的步伐,但发展态势较好。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应具有显著的圈层结构特征,变化环境中的-水资源研究体系过程与机理是水循环研究的核心,构成了圈层结构的内圈;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水资源保育与保障体系是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的第二圈层;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演化模式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基于现代理、化、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节水体系以及基于市场机制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体系构成了水资源研究体系的第三圈层。在上述三个圈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水资源综合决策和集成管理研究,以及基于现代传媒技术的水资源教育与培训体系构成了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圈层结构中的外圈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查 MP 水资源研究体系 中国
下载PDF
湿地公园研究体系构建 被引量:67
14
作者 王立龙 陆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5081-5095,共15页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性利用新方式,也是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载体,目前国内外兴起湿地公园建设热潮,为湿地保护性利用带来了新机遇。但作为新兴研究领域,目前湿地公园专题研究滞后于其建设与发展,研究基础理论薄弱、研究内容系统性...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性利用新方式,也是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载体,目前国内外兴起湿地公园建设热潮,为湿地保护性利用带来了新机遇。但作为新兴研究领域,目前湿地公园专题研究滞后于其建设与发展,研究基础理论薄弱、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强、研究方法简单、研究体系不完整,对公园建设的实践指导不足。构建湿地公园研究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对国内外研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从研究理论体系、研究内容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等层面对湿地公园研究体系进行初步构建。提出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将其组成结构研究体系、功能研究体系、影响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等作为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对现有研究方法述评分析,构建了以基础理论探讨、规划研究、试验研究和空间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体系;指出了未来应注重的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最后结合部分实证研究对体系进行了充实完善。以望为推动湿地公园专题研究进程做出贡献,为湿地公园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研究体系 生态旅游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研究体系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殿业 金键 郭孜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32-138,共7页
针对目前对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研究仍停留于技术装备研发、事故起因分析、预防措施探讨的层面,缺乏从整个体系的层面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内在机制与结构框架进行分析和讨论的现状。笔者提出,沿着事故预防体系规划、事故预防管理、事故... 针对目前对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研究仍停留于技术装备研发、事故起因分析、预防措施探讨的层面,缺乏从整个体系的层面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内在机制与结构框架进行分析和讨论的现状。笔者提出,沿着事故预防体系规划、事故预防管理、事故预防实施为横向研究轴,以规划、管理、实施各阶段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与管理实施体系为纵向探研轴,并在纵横研究的基础上对各子体系间相互关系及各体系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而从体系框架上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研究内容及层次结构予以搭建界定。该体系的建立为现实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与实施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事故预防 研究体系 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
下载PDF
乡村生态学的研究体系与研究趋向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念鹏 周道玮 +1 位作者 孙刚 吴泠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0-85,共6页
结合村落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把乡村生态学的研究体系划分为村落生态系统研究、村落生物环境研究和村落系统生态研究三个部分 ,并对乡村生态学在现阶段的研究趋向做了深入探讨 ,把... 结合村落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把乡村生态学的研究体系划分为村落生态系统研究、村落生物环境研究和村落系统生态研究三个部分 ,并对乡村生态学在现阶段的研究趋向做了深入探讨 ,把乡村生态学研究分为八个研究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 乡村生态学 农村生态学 研究体系 研究趋向
下载PDF
旅游移民研究体系及方法初探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杨钊 陆林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49-962,共14页
近年来,一种基于大众旅游的新人口迁移现象——旅游移民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旅游移民现象已经出现,但研究较少。西方学者对旅游移民的研究较为注重实证分析,缺少对旅游移民概念及其研究体系的准确界定。笔者在对国外相关文... 近年来,一种基于大众旅游的新人口迁移现象——旅游移民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旅游移民现象已经出现,但研究较少。西方学者对旅游移民的研究较为注重实证分析,缺少对旅游移民概念及其研究体系的准确界定。笔者在对国外相关文献分析和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移民的概念体系进行了界定,把旅游移民划分为旅游劳工移民和旅游消费移民两大类,确定旅游移民研究的三大方向为行为理论研究、发生论研究和社会影响研究,并对每个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构建出旅游移民的研究体系。同时,提出了旅游移民研究可借用的相关移民动力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理论,以及质性研究、量化研究、比较研究、长期站点监测和个案研究等具体研究方法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对我国旅游移民研究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移民 旅游劳工移民 旅游消费移民 研究体系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文化外译研究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8
18
作者 仲伟合 冯曼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本文分析了文化外译研究的现状,针对现有研究的失衡,以翻译社会学为视角,厘清了翻译社会学与外译研究的关系。通过深入剖析文化外译活动诸要素及其与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勾画文化外译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整体框架,划分各层面的... 本文分析了文化外译研究的现状,针对现有研究的失衡,以翻译社会学为视角,厘清了翻译社会学与外译研究的关系。通过深入剖析文化外译活动诸要素及其与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勾画文化外译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整体框架,划分各层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从而建构出该领域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社会学 文化外译 宏观 中观 微观 研究体系
下载PDF
尺度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居民旅游研究体系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吴丽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3,共5页
中国农村居民旅游的发展是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居民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尺度运用到农村居民旅游发展研究中。尺度由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属性尺度、实践尺度和方... 中国农村居民旅游的发展是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居民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尺度运用到农村居民旅游发展研究中。尺度由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属性尺度、实践尺度和方法尺度的5个维度构成,中国农村居民旅游研究以农村居民旅游者为研究主体,以农村居民旅游者与环境相互作用为研究基础,以农村居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的,以村落、区域(国家)、全球-地方的空间尺度为研究脉络,将时间、属性、实践与方法尺度镶嵌和隐匿在空间尺度中,构建了农村居民旅游者、农村居民旅游的区域差异与发展和全球-地方联结下的农村居民旅游发展的三层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者 研究体系 尺度
下载PDF
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松 张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3,共6页
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是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研究长盛不衰的主题之一.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梳理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该研究体系主要由居民感知维度与内容、感知差异及其判别指标分析、居民群体和类型划分、居民感知... 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是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研究长盛不衰的主题之一.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梳理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该研究体系主要由居民感知维度与内容、感知差异及其判别指标分析、居民群体和类型划分、居民感知的历时性和共时性比较、居民社区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感知、居民感知与旅游态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等构成.针对古村落旅游地分析认为,社区旅游是促进古村落社区发展能力和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古村落旅游社区的特殊性又决定了社区居民在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中具有关键作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古村落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感知 研究体系 可持续旅游 古村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