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大众通俗文学研究的历时演进与学术建构
1
作者 吴秀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作为带有思潮性质的一种学术建构活动,大众通俗文学研究的历史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与雅文学或精英文学不同,在传播接收上呈现由社会向院校、由学生向老师"逆向"发展的过程。而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武侠小说、革命通... 作为带有思潮性质的一种学术建构活动,大众通俗文学研究的历史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与雅文学或精英文学不同,在传播接收上呈现由社会向院校、由学生向老师"逆向"发展的过程。而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武侠小说、革命通俗文学和网络文学三种路向,其总体图景与知识谱系同时涵盖了"传统"与"现代"两种形态。大众通俗文学尽管长期以来处于相当薄弱的状态,却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当然,在充分肯定大众通俗文学蕴含的革命性意义时,也要对其资本逻辑与审美文化关系做辩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通俗文学 研究历史化 历时演进 具体路向 学术建构
下载PDF
作为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新诗史”--2019年中国新诗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凯成 《江汉学术》 CSSCI 2020年第3期5-12,共8页
在2019年的中国新诗研究中,作为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新诗史"被集中建构出来。一方面,研究者在新诗史写作中重视"问题意识",大多以新诗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诗学问题"为导向,在呈现问题之复杂性的同时,也为... 在2019年的中国新诗研究中,作为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新诗史"被集中建构出来。一方面,研究者在新诗史写作中重视"问题意识",大多以新诗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诗学问题"为导向,在呈现问题之复杂性的同时,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照。另一方面,研究者在诸种诗学问题的探究中自觉运用了"新诗史"的理论视野,具体表现在对固有新诗史叙述的反驳、诗学现象的探察,以及新诗的形式建构、新诗史讲述的"片论"方式等层面。此外,本年度的新诗研究还在挖掘新诗史料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触碰了新诗"历史化"研究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新诗研究 新诗史 历史研究
下载PDF
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秀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随着语境的变化和整体学术的推进,人们对当代文学"历史化"的思考愈来愈深入,原先隐含的深层的文学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及其对整体当代文学认识和评价等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文选择与之相关的八个问题,通过主观与客观、历史... 随着语境的变化和整体学术的推进,人们对当代文学"历史化"的思考愈来愈深入,原先隐含的深层的文学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及其对整体当代文学认识和评价等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文选择与之相关的八个问题,通过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事实与思想等多维解读,就当代文学"如何历史化"或曰"如何历史重构"进行探讨,希望在深入反思和盘点的基础上,对处于胶结状态的"历史化"研究及整体当代文学认识和评价有所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历史 语境变 深层观念 历史评价
原文传递
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教研思想述评
4
作者 原帅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20年第1期250-259,共10页
程光炜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教研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是"社会学"阶段,借助社会学理论进行文学史研究,揭示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纯文学"等"认识性装置"的形成过程,... 程光炜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教研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是"社会学"阶段,借助社会学理论进行文学史研究,揭示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纯文学"等"认识性装置"的形成过程,以实证性个案研究还原作品的"社会周边",阐释作品的历史意义;从2011年到2015年是"年代学"阶段,以"整体观"打通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研究20世纪70年代小说以考察80年代的"起源性",研究90年代文学以考察80年代的"延伸性";从2015年至今是"史料学"阶段,借助文献学和考古学的方法,整理80年代文学的史料,对作家作品的历史成因进行"田野调查和开掘"。"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史贡献是推动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光炜 重返八十年代 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
下载PDF
Three Paradigms in Lu Xun Research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ptions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福贵 Chen S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年第3期100-118,共19页
Research on Lu Xun is never simply the analysis of an individual writer, but constitut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represented by Lu Xun himself and his writings. Likewise, the evaluation of research... Research on Lu Xun is never simply the analysis of an individual writer, but constitut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represented by Lu Xun himself and his writings. Likewise, the evaluation of research on Lu Xun is never a simpl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history, but rather a social evalu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s of those times. At present, with the return of academic logic and the growing tendency toward private research, a noteworthy divergence of standpoints and evaluations of Lu Xun research has emerged. At the same time, as a prominent discipline that has been over-interpreted, research on Lu Xun is demonstrating a tendency toward redundancy and triviality. Three fundamental paradigms are commonly employed in research on Lu Xun: historical research that attempts to explore historical materials; academic research that focuses on knowledge interpretation and aesthetic evaluation;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 that pursues the contemporary meaning and values of Lu Xun's ideas. Each paradigm offers an insight into and understanding of Lu Xun's rich and complex spiritual world; each presents a paradox of one kind or the other; and each performs different value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digms in research on Lu Xun historical value academic research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