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过载"回应时代:对于研究型艺术的思考
1
作者 蔡润玮 《艺术当代》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本文探讨了研究型艺术的"信息过载"是艺术面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巨变所作出的必然的回应.对研究型艺术的讨论不能以一种以偏概全的形式去忽略全球与本土之间艺术生态的差异.我国本土化的研究型艺术并非太多而使信息过载,相反... 本文探讨了研究型艺术的"信息过载"是艺术面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巨变所作出的必然的回应.对研究型艺术的讨论不能以一种以偏概全的形式去忽略全球与本土之间艺术生态的差异.我国本土化的研究型艺术并非太多而使信息过载,相反,它是因太少而引起的认知匮乏和思考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艺术 克莱尔·毕晓普 信息过载
原文传递
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的“从游式”教学模式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一川 周星 +2 位作者 于丹 金秋 甄巍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1,共5页
针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如何在由科研、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构成的多层次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切实保障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学术濡染为解决对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探究和创新为基础、“中鱼”为中介的... 针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如何在由科研、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构成的多层次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切实保障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学术濡染为解决对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探究和创新为基础、“中鱼”为中介的“从游式”教学,即让学生跟从学长、研究生和教师,在优良的学术环境中游学、逐步培育研究兴趣与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合理地利用研究型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师生在游学中传递和探究知识,以此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几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尝试性的“从游式”教学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游式”教学 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 “中鱼”传感
下载PDF
中国思想 艺术未来——探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独特道路
3
作者 王一川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2,35,共6页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全国艺术学科多元化发展格局中探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独特道路,自觉传承由蔡元培开创的以艺术教育及美育为培育各类领袖型人才的根本途径的学科传统。在当前应落实为继续探寻和涵养北大艺术学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全国艺术学科多元化发展格局中探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独特道路,自觉传承由蔡元培开创的以艺术教育及美育为培育各类领袖型人才的根本途径的学科传统。在当前应落实为继续探寻和涵养北大艺术学院自身的独特学术品格——培育有思想的艺术学人,即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学院教师应率先垂范成为当代世界艺术学中的中国思想及中国学派的探险者。这条致力于探索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的道路,在非同一般地凸显本民族传统的当代意义的当前中国文化、艺术及艺术学格局中应具有为其他道路所无可替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科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 学术品格 中国思想 引领未来
下载PDF
量绘情动施——多重镜头下可感的基础设施
4
作者 周彦华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基础设施是社会技术的集合,是概念性问题的场所,是需要社会物质性承认的超—人类的形式。同时,基础设施也经常唤起感官的多重具身化感觉,重塑感官方式。它通常是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但偶尔也是时间的悬置——延期、破坏、暂停、放弃和... 基础设施是社会技术的集合,是概念性问题的场所,是需要社会物质性承认的超—人类的形式。同时,基础设施也经常唤起感官的多重具身化感觉,重塑感官方式。它通常是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但偶尔也是时间的悬置——延期、破坏、暂停、放弃和重置。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些生发出来的归属感、成就感或失落感如何通过感官的方式被不断重塑?劳拉·马科斯的“触感视觉”延展了镜头的性质,让其从一种被动的机械变为了一种能动的器官。作为器官的镜头在电影、实验影像和研究型艺术中再现、再造、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它不仅揭示了情动的基础设施的存在,还进一步量绘了这些基础设施的情动张力。镜头下可感的基础设施重塑人/非人对地方的归宿感、文化的认同感和社会的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情动 触感视觉 镜头 电影 影像艺术 研究型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