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后日本史学界近现代日本史研究范式的转变--以《岩波讲座日本历史》系列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昕怡 《日本研究》 2020年第2期59-67,共9页
本文以岩波书店战后四次刊行的《岩波讲座日本历史》系列近现代史部分为例,从史学史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60、70年代乃至90年代冷战结束至今,日本史学界近现代日本史研究从“日本帝国主义史”转向“日本帝国史”的范式变化轨迹。这一过... 本文以岩波书店战后四次刊行的《岩波讲座日本历史》系列近现代史部分为例,从史学史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60、70年代乃至90年代冷战结束至今,日本史学界近现代日本史研究从“日本帝国主义史”转向“日本帝国史”的范式变化轨迹。这一过程与战后日本史学的整体发展阶段基本对应,反映了具体时代背景下日本历史学者的问题意识、方法论乃至价值观。如何理解和把握战后日本史学界近现代日本史研究范式转换的内在逻辑,是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日本史学界 近现代日本史研究 研究范式转变 岩波讲座日本历史
下载PDF
美国格温朵琳·布鲁克斯研究述评——兼论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变
2
作者 史丽玲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260-275,共16页
本文借助小休斯顿·贝克对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范式代际性转变的观点,将美国格温朵琳·布鲁克斯70年的研究概括为三个阶段:融合主义诗学批评下主流公共空间的'入侵者'、黑人美学批评下黑人内部空间的'建构者'和文... 本文借助小休斯顿·贝克对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范式代际性转变的观点,将美国格温朵琳·布鲁克斯70年的研究概括为三个阶段:融合主义诗学批评下主流公共空间的'入侵者'、黑人美学批评下黑人内部空间的'建构者'和文化研究批评下多元公共空间的'讲述者'。评论者对空间的不同侧重以及对诗人形象的不同描述,揭示了夹裹于主流学术与黑人学术之间清晰可辨的研究范式转变。研究梳理不仅廓清了社会思潮主导下布鲁克斯学术话语的发展脉络,并且由此管窥了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发展的主要特征、原因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 研究范式转变
下载PDF
对宏大话语的颠覆与挑战——论20世纪80年代以降美国早期电影研究的转向
3
作者 宣宁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58-163,共6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人文学界出现了研究范式的语言学、文化学转向。受其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降,美国电影学界围绕早期电影的研究也发生了研究范式的转型。语境化的研究背景、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搭构了更开放的研究框架,推崇更细腻...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人文学界出现了研究范式的语言学、文化学转向。受其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降,美国电影学界围绕早期电影的研究也发生了研究范式的转型。语境化的研究背景、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搭构了更开放的研究框架,推崇更细腻的言说方式,不仅让这一时期的电影研究在电影史述与理论思考两个层面不断挑战传统的宏大话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为后续的电影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开拓了新的思路与空间,可谓影响深远。但是研究转向所暴露出的淡化电影本体、电影研究泛文化化、以现代性为阐释核心等问题,也应引起学界的批判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早期电影研究 研究范式转变 电影史 电影理论
下载PDF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再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剑英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共11页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探讨建构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前提性问题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应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总体...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探讨建构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前提性问题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应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总体性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立场,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凸现民族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在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中,应当认真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准确地捕捉时代性问题并给出新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民族精神 研究范式转变
原文传递
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特点与趋向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旭鹏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1978年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史学观念的更新,中国史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首先表现在研究领域的拓展上,即从传统的政治史转向文化史和社会史。此外,在总体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上,出现了从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后现代范式到... 1978年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史学观念的更新,中国史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首先表现在研究领域的拓展上,即从传统的政治史转向文化史和社会史。此外,在总体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上,出现了从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后现代范式到全球史范式的演变。而在世界史研究领域,对于世界史的整体研究或世界史体系问题的探讨也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大致有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交往史观和全球史观四种对世界史体系的理论探讨。本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上述特点和趋向进行了考察,力图从总体上勾勒出其线索和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中国史学 研究领域的拓展 研究范式转变 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