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视域和学术意义 |
徐放鸣
张儒雅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论“诙谐”的审美价值与当下意义——巴赫金民间诙谐文化理论研究 |
李红梅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9 |
3
|
|
3
|
自古无人作花史,官梅已向纪中书--评程杰教授《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
林雁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4
|
风势尚健的审美文化研究 |
向勇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5
|
彝族文化审美研究刍议 |
龙珊
刘彦彦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6
|
企业审美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企业审美文化建设与21世纪”研讨会综述 |
刘梦非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7
|
茉莉的丝路旅行及其审美意义的跨文化生产 |
李世涛
王辰竹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8
|
中西文化审美情趣的比较——月亮情结与太阳崇拜之中西文化审美窥探 |
邹丹
|
《红河学院学报》
|
2004 |
1
|
|
9
|
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
史修永
张勇
|
《艺术广角》
|
2007 |
0 |
|
10
|
20世纪“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回顾 |
李城希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1
|
论喜剧审美文化 |
徐良
陈孝英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1
|
|
12
|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 |
杜卫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7
|
|
13
|
飘逸不群与空妙自然──李白与苏轼的文化意义 |
王定璋
|
《九江师专学报》
|
1998 |
2
|
|
14
|
对审美型实践活动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 |
王晓平
|
《理论与现代化》
|
1998 |
0 |
|
15
|
旅游语境下的草原文化审美主体研究 |
白海军
|
《前沿》
|
2006 |
1
|
|
16
|
《寓言论批评: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论纲》 |
|
《文学与文化》
|
2022 |
0 |
|
17
|
东方美学的现代意义——读邱紫华教授新著《东方美学史》札记 |
章辉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8
|
论梁启超“力”与“移人”范畴的内涵与意义 |
金雅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9
|
关于美学的文化学思考 |
邹广文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
1989 |
0 |
|
20
|
匮乏的想象与民间文化误读──90年代小说感言 |
赵德利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