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及单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岩 任娜 +2 位作者 李水洪 韩秀珍 商洪涛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病程绵延、病情反复且癌变风险较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药复...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病程绵延、病情反复且癌变风险较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药复方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优势,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改善炎症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调控胃肠道激素等作用。中药单体具有活性成分较单一、作用机制较清晰、便于基础研究的特点,与复方共同为干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现将中药复方及单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及机制进展做一总结,以期为今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药复方 中药单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肿瘤免疫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慧玲 李晓曦 +3 位作者 冯英楠 胡欣 张兰 董宪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相关,但是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鲜少总结和归纳。该文不仅阐述了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临床现状,还概括分析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稳态与不同类型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相关性及调控机... 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相关,但是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鲜少总结和归纳。该文不仅阐述了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临床现状,还概括分析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稳态与不同类型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相关性及调控机制,为肠道菌群改善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潜在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肿瘤免疫治疗 耐药性 临床现状 研究进展 调控策略
下载PDF
基于表观遗传修饰探究中医药防治抑郁症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珊珊 陈雅茹 +5 位作者 刘依婷 林泓睿 杨鹤鑫 林玥 谢丽霞 沈建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抑郁症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认知障碍可发生在抑郁症病程的任何一个阶段。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大多以海马突触可塑性损伤和神经再生障碍为基础。基于中医学与表观遗传学的相关性,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干预疗... 抑郁症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认知障碍可发生在抑郁症病程的任何一个阶段。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大多以海马突触可塑性损伤和神经再生障碍为基础。基于中医学与表观遗传学的相关性,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干预疗法调控表观遗传修饰改善抑郁症认知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防治抑郁症认知障碍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表观遗传修饰 抑郁症 认知障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中医研究进展
4
作者 郑雨煊 王文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218-223,共6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胃癌前状态,备受临床关注。中医将CAG分为不同证型,既往多项研究认为,脾胃虚弱证为CAG的发生、传变之源,早期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下一步传变,甚至起到逆转作用。中医治疗随证加减用药,对症状及...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胃癌前状态,备受临床关注。中医将CAG分为不同证型,既往多项研究认为,脾胃虚弱证为CAG的发生、传变之源,早期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下一步传变,甚至起到逆转作用。中医治疗随证加减用药,对症状及病理改善均起到明显疗效,具有其特色优势,故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的微生态认识、血清学检查、胃镜检查等相结合,分析各指标及镜下表现等与中医辨证的关联性,并从中医病因病机、用药、选方、外治法等综述CAG脾胃虚弱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CAG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CAG 中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新琦 廖碧红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的使用较多。但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不仅对肝脏造成损伤,且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除药物治疗外,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的使用较多。但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不仅对肝脏造成损伤,且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除药物治疗外,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运动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且方法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禁忌证、方法和强度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单肺通气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贝 姜力 +1 位作者 李依玲 孟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单肺通气(OLV)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通气技术,能够有效隔离患侧肺,实现对非手术侧肺通气的目的。目前,OLV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手术中,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OLV在应用过程中易造成肺损伤,常见的肺损伤类型有肺不张损伤、灌注性... 单肺通气(OLV)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通气技术,能够有效隔离患侧肺,实现对非手术侧肺通气的目的。目前,OLV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手术中,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OLV在应用过程中易造成肺损伤,常见的肺损伤类型有肺不张损伤、灌注性肺损伤、氧化应激肺损伤、手术操作致肺损伤、高容量肺损伤,多种类型的肺损伤发病机制具有复杂性,根据肺损伤机制临床可制定吸入合适的氧浓度、选择有效的通气模式、潮气量、持续正压气道、呼气末正压等一系列肺保护策略,能够逐步提高氧合功能,减轻肺损伤,加速肺损伤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损伤 机制 保护策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免疫机制及相关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勇 边鹊桥 关艳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后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疼痛后遗症,病程可持续多年且治疗效果差。目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本文重点概述了神经免疫系统及外周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后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疼痛后遗症,病程可持续多年且治疗效果差。目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本文重点概述了神经免疫系统及外周免疫系统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治疗靶点,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机制 免疫 研究进展 治疗靶点
下载PDF
水土保持碳汇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钟小剑 吴娟 +2 位作者 卢顺发 范跃新 孙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64,共6页
结合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现实需求,强调人的“工作”在碳汇实现方面的作用,提出水土保持碳汇概念、内涵等。分析水土保持碳汇的机理探索与核算方法,并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耕措施等措施与碳汇之间的关系,介绍水土... 结合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现实需求,强调人的“工作”在碳汇实现方面的作用,提出水土保持碳汇概念、内涵等。分析水土保持碳汇的机理探索与核算方法,并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耕措施等措施与碳汇之间的关系,介绍水土保持碳汇研究进展,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碳汇 双碳战略 研究进展 概念 内涵
下载PDF
抗菌肽对鱼类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晓庆 姜丹 +2 位作者 曲桂娟 陈玉珂 王桂芹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的组成部分,构成许多生物体抵御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抗菌肽是基因编码的(小于100个氨基酸),具有空间排列的疏水性和阳离子氨基酸特性的两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改善水产动物的生... 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的组成部分,构成许多生物体抵御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抗菌肽是基因编码的(小于100个氨基酸),具有空间排列的疏水性和阳离子氨基酸特性的两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改善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增强水产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鱼类肠道承担着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时鱼类肠道内的微生物也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文章对抗菌肽的来源、分类、生物学功能、抗菌机制以及抗菌肽对鱼类肠道菌群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进而分析了抗菌肽、肠道菌群、机体免疫三者的关系。为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在鱼类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为揭示抗菌肽在鱼体的相关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鱼类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文娟 王红伟 +7 位作者 聂彦彦 郝秀丽 潘瑜佳 尤天娇 张跃辉 韩延华 张杨 王振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16,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itance,IR)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且50%及以上的PCOS患者伴有IR。中医认为肾虚痰湿是多囊卵巢综合...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itance,IR)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且50%及以上的PCOS患者伴有IR。中医认为肾虚痰湿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的主要病机之一,西医认为PCOS-IR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补肾化痰法治疗PCOS-IR能够起到改善糖脂代谢、调节性激素、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文章就PCOS-IR的中医病机、西医发生机制及补肾化痰法在PCOS-IR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补肾化痰法应用于临床PCOS-IR的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补肾化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BERTopic模型的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思洛 吴丽娟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7,共9页
[目的/意义]文章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取主题,梳理主要研究方向,展示主题热度变化趋势,为了解和评估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新兴BERTopic模型对2013—2022年期间WoS数据库中IRM相关文献进行主... [目的/意义]文章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取主题,梳理主要研究方向,展示主题热度变化趋势,为了解和评估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新兴BERTopic模型对2013—2022年期间WoS数据库中IRM相关文献进行主题提取与识别,结合相关主题词及主题距离划分研究方向,并利用动态主题模型揭示国外IRM领域的演变过程。[结果/结论]国外IRM近10年的研究可分为59个主题,可归纳为信息技术及应用、企业信息管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健康信息管理、信息用户与服务、IRM基本理论与方法、文献计量与评价7个方向。大多数主题的研究热度变化偏向稳定的趋势,数字化建设、开放数据等部分主题热度逐渐上涨,而外包、知识管理等少数主题热度退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信息资源管理 主题模型 BERTopic 研究主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麦冬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剑坤 梁雪兰 +2 位作者 江洪波 林秋霞 夏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64,I0030,共6页
麦冬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麦冬除了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对多种肿瘤的抑制作用。麦冬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焦亡、自噬、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 麦冬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麦冬除了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对多种肿瘤的抑制作用。麦冬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焦亡、自噬、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血管生成以及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等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对近年来麦冬块根提取物及其活性单体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麦冬抗肿瘤的深入研究和对麦冬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抗肿瘤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富油煤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双明 鲍园 +4 位作者 郝永辉 王生全 师庆民 李丹 胡宜亮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富油煤是集煤、油、气属性于一身的煤基油气资源,针对国内“相对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开发富油煤对缓解我国紧张的油气资源供应局势、实现煤炭的绿色开发和低碳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富油煤为主要关键词,通过CNKI和Web of Sci... 富油煤是集煤、油、气属性于一身的煤基油气资源,针对国内“相对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开发富油煤对缓解我国紧张的油气资源供应局势、实现煤炭的绿色开发和低碳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富油煤为主要关键词,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自1985-2023年底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统计分析富油煤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内容,梳理了富油煤研究的热点方向与前沿领域,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富油煤热解、赋存特征及沉积环境、孔隙和分子结构、焦油产率预测、微生物降解、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是当前富油煤研究热点内容。富油煤含有热解可生成油气的富氢结构,如脂肪结构的侧链与桥键及缩合芳香核周缘的弱键结构;富油煤多形成于陆相沉积物供应稳定、气候温暖湿润、强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环境;孔隙结构影响富油煤的热解反应效率、焦油析出和油气运移,而分子结构(主要为脂肪族氢含量和富氢弱键)决定了富油煤的生油潜力;富油煤通过微生物的水解、发酵、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4个阶段向油气转化。随着地质选区技术瓶颈突破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富油煤富油性评价指标与预测方法、富氢组分的来源与定量判识、原位开发围岩封闭性及其评价方法、微生物降解与热解联作技术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方向。研究成果为厘清当前富油煤的研究方向和未来走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富氢结构 研究进展 前景展望 文献统计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重点领域油气勘探研究进展及潜力方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金铎 张关龙 +5 位作者 庄新明 宫亚军 张翊 曲彦胜 薛雁 程世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41,共18页
准噶尔盆地胜利探区主要位于盆地周缘超剥带、复杂山前带和深洼区,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为明确胜利探区重点领域的潜力方向,指导下步油气勘探部署层次优选,基于胜利探区准西缘超剥带领域、准中地区上组合深层领域、准中地区下... 准噶尔盆地胜利探区主要位于盆地周缘超剥带、复杂山前带和深洼区,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为明确胜利探区重点领域的潜力方向,指导下步油气勘探部署层次优选,基于胜利探区准西缘超剥带领域、准中地区上组合深层领域、准中地区下组合超深层领域、准北缘及准东南山前带领域沉积、储层、油源对比、输导体系、成藏模式、油气富集控制因素等勘探研究进展系统总结,对各重点领域下步的潜力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西缘超剥带领域的哈山地区侏罗系—白垩系、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车排子地区石炭系及准中地区上组合深层领域的永进-征沙村地区侏罗系齐古组、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及东道海子凹陷成6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是下步主要的增储上产阵地;准中地区下组合超深层领域的沙湾凹陷征10井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叠系克拉玛依组、盆1井西凹陷庄深1井区二叠系风城组—夏子街组是下步重要的接替阵地;准北缘哈山山前带及准东南博格达山南、北山前带准原地系统是下步需要持续探索的有利阵地;石北凹陷及石钱滩凹陷石炭系深层非常规页岩气领域是今后需要积极准备的后备阵地。“十四五”—“十五五”期间,胜利探区应以“立足全区、决胜深层、常非并重、统筹推进”勘探思路为指导,持续、有序地推进盆地各重点领域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历程 含油气系统 重点领域 勘探研究进展 潜力方向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水土漏失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忠诚 李振炜 +2 位作者 罗为群 蓝芙宁 吴泽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水土漏失是岩溶区特有的水土流失问题,自21世纪以来才逐步开展研究与防治工作。本文在系统分析把握已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明西南岩溶地区水土漏失的特点,揭示以岩溶地下河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漏失过程系统研究的重要性,总结水土漏... 水土漏失是岩溶区特有的水土流失问题,自21世纪以来才逐步开展研究与防治工作。本文在系统分析把握已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明西南岩溶地区水土漏失的特点,揭示以岩溶地下河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漏失过程系统研究的重要性,总结水土漏失监测评价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的水土漏失研究在岩土缝组构刻画、水土漏失关键过程和机制、水土漏失评价模型等方面存在不足。面向西南岩溶区水土漏失防治的国家目标和国际前沿研究方向,提出下一步应开展岩溶关键带水土漏失网络研究、水土漏失关键过程系统研究、以及水土漏失评价模型构建和应用3个重要方向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漏失 水土保持 岩溶 研究进展 中国西南
下载PDF
近五年地榆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杰 谢开勇 +6 位作者 袁丽 田朝娥 李丹 汤柳 宋伟 刘刚 周本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69-1678,共10页
传统中药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现代研究对地榆的止血凝血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过敏作用、抗炎作用、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肾保护作用、升高白细胞作用等药理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机制明确。其中止血凝血作用机制是通过... 传统中药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现代研究对地榆的止血凝血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过敏作用、抗炎作用、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肾保护作用、升高白细胞作用等药理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机制明确。其中止血凝血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凝血酶及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抗氧化作用机制是上调抗氧化酶表达和清除氧自由基;抗过敏作用机制是抑制β-己糖氨酶和白介素-4的产生、释放或促进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及激活;抗炎作用机制与巨噬细胞极化、聚集和迁移、脂质代谢、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激活、自噬、核因子κB/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核因子κB/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等相关;抗菌作用机制破坏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结构和内部微观结构、干扰细菌总蛋白的合成、降低细胞膜流动性及改变代谢通路等相关基因表达,或抑制青霉素结合蛋白2a表达和mecA基因表达;抗肿瘤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核因子κB、缺氧诱导因子1、丝裂原化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肾素—血管紧张素/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Wnt、自噬等信号通路及脂质磷酸酶活性相关;肾保护作用机制是抗氧化、抗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升高白细胞作用机制与自噬、造血系统相关通路和相关基因、造血生长因子等表达、糖代谢、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的途径相关。在临床上用于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症、过敏性紫癜及急性湿疹、烧烫伤、痤疮及压疮、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且地榆制剂地榆升白片常用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明确,表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传统中药地榆临床应用。本文对地榆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地榆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药理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地榆升白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细胞焦亡及其在肿瘤放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东东 王成志 +1 位作者 张晓青 刘培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51-355,共5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研究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诱导细胞焦亡促进癌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放化疗敏感性、改善抗肿瘤免疫;另一方面,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焦亡诱发放射性炎症损伤,影响放...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研究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诱导细胞焦亡促进癌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放化疗敏感性、改善抗肿瘤免疫;另一方面,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焦亡诱发放射性炎症损伤,影响放疗疗效,但细胞焦亡在放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概述细胞焦亡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细胞焦亡在放疗中的双重作用,并对细胞焦亡在放疗中的应用及困境进行展望,探讨靶向细胞焦亡提高放疗疗效及减轻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期望为放疗后续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放疗靶向焦亡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脓毒症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龙 王广军 梁群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脓毒症是一种危重病,由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认为,脓毒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方法也逐渐得到了研究与应用,属治疗脓毒症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鉴于此,本文旨在对脓毒症发病... 脓毒症是一种危重病,由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认为,脓毒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方法也逐渐得到了研究与应用,属治疗脓毒症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鉴于此,本文旨在对脓毒症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发病机制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合欢花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宇 张松林 +2 位作者 吴萍 郭俊霞 李青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0-1864,1869,共6页
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花序或花蕾。具有解郁安神的功效,是中药“安神”作用最具代表性的花类药材,用于养心安神等。配伍的经典药对、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气郁滞、心神失养导致的抑郁症、焦虑症... 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花序或花蕾。具有解郁安神的功效,是中药“安神”作用最具代表性的花类药材,用于养心安神等。配伍的经典药对、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气郁滞、心神失养导致的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精神相关疾病。本文通过对合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本草中的临床应用、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合欢花的资源利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黄酮类成分 挥发性成分 药效物质基础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睿 刘诗怡 +2 位作者 纪树亮 吴伟 章洁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获益的重要方向。本文从阳微阴弦、气虚血瘀、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阳衰阴盛、浊毒内侵、热毒血瘀方面探讨MIRI中医病因病机;基于... 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获益的重要方向。本文从阳微阴弦、气虚血瘀、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阳衰阴盛、浊毒内侵、热毒血瘀方面探讨MIRI中医病因病机;基于温阳活血、益气活血、行气通络、涤痰散结、解毒活血治法,总结中药复方通过调控自噬、细胞焦亡、线粒体融合与裂变动态平衡、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干细胞迁移与归巢、铁稳态、缝隙连接蛋白43磷酸化、钠钙交换蛋白1/Ca2+-ATP酶表达、心电传导速度等多种机制发挥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浸润、纤维化、钙超载、心律失常及降低心肌酶学水平、改善心肌组织损伤及心梗面积等防治MIRI的保护作用;根据益气温阳,活血通脉、通窍活血,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不同功效,全面回顾中药复方在总体疗效评价、临床替代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等方面防治MIRI的临床研究,初步显示中药复方防治MIRI具有协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因病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