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 被引量:4
1
作者 梅新林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在第一时段"破旧立新、历经坎坷"的30年(1949—1978)中,主要通过确立马克思主义核心地位而实现当代学术价值导向和学术研究范式的重建,由此形成社会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在第一时段"破旧立新、历经坎坷"的30年(1949—1978)中,主要通过确立马克思主义核心地位而实现当代学术价值导向和学术研究范式的重建,由此形成社会学—政治学批评的学术主潮;在第二时段"拨乱反正、多元发展"的20余年(1978—2000)中,经过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之后,从美学热、新方法热与文化热之三"热",到"重写文学史"大讨论、人文精神大讨论与世纪反思大讨论之三"论"的前后相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由此走上多元发展之路;在第三时段"开拓创新、学科自觉"的近20年(2000—2019)中,通过世纪之交的百年反思,进而汇合为文献集成、跨界融合、文本回归、技术支撑、理论自觉等五大趋势与重要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标志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理论自觉,并预示着未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70年 发展特征 总体趋势
下载PDF
外国语言学研究70年之一瞥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寅 《语言教育》 2019年第4期30-35,共6页
本文取名"一瞥",意在强调仅扼要梳理建国70年来的外国(主要是英语)语言学的简史,概述20世纪发生在国外的三场语言学革命(索绪尔、乔姆斯基、雷科夫)及其对我国语言学界的影响。但笔者也发现了第三场革命之不足,主张将其本土化... 本文取名"一瞥",意在强调仅扼要梳理建国70年来的外国(主要是英语)语言学的简史,概述20世纪发生在国外的三场语言学革命(索绪尔、乔姆斯基、雷科夫)及其对我国语言学界的影响。但笔者也发现了第三场革命之不足,主张将其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突显从唯物论和人本观角度来全面分析语言各层面,从而开辟了语言研究的全新视野。笔者认为,我们在学科研究中当持"象豹观",才能实现"与时俱进、继承发展"之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70年 一瞥 三场语言学革命 体认语言学
下载PDF
跨文化视界的变焦与“中国学派”建构的虚实——中国比较文学研究70年回眸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红 邓海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182,192,共12页
在7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比较文学走出沉寂期的徘徊,邂逅欧风美雨,融汇古今中外文化,创新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在学科专业和理论建设以及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日趋完善,学科理论建设在深度和广度层面... 在7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比较文学走出沉寂期的徘徊,邂逅欧风美雨,融汇古今中外文化,创新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在学科专业和理论建设以及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日趋完善,学科理论建设在深度和广度层面持续推进,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研究范式日益更新,“中国学派”的理论构建形成气候。以跨越性为特征的研究领域渐趋扩大,中外文学关系得到较好的梳理和描述,中国文学的特色及其在世界文学版图中的地位得到确认,对中西诗学的认识不断深入,在跨学科、跨文化、译介学、形象学以及海外华人文学等领域硕果累累,出版了大量集思想性、学术性和创新性为一体的丛书和论著。跨文化视界的变焦与“中国学派”建构的虚实,构成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张力和活力。然而比较文学研究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摆脱失语困境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70年 中国文学研究 学科建设 跨文化研究 中国学派
下载PDF
新中国教育研究70年的三大主题与特点——基于CNKI的大数据分析
4
作者 曾天山 滕瀚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年第5期46-54,共9页
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取“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管理”“教育投入与产出”作为检索主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教育研究进行大数据分析,总结了中国教育70年的时间分期特征和时代品格特征。其中,文章充分证... 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取“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管理”“教育投入与产出”作为检索主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教育研究进行大数据分析,总结了中国教育70年的时间分期特征和时代品格特征。其中,文章充分证明了新中国教育研究70年的时代品格特征:红色理想信仰追求,专业服务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教育研究70年 CNKI 大数据分析
下载PDF
建国70年《诗经》研究的成就与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高年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31,共9页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同时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奠定的文学传统一直影响了中国文学几千年。20世纪《诗》学研究史与中国文学研究史相终始;因此1949年-2019年70年的《诗》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学研究...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同时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奠定的文学传统一直影响了中国文学几千年。20世纪《诗》学研究史与中国文学研究史相终始;因此1949年-2019年70年的《诗》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学研究成就。70年《诗》学研究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1978年、1979年-2000年、2001年-2019年。第一阶段的《诗》学研究发端于此前的"马克思主义《诗》学研究派",其中成果数量不多,但却强化了此前以"人民性"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调的研究特色。第二阶段随着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深入研究和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以及对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反思,《诗》学研究完成了学科自省,并在世纪之交开出多元并举的繁荣局面。进入新世纪的近二十年里,因为上博简、清华简等新材料的发现,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统学术与西方学术话语的互鉴中显现出的主导作用,又使《诗》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这对21世纪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研究70年 成就 马克思主义学说 启示
下载PDF
学术范式的两次变革——新中国70年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兴陆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3-171,共9页
新中国7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如果把文学研究分为考据、阐释和评价三个层次的话,新中国成立前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可以称为“考据—阐释型”,即重视实证主义、提倡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学先是... 新中国7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如果把文学研究分为考据、阐释和评价三个层次的话,新中国成立前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可以称为“考据—阐释型”,即重视实证主义、提倡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学先是“疑古”,继而采取“释古”的态度,注重对文学资料的收集整理、考辨厘析,借鉴欧美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对自身的传统进行新的阐释。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考据型研究遭到批判,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发生变革,转向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为核心的“阐释—评价型”,研究重点不在于文学史的事实本身,而在于抽取文学史的现代价值和当下意义,从新的理论观念和价值标准出发,审理古代文学的历史,注重对古代文学作现代意义的阐释和价值评判。进入新时期以后,古代文学研究纠正了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僵化庸俗化理解,有意识地恢复过去的优良传统,确立文献考据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响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的需要,探索新的学术方向,逐渐形成了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性心灵等多层次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范式,实现了研究范式的第二次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 学术范式 中国文学批评
下载PDF
我国70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的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巫阳朔 陈友芳 《基础教育课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16,共11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考思想政治学科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考试命题改革、经历了以知识为本位的命题范式、以能力为本位的命题范式、以素养为本位的命题范式三个发展阶段,适应了我国不同时期国情、教情的要求,为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考思想政治学科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考试命题改革、经历了以知识为本位的命题范式、以能力为本位的命题范式、以素养为本位的命题范式三个发展阶段,适应了我国不同时期国情、教情的要求,为国家人才培养与选拔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背景下,要加快推进命题向素养本位命题范式的转变,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思想政治 命题范式 70考试命题改革研究 素养本位 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70年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四个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蒋述卓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162,共6页
总体而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头30年,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的选择由于受到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制约,话语的选择较少自主性,也受到理论视野的限制。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国文艺理论取得了话语选择度权,但却因为大量引进西方文艺理论话... 总体而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头30年,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的选择由于受到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制约,话语的选择较少自主性,也受到理论视野的限制。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国文艺理论取得了话语选择度权,但却因为大量引进西方文艺理论话语而没有很好地消化,又曾一度迷失。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文艺理论在引进与消化西方文艺理论的话语时,中国学者也在与西方话语的对话中进行了本土化的尝试,在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中国叙事学、文学人类学、性别诗学、审美文化学、文化诗学、生态美学、中国阐释学等诸多领域,也取得了有标志性和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树。70年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后40年的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中国文艺理论研究70年 理论话语 文艺理论 学科边界 学术史
下载PDF
论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话语模式的转换 被引量:6
9
作者 季水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33,共11页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共有三种话语模式。一是“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其特点是:政治色彩浓厚的著述受到高度关注、政治内涵的挖掘成为学术时尚、政治意义的强化成为普遍追求,这种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既受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共有三种话语模式。一是“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其特点是:政治色彩浓厚的著述受到高度关注、政治内涵的挖掘成为学术时尚、政治意义的强化成为普遍追求,这种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既受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又受新中国前30年政治运动不断强化的推动;二是“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它追求的是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面貌,始终秉持强化学术品格的基本立场,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它是中国社会转型、学术转轨、文学转向影响的产物;三是“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内容包括跨越历史的古今交往对话、跨越国别的中外交往对话、跨越学科边界的跨界交往对话,这种模式是在当代世界社会与学术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话语模式 政治主导型 学术强化型 交往对话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