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砖刻艺术及其创作浅见
1
作者 陈慧霞 《甘肃教育》 2009年第1期61-61,共1页
砖作为古今建筑的主要材料,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建造屋舍、宫殿、城墙、道路、陵墓等。据考古资料显示,最早的砖出土于西周晚期。
关键词 砖刻艺术 砖刻创作 方法
下载PDF
“天字第一号”砖刻照壁病症诊断与保护干预研究
2
作者 孙祝强 曹永康 车爱兰 《华中建筑》 2014年第8期57-62,共6页
上海市松江"方塔园"砖刻照壁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目前局部弓突严重,并且砖刻表面出现了一定的风化现象。项目组通过科学缜密的文物勘察对其进行病症诊断,最终找出病因——"水分的渗透活动"。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 上海市松江"方塔园"砖刻照壁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目前局部弓突严重,并且砖刻表面出现了一定的风化现象。项目组通过科学缜密的文物勘察对其进行病症诊断,最终找出病因——"水分的渗透活动"。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和要求,项目组采取了一定的保护干预措施,通过拆砌法解决了照壁的弓突病症,又采取现浇顶梁等技术手段为其进行了全方位的"防水"处理。最终,砖刻照壁的安全隐患得到了消除,其风貌特征得到了有效保存和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刻照壁 病症诊断 保护干预 水分
下载PDF
明代真身宝塔出土砖刻题记——兼论宝塔建筑之始末 被引量:1
3
作者 淮建邦 王仓西 《文博》 1993年第4期83-86,77,共5页
1981年8月24日,明代真身宝塔坍塌。在拆除清理残塔废墟中,发现四十余件砖刻题记,现摘其要者简报如下: 一、出土砖铭题记出土的砖铭题记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刻字铭,一类为墨书铭。砖铭大多数刻记于方砖之上,还有少量条砖铭记。方砖边长39—... 1981年8月24日,明代真身宝塔坍塌。在拆除清理残塔废墟中,发现四十余件砖刻题记,现摘其要者简报如下: 一、出土砖铭题记出土的砖铭题记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刻字铭,一类为墨书铭。砖铭大多数刻记于方砖之上,还有少量条砖铭记。方砖边长39—37×34—32,厚9——7厘米。条砖长37、宽22、厚8厘米。这批砖铭题记多出土在塔体一层以下。 1.出土于一层的刻铭方砖主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身宝塔 砖刻 隆庆 塔体 明穆宗 书铭 塔基 小补
下载PDF
淳化县出土北宋砖刻墓志
4
作者 姚生民 《文博》 1993年第1期68-69,共2页
1985年8月,陕西省淳化县车坞乡南胡同村村民在庄基内掘土,发现一座北宋墓葬。这座墓葬是长方形单室券顶的砖室墓,从所留残痕看,墓室在地表下约八米处,有竖井,竖井上口南侧宽105厘米,墓室宽146、长(南北)278、高200厘米。墓室地面拼铺塾... 1985年8月,陕西省淳化县车坞乡南胡同村村民在庄基内掘土,发现一座北宋墓葬。这座墓葬是长方形单室券顶的砖室墓,从所留残痕看,墓室在地表下约八米处,有竖井,竖井上口南侧宽105厘米,墓室宽146、长(南北)278、高200厘米。墓室地面拼铺塾棺石板三块,三石大小相同,长214、宽52、厚4厘米,沙石。塾棺石上有棺木朽痕和一具尸骼,葬式被挠乱不详。卷洞的砌法是:两壁最底层挨塾棺石立卧一素面条砖,其上以次平卧素面条砖,椤上饰斜线纹条砖、椤上饰花瓣纹条砖和素面条砖,共五层。五层砖以上有盆花牡丹纹方砖一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县 砖刻 胡同村 室墓 花牡丹 斜线纹 坞乡 券顶 最底层 葬式
下载PDF
松江砖刻照壁文物保护工程勘察
5
作者 许利军 陈洋 李占鸿 《山西建筑》 2012年第27期28-30,共3页
针对松江砖刻照壁风化日益严重并存在倾斜的现状进行分析,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照壁进行精细化测绘并根据扫描数据进行分析、绘制立面图,由测绘及勘察结果对照壁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固修缮建议。
关键词 砖刻照壁 三维激光扫描 测绘 加固修缮
下载PDF
汉晋南朝买地券镇墓功能探析——以砖质买地券为中心
6
作者 张剑光 李忠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所具备的镇墓属性。这种镇墓属性是买地券作为“冥契”的固有属性,其存在与否与券文中宗教神仙色彩的有无强弱无关。汉末吴晋时期,买地券诸要项日渐完备,宗教神仙色彩日益浓厚,并出现了程式化演变趋势,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并未发生改变,其镇墓功能亦并未实现根本性的增强。汉末出现的糅杂了解注文内容的特殊买地券,不代表这一时期买地券演变的主流趋势。南朝时期由于道教的深入影响,一系列厌镇神仙鬼吏、慰抚亡魂、护佑生人的宗教语言出现在买地券文之中,至南梁时期,这种新式的券文书写模式已成为南朝各地买地券文的主流。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增强了买地券的镇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南朝 买地券 镇墓 砖刻文献
下载PDF
东汉砖刻文字中的简化现象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祥龙 《汉字文化》 2018年第14期1-2,共2页
本文对《中国古代砖刻铭文集》一书中所收录的东汉砖刻文字进行统计,针对东汉砖刻文字中的简化现象进行分类分析,指出东汉砖刻文字在文字学研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东汉砖刻文字 简化现象 《中国古代砖刻铭文集》
原文传递
古代砖刻铭文选
8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2X期3-3,1,共2页
关键词 砖刻 铭文 古代
原文传递
翟万益书法砖刻
9
作者 翟万益 《书法》 1995年第6期16-17,共2页
翟万益从小就喜爱书法。近二十年来临习碑帖近百神,自撰甲骨文诗联二百余幅(首),刻印近二千方,制作砖刻作品一百六十多方,写有书印论文十余篇,创作诗词近百首、散文五十余篇,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九四年秋,“翟万益砖刻艺术展... 翟万益从小就喜爱书法。近二十年来临习碑帖近百神,自撰甲骨文诗联二百余幅(首),刻印近二千方,制作砖刻作品一百六十多方,写有书印论文十余篇,创作诗词近百首、散文五十余篇,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九四年秋,“翟万益砖刻艺术展”在兰州举办,展出砖刻拓片一百件,并砖刻原作及书法作品,同时发行了他的作品赛《砖刻拾缀》。他的砖刻作品,将深厚的书法功力与精到的刻字艺术融为一体,手法古拙,取法多样,气势磅礴,表现出了对中庸品格的超越;其新的文宇布局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书法模式,从而形成了一个艺术风格的立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刻 翟万益 书法 艺术风格 作品
原文传递
砖刻艺术的由来
10
作者 王文西 《天津档案》 2002年第7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砖刻艺术 天津 发展历史 鲁迅
原文传递
砖刻金石气 求索无止境
11
作者 李福民 《中国铁路文艺》 2007年第3期79-81,共3页
2004年10月,广州。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馆内,观众的眼球聚焦在一件大型砖刻《唐诗布阵》上。此大型砖刻用南方古老大屋铺地用的红泥烧制成的古方砖25块组成。第一块用篆体刻题目:唐诗布阵。接着20块分三行横排列为20个汉字方阵,每... 2004年10月,广州。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馆内,观众的眼球聚焦在一件大型砖刻《唐诗布阵》上。此大型砖刻用南方古老大屋铺地用的红泥烧制成的古方砖25块组成。第一块用篆体刻题目:唐诗布阵。接着20块分三行横排列为20个汉字方阵,每个方阵之中,方阵之间虚实相间,阴阳交错,凹凸有致,共有295个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刻 虚实相间 艺术 凹凸有致 阴阳交 书画篆 切刀法 艺海 广东画院 吴昌硕
原文传递
砖刻屏荣获发明专利
12
作者 沈吕 《中国收藏》 2002年第3期6-6,共1页
关键词 砖刻屏” 发明专利 艺术 刀法 艺术价值 收藏价值
原文传递
非凡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方法论意义——冯骥才《天津砖刻艺术》
13
作者 向云驹 《民艺》 2019年第5期6-8,共3页
我最早知道有这样一部早期书稿被发现,是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出版的院刊性刊物《大树》2017年春季号上。这一期《大树》首次披露了冯先生的手稿《天津砖刻艺术》,其中还附录了几帧图片:一是手稿的图书封面设计,一是几帧原始插图,一... 我最早知道有这样一部早期书稿被发现,是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出版的院刊性刊物《大树》2017年春季号上。这一期《大树》首次披露了冯先生的手稿《天津砖刻艺术》,其中还附录了几帧图片:一是手稿的图书封面设计,一是几帧原始插图,一是手稿文字与配图。相关的文字表述还提供了以下信息:1.这是冯先生各种写作最早的源头,是他未及刊行的处女作;2.这是他22岁,写于1963年的著述,因为随后的历史原因,未及刊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凤鸣 《天津砖刻艺术》 冯骥才 方法论意义 预见性 科学性
原文传递
中国藏西夏文献碑刻题记卷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建录 《西夏学》 200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一、种类与数量中国藏西夏文献碑刻题记卷由碑、石、砖刻(含瓷、银、铜器刻)与题记两大类组成,题记类又分墙壁题记、木质题记、瓷器题记、银铜器题记、丝麻织品题记等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碑、石、砖刻(含瓷、银、铜器刻) 1.碑刻... 一、种类与数量中国藏西夏文献碑刻题记卷由碑、石、砖刻(含瓷、银、铜器刻)与题记两大类组成,题记类又分墙壁题记、木质题记、瓷器题记、银铜器题记、丝麻织品题记等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碑、石、砖刻(含瓷、银、铜器刻) 1.碑刻①唐静边州都督拓跋守寂墓志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刻 榆林市 文献 含瓷 铜器 文物 题记
下载PDF
隐匿与表现:魏晋南北朝湿刻砖文书法研究
15
作者 刘昕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魏晋南北朝湿刻砖文的砌筑位置隐匿,内容简略,与当时的墓志、碑刻相比居于次要地位,反而为刻划工匠完成无意于佳的砖文书作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安全场域”。通过研究砖文书风与客观环境、情绪状态、物质材料、字体演变之间的关系,可窥素... 魏晋南北朝湿刻砖文的砌筑位置隐匿,内容简略,与当时的墓志、碑刻相比居于次要地位,反而为刻划工匠完成无意于佳的砖文书作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安全场域”。通过研究砖文书风与客观环境、情绪状态、物质材料、字体演变之间的关系,可窥素人之书的艺术价值,并进一步探讨湿刻砖文在当今书坛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湿 书法 隐匿 表现
原文传递
乐安县发现明代砖雕壁画
16
作者 梁惠明 《南方文物》 1983年第4期134-,共1页
乐安县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牛田公社流坑村一座古老的房屋中发现一组珍贵的明代浮雕砖刻壁画。 这组砖壁画是由三幅画联成的,位于厅堂前壁,组成一座屏风。每幅壁画长3米,宽2.6米,画面上的“双凤朝阳”、“龙凤花卉”极为生动,栩栩如生。
关键词 文物工作队 流坑村 乐安县 凤朝阳 砖刻 容山 生物形态 实物资料 十年
下载PDF
西安贺韶北村M6出土砖铭小考
17
作者 刘铁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199,F0003,共5页
二〇一九年三至五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新筑街道贺韶北村东北部发掘东汉砖券多室墓六座。其中M6出土刻铭砖十一块,砖铭纪年为东汉“永元三年”“永元四年”,内容主要与汉代镇墓驱邪、灵魂升仙的思想有关。刻铭砖出土位置明确,分... 二〇一九年三至五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新筑街道贺韶北村东北部发掘东汉砖券多室墓六座。其中M6出土刻铭砖十一块,砖铭纪年为东汉“永元三年”“永元四年”,内容主要与汉代镇墓驱邪、灵魂升仙的思想有关。刻铭砖出土位置明确,分布规律,内容多样,书写精彩,是东汉中期墓葬罕有的考古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中期墓 汉隶 今草
原文传递
河北北朝墓志札记(七则)
18
作者 赵生泉 史瑞英 《文物春秋》 2006年第2期43-48,61,共7页
文章根据河北一带近年出土的11方北朝墓志、砖刻,结合相关史料,对所涉及的志主身份、背景及北朝时期的历史、地理等作了一些考证和探索,同时对志文中的个别俗字、别字逐一考订。
关键词 河北 北朝 墓志 砖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瓷壁画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南 《佛山陶瓷》 2003年第9期38-39,共2页
中国有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人们更多的是从实用器物和陶塑类陶瓷制品来了解的,而对应用于建筑装饰中的陶瓷材料却知道较少。本文即通过画像砖壁画、琉璃壁画及砖刻壁画的兴起与发展,从内容、形式、特征和... 中国有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人们更多的是从实用器物和陶塑类陶瓷制品来了解的,而对应用于建筑装饰中的陶瓷材料却知道较少。本文即通过画像砖壁画、琉璃壁画及砖刻壁画的兴起与发展,从内容、形式、特征和风格几方面分别概述我国古代陶瓷壁画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陶瓷壁画 画像 琉璃陶 砖刻 装饰风格 题材 构图 造型
下载PDF
“黄君法行”朱字刻铭砖的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陆锡兴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5-88,共4页
洛阳市三乐食品总厂住宅楼工地发掘了东汉晚期墓葬(C3M226),发掘者称之为东汉孝女黄晨、黄芍合葬墓,定名的根据是墓内出土的砖的刻铭。刻砖铭共两块。正方形,一件边长45、另一件边长41厘米,厚均4.5厘米。
关键词 “黄君法行” 朱字 中国 文物考古 洛阳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