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襦服深衣:桃花源里的平民社会与服饰--兼论砖画像中所见汉魏平民服饰 被引量:1
1
作者 纳春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39-150,共12页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桃源中所见避世的人们“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令后人费解,为何桃源民秦时入此“绝境”,六百多年后,衣着还能和晋当时代的人(外人)一样?之所以产生困惑,主要因为学界普遍对秦汉至魏晋期间平民的服饰状况不了解...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桃源中所见避世的人们“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令后人费解,为何桃源民秦时入此“绝境”,六百多年后,衣着还能和晋当时代的人(外人)一样?之所以产生困惑,主要因为学界普遍对秦汉至魏晋期间平民的服饰状况不了解,从秦至晋,平民襦服深衣,无论颜色、材质还是款式,几无变化。桃源民及其服饰分析既有助于《桃花源记》的文学与历史解读,也是研究汉魏平民社会与平民生活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襦服深衣 桃花源记 砖画像 平民服饰
下载PDF
南京狮子冲南朝墓出土散砖画像研究:以卤簿画像为切入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今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96,97-107,共12页
结合狮子冲M1、M2出土散砖铭文和丹阳仙塘湾墓、金家村墓出土完整卤簿画像,可以对刻划砖铭的含义展开讨论,并复原它们在完整画像中的位置,进而明确拼砌规则。借助这一方法,不难发现M1、M2散砖画像与金家村墓、吴家村墓的部分画像存在同... 结合狮子冲M1、M2出土散砖铭文和丹阳仙塘湾墓、金家村墓出土完整卤簿画像,可以对刻划砖铭的含义展开讨论,并复原它们在完整画像中的位置,进而明确拼砌规则。借助这一方法,不难发现M1、M2散砖画像与金家村墓、吴家村墓的部分画像存在同一粉本现象,其来源可能是萧齐末代帝陵级墓葬拼砌砖画的剩砖,齐梁禅代后因无法继续参与画像拼砌,而被作为一般墓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冲 南朝 砖画像 卤簿
原文传递
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恩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研究中国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风格,探讨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艺术装饰手法,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装饰文化。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 装饰艺术 传统文化
下载PDF
现代中国动画创作对汉代画像石(砖)形象的借鉴 被引量:1
4
作者 尹耀东 《艺海》 2011年第10期112-112,共1页
中国动画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创造出《大闹天宫》、《山水情》、《骄傲的将军》等一系列的经典影片,被称为“中国学派”。
关键词 画像石() 动画创作 现代中国 借鉴 形象 汉代 《大闹天宫》 《山水情》
下载PDF
从汉代画像石(砖)看汉代女子的经济活动
5
作者 徐海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汉朝时期,由于先秦遗风及汉初开放风气的影响,汉代女性有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可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从而为汉帝国的兴盛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汉墓出土的画像石(砖)为研究汉代女性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具体、生动的资料。
关键词 画像石() 妇女 社会经济活动
下载PDF
论汉代画像石(砖)的美的形态
6
作者 董庆涛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1X期55-55,61,共2页
画像石(砖)是汉代艺术主要代表,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关乎美的领域也形态毕现,本文将从题材、表现技法、风格上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勾画出汉代的审美气候。
关键词 汉代 画像石() 美的形态
下载PDF
南阳汉代门亭画像石(砖)艺术价值初探
7
作者 孟兰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10期51-52,共2页
南阳汉代画像石(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部分,极具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画像石(砖)中的南阳汉代门亭、街亭图像,为历史、考古学家研究、汉代民俗提供了形象而直观的实物图像史料。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南阳汉代门亭画像石(砖)又形成了... 南阳汉代画像石(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部分,极具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画像石(砖)中的南阳汉代门亭、街亭图像,为历史、考古学家研究、汉代民俗提供了形象而直观的实物图像史料。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南阳汉代门亭画像石(砖)又形成了一个独立有序、内容丰富、形式成熟的艺术系统。尤其是汉画像图案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且造型与表现手法的古拙使其更增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 艺术价值 汉代 南阳 中华民族文化 文化价值 考古学家 审美角度
下载PDF
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的功能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永丽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河南南阳是我国出土汉画像石(砖)最多的一个地区。南阳汉画像石(砖)保存着丰富的虎舞形态图像资料,在其中的“逐疫升仙”“方士升仙”“羽人·二龙穿壁·牛虎”等场景中,虎舞表达了汉代人们希望借助虎这一祥瑞神兽顺利升仙的愿... 河南南阳是我国出土汉画像石(砖)最多的一个地区。南阳汉画像石(砖)保存着丰富的虎舞形态图像资料,在其中的“逐疫升仙”“方士升仙”“羽人·二龙穿壁·牛虎”等场景中,虎舞表达了汉代人们希望借助虎这一祥瑞神兽顺利升仙的愿望;在“虎食鬼魅·天马”“双鹿·人面虎”等场景中,虎舞表达了汉代人们祈求通过虎来驱鬼辟邪的思想;在“牛虎斗”“象人斗虎·牛”“斗牛牵虎”“格斗·刺虎·驯虎”“驯象·虎”等场景中,虎舞的斗兽娱乐功能非常明显。南阳汉画像石(砖)中保留的大量虎舞场景,蕴含了道教“永远长生、得道升仙”和佛教“脱俗升仙”的宗教文化内涵,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文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虎舞的功能经历了从汉代的祥瑞升仙、驱鬼辟邪、斗兽娱乐等,到明清时期的娱乐功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治功能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汉画像石() 虎舞 宗教 文化
下载PDF
汉代长袖舞的动作特征探析——以南阳汉代画像石砖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沁憶 李敬民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6期63-68,共6页
在南阳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砖中,挑选出23例长袖舞蹈图像,本文将其分为A类(长袖舞类)、B类(组合舞类)两种表演形式。主要对其长袖舞者的动作简化成物理化的线条,从动作整体入手,把简化的肢体(包括头部、中段和四肢)从舞蹈图像中抽取出来... 在南阳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砖中,挑选出23例长袖舞蹈图像,本文将其分为A类(长袖舞类)、B类(组合舞类)两种表演形式。主要对其长袖舞者的动作简化成物理化的线条,从动作整体入手,把简化的肢体(包括头部、中段和四肢)从舞蹈图像中抽取出来,重新描绘在垂直坐标轴里,用N、S、W、E表示四个方向,纵坐标表示躯干位置(头、身体和四肢),横坐标则表示肢体上下分割线,构成坐标轴上的肢体运动趋势和舞蹈体态律动,并在此基础上对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的长袖舞作整体性分析、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汉画像 长袖舞 动作特征
下载PDF
从历史故事到墓葬图像——汉代画像砖石上的“泗水捞鼎”图及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培豪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9-115,共7页
"泗水捞鼎"本是关于秦始皇的一个故事,文献记载中的"泗水捞鼎"和汉画中刻画的"泗水捞鼎"呈现出了既平行又交织的关系,且文字和图像中的"泗水捞鼎"也随着时间有所变化。本文先对文献和汉画图像... "泗水捞鼎"本是关于秦始皇的一个故事,文献记载中的"泗水捞鼎"和汉画中刻画的"泗水捞鼎"呈现出了既平行又交织的关系,且文字和图像中的"泗水捞鼎"也随着时间有所变化。本文先对文献和汉画图像中的"泗水捞鼎"进行分析,而后对研究"泗水捞鼎"图像的文章和著述作以简介,试图归纳出一条关于"泗水捞鼎"图像的既有研究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水捞鼎 汉代画像石() 图像 文字
下载PDF
肖形印创作对汉画像石(砖)的借鉴探究
11
作者 韩飞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6期120-121,共2页
肖形印是一种集书画篆刻意韵于一身的独特艺术形式。与其同时代的金石器物图像,尤其是画像石(砖)有共同的艺术特征,饱满质朴、简练生动。将肖形印与汉画像石(砖)结合,找到肖形印创作在题材、技法、装饰纹样、构图方式等方面对汉画像石(... 肖形印是一种集书画篆刻意韵于一身的独特艺术形式。与其同时代的金石器物图像,尤其是画像石(砖)有共同的艺术特征,饱满质朴、简练生动。将肖形印与汉画像石(砖)结合,找到肖形印创作在题材、技法、装饰纹样、构图方式等方面对汉画像石(砖)的借鉴之处和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形印创作 画像石() 借鉴
下载PDF
古希腊陶瓶画与汉画像石(砖)造型方式之比较
12
作者 高念华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9期33-37,共5页
古希腊陶瓶画与汉画像石(砖)是东西方艺术历史上两朵灿烂夺目的奇葩,它们在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下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这两种艺术形式作为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源流,无疑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不同时代的艺术家... 古希腊陶瓶画与汉画像石(砖)是东西方艺术历史上两朵灿烂夺目的奇葩,它们在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下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这两种艺术形式作为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源流,无疑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都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艺术作品。从时间上看,古希腊瓶画的创作较之汉画像石(砖)的创作早几个世纪;从文化层面上看,它们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由于两者所处的地理及人文环境差异,它们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文章试图从绘画的角度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分析两者造型方式的异同探究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进而更好地启发创作思路,拓展艺术语言,继承和发扬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瓶画 画像石() 造型方式
下载PDF
汉代画像石(砖)中的几案类家具文化研究
13
作者 范姝婧 邵晓峰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24期38-39,共2页
汉代画像石(砖)题材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趋于稳定,汉代的画像石(砖)在反映当时的墓葬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丰富的家具文化。回顾以往对于画像石(砖)的研究,其中对于家具的研究较少,多为图像研... 汉代画像石(砖)题材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趋于稳定,汉代的画像石(砖)在反映当时的墓葬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丰富的家具文化。回顾以往对于画像石(砖)的研究,其中对于家具的研究较少,多为图像研究、人物服饰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墓葬被发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汉代画像石(砖)资料。汉代家具和起居文化是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的研究,人们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体会汉代家具深沉、雄大的文化特点。该文作者通过研究汉代画像石(砖)中几案类家具的造型、装饰、材料、文化背景等,以期能为家具与室内设计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 几案类家具
下载PDF
徐州汉画像石(砖)三足乌图像考证——兼考山东嘉祥出土汉画像石(砖)
14
作者 汪仲夏 《艺术评鉴》 2018年第15期74-75,共2页
在极为丰富的汉画像石(砖)神话人物中,诸如: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三足乌作为金乌和太阳的象征是汉画像石(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三足乌与三青鸟常常给人以辨认误区。本文通过史料查找与文献分析,佐以出土的汉画像石(砖),对三... 在极为丰富的汉画像石(砖)神话人物中,诸如: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三足乌作为金乌和太阳的象征是汉画像石(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三足乌与三青鸟常常给人以辨认误区。本文通过史料查找与文献分析,佐以出土的汉画像石(砖),对三足乌进行图像考证,说明其历史意义和三青鸟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足乌 徐州汉画像石() 图像考证
下载PDF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15
作者 冯晖 饶珈慧 《石材》 2020年第8期56-62,共7页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古代的建筑及装饰材料。通过对汉代成都画像石的解读,展现汉代成都衣食住行,特别是建筑风格的丰富多彩,探寻城市风貌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征。
关键词 汉代成都 画像 日常生活 建筑建材
下载PDF
东汉壁画车马出行图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海平 张小琴 《唐都学刊》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东汉时期墓室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中表现的车马出行图图像为题材,结合东汉和目前出土的车马出行图进行"图像学"学习和研究。以车马出行图的图像为主线,并结合东汉社会历史文献资料展开深入地论述,进一步研究东汉社会在现... 从东汉时期墓室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中表现的车马出行图图像为题材,结合东汉和目前出土的车马出行图进行"图像学"学习和研究。以车马出行图的图像为主线,并结合东汉社会历史文献资料展开深入地论述,进一步研究东汉社会在现实生活的场景,在东汉审美文化中的大美术领域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车马出行图 画像石() 壁画
下载PDF
南阳汉代画像石(砖)的艺术价值与视觉效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世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8-169,共2页
南阳汉代画像石(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部分,它结系着汉和汉以前的文化,深蕴着古人类至汉代的情结,展示了汉代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汉代文学艺术与理性思维的融贯,尤其是画像石(砖)中的特殊视觉效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南阳 汉代 画像石() 视觉效应
原文传递
川渝汉画像石砖“伏羲女娲”图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桐 崔骁 《大舞台》 2015年第6期257-258,共2页
川渝地区"伏羲女娲"像深受中原地区汉画像石砖的艺术特点影响,极具特色。本文通过梳理川渝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砖中的"伏羲女娲"像,对其图像进行研究,继而分析"伏羲女娲"图像中体现的社会文化观念。
关键词 画像 伏羲女娲 图像 观念
原文传递
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射箭活动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华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97,共5页
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射箭题材可分为狩猎、神话、射礼演化等三个类型。狩猎又可根据其形态分为立射、跪射、弋射和骑射。神话的题材有羽人射兔、羿射十日、蹶张等。投壶是射礼的演化形式。射箭题材的画像石(砖)是汉代贵族生活、宗教信... 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射箭题材可分为狩猎、神话、射礼演化等三个类型。狩猎又可根据其形态分为立射、跪射、弋射和骑射。神话的题材有羽人射兔、羿射十日、蹶张等。投壶是射礼的演化形式。射箭题材的画像石(砖)是汉代贵族生活、宗教信仰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 画像石() 汉代 镇墓 演化
原文传递
从汉画像石、砖中的典型舞姿——浅谈汉代舞蹈的朴拙之风 被引量:3
20
作者 佘旭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X期251-252,共2页
汉代是个乐舞时代,其舞蹈显现出巨大的张力和气势,显示出青春的活力与生机,并在汉画像石、砖中留下大量生动的舞蹈形态。很多舞蹈形态突出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手舞足蹈的大动作和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在这未经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 汉代是个乐舞时代,其舞蹈显现出巨大的张力和气势,显示出青春的活力与生机,并在汉画像石、砖中留下大量生动的舞蹈形态。很多舞蹈形态突出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手舞足蹈的大动作和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在这未经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幅度动作中,在这种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美,构成了汉代舞蹈艺术"古拙"外貌。本文通过对汉画像石、砖中的典型舞姿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汉代舞蹈的朴拙之风的源流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舞蹈 画像石、 典型舞姿 朴拙之风 现实启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