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3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砚边偶得——也谈学书
1
作者 魏改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84,共1页
学书法要选贴、临帖、读帖、博涉、创新;文化素养决定书法成就;书品即人品,写字当作人。
关键词 砚边偶得 字如人面 事半功倍 平淡无奇 勤奋朴实 书魂
下载PDF
情系蓝天山水间——读画家兰铁成新作《砚边絮语》
2
作者 陈德仁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画家 兰铁成 绘画 砚边絮语》 中国
下载PDF
《砚边絮语》的絮语
3
作者 兰铁成 《文艺评论》 2001年第4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砚边絮语》 中国画 艺术创作 艺术情感 文艺评论
下载PDF
砚边得句 人生如歌——朱玖山诗集《砚边偶吟》读后随想
4
作者 谢俊华 《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朱玖山 诗集 砚边偶吟》 中国
下载PDF
砚边即兴
5
作者 唐瑭 《广东教育(职教)》 2010年第2期71-71,共1页
画窗外,画天空。画寻梦的青草地。画细致的雨声,画坚强的生命。画青春.画怅惘与畅想,画人间,画感激与悲悯,画问或不问的关切.画简静或纷繁的生活。
关键词 砚边即兴》 画家 绘画作品 唐瑭
下载PDF
李江海治印砚边谈艺录
6
作者 黄高勤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5期9-9,共1页
关键词 砚边
下载PDF
砚边杂记
7
作者 史晴峰 《中国画画刊》 2019年第3期67-75,共9页
艺术的人生有时候并不复杂,简单的几个阶段就拼凑成了一个人的一生,每一个画面都是命运的痕迹。质朴平和,甚至有些木讷羞涩,生命的自然朴实在喜悦蹉跎间,'我是谁,我在哪?''我是我,我在途中'。结缘于艺术,简单而真实,不... 艺术的人生有时候并不复杂,简单的几个阶段就拼凑成了一个人的一生,每一个画面都是命运的痕迹。质朴平和,甚至有些木讷羞涩,生命的自然朴实在喜悦蹉跎间,'我是谁,我在哪?''我是我,我在途中'。结缘于艺术,简单而真实,不仅是源于天性,也是为了一个儿时最初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砚边
下载PDF
李江海治印砚边谈艺录
8
作者 李江海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8-8,共1页
关键词 砚边
下载PDF
书山有路 艺海无涯──读兰铁成的《砚边絮语》
9
作者 黄国楹 《美术之友》 2000年第4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兰铁成 书评 <<砚边絮语>> 山水画 创作体会
全文增补中
邺砚及其多重形塑
10
作者 俞乐琦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114-121,共8页
本文以历史流变与多元脉络中的邺砚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曹魏铜雀台瓦砚与东魏北齐砖砚两种类型,深入探究物与人、真与伪、砖与瓦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从清宫藏铜雀瓦砚中拆解出曹操概念内的汉贼与圣王之争、南朝以降建安文学中的铜雀妓传... 本文以历史流变与多元脉络中的邺砚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曹魏铜雀台瓦砚与东魏北齐砖砚两种类型,深入探究物与人、真与伪、砖与瓦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从清宫藏铜雀瓦砚中拆解出曹操概念内的汉贼与圣王之争、南朝以降建安文学中的铜雀妓传统;继而考察北宋文官交游与古物鉴藏中的铜雀瓦砚谱系,详细分析其社交属性与知识性辨伪趋向,并从中揭露邺砖砚这一隐性砚史脉络;最后借助金代诗歌、考古出土的空心砖等资料对邺砖砚进行历史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雀瓦 建安文学传统 北宋古物鉴藏 邺砖 东魏北齐空心砖
下载PDF
叶小鸾眉子砚及其题咏考论
11
作者 杜庆英 魏苏萍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眉子砚是明代吴江才女叶小鸾遗物,叶氏身后历明清易代之纷乱,先后由陶绥之、王寿迈等收藏、拓铭征题,并成为文人热衷题咏的对象。关于眉子砚的形貌及流传过程历来众说纷纭,对相关文献作深入梳理发现疑点颇多,所载砚石及拓本真假难辨。... 眉子砚是明代吴江才女叶小鸾遗物,叶氏身后历明清易代之纷乱,先后由陶绥之、王寿迈等收藏、拓铭征题,并成为文人热衷题咏的对象。关于眉子砚的形貌及流传过程历来众说纷纭,对相关文献作深入梳理发现疑点颇多,所载砚石及拓本真假难辨。在后世大量的诗词题咏中,眉子砚的形质特性逐渐模糊,更多凸显的是其所负载的文化象征意义。清以降,文人多借叶小鸾才胜早夭的人生经历抒发惜才与不遇之感,对眉子砚的题咏反映出较为浓郁的金石学趣味,体现了叶小鸾在后世的接受与学术风气转变的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小鸾 眉子 金石题咏
下载PDF
上海图书馆藏《百汉碑砚斋汉碑缩本》研究
12
作者 袁恩吉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万承纪、王应绶摹刻的《百汉碑砚斋汉碑缩本》完成于道光九年(1829),是缩刻汉碑的集大成作品。本文通过研究上海图书馆藏五种《百汉碑砚》原拓本与石印本的,对其刊刻与流传过程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分析其摹刻质量与使用底本的情况,最后... 万承纪、王应绶摹刻的《百汉碑砚斋汉碑缩本》完成于道光九年(1829),是缩刻汉碑的集大成作品。本文通过研究上海图书馆藏五种《百汉碑砚》原拓本与石印本的,对其刊刻与流传过程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分析其摹刻质量与使用底本的情况,最后介绍《百汉碑砚》在历史上的评价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碑 缩刻 百汉碑 万承纪 王应绶
下载PDF
“秘书宝砚真绝奇,矜重未许人间知”:故宫博物院藏禹之鼎《赐书砚图》卷研究
13
作者 谷新春 沈楷临 《美术大观》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故宫博物院所藏《赐书砚图》卷是清代画家禹之鼎应时任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顼龄要求而绘制的御赐书砚的绘画作品,其在禹之鼎的绘画作品中颇为另类和独特。本文以此图卷为研究中心,结合清宫实物旧藏,考察图卷中书砚的政治文化含... 故宫博物院所藏《赐书砚图》卷是清代画家禹之鼎应时任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顼龄要求而绘制的御赐书砚的绘画作品,其在禹之鼎的绘画作品中颇为另类和独特。本文以此图卷为研究中心,结合清宫实物旧藏,考察图卷中书砚的政治文化含义;并将画卷置于清初康熙年间的社会背景之中,同时联系画卷题跋文字,认为康熙皇帝赏赐汉族大臣书籍文房意在笼络怀柔江南知识精英,整合满汉文化思想,使清朝统治在疆域和思想层面达到名副其实的大一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赐书图》卷 康熙 王顼龄 满汉融合
下载PDF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都建平”瓦砚钩沉——附“都司空”板瓦考
14
作者 杨虓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都建平”瓦砚,砚盖上刻有“百二长生馆珍藏”,系晚清官员吴大澂旧藏,经考证为吴氏在任职陕甘学政期间所得,后由方若递藏,再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由“都建平”考证都司空负责诏狱,及编制指挥囚徒从事板瓦制作和城墙...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都建平”瓦砚,砚盖上刻有“百二长生馆珍藏”,系晚清官员吴大澂旧藏,经考证为吴氏在任职陕甘学政期间所得,后由方若递藏,再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由“都建平”考证都司空负责诏狱,及编制指挥囚徒从事板瓦制作和城墙修筑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司空 吴大澂 百二长生馆 方若
下载PDF
金星砚制作技艺
15
作者 王子文 朱心怡 陈茂林(图)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金星砚,亦称“金星宋砚”,主要产于九江市庐山市(原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下宋村,因砚体中呈现出点点金星,微微流光,故名“金星砚”。江西金星砚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宋徽宗赵估(1082~1135)曾称金星砚为“砚中之魁”,赐名“金星宋... 金星砚,亦称“金星宋砚”,主要产于九江市庐山市(原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下宋村,因砚体中呈现出点点金星,微微流光,故名“金星砚”。江西金星砚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宋徽宗赵估(1082~1135)曾称金星砚为“砚中之魁”,赐名“金星宋砚”。自晋代开始,至今传承近1700年,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星砚,因其材质斑纹而得名。金星石主要取材于江西星子县横塘乡驼岭,该金星石数量因稀少而珍贵,其成分主要由轻微泥岩构成,石材内因含有硫化铁的结晶,斑点各异,形状多样。按其斑纹形状、浓淡、大小,可分为金星、金晕、金圈、金色浪纹、眉子纹、金环、冰纹、蕉叶白、牛毛纹等;仅就金星言,又分为眉子金星、鱼子金星、水波金星,更有极为罕见的金龟眼、龙凤眼等。其选料颇为讲究,民国《庐山志·物产》载:“青石产八都驼岭,四都吉山,驼岭石尤为古老,研为砚,称金星宋石。”八都、四都即今庐山市横塘镇和华林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星子县 金星 制作技艺 文化厚重 金星石 横塘
下载PDF
流动的物质与不确定的身份 评《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16
作者 张学渝 《科学文化评论》 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清代初期,文人世界出现追求类似制砚的物质性活动,让“士人”与“工匠”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且复杂。如何理解在“重道轻器”的中国社会传统中产生这一新变化?美国学者高彦颐(Dorothy Ko)《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简称高彦颐《砚史... 清代初期,文人世界出现追求类似制砚的物质性活动,让“士人”与“工匠”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且复杂。如何理解在“重道轻器”的中国社会传统中产生这一新变化?美国学者高彦颐(Dorothy Ko)《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简称高彦颐《砚史》,图1)[1]讨论了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初期 工匠 重道轻器 物质性
下载PDF
陶瓷辟雍砚形制演变分析
17
作者 熊文强 《陶瓷》 CAS 2024年第8期132-134,共3页
在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款极为独特的陶瓷砚——辟雍砚。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图像分析法将从辟雍砚发端、高潮、衰弱三个阶段的形制进行分析,研究各个时期辟雍砚所表现出的风貌,可以看出辟雍砚的形制是在时代背景的实用与审美... 在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款极为独特的陶瓷砚——辟雍砚。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图像分析法将从辟雍砚发端、高潮、衰弱三个阶段的形制进行分析,研究各个时期辟雍砚所表现出的风貌,可以看出辟雍砚的形制是在时代背景的实用与审美需求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辟雍 形制演变
下载PDF
非遗传统工艺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探讨——以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为例
18
作者 游晓蔓 《江苏陶瓷》 CAS 2024年第4期9-11,共3页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对落实“以美育人”和“以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非遗传统工艺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教育中对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感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作...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对落实“以美育人”和“以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非遗传统工艺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教育中对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感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课程实践中,教师需高度重视对专业学科中思政资源的挖掘,本文以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为例,结合CDIO理念实现课程与实际项目,围绕理论知识传授及学生个人综合素养培养的目标,探讨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思政中的实施路径,实现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者、认同者到传承创新者的角色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黄河澄泥 艺术设计 课程思政 CDIO理念
下载PDF
苴却砚:文房四宝中的璀璨明珠
19
作者 方澄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砚台制作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艺术,它融合了制砚人的巧思和技艺以及对自然色泽纹理的观察和理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砚台被视为文人墨客的重要工具,不仅用于研磨墨汁,更是一种艺术品和文化符号。苴却砚,人们又称它为中国彩砚,在中国砚... 砚台制作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艺术,它融合了制砚人的巧思和技艺以及对自然色泽纹理的观察和理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砚台被视为文人墨客的重要工具,不仅用于研磨墨汁,更是一种艺术品和文化符号。苴却砚,人们又称它为中国彩砚,在中国砚台的大家族中,苴却砚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苴却 材质 纹理 精湛工艺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千年澄泥砚——记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绛州澄泥砚
20
作者 和羽楠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30-34,共5页
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隐藏着一种穿越时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澄泥砚。它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静静地铺陈在世人面前,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这不仅仅是一块用于研磨墨汁、书写文字的石砚,更是中华文明的... 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隐藏着一种穿越时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澄泥砚。它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静静地铺陈在世人面前,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这不仅仅是一块用于研磨墨汁、书写文字的石砚,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让我们走近绛州澄泥砚,一起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运城市 在世人面前 书写文字 新绛县 中华文明 绛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