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尚店油田稠油破乳降黏技术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陈忠 张虎贲 +2 位作者 王冰冰 田子朋 白雨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0-394,共5页
将尚店油田稠油配成不同含水率的稠油乳状液,利用黏度法研究了含水率与乳状液类型的关系,得到了含水率在60%左右时体系从W/O型转变为O/W型,此含水率时乳状液黏度达到最大值,对于综合含水为55%的尚店油田稠油乳状液,其黏度达到10 206 mP... 将尚店油田稠油配成不同含水率的稠油乳状液,利用黏度法研究了含水率与乳状液类型的关系,得到了含水率在60%左右时体系从W/O型转变为O/W型,此含水率时乳状液黏度达到最大值,对于综合含水为55%的尚店油田稠油乳状液,其黏度达到10 206 mPa.s。根据黏度、界面张力等实验数据,结合稳定性分析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破乳剂SD-1的降黏效果及降黏机理,结果表明:SD-1质量浓度为0.10 g.L-1时,降黏率可达82.1%;破乳剂的加入加速了稠油乳状液中水滴的聚并沉降从而引起了稠油乳状液的反相,导致脱出水成为连续相,油分散或包裹在水中,从而使体系黏度大大降低。现场试验采用机械式井口自动点滴加药方法,实施井筒降黏19井次,降黏率达到75.7%,节约费用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降黏 界面张力 尚店油田稠油
下载PDF
瓦庄油田井筒原油破乳降黏实践与认识
2
作者 王凤臣 朱祥 +1 位作者 朱苏青 熊建华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6期64-67,共4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瓦庄油田大部分油井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油井含水在60%~90%,原油中富含石蜡、沥青质、胶质等天然的乳化剂。生产过程中井筒出现严重的乳化现象,导致抽油杆上行载荷变大,下行载荷变小,加大了抽油杆的...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瓦庄油田大部分油井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油井含水在60%~90%,原油中富含石蜡、沥青质、胶质等天然的乳化剂。生产过程中井筒出现严重的乳化现象,导致抽油杆上行载荷变大,下行载荷变小,加大了抽油杆的工作负荷,抽油杆断脱几率增加,油井检泵周期缩短。采用化学破乳方法开展了井筒原油破乳降黏试验。选取KD-25型破乳剂及超高分子量聚丙乙烯醚型破乳剂进行评价,筛选出两种主剂进行复配试验.复配后起到了协同增效的效果,脱水率达到94%以上。加药浓度选取120μL/L,加药方式采取药剂直接加入井筒,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对黏附在油套管壁上的药剂进行冲洗,药剂到达油井液面后与井液混合。在2口试验井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对瓦庄区块油井进行破乳降黏,各井最大载荷均有明显下降,抽油杆功率下降幅度在14.6%-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最大载荷 抽油杆功率 加药方式 破乳降黏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油藏智能分流控水解堵技术——以伊拉克S油田为例
3
作者 荣新明 崔波 +2 位作者 冯浦涌 张强 陈军 《工业技术创新》 2023年第1期85-95,共11页
伊拉克S油田主力开发层系属于中高孔—中低渗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经过长时间开采,储层受到边底水侵入,含水量不断升高。此外,伊拉克S油田还存在有机垢沉积及油水乳化伤害严重等问题。立足基础理论研究,开展技术研发配套,创新性地提出“... 伊拉克S油田主力开发层系属于中高孔—中低渗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经过长时间开采,储层受到边底水侵入,含水量不断升高。此外,伊拉克S油田还存在有机垢沉积及油水乳化伤害严重等问题。立足基础理论研究,开展技术研发配套,创新性地提出“连续油管定点选择性堵水+有机溶解+破乳降黏”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控水增油解堵技术路线:通过连续油管将智能分流控水体系定点注入储层,有效封堵储层下部出水层位;注入安全环保的有机解堵剂,与破乳降黏剂相得益彰,解除储层上部有机垢及油水乳化伤害。形成了适用于伊拉克S油田的碳酸盐岩油藏智能分流控水解堵技术。该技术在现场得到了成功应用,作业后含水量下降约20个百分点,产油量增加约70 m3/d,控水增油解堵效果显著,为具有类似情况的碳酸盐岩或砂岩油藏井开展控水增油解堵作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伊拉克S油田 智能分流控水解堵 破乳降黏 含水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