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产期巨大副乳并破溃糜烂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甘家兵 武彪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副乳 破溃糜烂 孕产期
下载PDF
白及紫草油治疗ICU腹泻并发肛周糜烂患者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时 方丽红 陆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6期965-966,共2页
ICU患者由于大剂量抗生素、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液、胃肠动力药等的应用,使胃肠道菌群失调、血运受阻、肠蠕动加快等而易致腹泻[1]。粪便对皮肤的化学性刺激,每天多次的擦拭粪便,加之患者长期卧床,营养状况差,使肛周皮肤极易破溃糜烂且... ICU患者由于大剂量抗生素、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液、胃肠动力药等的应用,使胃肠道菌群失调、血运受阻、肠蠕动加快等而易致腹泻[1]。粪便对皮肤的化学性刺激,每天多次的擦拭粪便,加之患者长期卧床,营养状况差,使肛周皮肤极易破溃糜烂且难以愈合。本院采用白及紫草油对肛周皮肤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抗生素 化学性刺激 肛周皮肤 肠内营养液 胃肠动力药 破溃糜烂 长期卧床 紫草油
下载PDF
护理管理 加快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
3
作者 曾雪萍 《健康向导》 2023年第6期61-62,共2页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按照病变的性质将其分为神经性溃疡、血管性溃疡及混合性溃疡,疾病种类不同,其症状也各不相同。神经性溃疡患者多发于足跟部、脚掌前侧和外侧及足趾尖部,病变初期多表现为局部麻木、烧灼感,痛感不明显...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按照病变的性质将其分为神经性溃疡、血管性溃疡及混合性溃疡,疾病种类不同,其症状也各不相同。神经性溃疡患者多发于足跟部、脚掌前侧和外侧及足趾尖部,病变初期多表现为局部麻木、烧灼感,痛感不明显,中后期有破溃糜烂,引起皮肤皲裂、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皮肤皲裂 糖尿病足 破溃糜烂 神经性 足跟部 疾病种类 混合性
下载PDF
带状疱疹的微创治疗
4
作者 魏薇 《科学生活》 2024年第8期26-27,共2页
在疼痛科的临床工作中,常常能看见这样一群患者:他们脸上散布水疱、有些破溃糜烂,他们甚至因剧烈疼痛而弓腰捂脸,痛不欲生。导致上述患者“剧痛、毁容”的元凶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与水痘有密切关系。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在疼痛科的临床工作中,常常能看见这样一群患者:他们脸上散布水疱、有些破溃糜烂,他们甚至因剧烈疼痛而弓腰捂脸,痛不欲生。导致上述患者“剧痛、毁容”的元凶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与水痘有密切关系。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水痘”痊愈后,顽固的病毒却并未被清除,而是偷偷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元伺机而动,这一躲通常就是几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 带状疱疹 疼痛科 微创治疗 破溃糜烂 水痘 感觉神经元 后根神经节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白癜风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江东 李晓岚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2期289-289,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农民。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红斑、水疱伴瘙痒,搔抓后破溃糜烂、结痂,未见口腔溃疡,同年患者左腋下、左髋部出现片状境界清楚色素脱失斑。外院对水疱行组织活检,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经治疗好转出院(具体不详... 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农民。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红斑、水疱伴瘙痒,搔抓后破溃糜烂、结痂,未见口腔溃疡,同年患者左腋下、左髋部出现片状境界清楚色素脱失斑。外院对水疱行组织活检,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经治疗好转出院(具体不详)。出院后患者未系统服药,躯干、四肢反复出现散在水疱,外擦卤米松软膏皮损可消退。1个月前患者皮损增多,逐渐加重,泛发全身。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色素脱失斑 组织活检 破溃糜烂 外擦 出院后 搔抓 口腔
下载PDF
雷公藤总甙治疗二例无菌性脓疱性疾病的体会
6
作者 谢晋汉 崔连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2-32,共1页
我们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研制的雷公藤浸膏片治疗泛发性连续性肢端皮炎和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各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例一男,50岁。12年前右拇指外伤后局部及右上肢反复起脓疱。入院前半年手指脓疱增多伴发烧,全... 我们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研制的雷公藤浸膏片治疗泛发性连续性肢端皮炎和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各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例一男,50岁。12年前右拇指外伤后局部及右上肢反复起脓疱。入院前半年手指脓疱增多伴发烧,全身弥漫红斑,密集粟粒大小脓疱和脓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甙 连续性肢端皮炎 雷公藤浸膏片 泛发性 白细胞减少 激素用量 银屑病 破溃糜烂 皮疹消退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芥子气烧伤的早期诊治
7
作者 吴文安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6-7,共2页
芥子气是皮肤糜烂性毒剂。1971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芥子气烧伤患者9例,采取各项抢救治疗后全部治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1~33岁。染毒方式:芥子气液态染毒3例,蒸汽态染毒6例。全身烧伤3例,躯干、... 芥子气是皮肤糜烂性毒剂。1971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芥子气烧伤患者9例,采取各项抢救治疗后全部治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1~33岁。染毒方式:芥子气液态染毒3例,蒸汽态染毒6例。全身烧伤3例,躯干、上肢烧伤6例。烧伤面积最大93%,最小13%。早期进行过洗消处理6例,未作洗消3例。本组病程最长49天,最短20天。患者全部治愈。典型病例患者,刘某,男性,28岁,某部防化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气烧伤 烧伤面积 创面处理 会阴部 烧伤创面愈合 临床资料 疤痕增生 毒剂鉴定 破溃糜烂 色素沉着
下载PDF
冬季妙防冻疮
8
《大众科学》 2013年第1期56-56,共1页
很多人到了冬天都有一个困扰,那就是又痒又疼让人颇为心烦的冻疮。有何办法预防冻疮吗?1.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三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 很多人到了冬天都有一个困扰,那就是又痒又疼让人颇为心烦的冻疮。有何办法预防冻疮吗?1.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三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溃糜烂 紫皮大蒜 低温水 高温水 外擦 生姜片 红霉素软膏 泡洗 干红辣椒 正骨水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9
作者 姚香君 李燕 +1 位作者 丁钰 黄忠奎 《四川医学》 2024年第12期1414-1416,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2岁,已婚。因“双下肢多发结节伴有破溃糜烂2年”来诊。2年前患者双下肢出现散在分布的坚实性结节,呈暗红色或皮色,豌豆至蚕豆大小,部分结节破溃后有黄白色脓性分物出,伴有轻度瘙痒,局部皮温不高,无触痛。患者无低热...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2岁,已婚。因“双下肢多发结节伴有破溃糜烂2年”来诊。2年前患者双下肢出现散在分布的坚实性结节,呈暗红色或皮色,豌豆至蚕豆大小,部分结节破溃后有黄白色脓性分物出,伴有轻度瘙痒,局部皮温不高,无触痛。患者无低热,无咳嗽咳痰,无盗汗,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具体诊疗经过不详。半年前患者右侧小腿再次出现多发结节,未予重视、未正规就诊。2周前患者右小腿屈侧结节逐渐糜烂坏死形成深在性溃疡面,上覆盖黄白色脓苔,伴有恶臭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瘙痒 右小腿 深在性 破溃糜烂 CD30 周前 皮温 实性结节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诱发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一例
10
作者 张玉蓉 马向丽 +3 位作者 张馨月 严玉芬 郑嘉慧 李培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78-1780,共3页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SJS)是一种由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性免疫病,以表皮剥脱和黏膜坏死松解为特征,发病率为1/100万~7/100万^([1])。本文介绍一例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内科于2023...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SJS)是一种由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性免疫病,以表皮剥脱和黏膜坏死松解为特征,发病率为1/100万~7/100万^([1])。本文介绍一例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内科于2023年10月19日收治的因信迪利单抗诱发的SJS患者,患者曾于入院前4日因胃恶性肿瘤行信迪利单抗200 mg治疗,入院时全身皮肤破溃糜烂,伴随SJS典型症状。入院完善相关检验检查,予以激素、免疫球蛋白、皮肤清创等治疗,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出院。信迪利单抗诱发SJS的病例及其罕见,本案例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A-1300),拟为使用信迪利单抗后诱发SJS提供治疗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全身情况 医院伦理委员会 胃恶性肿瘤 表皮剥脱 药物过敏反应 破溃糜烂 急诊内科 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儿童原发性腮腺淋巴上皮癌一例
11
作者 周梦雅 郑海红 甘梅富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9-1041,共3页
患儿男,6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耳下区有一肿物,约大拇指大小,局部无肿胀疼痛、无皮肤瘙痒及破溃糜烂等不适,后肿块缓慢增大,约核桃样大小,于2019年2月来院就诊。体检:右侧耳下区可及肿块,大小约2 cm×2 cm,质中,界清,活动可,表... 患儿男,6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耳下区有一肿物,约大拇指大小,局部无肿胀疼痛、无皮肤瘙痒及破溃糜烂等不适,后肿块缓慢增大,约核桃样大小,于2019年2月来院就诊。体检:右侧耳下区可及肿块,大小约2 cm×2 cm,质中,界清,活动可,表面皮肤完整,口内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物清亮,无口角歪斜、鼓气漏气、鼻唇沟变浅等,右颈部未及异常肿大淋巴结。B型超声检查示右侧腮腺内见2.8 cm×1.9 cm×1.7 cm混合性回声肿块,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图1)。CT检查示右侧腮腺内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2.0 cm×2.0 cm,形态欠规则,密度略欠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颈部散在淋巴结显示(图2)。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大淋巴结 口角歪斜 腮腺导管 鼻唇沟 B型超声检查 右颈部 破溃糜烂 质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