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A评价颅内动脉瘤相关破裂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刚 马银华 +2 位作者 李奎 张春志 赵东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6期76-77,共2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研究颅内动脉瘤几何形态与其破裂风险的关系。方法 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其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45例)与未破裂组(40例);MSCTA行三维重建,测量动脉瘤多种几何参数,分析动脉瘤长径、纵横比(AR)即瘤体长...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研究颅内动脉瘤几何形态与其破裂风险的关系。方法 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其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45例)与未破裂组(40例);MSCTA行三维重建,测量动脉瘤多种几何参数,分析动脉瘤长径、纵横比(AR)即瘤体长径/瘤颈宽度、入射角(动脉瘤瘤高度延长线与近端载瘤动脉夹角)。分析各指标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结果破裂组瘤体长径、AR值和入射角分别为(6.8±2.3)mm、(1.8±0.7)和(123.6±24.6)°,高于未破裂组(4.1±1.1)mm、(1.3±0.5)和(109.5±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长径、AR值及入射角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 几何形态 破裂因素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因素分析
2
作者 高巍 佟丹 +1 位作者 江丽娟 袁婷婷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663-665,共3页
目的: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因素,以提高临床诊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来经CTA及动脉瘤夹闭术确诊证实的110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分析其破裂因素。结果:110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男49例,女61例,男女比0.8:1,年龄17~7... 目的: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因素,以提高临床诊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来经CTA及动脉瘤夹闭术确诊证实的110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分析其破裂因素。结果:110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男49例,女61例,男女比0.8:1,年龄17~77岁,平均49.3岁。CTA提示,110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大脑前动脉A1优势征63例(57.2%),其中左侧A1优势征46例,右侧A1优势征17例;大脑前动脉A1对称47例(42.8%)。另外,110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已诊断为高血压的58例(53%),血压正常的52例(47%)。结论:大脑前动脉A1优势征及高血压等先天性及后天性因素与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破裂因素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盖荣荣 葛吉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63-66,共4页
分析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患者使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估破裂危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在临汾市人民医院行CTA检查的共100例患者。根据动脉瘤有无破裂,分... 分析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患者使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估破裂危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在临汾市人民医院行CTA检查的共100例患者。根据动脉瘤有无破裂,分为破裂组58例和未破裂组42例。将两组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和临床特征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并用ROC曲线计算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破裂组瘤体最大径、SR值高于未破裂组(P<0.05),破裂组瘤颈宽、AR值高于未破裂组(P>0.05);破裂组IA位置分布情况和未破裂组对比(P>0.05);破裂组不规则形态率、血流入射角高于未破裂组(P<0.05);I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是SR值、血流入射角。ROC曲线分析结果:SR值>1[曲线下面积0.746、灵敏度75.73%、特异度64.35%]、血流入射角>117.5°[曲线下面积0.675、灵敏度53.32%、特异度75.02%]。结论 IA破裂的高危因素是SA值>1.984、血流入射角>1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破裂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涛 朱晓锋 +5 位作者 马俊 李世鹏 耿鑫 李经辉 余化霖 白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67-73,共7页
目的分析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危险因素,以期为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诊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危险因素,以期为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诊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根据是否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在基础特征如性别、年龄、吸烟史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血压、动脉瘤的最大直径小于5 mm、入射角>90°、子囊和泡样突起、形态是否规则的、瘤顶朝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OR:5.82,95%CI:1.23~27.51)、射角大于90°(OR:7.88,95%CI:1.27~48.59)、子囊和泡样突起(OR:11.92,95%CI:2.06~68.76)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史、最大直径小于5 mm、入射角大于90°、子囊和动脉瘤泡样突起、瘤顶朝向后外下方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 破裂危险因素 形态学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分析的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预测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温凌字 陈曦 +3 位作者 雷毅 冷硕 赵国峰 邓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9-923,共5页
目的分析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因素,构建破裂风险评分模型预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75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瘤体破裂47例(破裂组),未破裂28例(未破裂组)。根据临床资料及影像... 目的分析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因素,构建破裂风险评分模型预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75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瘤体破裂47例(破裂组),未破裂28例(未破裂组)。根据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形态学相关参数,构建破裂风险评分预测模型。结果破裂组、未破裂组动脉瘤深度(Hmax)、动脉瘤高度(Hp)、动脉瘤宽度(W)、入射夹角(IFA)、流出角(OFA)、长宽比(AR)、AR面积比、瘤体高度与宽度比(HWR)、子囊及其规则与否等动脉瘤形态参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max(β=1.328,OR=3.773,P=0.043)、IFA(β=0.076,OR=1.079,P=0.003)、AR(β=2.086,OR=8.055,P=0.049)为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构建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预测模型,破裂风险评分总分(R)=1.3×(Hmax)+0.1×(IFA)+2.1×(AR)。R经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ROC下面积为0.982,R=19为最佳截断值。结论 Hmax、IFA、AR值是预测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破裂风险评分预测模型,R>19提示动脉瘤可能破裂,R值越大破裂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破裂危险因素 形态学 风险评分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关于CTA评价脑动脉瘤稳定性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侯魁元 邓贺民 +2 位作者 刘建勇 盛学东 于广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471-1473,共3页
目的通过颅内动脉瘤患者相关病史结合CTA测量动脉瘤形态参数,评估颅内动脉瘤稳定性,减小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CT及CTA检查患有脑动脉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及CTA检... 目的通过颅内动脉瘤患者相关病史结合CTA测量动脉瘤形态参数,评估颅内动脉瘤稳定性,减小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CT及CTA检查患有脑动脉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及CTA检查结果分为A组(动脉瘤破裂组,31例)和B组(动脉瘤未破裂组,33例)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情况,以及CTA测量的形态相关参数。结果年龄比较(P=0.0028<0.05)、高血压病史比较(P=0.0389<0.005)、动脉瘤体积比较(P=0.0402<0.05)、动脉瘤瘤体高度分级比较(P=0.0275<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动脉瘤患者更容易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很可能是破裂的重要诱因,动脉瘤瘤体高度3~10 mm,及体积越大更容易破裂,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瘤体高度分级,动脉瘤体积可能是临床预测动脉瘤破裂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脑动脉瘤 破裂因素
下载PDF
金川矿区龙首矿西二副井1240~1120 m段井筒破坏机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亚林 和乾元 +4 位作者 李翠平 王珉 韩小磊 马波 杨志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814-9822,共9页
由于受到断层、不稳地围岩、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影响,金川矿区龙首矿西二采区副井井筒在1240~1120 m段发生变形和破裂,严重影响矿山正常安全生产。为研究副井1240~1120 m段井筒破坏机理,从工程地质条件、地应力环境以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等... 由于受到断层、不稳地围岩、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影响,金川矿区龙首矿西二采区副井井筒在1240~1120 m段发生变形和破裂,严重影响矿山正常安全生产。为研究副井1240~1120 m段井筒破坏机理,从工程地质条件、地应力环境以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因素对于副井井筒的破裂机理进行分析,认为软弱岩层、断层及膨胀性黏土矿物围岩等工程地质条件是造成副井变形破裂的主要原因;随着井筒深度的增加,井筒附近的地应力不断集中,亦是造成井筒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支护刚度不够、锚杆长度不足等因素也是造成副井变形破裂的重要因素。在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井筒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井筒变形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 龙首矿 副井 井筒破裂影响因素 有限元数值模拟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夏会会 刘莉 +3 位作者 费楠 张娜 常天娥 周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19期2692-2693,2704,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并发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患者的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AMI患者1639例,经超声证实为心脏破裂者15例,分析患者...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并发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患者的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AMI患者1639例,经超声证实为心脏破裂者15例,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龄(≥70岁)、女性、低体重者(<19 kg/m2)发生心脏破裂的可能性高;频繁呕吐、烦躁、情绪激动、过早活动、用力排便等为诱发因素.结论 CR是AMI在临床中致命性的并发症,抢救成功率低,对于高龄、女性、低体重AMI患者,尤其要严格护理评估观察,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及健康宣教以取得患者配合,及时消除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危险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