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砾石海滩变化及输移率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于跃 蔡锋 +2 位作者 张挺 戚洪帅 刘建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7,共9页
在我国采用砾石海滩在某些强动力区域进行海滩养护是一种新的尝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以厦门天泉湾人工砾石滩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至2016年间10条海滩剖面开展了5次周期性监测,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在人工砾石滩竣工完成后的一年时间内,滩... 在我国采用砾石海滩在某些强动力区域进行海滩养护是一种新的尝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以厦门天泉湾人工砾石滩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至2016年间10条海滩剖面开展了5次周期性监测,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在人工砾石滩竣工完成后的一年时间内,滩肩外沿线、岸线及滩面底角的砂砾分界线大幅度后退,滩肩宽度变窄;滩肩外沿线明显隆起,形成滩肩脊线;滩面坡度变大,且上游侧海滩的滩面普遍比下游侧海滩的滩面陡,一年后,岸滩整体变化趋于稳定。针对砾石滩不断向西南方向运移的现状,采用Leo C.van Rijn输移率公式计算砾石滩年平均输移率,并通过测量断面法、体积变化量法对Leo C.van Rijn公式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得出砾石滩年平均输移率的范围约为1 015.66~2 392.5 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砾石滩 形态演化 输移率 厦门天泉湾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的山东长山岛砾石海滩表层砾石形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兴 王永红 +1 位作者 徐杨杨 向亚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天然砾石海滩作为一种高能环境下的海岸堆积体,因其粒径粗、孔隙度大等特征,是良好的海岸防护屏障。了解砾石海滩形成过程离不开砾石形貌这一重要参数,但要快速、准确获得大量砾石的定量参数比较困难。本文对山东北长山岛3个砾石海滩(... 天然砾石海滩作为一种高能环境下的海岸堆积体,因其粒径粗、孔隙度大等特征,是良好的海岸防护屏障。了解砾石海滩形成过程离不开砾石形貌这一重要参数,但要快速、准确获得大量砾石的定量参数比较困难。本文对山东北长山岛3个砾石海滩(九丈崖、月牙湾、长滩)、南长山岛的4个砾石海滩(仙境源、林海、长山尾和明珠广场)进行现场剖面测量并采集砾石样品及砾石图像,应用ImageJ软件对砾石进行原位无干扰数字图像测算,可以快速大量分析砾石粒径、磨圆度等形貌参数。结果显示:砾石的粒径范围为4~79 mm,主要集中在中砾,各海滩分选较好;其中,北长山岛海滩的砾石平均粒径略小于南长山岛,北长山岛九丈崖海滩的砾石平均粒径最大,南长山岛的仙境源海滩砾石平均粒径最小。向海方向从滩肩到高潮线平均粒径逐渐减小,但在水边线处增大。砾石磨圆度介于0.59~0.75之间,等级均为圆状,砾石海滩均已达到较成熟阶段;其中北长山岛的月牙湾海滩砾石磨圆最好,长滩海滩砾石的磨圆最差,由陆向海磨圆度值呈增大的趋势。形状比率范围介于1.36~1.77之间,与磨圆度呈明显负相关(R2=0.98),砾石由陆向海从长条状渐变为椭圆状。南、北长山岛的砾石海滩的砾石形貌受到物源、动力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研究区砾石海滩坡度范围为16%~35%,海滩坡度与沉积物粒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滩 数字图像 形貌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金山三岛地貌类型与分布规律
3
作者 王百顺 石少华 +2 位作者 葛棣明 许建雄 孙杰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年第B11期39-42,共4页
对金山三岛地貌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完整的地貌单元从陆域向海域依次为陆地地貌、潮间带地貌、水下岸坡和海底地貌。陆地为剥蚀侵蚀丘陵或孤丘,基本地貌单元包括丘顶、山坡、陡崖、平台和断裂谷等。潮间带分为高潮滩、... 对金山三岛地貌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完整的地貌单元从陆域向海域依次为陆地地貌、潮间带地貌、水下岸坡和海底地貌。陆地为剥蚀侵蚀丘陵或孤丘,基本地貌单元包括丘顶、山坡、陡崖、平台和断裂谷等。潮间带分为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基本地貌单元包括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柱等海蚀地貌(又称岩滩),以及砾石滩、沙砾滩等堆积地貌。水下岸坡环岛发育,进一步分为侵蚀岸坡、稳定岸坡和堆积岸坡。海底地貌包括海底平原和海底潮流冲刷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三岛 地貌类型 地貌分布 海蚀崖 砾石滩 水下岸坡
下载PDF
乌糖水惊现二十一千克牛港鲹
4
《中国钓鱼》 1997年第12期26-26,共1页
在台湾若以定置竿钓法,钓上一尾12千克以上的牛港(鱼参),可就算得上大新闻,轰动钓界了。8月1日下午,台东县钓友王汉亮就以这一钓法力擒21千克牛港(鱼参)于台东市乌糖水海滨。
关键词 卷线器 大新闻 向海 砾石滩 心不甘 钓线 台湾 圆弧形 钓竿 入水
原文传递
吉林集安大朱仙沟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1
5
《考古》 1977年第6期426-426,共1页
1972年冬,集安县榆林公社社员在大朱仙沟门北山下取石垒坝,发现石斧、石刀和陶罐各一件。1974年10月初,吉林省博物馆和集安县文物保管所再次来现场调查,发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朱仙沟是一个东西向的狭隘溪谷,东端沟口最宽处尚不... 1972年冬,集安县榆林公社社员在大朱仙沟门北山下取石垒坝,发现石斧、石刀和陶罐各一件。1974年10月初,吉林省博物馆和集安县文物保管所再次来现场调查,发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朱仙沟是一个东西向的狭隘溪谷,东端沟口最宽处尚不及百米,南侧尚存数座已颓圮的高句丽墓。遗址处于沟口北山东麓的台地上,东距榆林公社朱仙大队约0.5公里。榆林河自北往南流经遗址东部,在东南汇合由西注入的大朱仙沟(河),伸向鸭绿江。遗址地势从西向东倾斜,坡度约8°,迤东俯临陡峭的山崖,高出榆林河河床的砾石滩约20米;南端呈斜坡,可下达大朱仙沟(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榆林 高句丽 集安 省博物馆 吉林 现场调查 鸭绿江 砾石滩 陶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