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秸秆生物碳/硅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锂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詹阳洋 吕鹏 +5 位作者 甄峰 杨佳勋 张中洋 李鸿儒 宋禹 曲斌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选用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通过高压釜水热法、退火热处理和机械球磨法等技术将其制备成生物碳/硅复合纳米材料,对制得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并探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生物碳纳米材料显示出层状结构,经高... 选用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通过高压釜水热法、退火热处理和机械球磨法等技术将其制备成生物碳/硅复合纳米材料,对制得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并探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生物碳纳米材料显示出层状结构,经高温退火后硅颗粒紧密、均匀地结合于生物碳表面及其结构边缘;这种碳源的生物碳材料中天然存在的氮原子产生的晶体缺陷可增强碳材料的导电性和反应活性,从而提高生物碳/硅复合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由于更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循环过程中形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膜消耗的可逆容量更少,因而CSi1(碳硅质量比为3:1)相对于CSi2(碳硅质量比为5:1)循环容量表现更佳,展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良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碳 碳/硅复合纳米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新型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龙海婷 荆桂花 +2 位作者 鹿美航 杨志峰 董元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为确定新型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IM)对盐(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液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IM,制备了ρ(IM)=3.15,6.30,9.45,12.60,15.75 g·L^(-1)的5种培养液,进行了不同添加量的IM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 为确定新型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IM)对盐(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液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IM,制备了ρ(IM)=3.15,6.30,9.45,12.60,15.75 g·L^(-1)的5种培养液,进行了不同添加量的IM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添加IM能有效缓解小麦幼苗的盐胁迫效应,其中以ρ(IM)=12.60 g·L^(-1)的处理能显著促进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降低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与叶片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增加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并显著提高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 小麦幼苗 盐胁迫 生长与生理特性
下载PDF
生物质碳-硅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长安 杨丽杰 +1 位作者 曹新龙 贾彦龙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生物质碳具有独特的孔结构,较大的层间距,可加速Li+在无定形碳中的扩散速度。采用纳米硅、沥青、生物质碳,通过喷雾造粒、高温热解法制备生物质碳-硅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SEM、表面分析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通过恒流充放电等实验... 生物质碳具有独特的孔结构,较大的层间距,可加速Li+在无定形碳中的扩散速度。采用纳米硅、沥青、生物质碳,通过喷雾造粒、高温热解法制备生物质碳-硅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SEM、表面分析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通过恒流充放电等实验研究电化学性能。该材料制备扣式电池的首次充电比容量达到1 692.5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90.7%。制备的18650型电池在2.75~4.20 V循环,以1.00 C循环616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1.44%;以0.50 C充电、1.00 C放电循环447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4.48%,高于沥青碳-硅复合材料的84.90%和91.98%,说明该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碳复合材料 生物质碳 沥青碳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钛硅复合氧化物局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晓光 董鹏 +4 位作者 周亚松 刘涛 张静 谢亚宁 胡天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用 XAFS(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分析了由溶胶-凝胶、液相浸渍和化学气相沉积等三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的 Ti K 边结构.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复合氯化物中的钛分散很好,液相浸渍法次之,而化学... 用 XAFS(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分析了由溶胶-凝胶、液相浸渍和化学气相沉积等三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的 Ti K 边结构.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复合氯化物中的钛分散很好,液相浸渍法次之,而化学气相沉积法最差,不论哪种方法,随钛含量(或钛硅原子比)的增加,边前特征峰 A2降低,钛的第一配位层 Ti-O 的配位数和键长增加;在复合载体中既有钛中心对称的八面体6配位 TiO_6的结构也有钛中心对称性差的四面体4配位 TiO_4或五面体5配位结构,并且随钛含量增加,钛的局域结构越来越接近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根据 XAFS、XRD、IR 表征结果,提出了钛硅复合氧化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FS 硅复合氧化物 溶胶-凝胶 液相浸渍 化学气相沉积 催化剂
下载PDF
钯-离子液体/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在胺羰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石峰 马宇春 +1 位作者 周瀚成 邓友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81-1783,共3页
A highly efficient Pd\|BMImCl/TiO\-\%y\%\|SiO\-\%x\% catalyst system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method from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esters was foun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 A highly efficient Pd\|BMImCl/TiO\-\%y\%\|SiO\-\%x\% catalyst system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method from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esters was foun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amines. The catalyst efficiency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previous papers and the TOF number reached to 10 372 when catalyst 0.05%Pd\|4.6%BMImCl/TiO\-\%y\%\|SiO\-\%x\% was used. The usability of ionic liquid was the key point for preparation of this catalyst system because of its high dissolvability to palladium complex and affording appropriate micro\|environment for the reaction. The synergism among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system. BET, AES and XRD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d the catalysts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离子液体/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合成 羰化 溶胶-凝胶 苯胺 氨基甲酸酯 环己胺 催化反应 催化活性
下载PDF
钛硅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冀晓静 郑经堂 +1 位作者 石建稳 赵玉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2-476,共5页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水解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评述了3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添加硅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添加硅后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了TiO2晶型转变温度,增强了其表面酸度,生成的Ti...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水解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评述了3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添加硅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添加硅后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了TiO2晶型转变温度,增强了其表面酸度,生成的Ti—O—Si键抑制了TiO2粒径的增大,拓宽了催化剂的禁带宽度,从而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复合氧化物 光催化 活性
下载PDF
钛硅复合氧化物晶体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冀晓静 郑经堂 +1 位作者 石建稳 赵玉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8-223,共6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和钛硅复合氧化物,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BET)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并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添加硅能有效的阻碍TiO2晶型转变,抑制TiO2晶粒生长,...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和钛硅复合氧化物,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BET)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并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添加硅能有效的阻碍TiO2晶型转变,抑制TiO2晶粒生长,细化晶粒,增大粒子的比表面积,加入硅还能使TiO2带隙能增加,使其具有更强的氧化还原能力;钛硅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当煅烧温度为900℃,添加硅的摩尔分数为20%时,光催化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复合氧化物 光催化 甲基橙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聚铁硅复合混凝剂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琼 许兆义 李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3,68,共5页
针对铁硅混凝剂的复合制备途径,设计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并将乙酸作为硅酸的阻凝剂引入到聚铁硅复合混凝剂中,从铁硅水溶液化学的角度上,研究了合成途径及乙酸根的引入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中所设计的铁硅共聚的合成途径,不... 针对铁硅混凝剂的复合制备途径,设计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并将乙酸作为硅酸的阻凝剂引入到聚铁硅复合混凝剂中,从铁硅水溶液化学的角度上,研究了合成途径及乙酸根的引入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中所设计的铁硅共聚的合成途径,不仅比目前研究中普遍采用的铁硅分别聚合后再混合在一起的合成途径好,而且在聚铁硅中引入乙酸,有利于改善混凝剂的存放稳定性和混凝剂的混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铁硅复合混凝剂 制备 阻凝剂 乙酸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镍-铬-硅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维平 刘中华 邹龙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5,共4页
在Ti-5621s合金表面采用激光熔覆制备了镍-铬-硅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以Ti5Si3和Cr3Si为主的颗粒增强相弥散分布在β-Ti和γ-Ni两相固溶体中;涂层的硬度较基体有显著的提高... 在Ti-5621s合金表面采用激光熔覆制备了镍-铬-硅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以Ti5Si3和Cr3Si为主的颗粒增强相弥散分布在β-Ti和γ-Ni两相固溶体中;涂层的硬度较基体有显著的提高;由于金属硅化物Ti5Si3和Cr3Si的高硬度、强原子间结合力,该复合涂层明显地改善了基体合金的摩擦和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激光熔覆 镍-铬-硅复合涂层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稀土—铝—硅复合脱氧剂主量元素的XRF光谱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素琴 耿东方 +1 位作者 李岩 刘子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4-56,共3页
提出了用PW 14 0 4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测定稀土—铝—硅复合脱氧剂主量元素Si、Al、Fe、Re等的方法。采用HNO3 和HF将试样溶解变为盐类 ,以偏硼酸锂和四硼酸锂作混合熔剂 ,NaNO3 作氧化剂 ,KI作脱膜剂熔融制成玻璃片样 ,运用分析程... 提出了用PW 14 0 4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测定稀土—铝—硅复合脱氧剂主量元素Si、Al、Fe、Re等的方法。采用HNO3 和HF将试样溶解变为盐类 ,以偏硼酸锂和四硼酸锂作混合熔剂 ,NaNO3 作氧化剂 ,KI作脱膜剂熔融制成玻璃片样 ,运用分析程序汇编外加通道 ,对试样中的主量元素进行XRF光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铝-硅复合脱氧剂 X射线荧光光谱 颗粒度效应 均质化 外加通道 炼钢
下载PDF
铝-硅复合还原氮化合成矾土基β-SiAlON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素平 郭艳芹 钟香崇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17,共3页
以高铝矾土(Al2O3含量68%)、金属铝粉和硅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混料,将混合均匀的试样,在1100℃~1550℃氮化处理6h,然后测定氮化试样的重量变化率,借助XRD、SEM及EDS等手段,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微区成分。对比单一还... 以高铝矾土(Al2O3含量68%)、金属铝粉和硅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混料,将混合均匀的试样,在1100℃~1550℃氮化处理6h,然后测定氮化试样的重量变化率,借助XRD、SEM及EDS等手段,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微区成分。对比单一还原剂铝、硅的反应过程,研究铝-硅复合还原剂还原氮化合成矾土基β-SiAlON的反应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1100℃,铝粉氮化生成AlN,同时铝粉还原SiO2生成Si;1200℃,硅粉氮化生成Si3N4,同时有硅粉、氮气和SiO2反应生成Si2N2O;1300℃~1350℃,Si3N4通过固溶逐渐转化为β-SiAlON,同时有少量硅粉发生还原反应;1400℃~1550℃,试样进入固溶阶段,β-SiAlON量逐渐增多,1500℃达最佳值,生成的β-SiAlON为颗粒状和短柱状。与单一还原剂相比复合还原剂生成β-SiAlON的含量相对较高,晶体发育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矾土 Β-SIALON 铝-硅复合还原剂 还原氮化反应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探究铝硅复合絮凝剂的凝聚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奎霞 朱书全 +2 位作者 于妍 赵华章 栾兆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采用正硅酸(TEOS)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制备新型铝硅复合絮凝剂(TEOS-PAC),以复合成分之间的作用特性作为研究复合絮凝剂凝聚絮凝作用机理的基础,采用离子交换法完全置换复合成分中与Al复合的Si,通过测Si形态,计算Si-Al复合率;同时,考... 采用正硅酸(TEOS)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制备新型铝硅复合絮凝剂(TEOS-PAC),以复合成分之间的作用特性作为研究复合絮凝剂凝聚絮凝作用机理的基础,采用离子交换法完全置换复合成分中与Al复合的Si,通过测Si形态,计算Si-Al复合率;同时,考查碱化度和硅铝摩尔比对复合率的影响以及复合率对混凝除浊效果的影响,并由此探究絮凝剂的凝聚絮凝机理;最后与传统的27AlNMR研究结果进行对照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聚铝硅相比,以正硅酸为硅源的铝硅复合絮凝剂含有更多的硅氧铝键,其硅铝间作用特性更强,絮凝效果更好;复合絮凝剂中聚硅与聚铝相互反应生成的新产物在絮凝剂凝聚絮凝作用中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复合絮凝剂 离子交换法 复合 ^27AlNMR
下载PDF
酵母/硅复合材料对铈(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卫红 宋玉君 +2 位作者 欧红香 卞维柏 潘建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酵母/硅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铈离子的吸附行为.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从动力学、等温吸附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傅...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酵母/硅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铈离子的吸附行为.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从动力学、等温吸附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H=5.5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20 min后吸附过程趋于平衡;共存离子对铈的吸附影响不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了酵母/硅复合材料对铈的吸附动力学行为.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材料的吸附平衡性能,表明该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36.1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硅复合材料 吸附 等温模型 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铸渗剂对铸钢件表面渗硅复合层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炳 张蜀红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98-1001,共4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及显微硬度仪等分析手段,对比分析了硅铁、结晶硅对铸钢件表面渗硅复合层厚度、微区成分、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铸渗工艺方法下,用硅铁做铸渗剂可以在铸钢件表面得到厚度为2.1~3....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及显微硬度仪等分析手段,对比分析了硅铁、结晶硅对铸钢件表面渗硅复合层厚度、微区成分、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铸渗工艺方法下,用硅铁做铸渗剂可以在铸钢件表面得到厚度为2.1~3.3mm表面质量较好的铸渗硅复合层,在此复合层中存有显微硬度高达1025HV的片状共晶型析出物,并且复合层与母材铸钢的界面为结合牢固的锯齿型冶金结合状态。而用结晶硅做铸渗剂得到铸渗硅复合层与母材铸钢的界面仅为机械结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工艺 铸渗硅复合 界面结合状态
下载PDF
钛铝硅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敏 王振领 +1 位作者 单永奎 戴立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1,共3页
0引言 无机以及有机排放污水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影响.粉煤灰是热电厂排弃物,其主要组成为SiO2@Al2O3,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占用大量耕地;工业有机染料污水由于不易光催化分解、残留的时间长,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地球表面... 0引言 无机以及有机排放污水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影响.粉煤灰是热电厂排弃物,其主要组成为SiO2@Al2O3,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占用大量耕地;工业有机染料污水由于不易光催化分解、残留的时间长,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地球表面水造成污染,因此,寻找科学、廉价的治理方法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硅复合氧化物 纳米复合材科 sol-gel方法 合成 染料污水 污水处理 脱色效果
下载PDF
磷/硅复合整理剂对真丝织物阻燃整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晋平 朱云朋 陈国强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20,共5页
利用有机磷化合物二甲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DMMEP)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ETS)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整理次序、反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真丝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可... 利用有机磷化合物二甲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DMMEP)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ETS)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整理次序、反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真丝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可成功将DMMEP与VETS复配同浴或分浴整理到真丝织物上,使得真丝织物具有阻燃性能。两组分同浴时,单体比例1︰1,添加量50%,浴比1︰30,pH 4.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0 min,整理真丝织物的极限氧指数达28.7%。两组分分浴时,质量比1︰1,先用DMMEP整理、再用VETS整理,整理真丝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复合 阻燃性能 真丝织物 整理剂
下载PDF
氟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晓燕 喻兰英 +3 位作者 罗宏 李新跃 陶云峰 葛宝 《弹性体》 CAS 2014年第5期68-71,共4页
在聚合物体系中以共价键的形式同时引入硅氧烷结构和含氟基团所得到的氟硅复合材料是近年来氟硅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氟硅橡胶、氟硅涂料、氟硅油的制备方法,并展望了氟硅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硅复合材料 橡胶 涂料 制备
下载PDF
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韵芳 孙彦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54-58,共5页
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硅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表征了其结构,并以甲基橙为目标物,详细探讨了煅烧温度、硅含量对钛硅复合氧化物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粉体具有锐钛相与金红石相的混晶结构,适量硅的引... 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硅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表征了其结构,并以甲基橙为目标物,详细探讨了煅烧温度、硅含量对钛硅复合氧化物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粉体具有锐钛相与金红石相的混晶结构,适量硅的引入可抑制TiO2粒径的增大与晶相的转变;经FT-IR分析可知复合物中TiO2与SiO2发生键合作用形成了Si-O-Ti键。当硅含量为10%,煅烧温度为800℃时,钛硅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佳,120min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到99%,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活性。而催化活性的提高源于催化剂中异相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复合光催化剂 两步溶胶-凝胶法 煅烧温度 含量
下载PDF
富钾硅复合物的农业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碧花 余贵芬 +2 位作者 魏朝富 车福才 高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2,共4页
富钾硅复合物中硅、钾、钙、镁养分的可溶性含量很高,但其有效态的养分含量却相对较低,故其养分只能缓慢地释放出来。在5个月的贮存过程中,多元复合物的水分含量对其养分的有效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其养分含量却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 富钾硅复合物中硅、钾、钙、镁养分的可溶性含量很高,但其有效态的养分含量却相对较低,故其养分只能缓慢地释放出来。在5个月的贮存过程中,多元复合物的水分含量对其养分的有效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其养分含量却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其中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钾、镁的变化规律。多元复合物中硅、钾、钙、镁4种养分元素的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钾硅复合 农业化学行为 有效养分 养分释放规律
下载PDF
铸钢件表面铸渗硅复合层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
研究了不同铸渗工艺对铸钢件表面铸渗硅复合层厚度和质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及显微硬度仪等分析手段,阐述了该铸件表面铸渗硅复合层的微观成分、组织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钢水的浇注温度为1560℃... 研究了不同铸渗工艺对铸钢件表面铸渗硅复合层厚度和质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及显微硬度仪等分析手段,阐述了该铸件表面铸渗硅复合层的微观成分、组织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钢水的浇注温度为1560℃左右时,铸钢件表面可以得到厚度为0.5—3.3mm且表面质量较好的复合层,另外渗硅层与母村铸钢的界面为结合牢固的锯齿型冶金结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工艺 铸渗硅复合 界面结合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