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F2^+注入硅栅PMOSFETγ辐照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廷庆 刘家璐 +1 位作者 张正选 赵元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8-91,共4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BF2^+注入硅栅PMOSFET阈值电压漂移与γ辐照总剂量之间的关系,深入地探讨了BF2^+注入抗γ辐照加固的机理。结果表明,BF2^+注入是一种抗γ辐照加固的新方法。
关键词 二氟化硼 离子注入 Γ辐照 硅栅PMOSFET
下载PDF
BF_2^+注入多晶硅栅的SIMS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家璐 张廷庆 +1 位作者 张正选 赵元富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4年第5期541-544,共4页
文本采用SIMS技术,分析了BF_2^+注入多晶硅栅退火前后F原子在多晶硅和SiO_2中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80keV,2×10^(15)和5×10^(15)cm^(-2) BF_2^+注入多晶硅栅经过900℃,30min退火后,部分F原子已扩散到SiO_a中。F在多晶硅和SiO_... 文本采用SIMS技术,分析了BF_2^+注入多晶硅栅退火前后F原子在多晶硅和SiO_2中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80keV,2×10^(15)和5×10^(15)cm^(-2) BF_2^+注入多晶硅栅经过900℃,30min退火后,部分F原子已扩散到SiO_a中。F在多晶硅和SiO_2中的迁移行为呈现不规则的特性,这归因于损伤缺陷和键缺陷对F原子的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化硼 硅栅 离子注入 SIMS
下载PDF
新型亚50纳米硅栅制作技术(英文)
3
作者 张盛东 韩汝琦 +3 位作者 刘晓彦 关旭东 李婷 张大成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5-568,共4页
提出并演示了一新型的低成本亚 5 0纳米多晶硅栅制作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是它与光刻分辨率无关 ,即不需要高分辨率光刻技术 .纳米尺度的栅掩膜图案是由台阶侧壁图形的转移所形成 .实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制成的硅栅的栅长由形成侧壁图形的... 提出并演示了一新型的低成本亚 5 0纳米多晶硅栅制作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是它与光刻分辨率无关 ,即不需要高分辨率光刻技术 .纳米尺度的栅掩膜图案是由台阶侧壁图形的转移所形成 .实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制成的硅栅的栅长由形成侧壁图形的薄膜之厚度所决定 ,大致为该厚度的 75 %— 85 % .SEM照片显示硅栅的剖面为倒梯形结构 .与其它结构 (如矩形或正梯形 )相比 ,该结构有利于减少栅电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栅 图形转移 光刻 微电子
下载PDF
硅栅CMOS集成电路测试图形的研究
4
作者 桂力敏 贺德洪 +6 位作者 丁瑞军 董胜强 谢嘉慧 陈承 陈康民 陈谷平 徐士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3-63,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用于硅栅CMOSIC园片级工艺诊断和可靠性监控的微电子测试图形。重点论述了(1)用于检测漏、源及多晶硅薄层电阻和因扩散及腐蚀引起的横向变化量的组合结构,(2)用于监测CMOSIC动态参数的结构设计及其对工艺的评价。
关键词 硅栅 CMOSIC 测试图形 组合结构
下载PDF
BF_2^+注入硅栅p沟MOS场效应晶体管辐射感生界面陷阱测量
5
作者 张正选 罗晋生 +2 位作者 袁仁峰 张廷庆 姜景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利用亚阈测量技术对BF+2 注入硅栅PMOSFET辐射感生界面陷阱进行了测量。对BF+2 注入PMOSFET具有抑制辐射感生界面陷阱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硅栅PMOSFET 辐射感生界面陷阱 MOS器件
下载PDF
90nm技术节点硅栅的干法刻蚀工艺研究
6
作者 张庆钊 谢常青 +3 位作者 刘明 李兵 朱效立 马杰 《微细加工技术》 2007年第5期44-47,共4页
进入90 nm工艺节点以后,在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工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带有图形的晶片(相对于白片而言)上的膜层结构设计和刻蚀工艺参数的优化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重点以具有栅氧化层、多晶硅层、二氧化硅和氮氧化硅... 进入90 nm工艺节点以后,在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工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带有图形的晶片(相对于白片而言)上的膜层结构设计和刻蚀工艺参数的优化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重点以具有栅氧化层、多晶硅层、二氧化硅和氮氧化硅复合硬掩膜层的典型结构图形晶片为基础,开展应用于90 nm技术节点的多晶硅栅的刻蚀工艺的研发,深入分析了氯气、溴化氢和氧气等反应气体在工艺中的作用,优化了工艺参数,得到了满足90 nm技术节点工艺要求的刻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 NM 硅栅 干法刻蚀
下载PDF
硅栅CMOS集成电路场区电离辐射性能研究
7
作者 赵元富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25,共4页
详细研究了硅栅CMOS集成电路场区电离辐射性能,分析了不同辐射偏置下,N沟场氧器件阈值电压漂移随辐射剂量的变化及场区边缘辐射寄生漏电对非封闭栅栅氧NMOS器件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离辐射引起的电路场氧隔离失效主... 详细研究了硅栅CMOS集成电路场区电离辐射性能,分析了不同辐射偏置下,N沟场氧器件阈值电压漂移随辐射剂量的变化及场区边缘辐射寄生漏电对非封闭栅栅氧NMOS器件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离辐射引起的电路场氧隔离失效主要来自于电离辐射引起的场区边缘寄生漏电,提出了分析场区边缘寄生漏电对器件辐射性能影响的等效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氧 电离辐射 硅栅器件 CMOS 集成电路
下载PDF
硅栅 MOS 结构 Poly-Si/SiO_2 界面研究
8
作者 赵杰 魏同立 +1 位作者 张安康 赵梦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8-43,共6页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表面分析手段,对硅栅MOS结构Poly-Si/SiO2界面进行分析,发现该界面不是突变的,存在着成份过渡区.根据多晶硅薄膜的成核理论,确定该过渡区形成的物理起源....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表面分析手段,对硅栅MOS结构Poly-Si/SiO2界面进行分析,发现该界面不是突变的,存在着成份过渡区.根据多晶硅薄膜的成核理论,确定该过渡区形成的物理起源.利用Fowler-Nordheim隧道发射和“幸运电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热载流子 硅栅MOS结构 Poly-硅 二氧化硅
下载PDF
硅栅CMOS电路版图设计规则检查全面性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薛耀国 韩继国 +2 位作者 冯金初 叶小曼 沈绪榜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文章指出了电路版图设计规则检查中经常遗漏的项目,并给出了编写检查这些项目的语句及技巧。就如何编写一个好的设计规则检查指令文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电路版图 设计规则 指令文件 硅栅CMOS电路
下载PDF
双端口2.5μm硅栅CMOS静态RAM(L68HC34)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玉璞 《微处理机》 1997年第2期13-16,共4页
介绍了双端口2.5μm硅栅CMOS静态RAM(L68HC34)的研制过程、工艺设计和工艺控制;分析了控制VT及降低R多的各种方法;并阐述了对发展IC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SRAM 单晶硅 多晶硅 硅栅 掺杂 IC CMOS
下载PDF
单层布线硅栅CMOS门阵列设计系统Galstar
11
作者 张钦海 万斌 +2 位作者 钱黎明 章开和 唐璞山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2-359,T001,T002,共10页
本文介绍了开发完成并实用化的单层铝布线硅栅CMOS门阵列设计系统Galstar.并从应用的角度,介绍 galstar系统的特点.
关键词 集成电路 设计 硅栅 CMOS 门阵列
下载PDF
选择性外延隔离P^+多晶硅栅PMOSFET
12
作者 凌浩 熊大菁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5-28,12,共5页
在离子注入埋层的硅片上,以SiO_2层为掩膜和隔离,生长了选择性外延(SEG)单晶硅层,并在此外延层上制作了P^+掺杂的多晶硅栅PMOSFET。浅源漏结的P^+多晶硅栅PMOSFET是使用一次离子注入同时完成栅与源漏的掺杂注入,并由低温退火与快速热退... 在离子注入埋层的硅片上,以SiO_2层为掩膜和隔离,生长了选择性外延(SEG)单晶硅层,并在此外延层上制作了P^+掺杂的多晶硅栅PMOSFET。浅源漏结的P^+多晶硅栅PMOSFET是使用一次离子注入同时完成栅与源漏的掺杂注入,并由低温退火与快速热退火完成杂质的再分布推进。测试结果表明PMOSFET的短沟道效应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OSFET 单晶硅层 隔离 硅栅 掺杂
下载PDF
纵向对称双硅栅薄膜MOSFET的等电位近似模型
13
作者 沈寅华 李伟华 +1 位作者 叶晖 陈炜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论述了纵向对称双硅栅薄膜 MOSFET的等电位近似模型的研究 ,通过对该器件建立泊松方程 ,并利用在阈值电压附近硅膜中的等电位近似 ,得到了这种对称双硅栅 MOSFET器件的电流模型 ,并在不同参数下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 ,最终得到 Ids-Vg
关键词 双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等电位近似模型 纵向对称双硅栅薄膜
下载PDF
N沟硅栅(6μm)E/D工艺探讨
14
作者 郭玉璞 《微处理机》 1990年第4期39-44,共6页
本文以 LN6845(其面积较大,功能较复杂)为例,对 E/D 工艺中的若干问题,如:工艺路线、材料选取、参数规范、工艺环境、工艺条件控制以及成品率决定因素等有关方面均做了详细探讨与介绍,对器件性能的提高以及成品率的稳定也做了实际探讨... 本文以 LN6845(其面积较大,功能较复杂)为例,对 E/D 工艺中的若干问题,如:工艺路线、材料选取、参数规范、工艺环境、工艺条件控制以及成品率决定因素等有关方面均做了详细探讨与介绍,对器件性能的提高以及成品率的稳定也做了实际探讨与介绍,以使工艺条件逐步最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路线 E/D 工艺条件 硅栅 器件性能 材料选取 等平面工艺 淀积 氮化硅 底膜
下载PDF
硅栅CMOS倒阱工艺研究
15
作者 刘显明 郑宜钧 张义强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1-25,共5页
我们从八十年代中期研究的一种倒阱工艺,采用高能注阱,使杂质峰位于阱内,形成载流子减速场,有利于克服常规工艺的自锁效应。阱深可由6~7μm降为2μm左右,能克服常规工艺的许多局限性,工艺简单,省掉高温推阱工艺,有利于大圆片低温工艺... 我们从八十年代中期研究的一种倒阱工艺,采用高能注阱,使杂质峰位于阱内,形成载流子减速场,有利于克服常规工艺的自锁效应。阱深可由6~7μm降为2μm左右,能克服常规工艺的许多局限性,工艺简单,省掉高温推阱工艺,有利于大圆片低温工艺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栅 CMOS 倒阱工艺
下载PDF
硅栅CMOS IC抗电离辐照加固工艺研究
16
作者 甘勇 赵元富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5-18,共4页
本文报道了硅栅CMOS IC抗电离辐照加固工艺,尤其对γ电离辐照最敏感的栅氧化工艺作了详细的研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优化的850℃下氢氧合成氧化工艺,并对栅氧化后的工艺步骤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场区的加固技术也进行了研究。采用... 本文报道了硅栅CMOS IC抗电离辐照加固工艺,尤其对γ电离辐照最敏感的栅氧化工艺作了详细的研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优化的850℃下氢氧合成氧化工艺,并对栅氧化后的工艺步骤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场区的加固技术也进行了研究。采用该工艺制造的CMOS LC4007电路的抗γ电离辐照能力达2×10^(6rad)(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栅CMOS 集成电容 电离辐照 加固
下载PDF
1微米硅栅CMOSASIC制造中RIE的应用
17
作者 曹茬 蔡根寿 《上海微电子技术和应用》 1996年第3期17-21,26,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1um双阱双层金属布线硅栅CMOS专用集成电路制造中采用先进的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对多种材料如LPCVD、Si3N4、PECVESi3N4、热SiO2、PEVEDSiO2、PSG、BPSG、多晶硅和Al-S... 本文主要介绍1um双阱双层金属布线硅栅CMOS专用集成电路制造中采用先进的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对多种材料如LPCVD、Si3N4、PECVESi3N4、热SiO2、PEVEDSiO2、PSG、BPSG、多晶硅和Al-Si(1.0%)-Cu(0.5%)合金等进行高选择比的,各向异性刻蚀的工艺条件及其结果。获得上述各种材料刻蚀后临界尺寸(CD)总损失<0.08um的优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栅 CMOS ASIC RIE 制造
下载PDF
3.5μm硅栅等平面CMOS工艺的研究
18
作者 冒建军 何建军 《电子工程师》 1992年第4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硅栅 CMOS电路 CMOS 工艺
下载PDF
硅栅和铝栅MOS器件的γ总剂量辐照比较
19
作者 李金华 林成鲁 《上海半导体》 1990年第1期5-8,共4页
关键词 硅栅 铝栅 MOS器件 Γ辐照
下载PDF
一种用于C-V测度的硅栅电容制作方法
20
作者 张辉然 《集成电路通讯》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采用掺磷多昌硅作电极材料与场注入隔离技术相结合的硅栅电容制作方法,克服了用AL做电有材料的C-V测试结构在实践中的不足,目前已在CMOS工艺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C-V测试 硅栅电容制作 多晶硅 电极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