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联剂改性硅灰棉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璐 苏堤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硅灰棉是树脂基摩擦材料常用的主要组分之一,分别采用硅烷偶联剂CX-602与KH-550,以及钛酸酯偶联剂TCA-201与TCA-311w对硅灰棉进行表面改性,以期改善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D-MS150定速实验机和ZYMM-1000缩比台架试验机(1:6)对摩擦材... 硅灰棉是树脂基摩擦材料常用的主要组分之一,分别采用硅烷偶联剂CX-602与KH-550,以及钛酸酯偶联剂TCA-201与TCA-311w对硅灰棉进行表面改性,以期改善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D-MS150定速实验机和ZYMM-1000缩比台架试验机(1:6)对摩擦材料试样进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研究偶联剂改性硅灰棉对树脂基摩擦材料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KH-550表面改性硅灰棉制备的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高温摩擦因数比未改性的试样提高22%,并且摩擦因数的稳定性最好,热衰退率最低(14%),摩擦试验后的质量损失和厚度损失都最小,分别为1.38 g和1.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采用不同基材制备的高硅氧棉毡绝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振朋 张琦 +7 位作者 郭仁贤 尚磊 祖群 刘松良 陈阳 张焱 徐彦 赵骁儒 《玻璃纤维》 CAS 2015年第4期32-35,共4页
采用不同品种的玻璃纤维原棉,经过酸处理所制备的高硅氧棉毡,对其导热系数进行分析对比后,得出当毡材结构相同的情况下,纤维本身含有的气孔率越高,且气孔尺寸越小,所制备的纤维毡的绝热性能越好的结论。
关键词 绝热材料 导热系数 气孔率
下载PDF
浸氟硅油玻棉除雾器在氯气干燥上的应用
3
作者 张晓春 《中国氯碱》 CAS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介绍了浸氟硅油玻棉除雾器的结构特点、除水和除酸雾机理以及在氯气干燥工艺上的使用效果,提出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浸氟油玻除雾器 氯气 干燥 应用 结构特点 除水 除酸雾 机理
下载PDF
FBT(稀土)复合保温涂料在炼油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新军 《中国科技信息》 2014年第8期232-233,共2页
通过F B T(稀土)复合保温涂料与传统保温材料的对比,可以清楚看出FBT(稀土)复合保温涂料的保温性能远远优于传统保温材料,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FBT(稀土)复合保温涂料 硅棉 保温
下载PDF
材料和结构对柔性热防护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振朋 杨玲 +3 位作者 张焱 郭仁贤 赵骁儒 吕兴珍 《玻璃纤维》 CAS 2020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了对比不同结构与组成的耐高温柔性热防护材料,设计了地面热试验方案,模拟实际使用中的热辐射环境,分别对以高硅氧方格布、高硅氧缝合垫、高硅氧与玄武岩复合缝合垫为主体材料的热防护材料进行隔热性能测试,得到在650℃和900℃热流下... 为了对比不同结构与组成的耐高温柔性热防护材料,设计了地面热试验方案,模拟实际使用中的热辐射环境,分别对以高硅氧方格布、高硅氧缝合垫、高硅氧与玄武岩复合缝合垫为主体材料的热防护材料进行隔热性能测试,得到在650℃和900℃热流下保持1800 s时间的试验数据。在本试验工况下,采用高硅氧与玄武岩复合缝合垫为主体材料的热防护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隔热性能。通过分析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可为今后相关领域的防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热防护材料 隔热性能 玄武岩
下载PDF
含氟硅油除雾玻璃棉在氯气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江苏氯碱》 1999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含氟 玻璃纤维 氯气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of a halogen-free P/N/Si flame retardant monomer with reactive siloxy group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tton fabrics 被引量:2
7
作者 Peihua Zhao Kuankuan Xiong +1 位作者 Wentao Wang Yaqing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322-1328,共7页
A novel halogen-free phosphorus–nitrogen–silicon flame retardant monomer with reactive siloxy groups,N-(diphenylphosphino)-1,1-diphenyl-N-(3-(triethoxysilyl)propyl) phosphinamine(DPTA)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was a... A novel halogen-free phosphorus–nitrogen–silicon flame retardant monomer with reactive siloxy groups,N-(diphenylphosphino)-1,1-diphenyl-N-(3-(triethoxysilyl)propyl) phosphinamine(DPTA)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was applied to the fire-resistant finishing of cotton fabric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DPTA has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1H NMR, and ^(31)P NMR spectroscopies. The chemically-grafted cotton fabrics, which were treated with 25 wt% DPTA, were obtained and confirmed b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 The flame retardancy and thermal property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limited oxygen index(LOI), vertical flammability test(VFT),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and microscale combustion calorimeter(MCC). It is noted that in vertical flammability test, the treated samples extinguished immediately upon removing the ignition source, whereas the untreated one was completely burned out. Furthermore, TGA and MCC tests revealed that the treated samples produced a high char formation and a low heated release during combusti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untreated and treated samples and the char residues after LOI test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refore, 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ed cotton fabrics with 25 wt% DPTA apparently improved the fireresistant and thermal perform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Si flame retardant Synthesis Cotton fabrics Flame retardanc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