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基氢硅氧烷中硅氢基(SiH)含量的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1
作者 姚成 张骥红 王镇浦 《江苏化工》 1993年第3期36-38,共3页
利用聚甲基氢硅氧烷(含氢硅油)中Si-H键在2150cm^(1-)处的吸收峰,建立了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含氢硅油中硅氢基含量(含氢量)的方法。将该法用于含氢硅油、合成匀泡剂和亲水型织物整理剂等样品中含氢量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聚甲 氧烷 硅氢基 织物 整理剂
下载PDF
聚(间二乙炔基苯-甲基氢硅烷)/含乙炔基苯并噁嗪树脂共混体系固化行为及其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卢丹 束长朋 +2 位作者 周权 宋宁 倪礼忠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0,共7页
聚(间二乙炔基苯-甲基氢硅烷)(PSA)和含乙炔基苯并噁嗪树脂(A-PBZ)在热作用下均能够聚合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研究了PSA/A-PBZ共混树脂(SB)的固化行为。通过红外光谱(FT-IR)、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SA/A-PBZ质量比为5∶... 聚(间二乙炔基苯-甲基氢硅烷)(PSA)和含乙炔基苯并噁嗪树脂(A-PBZ)在热作用下均能够聚合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研究了PSA/A-PBZ共混树脂(SB)的固化行为。通过红外光谱(FT-IR)、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SA/A-PBZ质量比为5∶2时共混树脂(SB-2)的固化特性,利用动态DSC分析,根据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计算得出SB-2共混树脂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08.4 kJ/mol、111.1 kJ/mol,反应级数分别为0.93和0.95,固化反应遵循一级反应机理。同时还对SB共混树脂体系的耐热性能进行了探究,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在氮气和空气氛围下,SB共混树脂固化物失重5%的温度(T_(d5))和1 000℃时的质量保留率均随着A-PBZ树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但SB共混树脂仍然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二乙炔苯-甲烷) 含乙炔苯并噁嗪树脂 固化行为 耐高温
下载PDF
聚(间乙炔基-甲基氢苯基硅烷)树脂的合成及其耐热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熊蒲兰 周权 倪礼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二氯甲基硅烷和间二乙炔基苯为原料,通过有机镁格氏试剂与卤代硅烷的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一种新结构的聚(间乙炔基-甲基氢苯基硅烷)树脂(PCS)。采用FT-IR、1 H-NMR、13 C-NMR和GPC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和TGA对树脂的固化反... 以二氯甲基硅烷和间二乙炔基苯为原料,通过有机镁格氏试剂与卤代硅烷的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一种新结构的聚(间乙炔基-甲基氢苯基硅烷)树脂(PCS)。采用FT-IR、1 H-NMR、13 C-NMR和GPC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和TGA对树脂的固化反应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S树脂在160°C及240°C处有固化反应放热峰;其固化产物具有优异的耐热及耐热氧化性能,在氮气与空气氛围下质量损失5%的温度(Td5)分别为644、595°C,而1 000°C的质量保留率分别为89.0%、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乙炔-甲烷)树脂 耐高温聚合物 固化行为 耐热性能
下载PDF
叔丁基二苯基氢硅烷的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爱明 倪秋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9-1573,共5页
以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SCl)为原料,硼氢化钾/氯化锌(KBH_4/ZnCl_2)为还原体系,制备了叔丁基二苯基氢硅烷(SH),产物结构经~1H-NMR确证。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和放大重复性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KBH_4)∶n(ZnCl_2)∶n(SCl)为2∶1.25... 以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SCl)为原料,硼氢化钾/氯化锌(KBH_4/ZnCl_2)为还原体系,制备了叔丁基二苯基氢硅烷(SH),产物结构经~1H-NMR确证。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和放大重复性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KBH_4)∶n(ZnCl_2)∶n(SCl)为2∶1.25∶1,100℃反应18h,平均收率为93.7%。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温和,操作方便,收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二苯 叔丁二苯 化钾 氯化锌 还原
下载PDF
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及其应用
5
作者 黄文润 《有机硅材料》 CAS 2015年第1期61-68,共8页
概述了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的结构,介绍了层级为1和层级为2的烯烃基碳硅氧烷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以及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在有机聚合物改性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如:与有机单体溶液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 概述了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的结构,介绍了层级为1和层级为2的烯烃基碳硅氧烷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以及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在有机聚合物改性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如:与有机单体溶液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共聚物、与丙烯酸酯单体乳液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与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共聚制备化妆品成膜剂、与甘油或木糖醇共改性制备亲水性有机硅交联共聚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烷 树枝状 大分子单体 M支链 烯烃 硅氢基 化妆品
下载PDF
导热加成型硅胶贮存稳定性及单组分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钟冬晖 唐正华 葛建芳 《河北化工》 2008年第8期27-30,共4页
针对裸露的电子元件及其连接组合,研究以乙烯基硅油和氢基硅油为主要组分的有机硅橡胶作为灌封材料。比较了不同含量的H基硅油作为交联剂对凝胶时间的影响;探讨了催化剂有机铂络合物中毒的原因,对着色剂进行了元素分析,相应提出了抗中... 针对裸露的电子元件及其连接组合,研究以乙烯基硅油和氢基硅油为主要组分的有机硅橡胶作为灌封材料。比较了不同含量的H基硅油作为交联剂对凝胶时间的影响;探讨了催化剂有机铂络合物中毒的原因,对着色剂进行了元素分析,相应提出了抗中毒措施,并得出了有效的抗毒剂;并针对电子元件及其连接组合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的问题,研制出了导热型电子模块灌封材料;同时,比较了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灌封材料 乙烯
下载PDF
单官能化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肖俊平 王欣 《有机硅材料》 CAS 2011年第5期300-305,共6页
以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部分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七聚(异丁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T7);T7继续与乙烯基三氯硅烷、三氯氢硅、四氯化硅、3-氯丙基三氯硅烷反应封角后,得到单官能度的倍半硅氧烷(T8);T8再转化为其它官能团的倍半硅氧... 以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部分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七聚(异丁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T7);T7继续与乙烯基三氯硅烷、三氯氢硅、四氯化硅、3-氯丙基三氯硅烷反应封角后,得到单官能度的倍半硅氧烷(T8);T8再转化为其它官能团的倍半硅氧烷(POSS),合成了一系列单官能度的POSS:乙烯基POSS、活性氢基POSS、氯基POSS、羟基POSS、二甲基氢硅氧基POSS、氯丙基POSS、叠氮丙基POSS。利用1H核磁共振光谱、13C核磁共振光谱、29Si核磁共振光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官能化 倍半氧烷 异丁 乙烯 二甲 氯丙 叠氮丙
下载PDF
苯并噁嗪改性硅炔树脂固化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德 李泽宇 +3 位作者 白小陶 贾宇翔 胡文杰 周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72,80,共8页
通过含氰基和乙炔基的苯并噁嗪(BZ-BPA)改性聚(间二乙炔基苯一甲基氢硅烷)(PSA)制备了一系列BP共混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法分析了BP共混树脂的固化行为,结果表明,噁嗪环、硅氢键、端... 通过含氰基和乙炔基的苯并噁嗪(BZ-BPA)改性聚(间二乙炔基苯一甲基氢硅烷)(PSA)制备了一系列BP共混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法分析了BP共混树脂的固化行为,结果表明,噁嗪环、硅氢键、端乙炔基、内乙炔基及氰基等活性基团均参与了固化反应。BP-3固化物在N_(2)和空气中热失重5%的温度(T_(d5))及1000℃质量保留率分别为687.3℃,92.1%和582.4℃,26.5%。石英纤维增强BP树脂复合材料(QF/BP)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常温下弯曲强度从153.5 MPa提高至300.4 MPa、层剪剪切强度从21.6 MPa提高至35.6 MPa;400℃热氧化2 h后,QF/BP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保留率高于60%,600℃热氧化15 min后树脂结构已遭破坏;QF/BP-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超过500℃。以上结果表明,BP共混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二乙炔苯一甲烷) 苯并噁嗪 固化行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三羰基(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及其钼氢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化学键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许金生 邝代治 冯泳兰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2-1216,共5页
用G98W程序和Lanl2dz基组,全结构优化三羰基(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Me_3SiC_5H_4)Mo(CO)_3]^-(Ⅰ)及三羰基(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钼氢化合物[(Me_3SiC_5H_4)MoH(CO)_3](Ⅱ)。振动频率分析和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位于环戊二烯环(Cp... 用G98W程序和Lanl2dz基组,全结构优化三羰基(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Me_3SiC_5H_4)Mo(CO)_3]^-(Ⅰ)及三羰基(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钼氢化合物[(Me_3SiC_5H_4)MoH(CO)_3](Ⅱ)。振动频率分析和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位于环戊二烯环(Cp)上的钼能形成半夹心结构的"稳定"化合物。其键长、原子电荷、分子轨道成份和前沿轨道能都表明,钼原子与环戊二烯通过p-d作用形成"氢键",Cp环碳上的p电子和Mo原子d轨道的电子,向钼原子的p轨道转移,形成电荷转移配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羰(三甲)环戊二烯钼负离子 三羰(三甲)环戊二烯 从头计算 电子结构
原文传递
新材料乙烯基无水硫酸钙制备方法研究
10
作者 刘海顺 王涛 龚小平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9年第12期65-66,共2页
为了得到有机改性的无机胶凝材料,普遍采用在无机胶凝材料中混入有机树脂组分的方案,例如可再分散胶粉、醋酸聚丙烯丙烯乳液、107胶等,但这种混入的方法并未实现无机物与有机物的键合,因此在强度等物理指标上并没有实际性的突破。为了... 为了得到有机改性的无机胶凝材料,普遍采用在无机胶凝材料中混入有机树脂组分的方案,例如可再分散胶粉、醋酸聚丙烯丙烯乳液、107胶等,但这种混入的方法并未实现无机物与有机物的键合,因此在强度等物理指标上并没有实际性的突破。为了得到一种键合的有机物改性无机胶凝材料,本文介绍了使用石膏作为无机胶凝材料,与乙氢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在微波和短波红外辐射条件下实现了无机胶凝材料与乙烯基的键合,得到了真实意义上的有机改性的无机胶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硫酸钙 二甲乙烯 微波 短波红外辐射
下载PDF
Effect of Aminoaromatic Acids as Additives on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the Platinum-catalyzed Hydrosilylation of Alkenes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赢 彭家建 +3 位作者 胡应乾 厉嘉云 邱化玉 来国桥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38-1042,共5页
A series of aromatic acids has been tested as additives for the platinum-catalyzed hydrosilylation of styrene with triethoxysilane. Both excellent conversion of styrene and selectivity in favor of the ,β-adduct were ... A series of aromatic acids has been tested as additives for the platinum-catalyzed hydrosilylation of styrene with triethoxysilane. Both excellent conversion of styrene and selectivity in favor of the ,β-adduct were achieved using aminobenzoic acids as additive. Moreover, the use of 4-aminobenzoic acid led to significantly superior enhancement in bot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among the tested aminobenzoic acids. Indeed, 100% conversion of styrene and 98.4% selectivity in favor of the β-adduct were obtained. Additionally, hydrosilylations of various alkenes with a variety of platinum catalysts have also been tested, and in each case the conversion of substrate and the selectivity of the β-adduct were promoted by using 4-aminobenzoic acid as addi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SILYLATION platinum catalyst aminoaromatic acid additive
下载PDF
A novel preparation method of sulfonic functionalized silica: CH3SO3H as the sulfonic source and Al as the bridge
12
作者 Naiwang Liu Jiajia Yao Li Sh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64-270,共7页
A novel approach is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synthesis of sulfonic-functionalized silica material. Results from 29Si and 27AI NMR suggest that the AI acts as the bridging atom connecting the methanesulfonate and silic... A novel approach is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synthesis of sulfonic-functionalized silica material. Results from 29Si and 27AI NMR suggest that the AI acts as the bridging atom connecting the methanesulfonate and silica matrix. Further pyridine-FTIR spectra followed by catalytic activity tests demonstrate tha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methods, our new approach results in higher Lewis acid site concentration,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superior catalytic activity. Moreover, the whole catalysis preparation procedure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pecifically, the silica matrix is synthesized through hydrolysis of tetrae- thylorthosilicate employing formic acid as hydro-catalyst, in which no surfactant species or precursors were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sulfonic acid SILICA SULFONATION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