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硅素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魏海燕 张洪程 +2 位作者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本文首先讨论了水稻硅素吸收的生理机制及其营养特性,然后从土壤和肥料的角度阐明水稻硅素营养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评价水稻硅素营养状况的相应指标。基于对水稻硅素营养的全面思考,文章最终对以后的...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本文首先讨论了水稻硅素吸收的生理机制及其营养特性,然后从土壤和肥料的角度阐明水稻硅素营养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评价水稻硅素营养状况的相应指标。基于对水稻硅素营养的全面思考,文章最终对以后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新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素营养
下载PDF
硅素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杜彩琼 林克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综述了硅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的含量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同时还讨论了硅在减少铁、锰。
关键词 硅素营养 植物生长 重金属 毒害 病虫害
下载PDF
水稻硅素营养与硅肥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春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1期10-11,共2页
水稻硅素营养与硅肥试验叶春(浙江省农业厅土肥站)水稻是硅素需要量最大的作物。水稻茎叶中的SiO2含量可高达20%.比其他必需营养元素含量均高(N1.40%.P0.25%~0.45%,K0.25%~0.75%,Ca0.... 水稻硅素营养与硅肥试验叶春(浙江省农业厅土肥站)水稻是硅素需要量最大的作物。水稻茎叶中的SiO2含量可高达20%.比其他必需营养元素含量均高(N1.40%.P0.25%~0.45%,K0.25%~0.75%,Ca0.29%~0.56%,Mg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素营养
下载PDF
水稻与硅素营养 被引量:7
4
作者 季应明 陈斌 《中国稻米》 2003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硅素营养
下载PDF
水稻硅素营养与硅肥施用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唐东胜 黄金涛 《汉中科技》 2013年第4期24-24,33,共2页
水稻是喜硅作物,硅肥是一种很好的新型多功能品质肥料、保健肥料、植物调节性肥料,被人们称之为继氮肥、磷肥和钾肥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我国对硅肥的开发研究比较晚,但近年来硅素营养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重点介绍硅... 水稻是喜硅作物,硅肥是一种很好的新型多功能品质肥料、保健肥料、植物调节性肥料,被人们称之为继氮肥、磷肥和钾肥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我国对硅肥的开发研究比较晚,但近年来硅素营养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重点介绍硅素营养特点和硅肥施用技术,对水稻优质高产和发展无公害高效农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素营养 施用技术
下载PDF
硅素营养与植物的相互作用
6
作者 李信炜 林秋华 孙绍希 《科技风》 2012年第9期228-228,共1页
硅素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主要包括:对植株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对植物体内其他营养元素的影响、调节光合和蒸腾作用、增强抗病抗逆性能,以此促进植株发育,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针对硅素营养对其做出展望。
关键词 植物 硅素营养 生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水稻硅素营养与增产作用
7
作者 周伯瑜 《上海农业科技》 1990年第4期22-22,共1页
土壤中本来不缺硅,平均含硅33%左右,但土壤中硅的有效性很低,多在50~100ppm左右。水稻只能吸收、利用溶解于水中的硅离子或分子态的硅酸。在当前土地复种指数大、有机肥料急剧减少、氮肥过量施用的情况下,稻田土壤中硅酸含量已远不能... 土壤中本来不缺硅,平均含硅33%左右,但土壤中硅的有效性很低,多在50~100ppm左右。水稻只能吸收、利用溶解于水中的硅离子或分子态的硅酸。在当前土地复种指数大、有机肥料急剧减少、氮肥过量施用的情况下,稻田土壤中硅酸含量已远不能满足水稻营养之需。水稻缺硅,不但影响营养生长,而且影响生殖生长。营养生长阶段缺硅,引起生育不良,如生育初期,叶身如柳条一样下垂,株高降低,分蘖、小穗数减少,发生白穗,结实率低,易感染病害,籽粒上有褐色斑点;生殖生长阶段缺硅,影响更大,会导致每穗粒数或成熟籽粒减少。测定表明,水稻成熟期的茎、叶中,含硅量占干物重的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素营养 增产
下载PDF
硅素营养与水稻生产
8
作者 周伯瑜 黄美槐 《农经》 1996年第4期40-40,共1页
在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将硅列为水稻栽培中氮、磷、钾之后的第四营养元素。我国南方各水稻产区,在硅肥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成效。湖北省自1981年以来,在近20个县市进行试验,水稻施用硅肥,平均亩增产稻谷50kg 左... 在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将硅列为水稻栽培中氮、磷、钾之后的第四营养元素。我国南方各水稻产区,在硅肥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成效。湖北省自1981年以来,在近20个县市进行试验,水稻施用硅肥,平均亩增产稻谷50kg 左右。水稻是喜硅作物,对硅要求多,每生产500kg稻谷,需吸收二氧化硅60kg,远多于氮、磷、钾三要素吸收的总和。水稻缺硅,穗数减少,发生白穗,结实不良,籽粒上有褐色斑点,穗数减少,易倒伏,病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素营养 水稻生产 水稻栽培 二氧化 水稻施用 营养 结实不良 菲律宾 湖北省
下载PDF
水稻硅素营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朱小平 王义炳 李家全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2-233,共2页
在东海县白浆土上进行水稻硅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水稻成熟期提前,抗逆能力增强。硅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后期。分蘖期后,水稻吸硅能力剧增,并主要分布在叶和叶鞘中,而茎和穗中相对较少。
关键词 水稻 硅素营养 白浆土 田间试验
原文传递
小麦蚕豆间作下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硅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平 鲁耀 +2 位作者 董艳 汤利 郑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4,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条件下4种施氮水平(0、162.5、325和487.5 mg/kg)对不同生育期小麦硅含量、硅累积量和累积速率、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提高了抽穗期和成熟期小麦叶片、茎中硅含量和小麦地上部植株硅的累积...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条件下4种施氮水平(0、162.5、325和487.5 mg/kg)对不同生育期小麦硅含量、硅累积量和累积速率、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提高了抽穗期和成熟期小麦叶片、茎中硅含量和小麦地上部植株硅的累积量。与单作相比,间作小麦平均硅累积量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了33%、41%、51%和18%,说明间作对硅的吸收累积具有显著优势。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间作小麦硅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单作。施氮会减少小麦叶片、茎和穗中硅的含量,但间作能明显缓解由于施氮引起的小麦叶、茎硅含量的下降趋势。施氮对小麦硅累积量和硅的吸收速率也有显著影响,单作和间作小麦硅累积量和吸收速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蚕豆间作显著提高了硅在小麦叶、茎中的分配比例,施氮水平对小麦穗中分配比例的影响与叶和茎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蚕豆间作 硅素营养 施氮水平
下载PDF
水稻硅素营养与硅肥施用
11
作者 秦前淦 《新农村》 1997年第5期12-13,共2页
硅是水稻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据测定,每生产500公斤稻谷,水稻植株需从土壤中吸收二氧化硅50~100公斤,平均为75公斤,大大超过对氮(9~11.8公斤)、磷(3~6.4公斤)、钾(9.2~19.1公斤)的吸收量。由于硅在一般土壤中含量较多。
关键词 硅素营养 水稻植株 二氧化 营养 一般土壤 吸收量 稻谷 测定 有机质
原文传递
毛竹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炳堂 洪顺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68-374,共7页
探讨了在有效硅含量水平较低的流纹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上,中、低产毛竹林施用硅肥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产毛竹林中施用硅肥是没有增产效果的;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尽管较低,但足够毛竹生长对硅素的需要。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对... 探讨了在有效硅含量水平较低的流纹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上,中、低产毛竹林施用硅肥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产毛竹林中施用硅肥是没有增产效果的;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尽管较低,但足够毛竹生长对硅素的需要。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对硅素营养的诊断结果提示:即使在具有较高竹材产量的竹林中,无论施用N、P、K三要素肥料与否,硅的营养状况仍然是接近适宜水平的。鉴于中国大多数竹林的实际情况,认为目前生产上尚无施用硅肥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土壤有效 硅素营养 综合诊断施肥法
下载PDF
沿黄稻区水稻施用硅肥增产机理初探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全志 高尔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08-313,共6页
994—1995年在田间条件下对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应。其机理为:施硅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根系二价铁离子的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增加茎秆充实度,有利于耐肥抗倒和提高抗... 994—1995年在田间条件下对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应。其机理为:施硅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根系二价铁离子的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增加茎秆充实度,有利于耐肥抗倒和提高抗纹枯病能力;改善冠层叶片的直立性,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时间,延缓叶片衰老速度并提高光合速率;增加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素营养 施肥
下载PDF
水稻施用硅肥增产的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52
14
作者 高尔明 赵全志 《耕作与栽培》 1998年第5期20-22,28,共4页
田间条件下对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应,其机理在于:施硅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根系二价铁离子的氧化力和根系脱氢酶活性;增加茎秆充实度和机械组织厚度,有利于... 田间条件下对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应,其机理在于:施硅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根系二价铁离子的氧化力和根系脱氢酶活性;增加茎秆充实度和机械组织厚度,有利于耐肥抗倒和抗纹枯病能力的提高;改善冠层叶片的直立性,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时间,延缓叶片衰老速度并提高光合速率;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 水育秧 硅素营养 施肥
下载PDF
水淬渣与钢渣硅肥对玉米硅、磷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新 陈家杰 +2 位作者 刘涛 唐诚 褚贵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0,共6页
硅作为有益元素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及增强抗逆性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本研究在2013—2014年进行了2年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水淬渣硅肥和钢渣硅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施硅对玉米硅、磷营养吸收及硅肥利用率的效应。结果表... 硅作为有益元素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及增强抗逆性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本研究在2013—2014年进行了2年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水淬渣硅肥和钢渣硅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施硅对玉米硅、磷营养吸收及硅肥利用率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硅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P<0.05),如在抽雄、乳熟及成熟期水淬渣硅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别比不施硅肥处理(CK)处理提高36.9%、15.3%和9.7%;施硅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和产量(P<0.05),水淬渣和钢渣硅肥处理的玉米产量为17 979 kg/hm2和17 134 kg/hm2,分别比CK处理提高18.9%和13.3%。2年结果均显示硅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玉米植株的吸硅量与吸磷量(P<0.05),水淬渣与钢渣硅肥处理的年均吸硅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14.6%和10.4%,其年均吸磷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11.5%和8.7%。玉米吸硅量与吸磷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硅肥处理可显著改善玉米生育期内磷素营养,提高磷肥偏生产力;水淬渣硅肥和钢渣硅肥年均硅肥利用率分别达38.9%和27.8%,且水淬渣硅肥利用率明显高于钢渣硅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水淬渣 玉米 硅素营养 营养
下载PDF
水稻土供硅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绘文 吴建富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7期189-190,共2页
硅是对水稻生长有益的元素,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养分的吸收、产量与品质形成以及逆境生理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硅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供硅能力、水稻吸硅特性、硅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增施硅肥指标、硅素营养评价方法... 硅是对水稻生长有益的元素,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养分的吸收、产量与品质形成以及逆境生理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硅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供硅能力、水稻吸硅特性、硅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增施硅肥指标、硅素营养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今后水稻土硅素营养研究的重点提出了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供 水稻 硅素营养
下载PDF
硅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介会栋 徐昆 +4 位作者 王新兵 孙丽丽 张婧 王晓珍 张红雷 《现代化农业》 2011年第2期15-17,共3页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有硅酸植物的代表之称。有关水稻硅素营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SOMMER首先提出水稻是喜硅作物,硅是水稻良好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至50年代中期近20年时间里,研究工作主要是探讨硅素在水稻生理...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有硅酸植物的代表之称。有关水稻硅素营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SOMMER首先提出水稻是喜硅作物,硅是水稻良好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至50年代中期近20年时间里,研究工作主要是探讨硅素在水稻生理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育 产量 美国加州大学 硅素营养 作物 年代
下载PDF
我国南方利用钢铁冶金渣作农肥的初步总结 被引量:4
18
作者 臧惠林 《农业环境保护》 1986年第3期34-35,31,共3页
钢铁冶金渣是含钙镁硅磷和锰锌铜等,具有多种作物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在国外把它作为农肥早就普遍施用。例如,钢渣作为磷肥,已有整整100年的历史。在以产水稻为主的日本和朝鲜.
关键词 钢铁厂 大豆 冶金工厂 热制磷肥 钢渣磷肥 钢铁渣 土壤有效 水稻生长 钙肥 增产效益 经济效果 增产效果 硅素营养 冶金渣
下载PDF
《浙江农业科学》2010年(1~6期)总目次
19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436-1443,共8页
关键词 试验初报 单季晚稻 双季茭白 稻纵卷叶螟 水稻害虫 稻飞虱 氮肥用量 硅素营养 试验简报 水稻土 稻田土壤 耕作土壤 农业科学 浙江 目次 2010
下载PDF
Effects of Nutrition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Heterotrophic Eicosapentaenoic Acid Production of Diatom Nitzschia laevis 被引量:3
20
作者 CAO Xiaohong LI Songyao WANG Chunling LU Meif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8年第3期333-338,共6页
The effects of several nutrition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production of diatom Nitzschia laevis were studied. 4LDM (quadrupled concentration of the nutrient salt) was the optimal con... The effects of several nutrition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production of diatom Nitzschia laevis were studied. 4LDM (quadrupled concentration of the nutrient salt) was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 salt for the growth and EPA production ofN. laevis. The growth ofN. laevis was inhibited when the glucose concentration was either lower than 10gL^-1 or higher than 15 gL^-1. Both sodium nitrate and urea were good nitrogen sources for the growth and EPA production, while ammonium chloride seriously decreased the dry cell weight (DW) and the EPA content. Silicate seriously influenced the growth of N. laevis. The maximum DW of 2.34 gL^-1 was obt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150 mgL^-1 Na2SiO3· 9H2O. The EPA content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when the silicate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than 150mgL^-1; however, higher silicate concentrations resulted in a steady decrease of EPA content. Low medium salinity (≤29) did not seem to influence the DW of N. laevis, and high salinity resulted in a decrease of DW. The highest EPA content (4.08%) and yield (110mgL^-1) were observed at the salinity of 36 and 29, respectively. Key word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eicosapentaenoic acid; microalga; Nitzschia laevis; heterotro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eicosapentaenoic acid MICROALGA Nitzschia laevis HETEROTROPH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