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道内镜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下泪小管阻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瑜 李劲 +1 位作者 杜晓燕 赵平千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泪道内镜治疗下泪小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收入本院的24例下泪小管阻塞的中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5岁,24只患眼),将泪道内镜插入患者泪道,直视下找到下泪小管阻塞部位用980激光清除阻塞处组织,使泪道通畅... 目的:研究泪道内镜治疗下泪小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收入本院的24例下泪小管阻塞的中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5岁,24只患眼),将泪道内镜插入患者泪道,直视下找到下泪小管阻塞部位用980激光清除阻塞处组织,使泪道通畅后,将硅胶管置入下泪小管并固定。结果24例眼泪下泪小管阻塞患者在泪道内镜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后,随访3个月,泪道通畅18例,泪道阻塞6例。结论泪道内镜可以直接找到阻塞部位,980激光治疗损伤最小,下泪小管生理结构可恢复,术后反应轻。而联合硅胶管置入使泪道临床再通率提高,两者结合是下泪小管阻塞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镜 泪小管阻塞 硅胶管置入
下载PDF
钻切后硅胶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大美 张可杰 +1 位作者 张培霖 盘如刚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12-313,共2页
我们于1993年至1995年10月采用新术式──钻切鼻泪管阻塞后置入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23例患者中,永久性置管4例均痊愈,短期置管19例中有3例失败;痊愈率为86.9%。此术式简单易行,费时短、效果显著,利于基层普及应用。
关键词 鼻泪管 泪管阻塞 钻切术 硅胶管置入
下载PDF
泪道硅胶管置入在小儿泪道疾病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慧玲 罗俊 +2 位作者 熊师 王曦琅 陶丽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泪道疾病 硅胶管置入 应用 小儿 2009年
下载PDF
泪小管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高翔 于晓玲 +3 位作者 刘煜萍 刘雪 张立军 董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泪小管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58例泪小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进行泪小管切开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与分析泪小管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58例泪小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进行泪小管切开治疗,观察组进行泪小管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泪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中不同泪小管炎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积分与泪液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与泪液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小管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高,在泪小管炎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切开 硅胶管置入 泪小管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汤玮玮 许育新 +1 位作者 梁坤 陶黎明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比较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和常规硅胶管置入这两种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112例(165只眼)成人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81只眼),采用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对照组56例(84只眼),采用常规... 目的比较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和常规硅胶管置入这两种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112例(165只眼)成人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81只眼),采用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对照组56例(84只眼),采用常规硅胶管置入治疗。术后定期检查,随访6~9个月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成功率(83.75%)高于对照组(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9,P=0.042)。其中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手术成功率最高(91.12%),病程在1~3年之间的患者手术成功率次之(81.48%),而病程>3年的患者成功率最低(66.67%),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13)。未观察到泪小点豁开、泪小点外翻等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的方法治疗泪道阻塞患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泪道扩张绳 硅胶管置入
下载PDF
硅胶管置入治疗泪小管断裂23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康建华 庞晓东 +3 位作者 朱卉 王洁 易贤楚 李医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5,共1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断端 ,螺旋状泪道探针引进硅胶管为支架 ,治疗下泪小管断裂 2 3例 2 3眼 ,均为一期泪小管吻合术。结果  3~ 6月拆管后冲洗通畅 ,经半年以上随访无溢泪。结论 ...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断端 ,螺旋状泪道探针引进硅胶管为支架 ,治疗下泪小管断裂 2 3例 2 3眼 ,均为一期泪小管吻合术。结果  3~ 6月拆管后冲洗通畅 ,经半年以上随访无溢泪。结论 硅胶管柔软无刺激性 ,有利于泪小管内壁粘膜细胞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管置入 治疗 泪小管断裂
下载PDF
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失败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华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751-751,共1页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泪道激光 联合硅胶管 术后复发
下载PDF
硅胶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40例疗效观察
8
作者 孔卫平 《九江医学》 2000年第3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泪道阻塞 硅胶管置入 治疗方法 疗效
下载PDF
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硅胶管逆行 慢性泪囊炎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鼻泪管置入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附21眼疗效观察)
10
作者 张晶 王强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59-60,共2页
本文报道了对20例(2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施行泪鼻管置入硅胶管术的情况,随访5月~1年,总有效率100%,对此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优缺点作了讨论。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泪管硅胶管
下载PDF
毛细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48例的护理
11
作者 王秀霞 陈辉 +2 位作者 朱凤兰 吴瑞贤 张旭 《医学信息》 2011年第6期1653-1654,共2页
目的总结48例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患者行毛细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患者行毛细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眼科专业护理。结果术后48眼患者泪道全部恢复通畅,术后1例硅胶管脱落,但随诊泪道冲... 目的总结48例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患者行毛细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患者行毛细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眼科专业护理。结果术后48眼患者泪道全部恢复通畅,术后1例硅胶管脱落,但随诊泪道冲洗通畅。结论毛细硅胶管逆行置入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专业细致的眼科护理是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毛细硅胶管逆行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改良硅胶管逆行置入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
12
作者 李仁芳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10-212,共3页
慢性泪囊炎绝大多数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若采用手术方式解除鼻泪管梗阻状态即可达到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目的。以往文献报导的有关硅胶管逆行置入鼻泪管的术式中,在临床的实际操作应用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通过特... 慢性泪囊炎绝大多数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若采用手术方式解除鼻泪管梗阻状态即可达到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目的。以往文献报导的有关硅胶管逆行置入鼻泪管的术式中,在临床的实际操作应用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通过特制硅胶管及自制相应手术器材,将硅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硅胶管逆行 治疗
下载PDF
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宏文 蔡群 郑雪咏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年第6期611-612,共2页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脏器损伤.约占腹部损伤的2.5%~5%。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结构且常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术前诊断及处理较困难,死亡率可高达65%。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是经空肠造瘘.逆向将硅胶管置入十二指肠破口处用...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脏器损伤.约占腹部损伤的2.5%~5%。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结构且常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术前诊断及处理较困难,死亡率可高达65%。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是经空肠造瘘.逆向将硅胶管置入十二指肠破口处用作术后肠管减压,顺向将另一硅胶管置入空肠用作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 经空肠造瘘 腹内脏器损伤 硅胶管置入 肠内营养支持 腹部损伤 解剖结构
下载PDF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阻塞段切除断端吻合联合硅胶管植入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振彬 余波 涂云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阻塞段切除断端吻合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的疗效。方法对21例(21只眼)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实施二期修复手术,术中在显微镜直视下或联合上泪点探针定位法找到泪小管的鼻侧断端,置入环形硅胶管,保留6个月。结果... 目的观察阻塞段切除断端吻合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的疗效。方法对21例(21只眼)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实施二期修复手术,术中在显微镜直视下或联合上泪点探针定位法找到泪小管的鼻侧断端,置入环形硅胶管,保留6个月。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成功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整体治愈率71.4%,好转率14.3%,有效率85.7%,失败率14.3%。其中远端泪小管断裂距下泪小点>6 mm的手术治愈率58.3%,较近端泪小管阻塞部位≤6 mm的泪小管断裂手术治愈率88.9%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远端泪小管断裂手术有效率75%,较近端泪小管断裂手术有效率100%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显微镜直视下或联合上泪点探针定位法行阻塞段切除断端吻合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的主要手术方式。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的断裂部位可能对手术疗效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 上泪点探针定位法 硅胶管置入
原文传递
伤口液化或感染置管引流52例疗效分析
15
作者 赵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23期3049-3050,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置管引流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104例患者的术后切口处理分为采用一般的盐水纱条引流(对照组)与置管引流(观察组)两种方法,观察2组在切口愈合方面的区别。结果观察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置管引流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104例患者的术后切口处理分为采用一般的盐水纱条引流(对照组)与置管引流(观察组)两种方法,观察2组在切口愈合方面的区别。结果观察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切口置管引流方法具有愈合用时短、痛苦少、瘢痕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术后切口 盐水纱条引流 硅胶管置入引流 愈合效果
下载PDF
胸壁穿刺套管闭式引流治疗气胸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泰 《临床肺科杂志》 2005年第5期660-660,共1页
目的探讨Ⅰ型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方法对48例交通性、张力性和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用套管针穿刺,置入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48例气胸患者均痊愈,有效率100%。结论套管针穿刺,Ⅰ型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 目的探讨Ⅰ型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方法对48例交通性、张力性和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用套管针穿刺,置入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48例气胸患者均痊愈,有效率100%。结论套管针穿刺,Ⅰ型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交通性、张力性、症状较重的闭合性及复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治疗 临床分析 胸壁穿刺 胸腔闭式引流 硅胶管置入 复发性气胸 套管针穿刺 治疗方法 交通性 闭合性 张力性 有效率 Ⅰ型 患者 症状
下载PDF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贵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112-112,共1页
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是用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时,向胸膜腔内置入并保留导管和连接防返流水封瓶,以持续引流胸腔积气或积液的一种疗法。传统方法是采用大口径硬直硅胶管置入胸腔引流,这种方法损伤较大且并发症多,有些别的导管如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是用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时,向胸膜腔内置入并保留导管和连接防返流水封瓶,以持续引流胸腔积气或积液的一种疗法。传统方法是采用大口径硬直硅胶管置入胸腔引流,这种方法损伤较大且并发症多,有些别的导管如中心静脉导管、小口径胶管、蕈形导尿管等作为引流管,但疗效均不十分满意。故而不得不用大口径硬直硅胶管,我们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囊导尿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 应用 硅胶管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积液 保留导管 小口径胶管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2
18
作者 武秀华 沈策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397,共4页
目的建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33只6~8周龄、体重(200±25)g的雄性SD大鼠,按随即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23只)和对照组(10只)。将包被铜绿假单胞菌的硅胶管置入模型组大鼠一侧支气管;对照组同法置入无... 目的建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33只6~8周龄、体重(200±25)g的雄性SD大鼠,按随即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23只)和对照组(10只)。将包被铜绿假单胞菌的硅胶管置入模型组大鼠一侧支气管;对照组同法置入无菌硅胶管,饲养60d后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SD大鼠置入包被铜绿假单胞菌的硅胶管后,肉眼观21只两肺表面出现均匀分布的淡黄色或灰白色小结节,切面可见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广泛分布的结节,偶见细支气管扩张;2只(8.7%)出现多发性肺脓肿。对照组大鼠肺肉眼观未见明显异常。光学显微镜下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特征性病理改变,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管壁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伴有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增生和细支气管周围出现数量不等的泡沫细胞;细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闭塞,偶伴有肺动脉壁增厚、管腔扩大。对照组大鼠各级支气管结构正常,黏膜上皮结构完整,伴行肺血管管壁无增厚,肺泡结构完整,肺泡壁菲薄,肺泡腔内无渗出,置管处的支气管旁偶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SD大鼠人工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以成功地建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动物模型 铜绿假单胞菌 SD大鼠 支气管周围炎 炎症细胞浸润 淋巴组织增生 支气管壁增厚 淋巴细胞浸润 病理改变 结构完整 硅胶管置入 支气管扩张 大鼠肺组织 支气管结构 对照组 发病机制 均匀分布 显微镜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