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来长江入海溶解硅通量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茂田 程和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对大通、玉树、上海等水文气象观测站近50年来的降雨量、流量、溶解硅(Dsi)、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输沙量等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长江硅通量呈明显下降趋势,1959~1984年减少了53.33μmol/L,主要由流域内众... 对大通、玉树、上海等水文气象观测站近50年来的降雨量、流量、溶解硅(Dsi)、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输沙量等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长江硅通量呈明显下降趋势,1959~1984年减少了53.33μmol/L,主要由流域内众多水利工程建设、化肥农药等工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富营养化所致;溶解硅通量与输沙量呈正相关、与DIN、DIP呈负相关,但与流量和降雨量的相关性较复杂:当流量、降雨量分别小于27 386m3/s、1210 mm/a时为正相关,当流量、降雨量分别大于27 386m3/s、1210mm/a时为负相关.这种现象将可能导致长江口和东海的生物营养盐限制因素由N限制、P限制向Si限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硅通量 循环 限制因素 长江 入海口 水文气象观测站 生态监测 环境海洋学
下载PDF
河流入海溶解硅通量的变化及其影响——以长江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程和琴 李茂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8-563,共6页
人类活动对 C、N、P等生命元素循环平衡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但对另一种生命元素 Si循环平衡的破坏却知之甚少。通过对大通、玉树、上海等水文测站近 5 0年来的降雨量、流量、溶解无机氮 DIN(NO3 )和溶解无机磷 DIP... 人类活动对 C、N、P等生命元素循环平衡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但对另一种生命元素 Si循环平衡的破坏却知之甚少。通过对大通、玉树、上海等水文测站近 5 0年来的降雨量、流量、溶解无机氮 DIN(NO3 )和溶解无机磷 DIP(P2 O5)浓度、输沙量等记录进行加权平均和三次线性回归拟合分析发现 :自 195 9~ 1984年长江溶解硅 (DSi)浓度减少 5 3.33μmol/ L ,且 DSi与输沙量呈正相关 (置信度为 0 .896 ) ,与 DIN呈负相关 (置信度为 0 .792 ) ;与流量和降雨量的相关性较复杂 (置信度分别为 0 .75 7和 0 .4 0 5 ) ,当流量、降雨量分别小于 2 7386 m3 / s、12 10 mm/ a时为正相关 ,当流量、降雨量分别大于 2 7386 m3 / s、12 10 mm/ a时为负相关。该现象主要由流域内众多水利工程建设和富营养化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硅通量 循环 限制因素 人类活动 河流入海 长江 水体污染
下载PDF
河流输送硅通量降低的机制及生态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明 支崇远 李凯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从筑坝成库、硅藻吸收和固定、渔业发展、水体富营养化、水文结构变化几方面对河流输送硅通量降低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归纳分析,综述了河流输送硅通量降低对河流、河口和近海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表明,河流输送硅通量降低对硅的地球化学... 从筑坝成库、硅藻吸收和固定、渔业发展、水体富营养化、水文结构变化几方面对河流输送硅通量降低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归纳分析,综述了河流输送硅通量降低对河流、河口和近海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表明,河流输送硅通量降低对硅的地球化学循环平衡产生了巨大影响,并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变迁。其中,硅藻是河流输送硅通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大量繁殖的硅藻将水库水体溶解性硅(DSi)吸收后转化成自身的生物硅(BSi),死亡后沉积到水库底部贮存起来,导致下游河流和海洋缺乏DSi,从而产生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硅通量 循环 生态效应
下载PDF
长潭水库消落带湿地落羽杉林下植被植硅体研究
4
作者 李振宇 朱友聪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为揭示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的产生和积累规律,在浙江省长潭水库消落带湿地选取落羽杉林下8种草本植物,研究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及植硅体碳产生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8种草本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 为揭示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的产生和积累规律,在浙江省长潭水库消落带湿地选取落羽杉林下8种草本植物,研究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及植硅体碳产生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8种草本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五节芒(7.54%)、狗牙根(6.36%)、荻(5.27%)植硅体质量分数较高,而三裂叶薯(2.57%)、荸荠(2.29%)和狭叶黄精(1.53%)植硅体质量分数则相对较低。此外,各草本植物植硅体封闭碳的产生通量为0.07~111.19 g·m-2·a-1。在水库消落带湿地落羽杉林下选择栽植如五节芒、狗牙根、荻等具有高植硅体质量分数的禾本科植物,对于增强整个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将为山区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湿地 体碳产生通量 碳汇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流域旱雨季交替下溶解硅的输送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卓 高扬 +1 位作者 张晴雯 熊佰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681-9690,共10页
河流溶解硅(DSi)作为营养物质对维持陆地、河流及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贵州典型喀斯特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DSi湿沉降过程,基流过程及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变化进行全年监测分析,探讨DSi在旱雨季交替下的输送特征... 河流溶解硅(DSi)作为营养物质对维持陆地、河流及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贵州典型喀斯特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DSi湿沉降过程,基流过程及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变化进行全年监测分析,探讨DSi在旱雨季交替下的输送特征及河流DSi浓度变化引起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湿沉降过程降雨量越大,DSi浓度越小,河流DSi浓度变化有明显的旱、雨季特征,雨季DSi浓度较高,旱季较低,地表水径流量及DSi浓度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响应比地下水明显。(2)DSi沉降通量及输出通量呈明显的旱、雨季差异,雨季DSi湿沉降通量占全年的69.5%,地表水雨季DSi输出负荷占全年的98.1%,地下水占51.4%。(3)流域硅酸盐岩风化过程不强烈,主要受到碳酸盐岩及蒸发岩控制。流域DSi浓度受人为水库影响明显,经过水库后河流中DSi浓度旱季下降29.0%、雨季下降70.9%。研究为全面认识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溶解 旱雨季 岩石风化 溶解硅通量
下载PDF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植硅体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自民 宋照亮 +1 位作者 李蓓蕾 蔡彦彬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0-476,共7页
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选取18种植物,运用微波消解和Walkley-Black消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及其产生通量变化特征,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18种植物植硅体质... 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选取18种植物,运用微波消解和Walkley-Black消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及其产生通量变化特征,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18种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有较大的差异(P<0.05),其中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7.69%),狗尾草Setaria viridis(7.56%),三数马唐Digitaria ternata(6.88%)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6.60%)等植硅体质量分数较高,槐叶萍Salvinia natans(1.28%),美人蕉Canna indica(1.01%)和凤眼莲Halerpestes cymbalaria(1.11%)植硅体质量分数较低。②湿地植物植硅体与其二氧化硅质量分数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选择一种高植硅体质量分数和高生产力的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栽植,对提高地上植物植硅体的产生通量有重要的作用。③在西溪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中,地上植物植硅体产生通量为4.48~129.92 g.m-2.a-1,植硅体封闭碳的产生通量为0.16~1.03 g.m-2.a-1,植硅体封闭碳的总产生速率为8.29 t.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湿地 体产生通量 体封闭碳 碳汇 西溪
下载PDF
Revisiting the dissolution of biogenic Si in marine sediments: a key term in the ocean Si budget
7
作者 Patrick Frings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29-432,共4页
Of the ~240*10^(12)mol year^(-1)of biogenic silica(bSi)produced by diatoms and other silicifying organisms,only roughly 3%–4%escapes dissolution to be permanently buried.At the global scale,how,where and why b Si is... Of the ~240*10^(12)mol year^(-1)of biogenic silica(bSi)produced by diatoms and other silicifying organisms,only roughly 3%–4%escapes dissolution to be permanently buried.At the global scale,how,where and why b Si is preserved in sediment is not well understood.To help address this,I compile 6245 porewater dissolved Si concentrations from 453 sediment cores,to derive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and thus diffusive fluxes out of the sediment.These range from\0.002 to 3.4 mol m^(-2)year^(-1),and are independent of temperature,depth and latitude.When classified by sediment lithology,predominantly siliceous sediments unsurprisingly have higher mean diffusive fluxes than predominantly calcareous or clay-rich sediment.Combined with the areal extent of these lithologies,the‘best-guess’global sedimentary b Si recycling flux is69 9 10^(12)mol yea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enic silica DIATOMS Ocean Si cycle DISSOL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