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外环境硒营养水平与克山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秀红 相有章 +3 位作者 屈福荣 宋术亮 王林 管淑芬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以及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病区、非病区水,以及居民食用粮和病区、非病区人群头发、血清及尿样,用荧光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并观察全省40年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观察硒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以及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病区、非病区水,以及居民食用粮和病区、非病区人群头发、血清及尿样,用荧光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并观察全省40年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观察硒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结果克山病病区水硒、土壤硒含量低于非病区;居民食用粮(小麦、玉米、瓜干)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P<0.01);克山病病区水、土中硒含量与当地粮食中硒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克山病患者发硒、血清硒、尿硒含量均显著低于病区健康人和非病区健康人(P<0.01),病区健康人的血清硒、尿硒水平低于非病区健康人,发硒也有降低趋势.从1976~2004年克山病病区居民食用小麦、玉米硒含量逐渐增高,克山病患者头发、血清及尿液硒含量逐渐增高,克山病患病率逐渐降低.结论克山病发生于低硒地区,病区居民机体硒营养水平与克山病患病率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缺硒可能是克山病发生的地区性条件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内外环境 硒营养水平 发病率
下载PDF
淮北市15岁以上健康居民硒营养水平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家红 张铮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0-1391,共2页
关键词 硒营养水平 健康人群 淮北市 居民 营养状态 微量元素 摄入量 含量
下载PDF
201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调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谷海军 郝丽萍 +2 位作者 李丽 张海霞 韩国义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522,共6页
目的 了解201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为确定防治重点和制定可持续消除克山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方案》,于2018年9月开展张家... 目的 了解201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为确定防治重点和制定可持续消除克山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方案》,于2018年9月开展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硒调查。在张家口市选择克山病病情控制达标历史病区(县)3个,消除达标病区(县)4个,以及2个非病区(县)作为调查县,每县选择1个乡,每乡选择1个村作为调查点,每个村选择10户家庭(其中生活条件好、中、差各3、4、3户)作为调查对象,共采集儿童、育龄期妇女和成年男性发样270份以及主食粮样品3种270份,同时采集调查点土壤样品90份,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并采用EpiData 3.5.1、 SPSS 22.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克山病病区土壤硒含量高于非病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市9个区(县)人群平均发硒含量为(0.350 7±0.101 4) mg/kg,总体调查显示硒营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病区儿童发硒含量低于非病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成年人发硒含量与非病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区粮食硒含量低于非病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活条件病区居民食用粮(面粉、大米、黍子面)硒含量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外环境硒水平基本恒定,而内环境发硒含量却显著升高,可能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有关,应持续监测以巩固克山病消除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内外环境 硒营养水平
原文传递
2008年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区儿童发硒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曹有平 赵志军 李强 《药物与人》 2014年第8期262-262,共1页
青海省兴海县是大骨节病重病区之一,该病区处于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微量元素缺乏。为了解病区人群硒营养水平,2008年对该病区3个乡镇儿童进行发硒含量测定,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病区儿童 检测结果 大骨节病 含量 兴海县 青海省 微量元素缺乏 硒营养水平
下载PDF
2019-202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情监测资料分析
5
作者 郝丽萍 李丽 +2 位作者 谷海军 张海霞 韩国义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掌握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为精准防控克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河北省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冀卫疾控函[2019]2号)和《河北省克山病监测实施方案(2019版)》要求,于2019—2021年在张家口市8个病区(... 目的掌握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为精准防控克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河北省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冀卫疾控函[2019]2号)和《河北省克山病监测实施方案(2019版)》要求,于2019—2021年在张家口市8个病区(县)的病区乡以病区村为单位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对调查人群进行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心脏超声和X线胸片检查。依据《国家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进行克山病病区达标情况判定。同时,2019年在7个病区(县)和2个非病区(县)开展人群头发硒、粮食硒含量调查,采集儿童、成年人头发样品和主食粮样品进行硒含量检测。结果2019—2021年,张家口市的31个病区乡(镇)有现症克山病患者51例,其中慢型克山病患者8例(15.69%),潜在型克山病患者43例(84.31%),以潜在型克山病病例为主,无新发克山病患者。共对1487例疑似克山病病例进行了心电图描记,异常率为39.35%(585/1487);心脏超声检查724例,异常率为20.72%(150/724);拍摄X线胸片91例,心脏增大率为53.85%(49/91)。共采集头发样品270份,发硒含量均值为(0.351±0.101)mg/kg,处于硒营养中等水平。非病区(县)人群发硒含量均值为(0.367±0.081)mg/kg,高于病区(县)的(0.346±0.106)mg/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0份粮食样品中,非病区(县)硒含量均值[(0.050±0.070)mg/kg]高于病区(县)[(0.039±0.037)mg/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家口市低硒等健康危险因素得到了弱化,克山病病情达到消除标准,今后应继续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慢型克山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建议将其治疗和随访管理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和医疗保险,提高慢型克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慢型克山病患者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病情监测 硒营养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