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米沙坦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非 宋育林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腹腔注射TAA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急性肝损伤模型(M)组,异甘草酸镁阳性对照(C)组,和低、中、高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腹腔注射TAA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急性肝损伤模型(M)组,异甘草酸镁阳性对照(C)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替米沙坦干预(T1、T2、T3)组,每组20只。生化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光镜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 M组血清转氨酶、肝脏病理学评分及肝细胞PCNA标记指数明显高于N组(P<0.01),但两组肝脏组织Ang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C、T1、T2和T3组血清转氨酶、肝脏病理学评分下降,T2、T3组肝脏组织AngⅡ含量升高(P<0.01),C、T1、T2、T3组肝细胞PCNA标记指数增高(P<0.01)。T1组血清转氨酶高于C组(P<0.01);T2、T3组肝脏组织AngⅡ含量高于C组(P<0.01);T1组肝脏病理学评分高于C组,T3组肝脏病理学评分低于C组;T1、T2组肝细胞PCNA标记指数低于C组(P<0.01),T3组肝细胞PC-NA标记指数高于C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TA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肝脏局部组织的AngⅡ,促进肝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和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硫代乙酰胺/副作用 肝疾病/化学诱导 肝再生 大鼠
下载PDF
白介素-10对硫代乙酰胺诱发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其机制
2
作者 刘志勇 易坚 邹小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目的 探讨IL-10(白介素-10)基因治疗是否具有抗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于饮水中添加硫代乙酰胺以诱发小鼠肝纤维化形成,随后经由电穿孔基因传送法将人类IL-10表达载体导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0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采用S... 目的 探讨IL-10(白介素-10)基因治疗是否具有抗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于饮水中添加硫代乙酰胺以诱发小鼠肝纤维化形成,随后经由电穿孔基因传送法将人类IL-10表达载体导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0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采用Sircol胶原蛋白测定法检测肝脏中胶原蛋白的含量;采用RT-PCR检测肝纤维化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α1(collagen α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连分子-1(ICAM-1)、纤连蛋白(Fibronectin)、血管细胞间黏连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0基因治疗可降低肝纤维化程度.Sircol胶原蛋白测定法显示,IL-10基因治疗可减少胶原蛋白的含量(P<0.05).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IL-10基因治疗可降低TGF-β1、TNF-α、ICAM-1和TIMPs mRNA的表达.结论 电穿孔IL-10基因治疗可提供肝硬化一个新颖的治疗途径,并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药理学/代谢 基因疗法 肝硬化/药物疗法 硫代乙酰胺/副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