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汉族人硫嘌呤甲基转移酶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建萍 关永源 +2 位作者 吴珏珩 姜文奇 黄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5-38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了多种导致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S-methyltransferase,TPMT)活性降低或缺乏的TPMT突变等位基因。中国人与白种人TPMT活性的分布比较具有种族差异性。在测定TPMT活性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常见的4种TPMT基因突...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了多种导致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S-methyltransferase,TPMT)活性降低或缺乏的TPMT突变等位基因。中国人与白种人TPMT活性的分布比较具有种族差异性。在测定TPMT活性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常见的4种TPMT基因突变类型在健康汉族人中的发生频率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25名健康汉族人的TPMT基因型进行测定。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的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方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的方法分别检测G238C(TPMT2)、G460A和A719G(TPMT3A、3B、3C)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在225例健康汉族人中没有找到TPMT2、TPMT3B和TPMT3A,一共找到6例TPMT3C杂合子。这6例TPMT3C杂合子的TPMT活性平均值为(9.62±3.58)U/mlRBC。健康汉族人总的TPM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是1.33%(6/450)。结论:TPMT突变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的发生频率较低,TPMT3C有可能是该人群中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突变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基因型 TPMT 3C
下载PDF
硫唑嘌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不良反应与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冬莹 王晓东 +3 位作者 詹钟平 连帆 梁柳琴 杨岫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7-780,785,共5页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AZ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维持治疗中的不良反应(ARD)以及与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的关系。【方法】分析AZA在250例SLE患者维持治疗中的ARD发生特点,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这部分患者红细胞TPMT活...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AZ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维持治疗中的不良反应(ARD)以及与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的关系。【方法】分析AZA在250例SLE患者维持治疗中的ARD发生特点,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这部分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分析TPMT活性与AZA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最常见的ARD是血液系统损害(21例,8.4%),其次为胃肠道反应(19例,7.6%),肝功能异常(8例,3.2%),脱发(5例,2.0%),急性胰腺炎1例。血液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20例,8.0%),血小板减少(9例,3.6%)。所有患者的TPMT活性(按RBC,U/mL)均值为12.4±7.1(1.7~30.0),呈正偏态连续分布。出现血液系统损害、脱发的患者TPMT活性明显低于未发生的患者(P<0.001)。而有无肝功能异常和胃肠道反应的2组患者之间的TPMT活性无差异(P>0.05)。在使用小剂量AZA(50 mg/d)时出现血液系统损害的患者TPMT活性均值低于使用常规剂量(100~150 mg/d)者(分别为3.4±1.5和7.3±2.6,P<0.001)。【结论】AZA在SLE的维持治疗中最主要的ARD是血液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主要与TPMT活性低有关,且酶活性低的患者在使用小剂量AZA时即可能出现血液系统损害。通过用药前检测TPMT活性,可以指导临床医生用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国人与白种人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与分布的种族差异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民 姜文奇 +1 位作者 刘宇隆 陈慕贤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58-861,共4页
目的:调查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 TPMT)的活性在中国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与白种人进行比较。方法:用化学酶标法测定红细胞 TPMT活性。结果:我们测定了 200例健康中国人和 33例健康白种人红细胞中 TPM... 目的:调查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 TPMT)的活性在中国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与白种人进行比较。方法:用化学酶标法测定红细胞 TPMT活性。结果:我们测定了 200例健康中国人和 33例健康白种人红细胞中 TPMT的活性,发现该酶的平均活性在中国人群中和白种人群中分别为 (11.42± 2.01)nmol· h- 1· m- 1和 (11.86± 2.57) nmol· h- 1· ml- 1 packed RBC,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P >0.05)。该酶的活性在中国人群中呈均态分布,而在白种人群中则呈二态分布。 TPMT活性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中国人与白种人 TPMT活性分布比较具有种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表型 种族差异 药物浓度
下载PDF
中国哈萨克族人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分布和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魏红 黄民 +3 位作者 李智毅 张祯 张建萍 吴珏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3-426,共4页
目的 研究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在中国哈萨克族的活性分布和4 种常见TPMT基因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PMT 活性;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PMT*2;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检测TPMT*3A、TPMT*3B和TPMT*3... 目的 研究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在中国哈萨克族的活性分布和4 种常见TPMT基因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PMT 活性;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PMT*2;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检测TPMT*3A、TPMT*3B和TPMT*3C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哈萨克族T PMT活性呈正态分布,活性的均值为(12.27±3.42)U·mL-1 Rbc,其中发现6 例TPMT*3C杂合子和2例TPMT*3A杂合子,总TPMT基因突变频率是1.2%。 结论 中国哈萨克族TPMT活性呈正态分布,总TPMT基因突变频率同汉族相 比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表型 基因型 中国哈萨克族
下载PDF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遗传多态性检测在6-MP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魏红 李成荣 +5 位作者 李智毅 刘芳 黄民 王国兵 吴珏珩 张建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和基因型检测对6-巯基嘌呤(6-MP)的个体化治疗的意义。方法:94例口服6-MP维持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9例口服6-Mp后出现血液系统危象的为观察组,同时服用6-MP没有出现血液系统损害的75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高效... 目的:研究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和基因型检测对6-巯基嘌呤(6-MP)的个体化治疗的意义。方法:94例口服6-MP维持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9例口服6-Mp后出现血液系统危象的为观察组,同时服用6-MP没有出现血液系统损害的75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TPMT*2、TPMT*3A、TPMT*3B和TPMT*3C的等位基因频率。通过临床白细胞记数和骨髓象检查及临床表现判定巯嘌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PMT活性是(6.1±2.1)U.mL-1pRBCs显著低于对照组(15.3±2.3)U.mL-1pRBCs,而观察组的基因突变率10.7%高于对照组1.2%。结论:TPMT活性低下和/或TPMT基因突变型个体,在服用标准剂量的巯嘌呤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较高,应及时发现此类患者并积极调整剂量实现安全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6-巯 类药物
下载PDF
中国新疆维吾尔族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建萍 黄民 +3 位作者 关永源 白丽 魏红 吴珏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研究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在新疆维吾尔族中的基因突变频率.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性的PCR方法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4种常见的导致酶活性降低的突变类型:TPMT*2,TPMT*3A,TPMT*3B和TPMT*... 目的研究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在新疆维吾尔族中的基因突变频率.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性的PCR方法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4种常见的导致酶活性降低的突变类型:TPMT*2,TPMT*3A,TPMT*3B和TPMT*3C.结果在160名维吾尔族中发现了1例TPMT*3A(A719G/G460A)杂合子、5例TPMT*3C(A719G)杂合子,TPMT*3A和TPMT*3C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3%和1.6%.结论维吾尔族总的TPM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1.9%)同中国其他民族相近;TPMT*3C是维吾尔族最主要的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疆 维吾尔族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基因突变 TPMT 统计学
下载PDF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珏珩 张建萍 +1 位作者 姜文奇 黄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39-1441,共3页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表型 基因型
下载PDF
广东连南汉族和瑶族儿童硫嘌呤甲基转移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萍 黄民 +1 位作者 吴珏珩 关永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7-420,共4页
目的:本文对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在广东连南地区健康汉族儿童(n=87)和瑶族儿童(n=126)中的活性分布和4种常见TPMT基因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的TPMT活... 目的:本文对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在广东连南地区健康汉族儿童(n=87)和瑶族儿童(n=126)中的活性分布和4种常见TPMT基因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的TPMT活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的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方法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的方法检测 TPMT2(G238C)、TPMT3A(A719G/G460A)、TPMT3B(G460A)和 TPMT3C(A719G)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健康汉族儿童和瑶族儿童的TPMT活性都呈正态分布,活性的平均值分别为13.01±2.80U·ml-1pRBC和13.54±3.89U·ml-1pRBC,两者的差异无显著性。在健康汉族儿童中只找到1例TPMT3C杂合子(该汉族儿童的TPMT活性为12.36U·ml-1pRBC),没有找到TPMT2、TPMT3A和TPMT3B,汉族儿童总的TPMT基因突变频率是0.6%。在健康瑶族儿童中没有找到这几种突变。结论:广东连南地区汉族和瑶族儿童TPMT的活性分布和总的TPMT基因突变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汉族 瑶族 儿童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HPLC 连南地区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不良反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笑春 熊晖 +3 位作者 熊磊 苏丹 辛华雯 李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37-1043,共7页
目的:探讨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表型和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50例肾移植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的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 目的:探讨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表型和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50例肾移植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的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TPMT*2、*3A、*3B和*3C四种基因型,分析TPMT活性和基因多态性与AZA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30例(20%)患者由于发生了不良反应而停用AZA或减少了AZA的用量,其中12例患者发生了血液毒性,另外18例发生了肝脏毒性。将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红细胞TPMT活性范围为16.63~68.25 U,平均为(38.43±11.59)U。发生了血液毒性的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平均为(24.16±9.84)U,明显低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P=0.0003)。另外18例发生了肝脏毒性的患者TPMT活性离散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本研究未发现TPMT活性缺乏者。共发现7例(4.7%)TPMT*3C杂合子患者,这7例患者均为TPMT中等活性13.04~19.21 U,平均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 基因多态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检测在临床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雪 钱思宇 +1 位作者 史丙俊 刁庆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589-2591,共3页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是存在于人体内的1种非金属胞质酶,能催化体内芳烃和杂环含巯基化合物上的S-甲基,这类化合物包括6-巯基嘌呤(6-MP)、硫唑嘌呤(AZA)和6-硫鸟嘌呤(6-TG)[1]。TPMT活性受多因素影响,导致酶活性基因型和表现...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是存在于人体内的1种非金属胞质酶,能催化体内芳烃和杂环含巯基化合物上的S-甲基,这类化合物包括6-巯基嘌呤(6-MP)、硫唑嘌呤(AZA)和6-硫鸟嘌呤(6-TG)[1]。TPMT活性受多因素影响,导致酶活性基因型和表现型不能完全统一。TPMT遗传具有单基因共显性遗传特征,目前发现的突变类型超过35种,由专门的TPMT命名委员会进行命名[2]。常见类型为:TPMT*2、TPMT*3A、TPMT*3B、TPMT*3C(占总突变的95%以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精准医疗 基因检测
下载PDF
环孢素、硝苯地平等5种肾移植受者常用药物对人体红细胞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晖 熊磊 +4 位作者 苏丹 辛华雯 吴笑春 李罄 李高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中常与硫唑嘌呤(AZA)同时服用的药物如环孢素、泼尼松的活性代谢物氢化可的松、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以及别嘌呤醇对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健康受试者红细胞TPMT活性,...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中常与硫唑嘌呤(AZA)同时服用的药物如环孢素、泼尼松的活性代谢物氢化可的松、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以及别嘌呤醇对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健康受试者红细胞TPMT活性,其中中等活性和正常活性受试者各8例,计算药物各浓度对应的平均TPMT活性抑制率及有抑制作用药物的平均IC_(50)值。结果:环孢素、氢化可的松、卡托普利以及别嘌呤醇对TPMT活性抑制作用较弱。硝苯地平能明显抑制TPMT的活性,中等活性组的平均IC_(50)值为(24±17)μg/mL,正常活性组的平均,IC_(50)值为(12±10)μg/mL。结论:硝苯地平能明显抑制TPMT活性,当硝笨地平与嘌呤类药物同时服用时,应警惕可能发生不良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环孢素 氢化可的松 硝苯地平 卡托普利
下载PDF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建萍 黄民 +1 位作者 吴珏珩 关永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8-451,474,共5页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在硫嘌呤类药物的体内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活性水平与药物效应及毒副作用密切相关。TPMT活性具有遗传多态性和种族差异。TPMT酶活性降低或缺乏与其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对TPMT遗传多态性分子基础的研究具有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在硫嘌呤类药物的体内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活性水平与药物效应及毒副作用密切相关。TPMT活性具有遗传多态性和种族差异。TPMT酶活性降低或缺乏与其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对TPMT遗传多态性分子基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有关TPMT基因表达调控和TPMT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基因结构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红细胞中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的HPLC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喻凌寒 宋之光 +2 位作者 牟德海 邹亚伟 苏流坤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51,共4页
建立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液中红细胞中的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TPMT)的HPLC测定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物浓度,从而计算红细胞中TPMT的活性。以S-腺苷-L-甲硫氨酸(SAM)作为甲基供给体,6-硫鸟嘌呤... 建立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液中红细胞中的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TPMT)的HPLC测定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物浓度,从而计算红细胞中TPMT的活性。以S-腺苷-L-甲硫氨酸(SAM)作为甲基供给体,6-硫鸟嘌呤(6-TG)作为酶反应底物,TPMT催化6-TG生成2-氨基-6-甲基巯基嘌呤(6-MTG),采用HCIO4溶液终止反应及沉淀蛋白,分离上清液进行色谱分析。色谱柱为Aichrom Bond-1 C18柱(5μm,4.6himi.d.×150mm);等梯度洗脱,流动相为矿(乙腈):V(0.01mol/L磷酸钾缓冲溶液)=6:94(用HCI调pH 2.74),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为310nm,发射波长为390nm。结果表明,6-MTG在0-2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93μg/L(S/N=3),回收率为81.4%~106.3%。方法能用地巯基嘌呤类药物药代研究和临床用药监测常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6-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人群中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汉平 毛平 +1 位作者 谢健晋 朱志刚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了解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hiopurineS methyltransferase ,TPMT)基因常见的遗传多态性在广州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其频率。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PCR ASA)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 目的 :了解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hiopurineS methyltransferase ,TPMT)基因常见的遗传多态性在广州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其频率。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PCR ASA)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对文献报道的TPMT基因中三种常见的基因突变 (G2 38C、G4 6 0A和A719G)进行检测。结果 :在我们调查的人群中只检测到A719G(TPMT/ 3C) ,其频率为 0 .7% (3/ 392 ) ;该突变基因在人群中以杂合子形式存在 ,基因型频率为 1.5 % (3/ 196 ) ,未发现突变型纯合子 ,亦未检测到另外两种基因突变。结论 :广州地区人群中TPMT等位基因的频率及分布与白人存在明显差异 ,与黑人及日本人较为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 等位基因频率 基因型 基因突变 广州地区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硫唑嘌呤/6-巯嘌呤治疗炎性肠病前检测硫嘌呤甲基转移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四方 刘晓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6-780,共5页
硫唑嘌呤(AZA)/6-巯嘌呤(6-MP)是治疗炎性肠病(IBD)的重要药物,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是6-MP代谢的关键酶,本文综述IBD患者用AZA/6-MP治疗前检测TPMT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炎性肠病 6-巯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中国汉族炎症性肠病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琴 郑培奋 +2 位作者 陈新宇 冯玉良 程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年第2期126-129,132,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探讨TPMT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药物毒副作用的关系。方法 189名汉族IBD患者及273名健康对照者进入了研究。其中有43例患者接受了AZA治疗。分别...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探讨TPMT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药物毒副作用的关系。方法 189名汉族IBD患者及273名健康对照者进入了研究。其中有43例患者接受了AZA治疗。分别采用引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TPMT*2、TPMT*3B、TPMT*3C、TPMT*3A四个突变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对使用药物发生了毒副作用的患者进一步进行了TPMT基因外显子的PCR扩增及测序检测。结果所有的IB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均未检测到TPMT*2、TPMT*3A、TPMT*3B突变。IBD患者TPMT*3C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1.59%,与健康对照组相近(1.59%vs1.47%),经Fisher's确切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43例接受AZA治疗的IBD患者的随访中,观察到有4例患者发生了骨髓抑制,1例发生了肝脏毒性。5例患者均未检测到TPMT*2、TPMT*3A、TPMT*3B、TPMT*3C这4种常见的TPMT突变等位基因。进一步对该5例患者进行外显子测序工作,发现其中3例患者存在TPMT*1S突变杂合子,但为无义突变。结论在中国汉族IBD人群中,TPM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低,但AZA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并不低,AZA药物毒副作用无法完全通过TPMT基因突变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与硫嘌呤类药物的个体化用药
17
作者 辛华雯 蒋彦章 《中国药师》 CAS 2005年第4期284-287,共4页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类药物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对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张伟 张莉蓉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hiopurinemethyltransferase ,TPMT)的活性及血液透析对它的影响。方法  3 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 4小时及 5 0名健康志愿者各取 5毫升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 探讨慢性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hiopurinemethyltransferase ,TPMT)的活性及血液透析对它的影响。方法  3 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 4小时及 5 0名健康志愿者各取 5毫升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 manceliquidchromatographic ,HPLC)测定红细胞的TPMT活性。结果 健康志愿者活性的平均值为 ( 17.1± 4.6)U/mLpRBCs ,慢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红细胞内TPMT活性平均为 ( 2 2 .3± 6.7)U/mLpRBCs ,而血液透析后 4小时TPMT活性平均为 ( 17.5± 4.0 )U/mLpRBCs。结论 除了遗传因素可以影响TPMT活性外 ,尿毒症患者可因肾功能不全诱导TPMT活性上调 ,而血液透析后诱导因素去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血液透析 尿毒症
下载PDF
HPLC法间接测定人和猪红细胞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及其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莉娜 张璘 +4 位作者 南峰 程惊秋 步宏 梁茂植 陆燕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红细胞内6-甲基-巯基嘌呤(6-MMP)浓度的HPLC法,换算出红细胞和肝组织中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探讨猪与人肝脏TPMT酶活性的差异。方法使用岛津2010C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Symmetry C18(150mm×3.9mm,5μm... 目的建立测定红细胞内6-甲基-巯基嘌呤(6-MMP)浓度的HPLC法,换算出红细胞和肝组织中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探讨猪与人肝脏TPMT酶活性的差异。方法使用岛津2010C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Symmetry C18(150mm×3.9mm,5μm)色谱柱。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后进样,0.1%的乙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总流速1.0mL/min,280nm波长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标准曲线在6.25-100nmol/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方法回收率为98.08%~100.05%,萃取回收率为88.1%~92.4%,批内RSD为1.0%~1.5%,批间RSD为1.0%~4.4%。测定显示人TPMT活性为(17.45±3.62)U,家猪TPMT活性为(7.65±1.35)U,版纳猪TPMT活性为(8.73±1.55)U。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临床和科研中测定人和猪红细胞和肝组织TPMT活性。实验结果提示猪对嘌呤类药物的代谢能力低于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6-甲基-巯基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异种移植
下载PDF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型和酶活性检测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芳宾 丁亮 +5 位作者 高翔 刘慧 肖英莲 陈旻湖 黄民 胡品津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6-440,共5页
目的 评价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型和酶活性检测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服用硫唑嘌呤(AZA)发生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4月-2009年12月有使用AZA指征的IBD确诊患者112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26例,克罗恩病(CD... 目的 评价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型和酶活性检测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服用硫唑嘌呤(AZA)发生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4月-2009年12月有使用AZA指征的IBD确诊患者112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26例,克罗恩病(CD)86例.患者每天均服用AZA 2 mg/kg.采用PCR技术检测患者TPMT基因型(*2、*3A、*3B*、3C),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PMT酶活性.分析达到随访终点(服药达半年或以上,或因不良反应停药)患者的TPMT基因多态性及酶活性与不良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率为33.9%(38/112),以骨髓抑制最常见(20.5%).TPMT*3C杂合子突变率为0.9%(1/112).TPMT酶活性呈单峰正态分布,平均活性为(12.9士4.2)U/ml红细胞.1例TPMT*3C杂合子突变者于用药4周内发生骨髓抑制,TPMT基因型预测骨髓抑制发生的敏感度为4.4 0A(1/23),特异度为1/1.ROC曲线计算TPMT酶活性预测服药3个月内发生骨髓抑制的安全阈为≤4.5 U/ml红细胞,该安全阈预测3个月内骨髓抑制发生的敏感度为3/13,特异度为3/3.合用5-氨基水杨酸(5-ASA)制剂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合用者(44.4%比12.9%,P=0.000),但发生骨髓抑制者合用5-ASA前后TPMT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T基因突变和酶活性低下对预测发生骨髓抑制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差,合用5-ASA可增加AZA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但与TPMT酶活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类药物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