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硫转运蛋白基因半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昕 王保莉 +1 位作者 曲东 张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9-313,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下小麦硫转运蛋白基因(ST)的表达,选用小麦-αT ubu lin基因(T a)为内参照,提取小麦根系总RNA,反转录cDNA,同批异管对2个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通过对PCR体系中M g2+浓度、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的优化和对体系重复性... 为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下小麦硫转运蛋白基因(ST)的表达,选用小麦-αT ubu lin基因(T a)为内参照,提取小麦根系总RNA,反转录cDNA,同批异管对2个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通过对PCR体系中M g2+浓度、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的优化和对体系重复性、准确性的分析,最终建立了一个稳定、方便的半定量RT-PCR体系.该体系可用于比较不同小麦样品间硫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且因为两对引物均垮内含子,其稳定RT-PCR体系,也为实验室建立小麦mRNA反转录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硫转运蛋白 半定量RT PCR Α-TUBULIN
下载PDF
植物硫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昕 王保莉 曲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66-1971,共6页
硫转运蛋白在植物对硫酸盐的吸收和转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经在拟南芥、大麦和小麦等植物中分离到了40多种硫转运蛋白基因。这些基因序列与其他种类生物的硫转运蛋白基因序列有着高度的保守性。利用CLUSTAL程序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将植... 硫转运蛋白在植物对硫酸盐的吸收和转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经在拟南芥、大麦和小麦等植物中分离到了40多种硫转运蛋白基因。这些基因序列与其他种类生物的硫转运蛋白基因序列有着高度的保守性。利用CLUSTAL程序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将植物硫转运蛋白划分为5个亚群。使用多种拓扑预测程序推测出不同植物硫转运蛋白的共同结构特点是均含有12个跨膜域。在柱花草和大麦中,硫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包括植物体内硫水平的负调控和O-乙酰丝氨酸的正调控两种方式。对硫转运蛋白的组织定位和功能研究表明,高亲和硫转运蛋白主要定位于根部,在根系硫酸盐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硫转运蛋白 基因克隆 调控机理
下载PDF
水稻硫转运蛋白基因OsST的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艳 潘露琪 +2 位作者 楼依哲 葛颖慧 赵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90-10191,10332,共3页
[目的]构建水稻硫酸根转运基因OsST与YFP黄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对OsST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方法]从水稻叶片的cDNA中克隆OsST基因ORF全长,测序验证后连入pA7-YFP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将融合载体转入洋葱上表皮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 [目的]构建水稻硫酸根转运基因OsST与YFP黄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对OsST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方法]从水稻叶片的cDNA中克隆OsST基因ORF全长,测序验证后连入pA7-YFP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将融合载体转入洋葱上表皮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荧光发光部位。[结果]OsST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核膜上。[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硫转运蛋白的功能及硫酸根运输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转运蛋白 亚细胞定位 黄色荧光蛋白 水稻
下载PDF
植物硫转运蛋白及其硒盐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苏爱国 陈大清 李亚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主要综述了植物中硫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硫代谢途径和硒盐胁迫下的硫转运蛋白的响应机制进行了概括和阐述。
关键词 代谢 硫转运蛋白 硒盐的耐受性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对过铁胁迫条件下酵母硫转运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俐勇 印莉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2-3845,共4页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在转录水平上对过铁胁迫条件下酵母中硫转运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铁过量的时候,酵母硫转运系统相关基因上调表达。认为酵母在过铁条件下会增加细胞中的硫转运,以便维持细胞的铁稳态,降低过量铁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 芯片 酵母 过铁胁迫 硫转运
下载PDF
大豆磷、硫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雪琦 蔡柏岩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834,共7页
磷、硫转运蛋白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体内磷、硫转运的重要载体,参与调节磷和硫酸盐的吸收与转运,对提高大豆的磷、硫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大豆磷转运蛋白可划分为Pht1、Pht2、Pht3、Pho1和Pho25大家族,目前对Pht1的研究最为深入... 磷、硫转运蛋白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体内磷、硫转运的重要载体,参与调节磷和硫酸盐的吸收与转运,对提高大豆的磷、硫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大豆磷转运蛋白可划分为Pht1、Pht2、Pht3、Pho1和Pho25大家族,目前对Pht1的研究最为深入。大豆14个Pht1家族可分为3个亚家族,他们对磷吸收和转运具有重要作用。大豆硫转运蛋白基因GmSULTR1;2b可在大豆根中特异性表达并被低硫胁迫诱导。本文基于大豆磷、硫的营养吸收、转运与利用过程中的相关性,对Pht1家族以及GmSULTR1;2b基因在大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大豆磷、硫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转运蛋白 硫转运蛋白 转运蛋白基因 营养元素
下载PDF
植物硫营养代谢、调控与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1
7
作者 吴宇 高蕾 +1 位作者 曹民杰 向成斌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5-761,共27页
植物作为无机硫的主要还原者,在全球的硫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植物对土壤中硫酸盐的吸收运输和同化代谢,以及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含硫代谢产物的合成,不但与植物生长发育、耐逆和抗病虫害等密切相关,而且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 植物作为无机硫的主要还原者,在全球的硫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植物对土壤中硫酸盐的吸收运输和同化代谢,以及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含硫代谢产物的合成,不但与植物生长发育、耐逆和抗病虫害等密切相关,而且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硫营养的代谢和调控非常复杂,且生物学功能众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硫营养代谢及调控及其在逆境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新进展,同时讨论了该领域悬而未决的重要生物学问题和研究动向,进而提出硫营养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和所面临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抗病虫 谷胱甘肽 调控 逆境胁迫 硫转运 营养代谢
下载PDF
谷子SiSULTR2.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对硒、硫的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尧 尹美强 +3 位作者 温银元 李露露 孙敏 高志强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硒在植物体中有非常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及作用,硫转运蛋白是主动转运硒酸盐的载体蛋白。从谷子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SiSULTR2.1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叶面喷施Na_(2)SeO_(4)、Na_(2)SO_(4)表达响应分析,旨在研究谷子中SiSULTR... 硒在植物体中有非常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及作用,硫转运蛋白是主动转运硒酸盐的载体蛋白。从谷子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SiSULTR2.1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叶面喷施Na_(2)SeO_(4)、Na_(2)SO_(4)表达响应分析,旨在研究谷子中SiSULTR2.1基因的理化性质及Na_(2)SeO_(4)、Na_(2)SO_(4)处理表达响应,为谷子SiSULTR2.1基因的硒、硫转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SiSULTR2.1蛋白分子质量为70374.55 Da,氨基酸数目为656个,为疏水性、非分泌蛋白,无信号肽,二级结构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构成,包含硫转运蛋白所特有的STAS结构域和Sulfate-transp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RCR(qRT-PCR)分析发现,SiSULTR2.1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且在谷子茎、叶片中表达量较高。Na_(2)SeO_(4)、Na_(2)SO_(4)处理后的0~96 h内均可诱导SiSULTR2.1表达。SiSULTR2.1对Na_(2)SO_(4)的响应较快,在12 h时达到峰值,对Na_(2)SeO_(4)响应较慢,处理后24 h时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之后持续增加。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述SiSULTR2.1基因的硒、硫转运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硫转运蛋白 表达分析 Na_(2)SeO_(4) Na_(2)SO_(4)
下载PDF
ThiS可能作为一个原核翻译后修饰分子通过二硫键结合细胞蛋白(英文)
9
作者 许建 刘力力 +1 位作者 闫征 王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5-690,共6页
泛素及其相关蛋白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结构高度保守的一类小分子蛋白,参与蛋白翻译后修饰.尽管在少数原核种属含有Pupylation这样的翻译后修饰,在原核细胞中尚未发现通用的泛素样修饰系统.ThiS是原核细胞广泛存在的泛素样小蛋白分子... 泛素及其相关蛋白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结构高度保守的一类小分子蛋白,参与蛋白翻译后修饰.尽管在少数原核种属含有Pupylation这样的翻译后修饰,在原核细胞中尚未发现通用的泛素样修饰系统.ThiS是原核细胞广泛存在的泛素样小蛋白分子,它作为硫转运蛋白参与辅助因子的合成.当与靶蛋白融合重组表达时,ThiS可降低靶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讨ThiS是否可能在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后修饰.ThiS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时,它可与细胞蛋白游离巯基发生共价结合,但与真核细胞泛素修饰不同,ThiS是通过12位半胱氨酸的游离巯基与蛋白形成二硫键,而不是通过C端活化的硫代羧基的转化过程发生共价结合.在细胞内,氧化应激可诱导ThiS与蛋白的共价结合.结果提示,ThiS在大肠杆菌中与细胞蛋白的结合,可能与真核细胞泛素化修饰在功能上存在进化联系;原核细胞中这种ThiS的结合形式可能代表一种古老的原核泛素样修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生物 硫转运蛋白 翻译后修饰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拟南芥miR395d基因的克隆和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油菜中的转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芸 李会 +3 位作者 车丽玲 黄思齐 邱承祥 杨志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长度约为21~24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生长发育、细胞周期及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植物miRNAs通过转录后以切割的方式对其靶基因的表达起着负调控作用。miR395的靶...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长度约为21~24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生长发育、细胞周期及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植物miRNAs通过转录后以切割的方式对其靶基因的表达起着负调控作用。miR395的靶基因分别为ATP硫酸化酶和硫转运体SULTR2;1,两者在硫同化及转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miR395的功能,本研究利用PCR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miR395d前体基因,并与pCAMBIA1304载体连接,构建了miR395d前体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特选4号中,目前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95d前体 ATP酸化酶 硫转运体SULTR2 1 过表达载体 转基因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CiSULTR2.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钟涛 李财运 +4 位作者 胡旭雅 李阳 曾皓 舒李露 王正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5,共10页
为探究薄壳山核桃CiSULTR2.1基因功能及表达特征,以一年生薄壳山核桃实生苗为材料,利用RT-PCR和PCR技术克隆CiSULTR2.1基因全长,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其在不同浓度硒酸盐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1902 bp的序列,经分析此序列... 为探究薄壳山核桃CiSULTR2.1基因功能及表达特征,以一年生薄壳山核桃实生苗为材料,利用RT-PCR和PCR技术克隆CiSULTR2.1基因全长,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其在不同浓度硒酸盐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1902 bp的序列,经分析此序列属硫转运蛋白基因CiSULTR2.1全长开放阅读框的cDNA,编码633个氨基酸。CiSULTR2.1蛋白分子质量为68943.37 Da,为疏水性的非分泌蛋白,无信号肽,结构稳定,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51.18%)、延伸链(12.64%)和无规则卷曲(31.28%)构成,包含硫转运蛋白典型的Sulfate-transp结构域(PF00916)和STAS结构域(PF01740)。RT-qPCR分析结果表明,CiSULTR2.1在薄壳山核桃幼苗根与叶中均有表达,40、80μmol·L-1硒酸盐处理下,12 h出现表达高峰,此后表达量明显下降;而0.5μmol·L-1硒酸盐处理下,CiSULTR2.1表达高峰出现时间延后至48 h。硒酸盐浓度过高时,CiSULTR2.1表达量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CiSULTR2.1基因能够快速响应40、80μmol·L-1高浓度硒酸盐的诱导,而0.5μmol·L-1低浓度硒酸盐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诱导其高表达。高浓度硒酸盐处理较长时间对植物产生毒性效应,植物对硒酸盐的吸收减少,硒含量降低。本研究结果为薄壳山核桃CiSULTR2.1基因功能及硒吸收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硫转运蛋白基因 硒元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ZNT1 Involves Cuproptosis through Regulating MTF1-conduced Expression of MT1X under Copper Overload
12
作者 Wu Yue Yang Tingyun +4 位作者 Yan Bo Ai Youwei Chen Fang Ma Juan Liu Sijin 《生态毒理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3-70,共18页
Industrial activities such as smelting emissions,mineral combustion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might lead to copper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This kind of copper pollution has harmful effects on aquatic o ... Industrial activities such as smelting emissions,mineral combustion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might lead to copper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This kind of copper pollution has harmful effects on aquatic o rganisms,plants and animals through direct or indirect exposure.However,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oxicity of copper is rather limited.Copper overload can perturb intracellular homeostasis and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and e ven cell death.Recently,cuproptosi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opper-dependent form of cell death induced by o xidative stress in mitochondria.We uncover here that zinc transporter 1(ZNT1)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involved in cuproptosis.Firstly,we established the copper overload-induced cell death model with the overexpression of copper importer SLC31A1 in HeLa cells.Using this model,we conducted unbiased genome-wide CRISPR-Cas9 screens in cells treated with copper.Our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enrichment of ZNT1 gene in both library A and library B plasmids.Knocking out of ZNT1 in HeLa cells notably prevented cuproptosis.Subsequent knockout of metal transcription factor 1(MTF1)in ZNT1-deficient cells nearly abolished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copper-induced cell death.However,overexpression of metallothionein 1X(MT1X)in the double-knockout cells could p artially restored the resistance to cuproptosis by loss of MTF1.Mechanistically,knockout of ZNT1 could promote MT1X expression by activating MTF1.As a consequenc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T1X and copper was e nhanced,reducing the flow of copper into mitochondria and eliminating mitochondria damage.Taken together,this study reveals the important role of ZNT1 in cuproptosis and shows MTF1-MT1X axis mediated resistance to c uproptosis.Moreover,our study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cellular and systemic copper homeostasis under copper overload,and present insights into novel treatments for damages caused by both genetic copper overload diseases and environmental copper cont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cuproptosis ZNT1 MT1X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