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生产中用气态硫酐(SO3)使石油化学产品的硫酸化和硫酸盐化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常致成 《北京日化》 1998年第3期10-22,共13页
在评述中分析了制备烷基硫酸盐,乙氧基化物硫酸盐和烷一磺酸盐的最普通流程和工艺过程的设备检成,引用了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影响的设备构成,引用了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磺化和硫酸盐化产品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气态硫酐 酸化 酸盐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生产中用气态硫酐(SO3)使石油化学产品的硫酸化和硫酸盐化作用
2
作者 常致成 《北京日化》 1998年第4期13-25,共13页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气态硫酐 酸化 酸盐
下载PDF
硫醚双酐聚酰胺酸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江洪 沈玉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9-883,共5页
合成了硫醚二酐和 4 -硝基 -4 -[N,N-二 ( 2 -氨乙基 )氨基 ]偶氮苯 (二胺单体 )及对应的硫醚聚酰胺酸 ,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由于该发色团分子的一端有可以进一步聚合的氨基 ,它与硫醚酐所形成的聚酰胺酸在普通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 合成了硫醚二酐和 4 -硝基 -4 -[N,N-二 ( 2 -氨乙基 )氨基 ]偶氮苯 (二胺单体 )及对应的硫醚聚酰胺酸 ,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由于该发色团分子的一端有可以进一步聚合的氨基 ,它与硫醚酐所形成的聚酰胺酸在普通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可溶性 ,NLO发色团和聚酰亚胺骨架的分解温度 td 分别为 3 62℃和 4 91℃ ,显现出了特殊的热稳定性 .目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二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热稳定性 合成
下载PDF
基于异构硫醚二酐与三苯双醚二酐的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鸿飞 岑建军 +2 位作者 陈国飞 王静刚 方省众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0,44,共6页
以二苯硫醚二酐(TDPA)3种异构体的混合物(m-TDPA)和3,3',4,4'-三苯双醚四甲酸二酐(HQDPA)为二酐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二胺单体,邻苯二甲酸酐(PA)为封端剂,采用不同二酐比例通过一步法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热塑性... 以二苯硫醚二酐(TDPA)3种异构体的混合物(m-TDPA)和3,3',4,4'-三苯双醚四甲酸二酐(HQDPA)为二酐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二胺单体,邻苯二甲酸酐(PA)为封端剂,采用不同二酐比例通过一步法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热塑性聚硫醚酰亚胺共聚物,粘度控制在0.42-0.43dL/g,并对其热性能、溶解性、熔体性能、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共聚物耐热性良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30-246℃,5%热分解温度在516-539℃,力学性能优异,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氯仿等极性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性。引入HQDPA进行共聚可以提高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显著降低熔体粘度,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熔体流动性和熔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酰亚胺 二苯醚二 共聚物 溶解性 耐热性 熔体加工性
下载PDF
含硫醚链节的透明聚酰胺酸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江洪 沈玉全 翟剑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21-524,共4页
合成了一种具有耐高温、氧化稳定性及透明性的聚硫醚酰胺酸,并对各步中间产物进行了基本表征。讨论了温度对硫醚二酐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聚酰胺酸 醚二 逐步聚合 非线性光学材料
下载PDF
N-苯甲酰基苯并异噻唑-3-酮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向辉 杨建新 +2 位作者 贺永宁 盘茂东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1-774,共4页
通过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和硫代异氰酸苯甲酸酐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7种N-苯甲酰基苯并异噻唑-3-酮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活性测试表明,浓度为0.005mol/L的该类化合物溶液对鳗孤菌、... 通过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和硫代异氰酸苯甲酸酐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7种N-苯甲酰基苯并异噻唑-3-酮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活性测试表明,浓度为0.005mol/L的该类化合物溶液对鳗孤菌、拟态孤菌、溶藻弧菌、大肠杆菌和嗜水性单胞菌的抑菌率达40.5%~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 代异氰酸苯甲酸 杀菌剂 医药与日化原料
下载PDF
硫醚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巴玉霞 焦阳 +2 位作者 王炳洋 谭丽芸 陈国飞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2,共5页
采用3种异构硫醚二酐(TDPA)和二胺单体2,2′-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DB)进行缩聚反应制备聚酰亚胺树脂,然后制得相应的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4′-TDPA和4,4′-TDPA制备... 采用3种异构硫醚二酐(TDPA)和二胺单体2,2′-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DB)进行缩聚反应制备聚酰亚胺树脂,然后制得相应的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4′-TDPA和4,4′-TDPA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都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醚二 异构 透明
下载PDF
硫代-1,8-萘酰亚胺的合成及表征
8
作者 张鉴锋 黄天宝 +1 位作者 钱旭红 王清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5-216,201,共3页
用3种硫代-1,8-萘酐与胺进行酰亚胺化反应合成3种硫代-1,8-萘酰亚胺。产物结构经过IR,1H-NMR,MS表征。
关键词 酰亚胺化反应 代萘酰亚胺 合成 代萘
下载PDF
基于某铜尾矿矿物学特征回收其中明矾石的前景分析
9
作者 邓莉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120,共12页
为实现从铜尾矿中综合回收明矾石,并降低明矾石尾矿中硫酐含量,不影响微粉制备,以福建某铜尾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分析仪(BPMA)等手段对铜尾矿样品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查明了铜尾矿中石英、明矾石、地开石、绢云... 为实现从铜尾矿中综合回收明矾石,并降低明矾石尾矿中硫酐含量,不影响微粉制备,以福建某铜尾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分析仪(BPMA)等手段对铜尾矿样品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查明了铜尾矿中石英、明矾石、地开石、绢云母和硫酐的主要物相组成、嵌布特征及粒级分布。结果表明,铜尾矿中SO_(3)占比5.04%,TS含量占比1.91%,明矾石常见与石英、地开石、绢云母呈浸染状互为连生,部分可见包含细粒黄铁矿连生。硫酐主要赋存于明矾石中,部分硫酐分散于地开石、石英和绢云母中,从铜尾矿样品中回收明矾石,精矿中硫酐的理论品位为38.22%,理论回收率为94%左右。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提出采用“脱泥-脱硫-明矾石浮选”流程,流程结构为“一粗一扫二精”的浮选流程,得到了SO_(3)品位20.14%、SO_(3)回收率53.36%的明矾石精矿,且尾矿中硫酐含量满足制备微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明矾石 硫酐 工艺矿物学 选矿工艺
下载PDF
热固性聚酰亚胺基体树脂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震 李青璇 +2 位作者 高连勋 丁孟贤 益小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8-550,共3页
PMR(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 Reactants)型聚酰亚胺树脂(PI)以其优异的耐热氧化性能、机械性能、介电性能、良好的耐溶剂性能以及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PMR(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 Reactants)型聚酰亚胺树脂(PI)以其优异的耐热氧化性能、机械性能、介电性能、良好的耐溶剂性能以及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苯醚二 二苯醚二 苯乙炔苯 流变
下载PDF
西印度醋栗叶中1种新三萜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杰 李振麟 +3 位作者 贾瑞芳 刘荷秀 钱士辉 杨慰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1-575,共5页
目的研究引种植物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西印度醋栗叶醇提物中... 目的研究引种植物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西印度醋栗叶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α-桂皮酰氧基熊果-20(29)-烯-18β-醇(1)、叶下珠醇(2)、山楂酸(3)、米念芭素E(4)、槲皮苷(5)、对羟基苯甲酸(6)、4-羟基苯乙酸甲酯(7)、4-O-葡萄糖基苯甲酸(8)、硫代乙酐(9)、L-焦谷氨酸(10)。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醋栗叶醇;3~10均为首次从西印度醋栗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印度醋栗 大戟科 三萜 醋栗叶醇 山楂酸 米念芭素E 槲皮苷 代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