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液添加剂硫酸亚乙酯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姚宜稳 许杰 +2 位作者 姚万浩 王周成 杨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3-828,共6页
在1mol/LLiPF6/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体积比1∶1∶1)电解液中,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C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添加剂硫酸亚乙酯(DTD)对锂离子电池性... 在1mol/LLiPF6/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体积比1∶1∶1)电解液中,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C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添加剂硫酸亚乙酯(DTD)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MCMB)电极/电解液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引入体积分数0.01%DTD后,MCMB/Li电池可逆放电容量从300mA.h/g提高至350mA.h/g,电池总阻抗降低,循环稳定性提高。CV测试发现,在首次还原过程中,DTD在电极电位1.4V左右(vsLi/Li+)发生电化学还原,参与了MCMB电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的形成过程。同时,DTD对LiMn2O4电极性能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硫酸亚乙酯 添加剂 固体电解质相界面
下载PDF
硫酸亚乙酯电解液添加剂替代亚硫酸丙烯酯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正 庞佩佩 +1 位作者 宋晓娜 邓耀明 《电池工业》 CAS 2017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用硫酸亚乙酯(DTD)取代常用的亚硫酸丙烯酯(PS)电解液添加剂,研究了不同DTD添加量对电解液电导率和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TD添加量从0%上升至2%,电解液离子电导率呈现轻微下降的趋势,但是仍略大于添加PS的电解液。产气... 本文用硫酸亚乙酯(DTD)取代常用的亚硫酸丙烯酯(PS)电解液添加剂,研究了不同DTD添加量对电解液电导率和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TD添加量从0%上升至2%,电解液离子电导率呈现轻微下降的趋势,但是仍略大于添加PS的电解液。产气电芯的比例随着DTD含量的上升减少,DTD含量1%时产气电芯数约占电芯总数的31.7%,DTD含量上升至2%时未发现产气电芯,电芯厚度膨胀比与原电解液相同。此外,DTD可改善电芯的低温性能,DTD含量为2%时,电池在-20℃温度条件下的放电容量约为3.1%,而倍率及循环性能均与使用PS电解液的电池保持在同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添加剂 硫酸亚乙酯 硫酸丙烯酯 性能
下载PDF
气相色谱测定碳酸亚乙烯酯反应液的关键组分 被引量:1
3
作者 纪晓红 王艳 +1 位作者 王瑞菲 岳涛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建立气相色谱(GC)测定碳酸亚乙烯酯(VC)反应液中关键组分VC、碳酸乙烯酯(EC)和氯代碳酸乙烯酯(CEC)含量的分析方法,为工艺路线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以TG-1701MS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为分析柱,采用程序升温分离待测物... 建立气相色谱(GC)测定碳酸亚乙烯酯(VC)反应液中关键组分VC、碳酸乙烯酯(EC)和氯代碳酸乙烯酯(CEC)含量的分析方法,为工艺路线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以TG-1701MS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为分析柱,采用程序升温分离待测物和其他杂质组分,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以亚硫酸亚乙酯(ES)为内标物,进行内标法定量。VC、EC和CEC与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良好;VC、EC和CEC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31%~101.41%、97.73%~102.69%和97.55%~101.91%。所提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VC反应液中VC、EC和CEC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GC)法 碳酸乙烯酯(VC) 碳酸乙烯酯(EC) 氯代碳酸乙烯酯(CEC) 内标物 硫酸亚乙酯(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