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与结直肠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泽宇 何小丽 +3 位作者 唐焘 王迪 廖雪梅 余时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35-1641,共7页
目的寻找与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并具有预后预测意义的溶酶体分子。方法获取TCGA数据库结直肠癌数据集(Colon Adenocarcinoma TCGA-632)结直肠癌临床样本信息和基因转录组测序表达矩阵;通过基于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 目的寻找与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并具有预后预测意义的溶酶体分子。方法获取TCGA数据库结直肠癌数据集(Colon Adenocarcinoma TCGA-632)结直肠癌临床样本信息和基因转录组测序表达矩阵;通过基于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算法的Logistic回归筛选与远处转移相关的溶酶体基因;进一步利用基于LASSO算法的COX回归模型,筛选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并选择回归系数最大的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uronic acid-2-sulfatase,IDS)进行研究;收集本院2007-2008年5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组织中IDS表达量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IDS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0vsN1-2:-0.103±0.073 vs 0.303±0.123,P=0.003);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IDS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M0vsM1:0.017±0.071 vs 0.636±0.296,P=0.003);IDS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较低表达患者不良(总体生存期:P=0.008;无病生存期:P=0.007);COX回归分析显示:IDS mRNA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4,风险系数为2.651,95%CI:1.217~5.775);50例结直肠癌组织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IDS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0vs N1-3:27.324±0.698 vs 40.674±3.528,P=3.0×10^-5);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IDS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M0vs M1:27.941±0.952 vs 39.320±3.467,P=1.2×10^-5);IDS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P=7.2×10^-5);COX回归分析显示:IDS高表达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8,风险系数为5.847,95%CI:1.585~21.568)。结论 IDS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转移发生率高、预后差,IDS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独立预后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醛酸-2-硫酸酯酶 结直肠癌 肿瘤转移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巩纯秀 李晓侨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Ⅱ)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为X连锁的单基因遗传病,其是由于体内缺乏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uronate-2-sulfatase,IDS),从而导致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在溶酶体中的积累。随着GAG在组织细胞内的逐渐沉积...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Ⅱ)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为X连锁的单基因遗传病,其是由于体内缺乏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uronate-2-sulfatase,IDS),从而导致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在溶酶体中的积累。随着GAG在组织细胞内的逐渐沉积,导致各个脏器功能受损。儿童患者发病年龄不同,症状复杂,早诊早治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本文主要介绍MPSⅡ近年来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 IDS 基因 糖醛酸-2-硫酸酯酶缺乏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一个黏多糖贮积症Ⅱ型家系的IDS基因致病变异特征分析
3
作者 于函菲 秦倩 +8 位作者 吴杰 贾学渊 计薇 张学龙 徐丽丹 董科显 关荣伟 王浩 孙文靖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5-352,共8页
目的鉴定1个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Ⅱ,MPSⅡ)家系的遗传变异,并对变异位点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S):c.323A>C进行功能学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北方地区1个五代83名个体的MPSⅡ家系,其中包括4例患者。通过尿液... 目的鉴定1个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Ⅱ,MPSⅡ)家系的遗传变异,并对变异位点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S):c.323A>C进行功能学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北方地区1个五代83名个体的MPSⅡ家系,其中包括4例患者。通过尿液黏多糖、Alder-Reilly小体检测对该病进行辅助诊断,并对核心家系成员进行IDS酶活性检测;通过对MPSⅡ家系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该家系候选变异位点,并通过PCR-Sanger测序进一步确定变异位点。最后,针对致病基因变异位点,将野生型IDS过表达质粒(pCMV-hIDS-WT)及携带突变位点的IDS过表达质粒(pCMV-hIDS-c.323A>C)分别转染COS-7细胞,进行IDS酶活性检测。结果先证者(Ⅳ3)及Ⅳ4经尿液黏多糖、Alder-Reilly小体及IDS酶活性检测诊断为MPSⅡ,Ⅳ3、Ⅳ4、Ⅲ19和Ⅲ32基因检测均携带IDS:c.323A>C错义变异,确诊为MPSⅡ患者;并有8名个体为IDS:c.323A>C错义变异携带者,Ⅱ2、Ⅱ4、Ⅱ8、Ⅱ12、Ⅱ14、Ⅲ5、Ⅲ7、Ⅳ14排除MPSⅡ诊断。COS-7细胞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该错义变异可导致IDS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确定了IDS:c.323A>C:p.Y108S在体内和体外均可导致IDS酶活性显著降低,判定为MPSⅡ的致病性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 糖醛酸-2-硫酸酯酶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c.323A>C:p.Y108S变异
原文传递
黏多糖病Ⅱ型1例
4
作者 胡晨旻 李爽 +1 位作者 毛志芹 孙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4-615,共2页
关键词 黏多糖病Ⅱ型 汉特综合征 硫酸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