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结构对折皱弹性和硬挺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丽华 吴坚 叶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9-101,共3页
织物折皱弹性和硬挺度与织物结构参数密切相关。对涤 棉 ( 65 3 5 )织物进行测试及分析 ,论述织物结构对织物硬挺度和折皱弹性的影响 ,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式。
关键词 织物 硬挺度 折皱性
下载PDF
纱线捻度与织物紧度对织物硬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凤艳 吴坚 李淳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7,共3页
采用LLY 0 1B型电脑控制硬挺度仪测试织物硬挺度 ,并对影响织物硬挺度的因素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纤维材料相同的织物 ,纱线捻度和织物紧度与织物硬挺度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对于纤维材料不同的织物 。
关键词 纱线捻 织物紧 织物硬挺度 测试分析
下载PDF
基于FAST的精纺毛织物硬挺度风格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晶晶 成玲 张代荣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FAST织物风格仪对精纺毛织物在小应力作用下的拉伸、弯曲和压缩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测试得到的小应力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和专家评定的精纺毛织物的硬挺度值进行分析,得出反映精纺毛织物基本... 采用FAST织物风格仪对精纺毛织物在小应力作用下的拉伸、弯曲和压缩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测试得到的小应力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和专家评定的精纺毛织物的硬挺度值进行分析,得出反映精纺毛织物基本力学性能的4个主因子,建立了4个主因子与硬挺度之间的关系式,从而为精纺毛织物硬挺度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纺毛织物 硬挺度 力学性能 FAST
下载PDF
织物多方向硬挺度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成霞 罗秋霞 施美琴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59,64,共5页
现有的织物硬挺度检测方法每次只能得到织物某一个方向的数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简便的、可同时测试织物多方向硬挺度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检测步骤及评价指标:硬挺度系数、凹陷深度、平均翘起高度。将常见试样经凹陷法所得的这3... 现有的织物硬挺度检测方法每次只能得到织物某一个方向的数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简便的、可同时测试织物多方向硬挺度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检测步骤及评价指标:硬挺度系数、凹陷深度、平均翘起高度。将常见试样经凹陷法所得的这3项指标与斜面法中织物5个方向的平均弯曲长度及平均抗弯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这3项指标与平均弯曲长度及平均抗弯刚度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是硬挺度系数、凹陷深度和平均翘起高度,且这3者与平均弯曲长度及抗弯刚度都具有高度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笔者提出的织物多方向硬挺度的测试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硬挺度 多方向 抗弯刚 凹陷法 图像处理
下载PDF
调温调湿对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硬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玉梅 《玻璃纤维》 CAS 2009年第1期16-21,共6页
通过对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经不同的调湿时间,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的相对湿度调湿后硬挺度的试验,分析了影响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硬挺度的主要因素,为制订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无捻粗纱 硬挺度 调温 调湿
下载PDF
影响非织造粘合衬布硬挺度的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鹏 郭秉臣 《产业用纺织品》 1994年第3期30-31,共2页
本文从纤维种类、规格和非织造粘合衬布克重、粘合剂种类、粘合剂施加量、干燥温度和时间方面,分析了它们对非织造粘合衬布硬挺度的影响。
关键词 非织造织物 粘合衬布 硬挺度
下载PDF
染整工艺对涤/粘/氨纶仿绒织物硬挺度及柔软度的影响
7
作者 冯建永 孟召强 《染整技术》 CAS 2010年第9期15-17,共3页
利用涤/粘/氨纶进行仿绒织物的设计及产品开发,其中经纬纱均为四种纱线,其混纺比为72%T26%R2%SP,织物组织为2/2↗,织物经密为280根/10cm,纬密为260根/10cm,成品织物的面密度为340 g/m2。然后根据织物的染整工序坯布检验→预缩→预定形... 利用涤/粘/氨纶进行仿绒织物的设计及产品开发,其中经纬纱均为四种纱线,其混纺比为72%T26%R2%SP,织物组织为2/2↗,织物经密为280根/10cm,纬密为260根/10cm,成品织物的面密度为340 g/m2。然后根据织物的染整工序坯布检验→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水洗→染色→热水洗→冷水洗→热定形→成品,分别研究主要工序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工序对仿绒织物硬挺度及柔软度的影响。发现经过染整加工后织物柔软度增加,硬挺度减小,其中预缩对涤/粘/氨纶仿绒织物硬挺度及柔软度有较大影响,而其它工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工艺 仿绒 硬挺度 柔软
下载PDF
丙纶工业用布硬挺度与定型工艺关系的分析
8
作者 季英超 姜风琴 邓丽丽 《产业用纺织品》 1992年第6期24-25,共2页
本文就丙纶工业用布硬挺度同定型温度、定型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出其变化规律,并给出经验计算公式,供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 丙纶 工业用织物 硬挺度 定型 工艺
下载PDF
应用CHES-FY系统的织物硬挺度测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草 杜赵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4-119,共6页
使用纺织品性能测试仪测试织物硬挺度,采用现有弯曲测试标准中的斜面法和心形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选择明显柔软、硬挺差异较大的多种织物进行硬挺度测试,分别提取3种测试方法的表征指标,即弯曲斜率、弯曲功、弯曲最大力、弯曲长度、弯... 使用纺织品性能测试仪测试织物硬挺度,采用现有弯曲测试标准中的斜面法和心形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选择明显柔软、硬挺差异较大的多种织物进行硬挺度测试,分别提取3种测试方法的表征指标,即弯曲斜率、弯曲功、弯曲最大力、弯曲长度、弯曲高度等;通过对上述测试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HES-FY系统的硬挺度测试结果与斜面法、心形法的测试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实验过程的重复性分析表明,其结果具有很强的再现性,说明CHES-FY系统对织物的硬挺度测试具有准确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FY系统 纺织品 硬挺度 弯曲
下载PDF
基于RSM模型的面料硬挺度测算
10
作者 马玲 裘建新 辛斌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RSM)研究了服装面料物理性能与面料手感硬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川端风格仪测试了24块棉质面料的16项物理力学指标,并根据川端手感风格评价公式对面料性能进行计算.通过正交方差试验得到576组测试组值,又对面料进行...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RSM)研究了服装面料物理性能与面料手感硬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川端风格仪测试了24块棉质面料的16项物理力学指标,并根据川端手感风格评价公式对面料性能进行计算.通过正交方差试验得到576组测试组值,又对面料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了面料物理力学性能与手感硬挺度的RSM模型,这对面料的手感风格预测及其虚拟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面料手感 硬挺度 川端风格
下载PDF
影响无捻粗纱硬挺度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茂林 《玻璃纤维》 CAS 1996年第4期27-28,共2页
随着玻纤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制品的应用领域也不断的开发和扩大.目前,我国大多数玻纤厂家开发出了不少合乎使用要求的无捻粗纱产品:如喷射、缠绕、挤拉、SMC和石膏增强纱等.对于这些产品的理化性能,外观质量及工艺性能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随着玻纤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制品的应用领域也不断的开发和扩大.目前,我国大多数玻纤厂家开发出了不少合乎使用要求的无捻粗纱产品:如喷射、缠绕、挤拉、SMC和石膏增强纱等.对于这些产品的理化性能,外观质量及工艺性能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在应用中,对某些工艺性能更有特殊要求,如石膏增强纱、喷射、SMC……用纱的硬挺度必须达到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纱 粗纱 无捻粗纱 硬挺度
下载PDF
光电检测式织物硬挺度仪的测量角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诗杰 《纺织标准与质量》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织物 硬挺度 光电检测 测量角
下载PDF
针刺非织造布不同参数与拉伸性能及硬挺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N.Tarafder 刘丽妍 《产业用纺织品》 2003年第9期34-38,30,共6页
关键词 针刺非织造布 拉伸性能 硬挺度 相关性 模型 预测
下载PDF
斜面法织物硬挺度测定中倾角问题的探讨
14
作者 王宝军 李晓霁 《纺织标准与质量》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斜面法 织物 硬挺度 测定方法 倾角问题
下载PDF
硬挺度测定中抗弯刚度单位之我见
15
作者 王宝军 《纺织标准与质量》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织物 硬挺度 测定 抗弯刚单位
下载PDF
棉的硬挺度—甲醛和树脂的作用:第IV部分
16
作者 徐志毅 《印染译丛》 1991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棉织物 整理 硬挺度 甲醛 树脂
下载PDF
棉的硬挺度—甲醛和树脂的作用:第III部分—淀粉加甲醛
17
作者 徐志毅 《印染译丛》 1991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棉织物 整理 硬挺度 淀粉 甲醛
下载PDF
缝缝对纺织面料抗弯硬挺度的影响
18
作者 A.Schenk M.Seif +1 位作者 H.Rdel 汪玲玲 《国际纺织导报》 2007年第3期70-72,共3页
对于服装产品模型化,抗弯硬挺度是一个主要的原料性能参数。由于根据面料的硬挺度及局部面密度的变化而确定的缝合工艺,通过成型,服装展现出与纺织面料不同的外观。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测定缝缝硬挺度对缝合面料影响的新方法。适用于本研... 对于服装产品模型化,抗弯硬挺度是一个主要的原料性能参数。由于根据面料的硬挺度及局部面密度的变化而确定的缝合工艺,通过成型,服装展现出与纺织面料不同的外观。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测定缝缝硬挺度对缝合面料影响的新方法。适用于本研究的新型抗弯硬挺度测试仪ACPM200是由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开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面料 服装 抗弯硬挺度 缝缝
下载PDF
MEE对高粘度氨基硅油微乳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壮 孙永强 +2 位作者 史修启 刘广宇 张勇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
以高粘度氨基硅油为原料,选用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8和MEE-5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复合乳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小于50 nm的氨基硅油微乳液(固含量20%).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氨基硅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优化的条件为:... 以高粘度氨基硅油为原料,选用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8和MEE-5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复合乳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小于50 nm的氨基硅油微乳液(固含量20%).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氨基硅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优化的条件为:乳化剂[m(MEE-8)∶m(MEE-5)=4∶1]用量42%(对氨基硅油质量),正戊醇用量7%(对氨基硅油质量),pH值为5.5~6.0.此氨基硅油微乳液能较好地改善织物的柔软性,且在应用过程中性能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氨基硅油 微乳液 硬挺度 织物
下载PDF
涤纶牛津布硬挺整理工艺探讨
20
作者 陈利丽 胡敬海 +2 位作者 杨小波 黄建群 徐璀 《印染助剂》 CAS 2008年第9期37-41,共5页
分析了低甲醛硬挺剂TF-630在涤纶牛津布上进行硬挺整理的各个工艺因素(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与其他助剂(非离子渗透剂、淀粉糊、防水剂、涂层胶等)的复合整理工艺,结果表明:(1)催化剂TF-630C用量,当(ρTF-630)=10~30 g/... 分析了低甲醛硬挺剂TF-630在涤纶牛津布上进行硬挺整理的各个工艺因素(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与其他助剂(非离子渗透剂、淀粉糊、防水剂、涂层胶等)的复合整理工艺,结果表明:(1)催化剂TF-630C用量,当(ρTF-630)=10~30 g/L时,w(TF-630C)=12.5%~25.0%(对TF-630质量);当(ρTF-630)=30~50 g/L时,w(TF-630C)=12.5%~20.0%(对TF-630质量);当(ρTF-630)大于50 g/L时,w(TF-630C)=10.0%~16.7%(对TF-630质量).(2)焙烘温度控制在190~200℃较理想.(3)焙烘时间应根据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进行调节,当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小于100 g/m2时,采用80~110 m/min车速;当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为100~200 g/m2时,采用70~90 m/min车速;当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大于200 g/m2时,采用60~70 m/min车速.(4)与其他助剂的复合整理工艺中,(ρ非离子渗透剂TF-107A)=1~3g/L;(ρ淀粉糊)=10~20 g/L;与防水剂同浴能提高防水剂的耐洗牢度[(ρTF-630)=3~5 g/L,(ρTF-630C)=1 g/L];与涂层胶复配使用时,能提高涂层胶的耐搓牢度,w(TF-630)=2%(对涂层胶质量).优化各个工艺因素,不仅能达到理想的硬挺整理效果,还能使布面游离甲醛含量更低,刺激性气味更小,与其他助剂复配,更能优化整理后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挺整理 涤纶牛津布 布面游高甲醛含量 布面硬挺度 刺激性气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