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深圳市45家样本企业的复杂网络分析
1
作者 席江浩 刘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9,共13页
硬科技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核心技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国竞争的核心领域。硬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创新系统以战略基础研究为引领的多元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从他组织转向自组织的涌现。协同和正反馈推动创新系... 硬科技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核心技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国竞争的核心领域。硬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创新系统以战略基础研究为引领的多元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从他组织转向自组织的涌现。协同和正反馈推动创新系统形成自组织机制,促进硬科技创新的发展。企业和科研单位互动形成的战略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相互作用,在提升创新效率的同时对自组织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风险共担机制,政府通过采购、补贴等方式推动企业进行硬科技创新,打破创新系统初始平衡状态,为创新系统的发展注入动力,并推动创新系统形成正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创新 通用技术 产业生态 战略基础研究 自组织
下载PDF
“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研究:量表编制和效度检验
2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胡羊兵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3,共11页
企业成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构成维度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学者已经对中国情境下很多类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测量,但是针对“民参军”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民参军”企业成长机理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构... 企业成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构成维度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学者已经对中国情境下很多类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测量,但是针对“民参军”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民参军”企业成长机理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构建并检验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开发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及其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采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法筛选确定了正式量表,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平均变异抽取值验证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的基础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的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为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假设模型和有效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成长 “民参军”企业 硬科技 量表 效度检验
下载PDF
科创板“硬科技”科创属性画像及科创引导效应
3
作者 董晨 张宗新 +1 位作者 张园园 叶润 《吉林金融研究》 2024年第4期1-8,15,共9页
聚焦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这一关键,本文以科创板“硬科技”科创属性画像及科创引导效应为研究主线,应用大数据模型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进行科创属性聚类并绘制科创图谱,并进一步编制中国资本市场科创属性指数,系统测度科创板企业“含科量... 聚焦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这一关键,本文以科创板“硬科技”科创属性画像及科创引导效应为研究主线,应用大数据模型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进行科创属性聚类并绘制科创图谱,并进一步编制中国资本市场科创属性指数,系统测度科创板企业“含科量”。在此基础上,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例,应用空间网络模型构建技术关联网络并论证“硬科技”属性的科创引导效应。为强化科创板企业“硬科技”属性引导效应,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本文提出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加强IPO科创属性审核问询、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属性画像 硬科技 科创图谱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溯源、概念界定及辨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胡羊兵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4期1-7,共7页
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政府和投资机构广为使用的概念。然而,社会各界对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概念的认识仍不够明确。基于此,在分析国家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中的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基础上,沿着“关注主体-关注对象-关注目的-机理... 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政府和投资机构广为使用的概念。然而,社会各界对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概念的认识仍不够明确。基于此,在分析国家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中的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基础上,沿着“关注主体-关注对象-关注目的-机理分解”的逻辑思路,提炼出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的内涵与外延,并总结了国家和投资机构看重的硬科技企业需要符合的标准,为更好地开展培育硬科技企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夯实了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硬科技企业 概念界定 政府 投资机构
下载PDF
构建硬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灵灵 孙长青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5,共7页
当前,我国硬科技企业正处于自主创新的加速期,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税收政策支持。硬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还有很大完善空间,税收激励政策不能全部覆盖硬科技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此,需要... 当前,我国硬科技企业正处于自主创新的加速期,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税收政策支持。硬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还有很大完善空间,税收激励政策不能全部覆盖硬科技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硬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法律支持,拓宽税收支持范围,加大研发过程以及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并高度重视投融资环节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税收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自主创新 税收激励
下载PDF
创新驱动必须以硬科技创新为本 被引量:5
6
作者 吕政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11,F0002,共12页
硬科技是指能够直接改进物质产品生产的材料、设备、工艺、零部件、元器件性能,提高物质产品生产效率的技术。软科技创新主要是商业模式、经营理念和虚拟经济领域的创新。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依靠硬... 硬科技是指能够直接改进物质产品生产的材料、设备、工艺、零部件、元器件性能,提高物质产品生产效率的技术。软科技创新主要是商业模式、经营理念和虚拟经济领域的创新。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依靠硬科技为主导的创新驱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更为激烈。我国制造业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缩小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技术差距,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是硬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推进硬科技创新,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正确处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的关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专业化分工与协同创新,建立军民融合的生产和创新体系,改革不适应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变扩大再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硬科技 创新体系
下载PDF
西安建设“硬科技之都”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106,共6页
分析硬科技的概念和特征,研究西安建设"硬科技之都"的突出优势和障碍因素。指出西安要建成"硬科技之都",应紧紧抓住我国创新驱动的机遇,以制定硬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科学确定硬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以提高硬科... 分析硬科技的概念和特征,研究西安建设"硬科技之都"的突出优势和障碍因素。指出西安要建成"硬科技之都",应紧紧抓住我国创新驱动的机遇,以制定硬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科学确定硬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以提高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正确选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硬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率;以科技园区和西咸新区为依托,加快建设硬科技小镇和硬科技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硬科技 科技 硬科技产业
下载PDF
硬科技创业趋势及企业成长生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波 莫祯贞 李超然 《中国市场》 2019年第8期1-4,共4页
技术创新红利的节点已经来临,"硬科技"创业已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方向,并引领未来。文章首先阐述了"硬科技"是创新创业的新趋势,特别指出中国"硬科技"独角兽地域特点明显,并将涌现出更多"硬科技"... 技术创新红利的节点已经来临,"硬科技"创业已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方向,并引领未来。文章首先阐述了"硬科技"是创新创业的新趋势,特别指出中国"硬科技"独角兽地域特点明显,并将涌现出更多"硬科技"独角兽。其次指出了"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四大特征。最后分析了新经济下"硬科技"企业的成长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创业 创新前沿 新经济 企业成长生态
下载PDF
基于韧性视角的区域硬科技创新组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晓丽 刘雨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2-40,共9页
硬科技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建设富有韧性的硬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路径。基于韧性视角,构建驱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城市和内陆城... 硬科技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建设富有韧性的硬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路径。基于韧性视角,构建驱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进行组态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沿海城市推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路径有3条,内陆有4条;两类区域驱动路径中,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条件具有差异性,同时,多样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条件的替代关系也不同。研究结论对促进沿海和内陆城市的硬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创新韧性 区域创新 QCA方法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陕西省硬科技产业政策分析:政策工具与创新价值链双重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育晓 邢丹宇 张茹瑜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2年第3期37-47,共11页
为促进陕西省硬科技产业的科学发展,以陕西省2016—2021年出台的40项硬科技相关产业政策为样本,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和创新价值链视角建立二维分析框架,对当前陕西省硬科技产业政策文本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 为促进陕西省硬科技产业的科学发展,以陕西省2016—2021年出台的40项硬科技相关产业政策为样本,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和创新价值链视角建立二维分析框架,对当前陕西省硬科技产业政策文本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政策工具维度看,当前陕西省硬科技产业政策以环境型政策和供给型政策为主,需求型政策相对较少;从创新价值链维度看,以产业发展为主,对技术研发和商业应用阶段关注较少;从政策工具与创新价值链交叉维度看,不同的创新价值环节中政策工具的侧重点皆有所不同。未来陕西省硬科技产业政策应综合调整政策工具的运用,优化内部结构;注重政策工具与创新价值链相匹配;增强政策工具的可操作性,以达到为硬科技产业生态提供有力支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硬科技 产业政策 政策工具 创新价值链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硬科技产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以西安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炜 张明状 《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高质量发展赋予了硬科技新使命——对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升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以西安为例,构建了城市层面高质量发展以及硬科技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在测度西安2012—2020年高质量发展以及硬科技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两系... 高质量发展赋予了硬科技新使命——对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升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以西安为例,构建了城市层面高质量发展以及硬科技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在测度西安2012—2020年高质量发展以及硬科技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两系统以及两系统子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硬科技产业发展水平从2012—2020年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且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经历失调、初步协调、中度协调的演化之后最终达到了高度协调的水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 耦合协调模型 西安市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下专利密集型产业升级战略研究——以中国硬科技产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霞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0年第1期50-56,共7页
专利密集型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进行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与专利密集型产业升级发展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并以中国硬科技产业发展为例,分析比较六个主要硬科技产... 专利密集型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进行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与专利密集型产业升级发展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并以中国硬科技产业发展为例,分析比较六个主要硬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战略与政策,探讨创新驱动下专利密集型产业升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密集型产业 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 硬科技产业
下载PDF
西安硬科技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率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景峰 王希尧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期18-21,共4页
以西安硬科技产业为研究对象,借助西安市统计年鉴,构建西安硬科技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了西安硬科技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得出其各年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结果表明,西安硬科技产业在2010-2016年时间里,... 以西安硬科技产业为研究对象,借助西安市统计年鉴,构建西安硬科技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了西安硬科技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得出其各年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结果表明,西安硬科技产业在2010-2016年时间里,7年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964,且综合技术效率均高于80%,说明西安硬科技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是令人满意的。但仍存在投入冗余浪费、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如能建设高素质的硬科技人员队伍、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就可以更好地促进西安硬科技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产业 投入产出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对策
下载PDF
硬科技产业政策供需适配偏差分析及矫正
14
作者 王育晓 张茹瑜 +1 位作者 邢丹宇 阳一文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51,共9页
政策供需适配度是有效反映产业政策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西安市硬科技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供需匹配视角,运用政策供需适配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政策文本分析法,测算和分析了西安市硬科技产业政策供需适配度及适配偏差。结果... 政策供需适配度是有效反映产业政策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西安市硬科技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供需匹配视角,运用政策供需适配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政策文本分析法,测算和分析了西安市硬科技产业政策供需适配度及适配偏差。结果表明:在企业层面存在政策供给不足的现象;在高校层面表现为供给缺位、供给不足;在科研院所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给过溢;在硬科技服务组织层面存在供给过溢、供给缺位并存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完善硬科技产业培育环境与优化资源分配、加强硬科技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硬科技产业政策需求反馈机制三方面提出矫正建议,以改善西安市硬科技产业政策供需匹配程度,助其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政策供需 政策工具 适配偏差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硬科技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5
作者 舒湘沅 李静怡 袁大念 《生产力研究》 2020年第1期16-19,28,共5页
文章以我国2010-2019年发表的硬科技研究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硬科技研究的核心作者、机构以及发文期刊等,并对硬科技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前沿进行探讨。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软件对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761篇硬科技研... 文章以我国2010-2019年发表的硬科技研究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硬科技研究的核心作者、机构以及发文期刊等,并对硬科技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前沿进行探讨。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软件对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761篇硬科技研究论文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分析发现硬科技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相关研究在2017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后出现了高峰,但目前核心作者群、核心研究机构以及发文期刊等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而通过对硬科技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发现硬科技研究可分为孕育期、成长期、爆发期等3个阶段,其研究先后聚焦于创新创业、科技创新中心、营商环境等热点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中国航空航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模式演进历程及其启示——基于产业创新演化系统分析框架
16
作者 聂晓静 杨忠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1-56,共6页
硬科技产业不仅是高精尖产业,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为典型的硬科技产业之一。基于产业创新演化系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回顾总结中国航空航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演进历... 硬科技产业不仅是高精尖产业,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为典型的硬科技产业之一。基于产业创新演化系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回顾总结中国航空航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演进历程,可发现:中国在航空航天、尤其是航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在举国体制下,各创新主体能够较为恰当地在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原始创新模式以及集成创新模式,并确保后两种模式的主导地位,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为中国在较短时期从航空航天弱国走向航天大国,进而实现航空航天强国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中国建设航空航天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中国航空航天硬科技产业 原始创新模式 集成创新模式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 启示
下载PDF
“硬科技”发展与西安市未央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17
作者 许华 洪宏 《新西部》 2019年第12期19-20,共2页
文章分析了西安市未央区存在的优势及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未央区传统制造业以"硬科技"转型升级提出建议:以"硬科技"推动创新发展,强化产学研交流建设;提升劳动生产率,强化企业人才引进;以新... 文章分析了西安市未央区存在的优势及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未央区传统制造业以"硬科技"转型升级提出建议:以"硬科技"推动创新发展,强化产学研交流建设;提升劳动生产率,强化企业人才引进;以新能源、新材料构建传统制造业绿色环保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下载PDF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硬科技知识产权军兼民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田富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8,共7页
[目的/意义]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进一步促进西安军用硬科技知识产权转化,提升军民融合对西安经济总量提升的贡献率。[方法/过程]采用归因法,分析西安军用硬科技知识产权转化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通过比较分析法,认识硬科技军兼民... [目的/意义]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进一步促进西安军用硬科技知识产权转化,提升军民融合对西安经济总量提升的贡献率。[方法/过程]采用归因法,分析西安军用硬科技知识产权转化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通过比较分析法,认识硬科技军兼民与军转民的区别。[结果/结论]军兼民对促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促进作用。硬科技知识产权军兼民要求条件较高,西安步入新时代以前,约束军用硬科技知识产权军兼民的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需转化的存量知识产权较多,转化率较低;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支持、土地指标供应及服务不到位是军兼民比例不高的根本原因。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硬科技之都,建议西安对症施治,构建硬科技知识产权军民深度融合的西安模式:一是实现军转民向军兼民转型;二是通过战略统筹,强化政府责任,为军用硬科技知识产权转化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土地、服务等政策支持;投资10 000亿元建设硬科技知识产权军兼民产业园和特色小镇;三是建立有效机制,把硬科技知识产权军兼民比例作为军民深度融合考评指标;四是建立军用硬科技知识产权军转民创新机制,促进存量知识产权尽快悉数军转民。十三五末基本实现适宜军兼民的硬科技知识产权基本军兼民,硬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数量与产值均实现翻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兼民 硬科技 知识产权 西安 军转民
下载PDF
基于论文-专利的石墨烯领域硬科技创新技术主题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楠 赵辉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8期892-900,共9页
硬科技创新是原创性高精尖科技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对我国未来创新驱动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有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识别硬科技创新主题在情报学领域仍是一个新课题,对其有效识别将有助于引导社会投资,及早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石... 硬科技创新是原创性高精尖科技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对我国未来创新驱动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有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识别硬科技创新主题在情报学领域仍是一个新课题,对其有效识别将有助于引导社会投资,及早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石墨烯领域为研究样本,结合学术型发明人的论文和专利,基于LDA2Vec主题模型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硬科技创新候选技术主题挖掘;通过发文强度、时序性分析筛选主题,根据学术型发明人主题关注度、高校及科研院所主题关注度、基金投资强度构建三维评价模型,筛选出最有可能成为硬科技创新的技术主题。结果表明,石墨烯电池等7个技术主题最有可能成为石墨烯领域内硬科技创新主题,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LDA2Vec 学术型发明人 石墨烯
下载PDF
基于“硬科技”的西安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勖 孙斐 《特区经济》 2018年第7期141-143,共3页
在新常态背景和"一带一路"政策下,把握"硬科技"的创新转折点,因地制宜的总结和制定西安"硬科技"发展之路是新时代促进西安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硬科技"的作用和优劣点以及西安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沿海经济发展要... 在新常态背景和"一带一路"政策下,把握"硬科技"的创新转折点,因地制宜的总结和制定西安"硬科技"发展之路是新时代促进西安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硬科技"的作用和优劣点以及西安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沿海经济发展要素,把"硬科技"与西安内向型经济相结合,紧抓科研,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用"硬科技"打赢"十三五"时期的脱贫致富道路,整体助力西安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 西安 经济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