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岳秋慧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3期38-39,共2页
对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技术分析进行分析。穿刺操作技术有腰段正中入路、腰段旁正中入路、颈段和胸段正中入路、胸段旁正中入路。对于腰部以下各部位的手术,包括下肢和髋关节手术、下腹部和盆腔手术,最常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 对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技术分析进行分析。穿刺操作技术有腰段正中入路、腰段旁正中入路、颈段和胸段正中入路、胸段旁正中入路。对于腰部以下各部位的手术,包括下肢和髋关节手术、下腹部和盆腔手术,最常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剖宫产亦适合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通常是用于腹部和胸部手术,并常常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全身麻醉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消除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无法阻断的伤害感受性刺激。颈段或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目前已较少采用,仅偶尔用于双上肢手术和颈部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 穿刺操作技术 穿刺方法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华静 牛江峰 +1 位作者 邓群 周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经产妇180例。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将产妇分为三组: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组(DPE+PIEB组,60例)、DPE阻滞联合连续硬膜外输注(CEI)模式组(DPE+CEI组,60例)和单纯硬膜外(EP)阻滞联合CEI模式组(EP+CEI组,60例)。比较三组产妇在30 min内达“满意镇痛”的时长、30 min后无满意镇痛手动推药发生率、镇痛效果和阻滞情况、不良反应和胎儿娩出情况。结果:DPE+PIEB组和DPE+CEI组产妇达满意镇痛时长快于EP+CEI组(P<0.05)。三组产妇罗哌卡因总消耗量为:DPE+PIEB组<DPE+CEI组<EP+CEI组(P<0.05),阻滞平面上限均达T_(10)。三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产程总时长、导管更换率、瘙痒、头痛、神经损伤发生率和胎儿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时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用于经产妇的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罗哌卡因用量,不影响产程进展,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破阻滞 程控间隙脉冲给药模式 分娩镇痛 经产妇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亚利 甘美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n=60)。选取L2-L3间...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n=60)。选取L2-L3间隙为椎管内麻醉穿刺点,EP组穿刺成功后启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持续输注剂量10 mL/h。DPE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刺破硬脊膜,不进行蛛网膜下腔给药,退出腰麻针,置管后连接脉冲式全自动注药泵,持续剂量5 mL/h,随后每隔1 h自动脉冲式注药一次5 mL;两组镇痛泵麻醉药液均为0.08%盐酸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首次剂量8 mL,自控镇痛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30 min(T1)、1h(T2)、分娩时(T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产程、镇痛泵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麻醉药物使用总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T0、T1、T2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T3时点VAS评分小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镇痛起效时间快,PCA按压次数、镇痛药液总量比P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总产程及1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联合PIEP技术用于分娩镇痛,具有更好的镇痛效应,起效时间短,药物总量少,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破阻滞技术 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模式 分娩镇痛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柯劭 杨宗芝 +1 位作者 李玉忠 张扬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8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硬膜外阻滞镇痛或DPE镇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Bromage评分量表分别评估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8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硬膜外阻滞镇痛或DPE镇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Bromage评分量表分别评估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泵(PCA)按压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后30 min、60 min及宫口开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更短,PCA按压次数更少,Bromage评分更低(P<0.01)。结论DPE可有效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起效快,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分娩镇痛 穿破阻滞技术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序间歇硬膜外推注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刘晋英 郭哲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技术联合程序间歇硬膜外推注(PIEB)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行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135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DPE+PIEB组... 目的 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技术联合程序间歇硬膜外推注(PIEB)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行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135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DPE+PIEB组(n=70)和DPE+连续硬膜外输注(CEI)组(n=65)。2组产妇均行DPE阻滞技术进行麻醉,在此基础上,DPE+PIEB组产妇连接PIEB镇痛泵进行镇痛,DPE+CEI组产妇使用连续输注泵进行镇痛,2组产妇均使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进行自控镇痛。比较2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2、4、6、8、10、20、30 min及2、3.5、5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脐带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产妇镇痛10 min时VAS评分≤3分者占比、充分镇痛时间、PCEA按压次数、镇痛20 min时S_(2)阻断者占比、罗哌卡因总用量,母婴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后2、4、6、8、10 min及3.5、5 h, DPE+PIEB组产妇VAS评分低于DPE+CEI组(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动脉血的pH值、PaCO_(2)、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PIEB组产妇镇痛10 min时VAS评分≤3分者占比、镇痛20 min时S_(2)阻断者占比高于DPE+CEI组,充分镇痛起效时间短于DPE+CEI组,PCEA按压次数、罗哌卡因总用量少于DPE+CEI组(P<0.05)。2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PE联合CEI相比,DPE联合PIEB镇痛模式可以使麻醉药物得到更好的扩散,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产妇中可起到较好、较快的镇痛效果,且不会增加母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穿破阻滞技术 程序间歇推注 镇痛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初产妇产程及新生儿临床转归的影响
6
作者 李卫斌 朱福来 +1 位作者 王春霞 钟水平 《包头医学》 2023年第4期13-15,9,共4页
目的:分析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对初产妇产程及新生儿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9~12月接诊的15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根据镇痛方法进行分组,分为A组(进行非镇痛分娩,n=50),B组(采用单纯硬膜外联... 目的:分析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对初产妇产程及新生儿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9~12月接诊的15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根据镇痛方法进行分组,分为A组(进行非镇痛分娩,n=50),B组(采用单纯硬膜外联合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n=50),C组(采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n=50),对比B、C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比三组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阿氏(Apgar)评分、分娩期间孕妇不良反应及产妇下肢运动功能与镇痛满意度。结果:B组镇痛起效时间长于C组,且B组镇痛后30 min、1 h、2 h、4 h及宫口全开时VAS评分高于C组(P<0.05);C组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低于B组、A组(P<0.05),C组新生儿出生1~5 min,Apgar评分均高于A、B组(P<0.05);C组产妇产后下肢运动功能优于A组、B组,镇痛满意度高于A组、B组(P<0.05)。结论: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配合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镇痛效果理想,可加快初产妇产程并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对保障母婴结局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破阻滞 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 母婴结局 镇痛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疼痛递质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游敏吉 翁晓华 +2 位作者 代虹 吴继敏 刘志平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526-2530,共5页
目的 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疼痛递质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 目的 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疼痛递质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采用DPE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点(镇痛前、镇痛30 min、宫口开全和分娩)宫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产妇分娩情况;分娩前和分娩24 h产妇疼痛递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和应激反应指标[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前宫缩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30 min、宫口开全和分娩宫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镇痛持续时间、自然分娩率及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分娩后24 h血清PGE_2、SP、NE、Cor和ACTH水平均高于分娩前(均P<0.05),观察组分娩后24 h血清PGE_2、SP、NE、Cor和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DPE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可抑制疼痛递质释放,减轻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破阻滞技术 产妇分娩镇痛 效果 疼痛递质 应激状态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秋月 陈文玉 关则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技术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25例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DPE组(170例)和EP组(155例)。DPE组采用硬脊膜穿破硬...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技术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25例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DPE组(170例)和EP组(155例)。DPE组采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麻醉,EP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并发症发生率、不同分娩阶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PCA)、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结果DPE组的并发症胎心异常、产前发热、皮肤瘙痒、排尿困难、产后头痛的发生率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娩阶段DPE组的VAS评分均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PCA按压次数少于EP组,Bromage评分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阻滞技术在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破阻滞技术 分娩镇痛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提高硬脊膜外腔阻滞安全性的操作体会 被引量:8
9
作者 韩传宝 周钦海 +1 位作者 钱燕宁 张国楼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7-958,共2页
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比,硬脊膜外腔阻滞因其不受穿刺间隙的限制仍是我国主要的麻醉方法,但由于尚未进人可视化穿刺阶段,硬膜外腔穿刺成功与否,以及穿刺过程中手法与手感的"把握"主要依据个人经验,硬膜外腔阻滞的并发症中有相当一部分... 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比,硬脊膜外腔阻滞因其不受穿刺间隙的限制仍是我国主要的麻醉方法,但由于尚未进人可视化穿刺阶段,硬膜外腔穿刺成功与否,以及穿刺过程中手法与手感的"把握"主要依据个人经验,硬膜外腔阻滞的并发症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与穿刺损伤有关.本文以最常用的腰段硬膜外腔穿刺为例,谈谈对硬膜外腔穿刺安全性把握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滞 安全性 腔穿刺 蛛网下腔阻滞 操作 穿刺间隙 阻滞 麻醉方法
下载PDF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烨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976-978,共3页
目的 研究观察颈胸段和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 (PODT)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ASA Ⅰ级和年龄16-40岁拟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下施择期外科 手术的患者,根据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部位将患者分成两组:Ⅰ组,颈胸段硬脊... 目的 研究观察颈胸段和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 (PODT)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ASA Ⅰ级和年龄16-40岁拟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下施择期外科 手术的患者,根据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部位将患者分成两组:Ⅰ组,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N= 16);Ⅱ组,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组(n=7)。应用Datex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SpO2,Ⅰ组和Ⅱ组 患者的探头分别放置在食指或食趾。PODT的测定方法是在患者尽力摒气后吸入100%O2,在硬脊 膜外间隙阻滞开始前5分钟和硬脊膜外间隙阻滞5、10、15、20、30和40分钟时分别测定PODT。结 果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两组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之后,所有患者的PODT逐渐 缩短,并在30分钟后基本趋于稳定。与对照值相比较,两组患者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后各测定时间 的PODT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后PODT明显缩短。PODT可作为成功硬 脊膜外阻滞的一个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阻滞 脉搏氧饱和度仪 测定时间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用于腹部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哲贤 张雄飞 +2 位作者 潘道波 易善元 周爱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8-1139,共2页
近年来,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被广泛用于高危重患者的麻醉。本研究旨在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 阻滞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复合 危重患者 手术中
下载PDF
硬脊膜外间隙多次和长时间留置导管的管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华民 李志学 +2 位作者 曲仁海 王桂珍 刘风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间隙 留置导管 高血压性心脏病 管理 交感神经阻滞 扩张型心肌病 临床效果 上胸段
下载PDF
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在硬脊膜外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艳姝 周春燕 王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 :比较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硬膜外阻滞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以及医生和病人对麻醉和镇痛的满意程度。方法 :择期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病人60例 ,随机分为 0 .375 %、0 .5 %罗比卡因和 0 .5 %布比卡因 ... 目的 :比较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硬膜外阻滞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以及医生和病人对麻醉和镇痛的满意程度。方法 :择期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病人60例 ,随机分为 0 .375 %、0 .5 %罗比卡因和 0 .5 %布比卡因 3组 ,每组 2 0例 ,比较 3组病人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异同 ;采用 4个等级 (优、良、一般、差 )评价医生对麻醉质量的满意程度 ;采用两个等级 (满意和不满意 )评价病人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3组病人的最大感觉阻滞范围相似 ,最大感觉阻滞时间和至可以切皮的时间 0 .5 %罗比卡因组与 0 .5 %布比卡因组相似 ( P>0 .0 5 ) ,0 .375 %罗比卡因组较以上两组所需时间长 ( P<0 .0 5 )。感觉阻滞持续时间 0 .5 %罗比卡因组与0 .5 %布比卡因组相似 ( P>0 .0 5 ) ,0 .375 %罗比卡因组较以上两组持续时间短 ( P<0 .0 5 )。0 .375 %罗比卡因组几乎不产生运动阻滞 ,最大运动阻滞程度 0 .5 %罗比卡因组明显弱于 0 .5 %布比卡因组 ,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 0 .5 %罗比卡因组明显短于 0 .5 %布比卡因组。医生对麻醉质量的满意程度 0 .5 %罗比卡因组优于其他两组 ( P<0 .0 1 ) ,病人对镇痛的满意程度 0 .5 %罗比卡因组和 0 .5 %布比卡因组略优于 0 .375 %罗比卡因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布比卡因 阻滞 应用
下载PDF
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雯 鲁惠顺 +1 位作者 习建华 胡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麻黄碱联合羟乙基淀粉组(A组)、羟乙... 目的研究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麻黄碱联合羟乙基淀粉组(A组)、羟乙基淀粉组(B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C组),每组20例。A、B组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2mL/kg,C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12mL/kg,滴速均为30mL/min。A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开始注射药物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胎儿娩出后(T2)、手术结束时(T3)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产妇血清皮质醇水平,同时记录收缩压。结果 A组在不同时间点收缩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在T1、T2时间点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C组在T1、T2时间点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及B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A组在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B组在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及A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C组T1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A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及A、B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可以预防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并减少皮质醇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羟乙基淀粉 蛛网下腔联合阻滞麻醉 剖宫产 皮质醇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预填充的有效剂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胜华 吴娟 +2 位作者 罗威 王长社 陆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平衡液组在麻醉前静脉滴注5mL/kg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羟乙基淀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5、10、15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液结束后,在L3与L4间隙穿刺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产妇入手术室(T1),静脉滴注液体完即刻(T2),鞘内注射药物5min(T3)、10min(T4)、2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新生儿出生后1和5min的Apgar评分。采集T1和T2时间点,产妇的动脉血及胎儿取出时的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平衡液组和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组内各时间点间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羟乙基淀粉中剂量组T4、T5时间点及羟乙基淀粉高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平衡液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4组组内和组间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间产妇动脉血和胎儿取出时脐动血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平衡液组产妇的麻黄素使用率为30%,显著高于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的10%(P<0.05),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产妇均无未使用麻黄素。4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为10m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淀粉130 0 4氯化钠注射液 预填充 蛛网下腔阻滞联合阻滞 剖宫产
下载PDF
针内针穿刺法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倪文文 李泉 李金宝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567,共3页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兼具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双重特点,在欧洲其使用率已占全部麻醉方式的40%,其中以针内针穿刺法应用较为普遍。由于始终无法克服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置管的不合...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兼具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双重特点,在欧洲其使用率已占全部麻醉方式的40%,其中以针内针穿刺法应用较为普遍。由于始终无法克服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置管的不合理程序,以及潜在硬脊膜外腔导管穿过硬脊膜穿刺针孔的可能,CSEA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滞麻醉 蛛网下腔阻滞麻醉 穿刺法 穿刺 麻醉方式 临床麻醉 CSEA 使用率
下载PDF
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输尿管镜手术中阴茎勃起的处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定国 鲁军 +2 位作者 张琦 田进军 谷电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773-3774,3777,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输尿管镜手术中阴茎勃起的处理。方法回顾2003年1月-2009年3月该科于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输尿管手术术中出现阴茎勃起的病例共计15例,依阶梯方式顺序使用局部冷敷、阴茎背神经阻滞、静脉推注麻黄碱... 目的探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输尿管镜手术中阴茎勃起的处理。方法回顾2003年1月-2009年3月该科于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输尿管手术术中出现阴茎勃起的病例共计15例,依阶梯方式顺序使用局部冷敷、阴茎背神经阻滞、静脉推注麻黄碱3种方式处理阴茎勃起,直至阴茎恢复疲软。结果局部冷敷显效4例,阴茎背神经阻滞显效9例,静脉推注麻黄碱显效2例,15例患者均顺利行输尿管镜手术。结论依阶梯方式顺序使用局部冷敷、阴茎背神经阻滞、静脉推注麻黄碱是处理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输尿管镜手术中阴茎勃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勃起 输尿管镜手术 连续阻滞麻醉
下载PDF
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认知功能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娟 王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认知功能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淮北矿工总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认知功能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淮北矿工总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60例接受全身麻醉,B组60例接受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剂量、镇痛持续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aO_(2))、CD4^(+)、CD8^(+)、CD4^(+)/CD8^(+)及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镇痛持续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后30 min的HR、MAP、SaO_(2)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HR、MAP有差异(P<0.05),SaO_(2)无差异(P>0.05);②两组的HR、MAP有差异(P<0.05),SaO_(2)无差异(P>0.05);③两组的HR、MAP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SaO_(2)变化趋势无差别(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术后48 h的CD4^(+)、CD8^(+)及CD4^(+)/CD8^(+)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CD4^(+)、CD8^(+)及CD4^(+)/CD8^(+)有差异(P<0.05);②两组的CD4^(+)、CD8^(+)及CD4^(+)/CD8^(+)有差异(P<0.05);③两组的CD4^(+)、CD8^(+)及CD4^(+)/CD8^(+)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B组术后24 h、48 h的MMSE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较好,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免疫细胞影响较小,利于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蛛网下隙与联合阻滞麻醉 认知功能 免疫状态
下载PDF
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韬 卫宇 +1 位作者 安小虎 余大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单胎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腔阻滞联合镇痛组(CESA)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组(EA组),各30例。CESA组应用0.075%...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单胎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腔阻滞联合镇痛组(CESA)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组(EA组),各30例。CESA组应用0.075%布比卡因1.5 mg蛛网膜下腔注射后硬脊膜外腔置管,试验剂量为1%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全脊髓麻醉现象,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EA组试验剂量后5、10 min各注射5 mLPCA预充液,接PCA镇痛泵。比较两组产妇5、15、30、60 min宫缩期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运动情况、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CESA组的5、15、30 min宫缩期的VAS评分分别为(3.10±2.83)、(2.23±1.52)、(2.23±1.36)分,均显著低于EA组的(9.07±0.74)、(6.33±1.52)、(3.34±0.94)分(P值均<0.01);两组间60 min宫缩期的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下肢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相比,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具有镇痛起效快,效果确切,下肢运动、产程不受影响的优点,使产妇感到更为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蛛网下腔阻滞-腔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剂量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廖常莉 张英 姜鲜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8-710,共3页
近年来,膝关节置换术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硬脊膜外腔阻滞是其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知晓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易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管理复杂,且并发症多。合理地选择麻醉药物... 近年来,膝关节置换术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硬脊膜外腔阻滞是其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知晓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易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管理复杂,且并发症多。合理地选择麻醉药物可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减少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影响,并可消除患者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不良记忆。右美托咪定因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和降血压的作用而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本研究拟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脊膜外腔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探讨其镇痛、镇静的程度及遗忘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滞麻醉 镇静深度 剂量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 严重并发症 临床应用 麻醉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