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9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8
1
作者 武国德 吉训明 +3 位作者 缪中荣 朱凤水 李慎茂 凌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 (DVST)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  11例由 CT、MRI、DSA确诊的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皮股动、静脉穿刺给予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规范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结果  2例患者临床症状戏剧性改善... 目的 探讨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 (DVST)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  11例由 CT、MRI、DSA确诊的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皮股动、静脉穿刺给予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规范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结果  2例患者临床症状戏剧性改善 ,10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 ,1例无变化 ;术后影像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例机械辅助溶栓患者介入治疗时发生导丝断裂 ;1例机械辅助溶栓后置入支架未成功 ;术中、术后无其它相关并发症发生。出院时临床痊愈 5例 ,显效 3例 ,好转 2例 ,无效 1例。随访 9例患者 3~ 6月无复发。结论 多种介入方法联合治疗 DVST的方法是可行的且安全有效 ,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治疗 DVST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静脉 血栓形成 血管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致双侧丘脑病变:附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2
作者 杨红 臧卫周 +1 位作者 张杰文 代全德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6期1960-1965,共6页
目的:探讨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二者合并病例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直窦血栓形成并致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 目的:探讨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二者合并病例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直窦血栓形成并致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到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致双侧丘脑病变,并本文中1例,共3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7岁。临床共同点为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MRI通常表现为双侧丘脑T2或FLAIR高信号。25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4例行2次或以上治疗;4例行外科手术夹闭;其中3例血管内栓塞不完全,联合外科手术夹闭;3例给予脱水降颅压联合抗凝药物保守治疗;1例单纯脱水降颅压。3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例症状改善,28例症状明显好转,1例死亡;保守治疗患者中3例失访,1例出院时稍好转。结论:以双侧丘脑受累的疾病种类众多,经积极治疗仍缓解不明显患者,且MRI提示双侧丘脑肿胀者,需考虑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尽早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条件允许者尽快完善各种手术治疗,逆转受损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脑膜静脉 双侧丘脑病变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基于头颅CT的视神经鞘直径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3
作者 刘九鼎 贾振宇 +7 位作者 梁堃 赵林波 曹月洲 卢光东 刘兴龙 王斌 刘圣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0-955,共6页
目的 评价薄层头颅CT平扫图像上测得的视神经鞘直径(ONSD)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CVST患者临床资料。比较CVST患者... 目的 评价薄层头颅CT平扫图像上测得的视神经鞘直径(ONSD)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CVST患者临床资料。比较CVST患者与正常人群ONSD差异及治疗前后ONSD变化。结果 共纳入CVST患者49例(CVST组)及49例无脑疾患正常人(对照组)。CVST组治疗前综合ONSD显著高于对照组[(5.33±0.50) mm比(4.40±0.40) mm,P<0.01],治疗后显著下降[(4.98±0.59) mm,P<0.01]。单纯抗凝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综合ONSD变化值与血管内治疗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3±0.22) mm比(-0.40±0.42) mm,P=0.84]。伴脑出血患者、无脑出血患者治疗前综合ONSD分别为(5.26±0.51)mm、(5.41±0.49) mm(P=0.31),治疗前后综合ONSD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9±0.40) mm比(-0.45±0.25) mm,P=0.66]。3个月随访时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患者与预后不良患者综合ON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颅CT平扫图像上测得的ONSD可作为CVST患者颅内压升高的反应指标,可能用于监测治疗前后颅内压变化,但在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方面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视神经鞘直径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机械取栓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4
作者 莫称龙 王思敏 +4 位作者 侯乐 彭烈标 王荣飞 施海姗 郑东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 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特别是经历了血管内介入取栓这一关键性治疗步骤。本病例强调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了在特定情况下介入性治疗的潜在价值。未来更广泛的研究将有助于制定这些并发症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毒症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颅内直窦静脉血栓形成1例
5
作者 朱炳 白明 陈丽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5-317,共3页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受累部位可能为脑静脉窦或脑静脉,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因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出现漏诊、误诊[1]。与动脉血栓形成相比,CVT发病率相对较低,占所有卒中的1%。绝大多...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受累部位可能为脑静脉窦或脑静脉,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因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出现漏诊、误诊[1]。与动脉血栓形成相比,CVT发病率相对较低,占所有卒中的1%。绝大多数CVT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引起,但仍有30%找不到病因[2]。上矢状窦及乙状窦为CVT好发部位,直窦血栓形成较为少见,多与海绵窦、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同时发生,单独发生者较为少见,病情凶险,死亡率高[3]。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直窦血栓形成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产褥期妇女 上矢状 动脉血栓形成 血管病 静脉系统 乙状
下载PDF
以癫痫发作起病的IgG4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6
作者 丁奕宸 吴金秀 +1 位作者 刘瑛 于云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9-381,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2个月”于2022年9月入院。入院2个月前突感烦躁、恐惧,继之意识丧失伴四肢强直抽搐,双眼向上持续凝视,牙关紧闭,呼之不应,无大小便失禁,约1 min后抽搐停止,意识恢复后四肢乏力,对发... 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2个月”于2022年9月入院。入院2个月前突感烦躁、恐惧,继之意识丧失伴四肢强直抽搐,双眼向上持续凝视,牙关紧闭,呼之不应,无大小便失禁,约1 min后抽搐停止,意识恢复后四肢乏力,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病程中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平均间隔3 d可发作1次,持续时间延长,且逐渐出现言语减少等。既往有慢性中耳乳突炎病史20余年、亚急性甲状腺炎2个月,均未正规治疗。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言语少,左侧颈静脉迂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脑膜 静脉血栓形成 癫痫 免疫球蛋白G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伴静脉脑梗死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7
作者 杨显军 曾春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94-69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头痛3 d,肢体抽搐伴右侧肢体无力1+d”于2023年2月6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入院3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我院门诊行CT检查未见异常,于外院住院,住院1+d... 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头痛3 d,肢体抽搐伴右侧肢体无力1+d”于2023年2月6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入院3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我院门诊行CT检查未见异常,于外院住院,住院1+d前患者出现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短暂意识丧失,完善CT示“脑梗死伴出血转化”,MRA示上矢状窦血栓,伴有右上肢不能持物,不能行走,右下肢拖拽感,言语尚清,能理解其说话含义,能够听懂他人说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意识丧失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持续性胀痛 出血转化 静脉血栓形成 急诊科 上矢状血栓 胃内容物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8
作者 李俊彤 彭琨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995-997,100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早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早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21年间我院收治的早期CVST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MR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MRV和SWI。诊断金标准为头颅DSA检查。各检查序列发现CVST阳性表现,采用卡方检验分别对SWI、MRV和常规MR序列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66例CVST患者均由头颅DSA确诊,累及上矢状窦17例,横窦9例,累及多静脉窦40例。DSA图像中发现了118个静脉窦血栓形成节段,常规MR(T1WI、T2WI、FLAIR)发现73(61.9%)个,MRV发现118(100%)个。66例患者中,SWI扫描100%(66/66)发现了小静脉扩张和迂曲引流静脉,明显高于MRV扫描71.2%(47/66)(P<0.001)和常规磁共振扫描47.0%(31/66)(P<0.001)。66例患者中SWI显示77.3%(51/66)有微出血灶,明显高于常规MR扫描43.9%(29/66)(P<0.05)。结论:MRV对CVST的早期诊断比常规MR序列更敏感,可以与DSA结果相媲美,SWI可检测梗死灶处扩张的小静脉、迂曲的引流静脉和点状微出血灶,SWI联合MRV在早期CVST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静脉成像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FLAIR高信号血管征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徐鹏程 徐明蔚 云宗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F L A I R高信号血管征(F L A I R Hyperintense Vessel Sign,FHVs)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8例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F L A I R高信号血管征(F L A I R Hyperintense Vessel Sign,FHVs)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8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均行头颅MRI+MRV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窦FHVs的出现率。研究组静脉窦FHVs的分布范围,及其与头颅MRV的一致性。结果研究组静脉窦FHVs出现率(2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74%,P<0.05)。静脉窦血栓患者静脉窦FHVs主要分布在横窦及乙状窦,与头颅MRV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81,P=0.001)。FHVs的灵敏度为84.61%,特异度为100%。结论颅内静脉窦的FHVs可作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标志物之一,对初步筛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高信号血管征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颅内静脉慢性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治疗1例
10
作者 梅月昕 陈歆然 +2 位作者 陈红兵 范玉华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2-366,共5页
报告1例颅内静脉慢性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治过程和转归。患者为49岁男性,以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起病,查体可见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初始磁共振见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外院误诊为脑炎,予激素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后... 报告1例颅内静脉慢性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治过程和转归。患者为49岁男性,以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起病,查体可见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初始磁共振见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外院误诊为脑炎,予激素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后磁共振静脉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颅内静脉血栓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药物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及颅内病灶均加重;对颅内静脉血栓予血管内治疗后再通,硬脑膜动静脉瘘血流也发生转向。术后随访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原基底节区病变明显缩小。本文通过分析该病例特点,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基底节区病变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脑膜静脉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及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芳 朱文佳 +2 位作者 刘若卓 王君 黄旭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06-207,共2页
患者女,51岁,因“头痛3年,智能减退半年,双下肢无力伴尿失禁4个月”于2013年7月6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00年被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003年诊断为“冠心病”;2010年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颅内 脑膜静脉 甲状腺功能减退 全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硬脑膜动静脉瘘(附5例报告)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小军 李昌华 +1 位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8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例继发于或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例继发于或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为突眼和结膜红肿。3例经开颅手术及1例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另1例未行外科处理,神经功能障碍呈进行性加重。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可继发DAVF,但部分患者先期难以明确静脉窦血栓形成,而表现为DAVF伴静脉窦血栓性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继发的DAVF易发生颅内出血,应积极行血管内栓塞或开颅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静脉 静脉 血栓形成 开颅手术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13
作者 吴晓平 王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而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引起颅内感染致CVST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LM脑膜炎继发CVST,经抗感染、抗凝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例,以期为临床对该类患...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而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引起颅内感染致CVST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LM脑膜炎继发CVST,经抗感染、抗凝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例,以期为临床对该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脑膜 颅内静脉血栓
下载PDF
肥厚性硬脑膜炎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桂红 张星虎 +3 位作者 戚晓昆 卢德宏 魏东宁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9期770-773,共4页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4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24年,行走不稳3年,加重半年"于2005年入院.患者于198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一次猝倒,伴意识不清,持续1~2 min自行缓解,当时无肢体抽搐,未行诊治.……
关键词 脑膜 肥厚性 血栓形成 颅内 X线影像增强 病理学
下载PDF
表现为丘脑性痴呆的多发性硬脑膜动静脉瘘并直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项正兵 吴凌峰 +2 位作者 柴文 吴晓牧 曹文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fiovenous fistula,DAVF)是硬脑膜动脉与静脉窦或皮质静脉的直接异常交通,DAVF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畸形,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好发于50-60岁,临床表现多为波动性耳鸣、眼部症状、非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1]...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fiovenous fistula,DAVF)是硬脑膜动脉与静脉窦或皮质静脉的直接异常交通,DAVF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畸形,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好发于50-60岁,临床表现多为波动性耳鸣、眼部症状、非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1]、癫痫、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其中表现为丘脑性痴呆罕见,目前文献仅见20余例,合并直窦血栓形成的病例更少见,在DAVF中,多发性DAVF约占6%-9%,多发性DAVF合并直窦血栓形成致丘脑性痴呆,文献未曾报道,现报道一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静脉 血栓形成 多发性 痴呆 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DAVF 颅内血管畸形
下载PDF
典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艳杰 石见 杜敢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通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VST)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及影像表现,提高对此少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本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经过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核磁共振成像(M... 目的通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VST)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及影像表现,提高对此少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本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经过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该疾病特点。结果本例患者因"左上肢麻木伴抽动"首次在我院就诊时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发现IVST,患者家属拒绝行DSA,当时未发现硬脑膜动静脉瘘。3 a后因"右侧颞顶部剧烈疼痛伴双侧肢体无力,伴恶心、呕吐"再次就诊行DSA检查发现DAVF,由于患者及家属治疗不积极,导致患者颅内病变进一步进展。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及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病,误诊及漏诊率高,CT、MRI可发现IVST和DAVF一些典型影像表现,但DSA仍是确诊IVST的"金标准",并可发现是否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对于发现IVST合并DAVF的患者应积极干预,以免加重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脑膜静脉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初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17
作者 王雪 温蒲圆 刘宏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4期1768-1773,共6页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临床初始误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的诊疗经过。方法:分析1例初步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早期颅...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临床初始误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的诊疗经过。方法:分析1例初步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早期颅脑影像学检查提示深静脉梗死、符合静脉栓塞表现,经积极抗凝及对症治疗后临床病情进行性加重,为寻找病因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为硬脑膜动静脉瘘。结论:获得性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早期诊断虽较为困难,但及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是确诊硬脑膜动静脉瘘的金标准,结合影像学检查做出正确诊断,可减少疾病的漏诊误诊。当遇到早期影像学结果支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且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时,应考虑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可能性并积极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避免错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静脉 颅内动静脉血栓形成 全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急性直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一例
18
作者 梅月昕 陈歆然 陈红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4-688,共5页
患者女性,40岁,主因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于2020年5月7日入院。患者1天前(5月6日)约17∶00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部胀痛,伴全身乏力、疲劳,5月7日2∶30头痛症状进行性加重,呈持续爆炸样、以双侧颞叶为著,伴恶心、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数次,... 患者女性,40岁,主因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于2020年5月7日入院。患者1天前(5月6日)约17∶00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部胀痛,伴全身乏力、疲劳,5月7日2∶30头痛症状进行性加重,呈持续爆炸样、以双侧颞叶为著,伴恶心、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期间出现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后好转,小便失禁1次。即刻至当地医院急诊,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予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后头痛稍减轻,遂转至我院急诊(5月7日17∶00),急诊CT显示直窦、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呈明显血栓高密度影,双侧丘脑低密度影(图1a~1c);CTV未见直窦、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显影(图1d,1e),遂以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颅内 静脉 支架 球囊和椭圆囊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纯合突变的颅内静脉窦血栓一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许胜杰 杨艳华 +3 位作者 李想 王岩 陈玉萍 邱峰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总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纯合突变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升高、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方法选取2023年1月... 目的总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纯合突变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升高、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方法选取2023年1月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的CVST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并复习既往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18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 d”就诊,临床表现为头部持续胀痛,伴恶心呕吐,Hcy异常升高,影像学示上矢状窦、右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基因测序结果为MTHFR纯合突变。既往文献显示,MTHFR纯合突变与CVST无直接因果关系,但可导致Hcy水平升高,并间接增加CVST的风险。结论应重视CVST患者的Hcy检测,如发现Hcy无明显诱因的异常升高,应进一步完善CVST相关遗传因素的基因检测,尽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检测 纯合突变
下载PDF
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20
作者 梁竹巍 冯力民 高婉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7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与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妊娠合并CVS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1月—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与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妊娠合并CVS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1月—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和产褥期(产后6周内)CVST患者(妊娠合并CVST组),以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期或产褥期女性CVST患者为对照(非妊娠CVST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根据妊娠合并CVST组患者出院3个月复查时的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CVST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妊娠合并CVST患者43例,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44例。妊娠合并CVST组高凝状态(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血小板增多症)、贫血、首发症状出现肌力下降、癫痫、意识不清的比例高于非妊娠CVST组,mRS评分高于非妊娠CVST组,视力受损、血管内溶栓和机械取栓的比例低于非妊娠CV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发症状为癫痫(OR 1.08,95%CI 1.06~1.12,P=0.01)、合并脑出血(OR 6.46,95%CI 2.50~16.69,P<0.01)和妊娠高血压(OR 9.01,95%CI 2.27~35.70,P<0.01)是妊娠合并CVST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首发症状为癫痫、合并脑出血和妊娠高血压是妊娠合并CVST患者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