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4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彬荣 张明威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2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 低浓度罗哌卡因 复合芬太尼 临床研究 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 硬膜外分娩镇痛 运动神经阻滞 活动能力
下载PDF
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廖万东 黄桂明 +1 位作者 钟宝琳 徐敏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5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均为50例),Ⅰ组宫口开张1cm左右,Ⅱ组宫口开张2~3cm,Ⅲ组为无镇痛分娩孕妇;Ⅰ组和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在腰L2-... 目的:探讨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5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均为50例),Ⅰ组宫口开张1cm左右,Ⅱ组宫口开张2~3cm,Ⅲ组为无镇痛分娩孕妇;Ⅰ组和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在腰L2-3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4cm,给予1%利多卡因3-5ml,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电子泵;麻醉药物选用0.1%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和液100ml;首次剂量6-8ml,自控量PCA6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最大剂量24ml/h,Ⅰ组一直持续至孕妇完成整个产程,Ⅱ组至宫口开全关闭电子泵,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由家属搀扶走动10min左右;Ⅲ组为自然分娩者,不用任何镇痛剂;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状况、记录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催产素的使用情况、新生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s评分,观察孕妇的满意度及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Ⅰ组、Ⅱ组中镇痛成功率达96%,两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中61%孕妇有中度疼痛,20%有极度疼痛;Ⅰ组、Ⅱ组与Ⅲ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94%产妇用药后无运动神经阻滞,3例下肢有轻微麻木感,2例能屈曲膝关节,1例能屈曲踝关节;Ⅱ组与Ⅰ组情况相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Ⅲ组与Ⅰ组、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催产素的使用率Ⅰ组为100%,Ⅱ组60%,Ⅲ组18%。Ⅰ组与Ⅲ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与Ⅰ组、Ⅲ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的阴道助产率高于Ⅱ组,Ⅰ组与Ⅱ组的顺产率及阴道助产率高于Ⅲ组,但剖宫产率低于Ⅲ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s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孕妇的满意度在Ⅰ组(99%)和Ⅱ组(92%)均大于Ⅲ组(2%)(P〈0.01);Ⅰ组有3例皮肤瘙痒,Ⅱ组有2例;Ⅰ组出现尿潴留4例,Ⅱ组有2例,Ⅲ组有1例。结论:低浓度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合并芬太尼用于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接近理想分娩镇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 硬膜外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芬太尼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最适浓度的研究
3
作者 王强 王娟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的混合液用于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效果,探讨罗哌卡因最适浓度.方法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A组(n=25)0.09%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B组(n=25)0.12%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C组(n=25)0.15%罗哌卡因+芬太尼2 ...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的混合液用于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效果,探讨罗哌卡因最适浓度.方法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A组(n=25)0.09%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B组(n=25)0.12%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C组(n=25)0.15%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ml;D组(n=25)为对照组,产科常规处理.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疼痛评分,改良Bromage法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分;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FHR)、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助产率、催产素用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神经及适应能力评分(NACS)评分及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B、C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A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率为65%,C组产妇中有44%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阻滞,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助产率、催产素用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NACS评分、脐静脉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0.12%罗哌卡因与芬太尼2 μg/ml的混合液最适于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 药物浓度 脐静脉血气分析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先平 黄霞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输注可行走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临产初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腰硬联合阻滞组(A组),持续硬膜外腔阻滞组(B组),各20例。观察各组置管到宫口开全时间、第...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输注可行走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临产初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腰硬联合阻滞组(A组),持续硬膜外腔阻滞组(B组),各20例。观察各组置管到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器械分娩率、剖宫产率、镇痛效果、运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在进入产程到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器械分娩率、剖宫产率都差异无显著性。选择直立和行走体位的产妇Bromage评分均较高。持续硬膜外腔阻滞运动阻滞程度要高于腰硬联合阻滞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输注行可行走分娩镇痛是可行及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 分娩镇痛 可行走 罗哌卡因 芬太尼
下载PDF
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高龄产妇临床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疼痛的影响价值分析
5
作者 张先兰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高龄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常规分娩)和研究组(40例,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 目的研究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高龄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常规分娩)和研究组(40例,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水平、异常胎心监护事件发生率、催产素使用率、产钳使用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阿氏(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镇痛0.5、1、2 h后的SAS、NR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镇痛2 h后,研究组的血清Cor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全时,研究组血清PRL水平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口开3 cm时、宫口开10 cm时、胎儿娩出时的MAP水平,催产素使用率、产钳使用率,同参照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比参照组的15.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4,P<0.05)。研究组的产程时间比参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异常胎心监护事件发生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高龄产妇,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并缩短产程,临床分娩结局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 高龄产妇 疼痛 分娩结局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间发热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陈晨 钱夏丽 +3 位作者 于建海 刘皓昕 李彩娟 崔晓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1,共6页
目的:构建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间发热(ERMF)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妇产医院产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78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诊断为ERMF分为ERMF组(n=148... 目的:构建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间发热(ERMF)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妇产医院产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78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诊断为ERMF分为ERMF组(n=148)与非ERMF组(n=632)。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RMF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与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与拟合优度。选取2022年8月—10月住院的170名产妇作为模型的验证组,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ERMF发生率为19.0%,验证组ERMF发生率20.6%。阴道指检次数、缩宫素使用、产程、胎膜破裂至分娩结束时间、罗哌卡因用量、舒芬太尼用量是ERMF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7,灵敏度为0.912,特异度为0.796,约登指数为0.888。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灵敏度为0.886,特异度为0.785。结论: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对于识别高危ERMF产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以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ERMF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产间发热 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7
作者 罗威 赵继蓉 李胜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评估硬膜外分娩镇痛(LEA)对产妇产后抑郁(PPD)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28例,年龄20~36岁,BMI 20~35 kg/m 2,ASAⅡ或Ⅲ级。根据产妇是否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分为两组:镇痛组(n=322)和非镇痛组(n=306)。记录分娩期间VAS疼... 目的评估硬膜外分娩镇痛(LEA)对产妇产后抑郁(PPD)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28例,年龄20~36岁,BMI 20~35 kg/m 2,ASAⅡ或Ⅲ级。根据产妇是否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分为两组:镇痛组(n=322)和非镇痛组(n=306)。记录分娩期间VAS疼痛评分最高值、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和新生儿入NICU的发生情况。于分娩前1周和产后2周、6周分别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PPD发生情况(EPDS评分≥11分为PPD),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产妇焦虑情绪,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产妇感受到的总社会支持度。结果与非镇痛组比较,镇痛组产妇分娩期间VAS疼痛评分最高值明显降低(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入NICU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2、6周PPD发生率、PSSS高支持状态、GAD-7≥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接受LEA不影响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后抑郁 产后焦虑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下载PDF
持续揿针内关穴刺激辅助硬膜外自控与程控脉冲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运用
8
作者 李欢欢 肖斌艳 +2 位作者 饶云 宋劼 周群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64-466,485,共4页
目的通过揿针持续刺激双侧内关穴辅助PCEA+PIEB的镇痛方式,观察其分娩镇痛效果,为临床分娩镇痛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一种选择方案。方法选择本院拟经阴道分娩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内关穴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N组产... 目的通过揿针持续刺激双侧内关穴辅助PCEA+PIEB的镇痛方式,观察其分娩镇痛效果,为临床分娩镇痛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一种选择方案。方法选择本院拟经阴道分娩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内关穴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N组产妇均行揿针持续刺激双侧内关穴,其余操作与C组产妇相同。选取L2-3椎间隙为硬膜外阻滞穿刺点,操作成功后,即行PCEA+PIEB分娩镇痛。如分娩过程中出现爆发性疼痛,产妇主诉需麻醉医生再次介入镇痛,则经硬膜外导管快速给予1.5%利多卡因5 mL,作为补救镇痛措施。结果N组产妇宫颈口全部开放、胎头娩出时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FPR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产妇PCEA次数及有效PCEA按压次数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要求补救镇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揿针内关穴刺激辅助硬膜外自控与程控脉冲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运用效果确切,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内关穴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 分娩镇痛
下载PDF
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对罗哌卡因EC_(50)的影响
9
作者 黄学桂 吴晓萱 +1 位作者 陈冉 朱海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探讨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对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10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且有镇痛需求的产妇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L组(33例)和R组(34例)。采用Dixon改良序贯... 目的探讨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对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10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且有镇痛需求的产妇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L组(33例)和R组(34例)。采用Dixon改良序贯法确定罗哌卡因的浓度。RL组产妇给予0.2%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4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R组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4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观察两组产妇的罗哌卡因EC_(50)、分娩镇痛效果、镇痛药总用量、镇痛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RL组产妇的罗哌卡因EC_(50)、镇痛起效时间、补救镇痛率、会阴胀痛和爆发痛发生率、镇痛药总用量均显著低于R组,镇痛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R组(P<0.05);两组产妇的下肢麻木、下肢无力、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罗哌卡因的EC_(50),改善分娩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氯普鲁卡因 硬膜外 分娩镇痛 半数有效浓度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10
作者 石喜玲 刘凌芝 +1 位作者 沈婷 高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E组、T组、E+T组及C组,每组40例。E组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E+...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E组、T组、E+T组及C组,每组40例。E组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E+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C组不进行分娩镇痛。比较4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镇痛前及宫口开2、4、6 cm和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的Apgar评分,镇痛前、宫口开4 cm和宫口开全时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E+T组与E组的镇痛药物用量。结果E+T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第一及第二产程显著短于E组、T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4组VAS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2、4、6cm和宫口全开时E+T组VAS评分显著低于E组、T组及C组,E组及T组显著低于C组,E组显著低于T组,宫口开4cm和宫口开全时E+T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T组显著高于E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T组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少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相对更好,且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连续性硬膜外麻醉 初产妇 分娩 镇痛作用 分娩结局
下载PDF
罗哌卡因穴位注射镇痛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11
作者 徐琳 雷恩骏 祝文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20-622,637,共4页
目的评价潜伏期罗哌卡因穴位注射镇痛对硬膜外镇痛疗效、分娩结局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L组,n=30)于宫口开至1 cm时穴位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N组,n=30)则给与生理盐水。两组... 目的评价潜伏期罗哌卡因穴位注射镇痛对硬膜外镇痛疗效、分娩结局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L组,n=30)于宫口开至1 cm时穴位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N组,n=30)则给与生理盐水。两组均于宫口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及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比较穴位注射即刻(T0)、穴位注射后1 h(T1)、穴位注射后2 h(T2)、宫口开到3指(T3)、宫口开全时(T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比较两组各产程时间;记录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记录比较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N组相比,L组T1、T2、T3时刻的VAS评分明显降低;L组镇痛泵PC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N组,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潜伏期行罗哌卡因的穴位注射镇痛安全、有效,可明显缓解产妇潜伏期的疼痛,与硬膜外阻滞联合镇痛,可加强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穴位注射 硬膜外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王静 邱婷 +2 位作者 韩晴 郑琪 苏士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153例,分娩过程选择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产妇79例(观察组),分娩过程予以屏气用力指导产妇74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初产妇5...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153例,分娩过程选择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产妇79例(观察组),分娩过程予以屏气用力指导产妇74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初产妇52例、经产妇27例,对照组初产妇40例、经产妇34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所有产妇经阴分娩,无中转剖宫产,无产后出血,无新生儿窒息。两组初产妇年龄、孕周、孕次、流产次数、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初产妇比较,观察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新生儿体质量高,住院时间增加(P均<0.05);而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情况,第一、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尿潴留例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经产妇年龄、孕周、孕次、流产次数、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经产妇比较,观察组经产妇第一、二产程总时间延长(P均<0.05);而两组经产妇分娩方式、会阴裂伤情况、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产后尿潴留例数以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均会延长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产程时间,但不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延迟屏气用力 自由体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门诊行互动式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察
13
作者 袁亚苹 侯丽莉 +1 位作者 魏娇娇 秦亚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5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孕周37周左右符合顺产指征的200例麻醉门诊评估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麻醉医生正常评估,发放分娩镇痛知识宣传册,观察组在麻醉...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孕周37周左右符合顺产指征的200例麻醉门诊评估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麻醉医生正常评估,发放分娩镇痛知识宣传册,观察组在麻醉医生评估后给予互动式健康教育胎儿大学课堂。比较2组产妇麻醉门诊评估时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进入产房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硬膜外穿刺时间、硬脊膜意外穿破发生率和分娩镇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进入产房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硬膜外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互动式健康教育较传统的门诊看诊健康教育可以使产妇更加了解分娩镇痛的健康教育知识,缓解产妇对分娩镇痛操作的焦虑,提高产妇配合度,缩短硬膜外穿刺时间,提高产妇对医疗操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麻醉门诊 互动式健康教育 产妇
下载PDF
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温洪樱 李秋霞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PPD)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给予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2组产妇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PPD)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给予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2组产妇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β-EP)、谷氨酸(Glu)水平,并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产妇PPD发生率。结果:宫口开4、6、8、10 cm时,2组VAS评分降低(P<0.05),且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宫口开10 cm时,2组血清β-EP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Glu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Glu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分娩方式、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EPDS评分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42 d,观察组PP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产妇PP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缓解分娩疼痛、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揿针 硬膜外分娩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及结局的影响
15
作者 张洁 方微园 李爱红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65-68,82,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孕妇资料,根据产次和分娩镇痛与否分为初产妇镇痛组(n=79)、初产妇对照组(n=44)、经产妇镇痛组(n=45)和经产妇对照组(n=29),比较组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孕妇资料,根据产次和分娩镇痛与否分为初产妇镇痛组(n=79)、初产妇对照组(n=44)、经产妇镇痛组(n=45)和经产妇对照组(n=29),比较组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等。结果:初产妇镇痛组VAS评分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但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产妇镇痛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均可缓解初、经产妇产痛,延长初产妇第二产程,并可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然而对其他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镇痛分娩 产程时间 分娩结局 剖宫产率
下载PDF
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镇痛效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16
作者 刘欣 曹桂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析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镇痛效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产科产检并拟用无痛分娩的100例产妇为分析对象,对产妇编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方法分组,分设为对照组(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 目的 探析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镇痛效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产科产检并拟用无痛分娩的100例产妇为分析对象,对产妇编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方法分组,分设为对照组(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各5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不同时间段(镇痛前、镇痛后15 min、镇痛后30 min、宫口开全时)疼痛评分,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4.56±1.68)min、完全阻滞时间(12.35±2.4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14±1.87)、(23.41±2.13)min,镇痛持续时间(5.38±0.57)h长于对照组的(2.66±0.33)h,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376.22±61.23)min及总产程(427.71±82.2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32.42±88.21)、(484.77±112.42)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后15 min、镇痛后30 min、宫口开全时疼痛评分分别为(1.78±0.34)、(1.23±0.24)、(1.54±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0.41)、(1.87±0.27)、(3.23±1.1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0 min的Apgar评分及产妇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无痛分娩时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显著,不会增加母婴结局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镇痛效应 母婴结局
下载PDF
低位水囊引产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提高产妇经阴道分娩率的效果
17
作者 陈娟奇 曹馨元 蒋海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水囊引产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提高产妇经阴道分娩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6例足月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试验组采用低位水囊引产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的产程用时、产后... 目的探讨低位水囊引产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提高产妇经阴道分娩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6例足月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试验组采用低位水囊引产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的产程用时、产后出血量、母婴不良结局及分娩情况。结果试验组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阴道分娩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低位水囊引产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和母婴不良结局风险,提高经阴道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水囊引产 硬膜外分娩镇痛 经阴道分娩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发热对产妇分娩方式和助产方式的影响
18
作者 刘洋 赵天天 +2 位作者 李彦东 江海滨 张成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引起的发热对产科分娩方式和助产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妇病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孕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根据有无发热将其分为发热组和非发热组。研究主...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引起的发热对产科分娩方式和助产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妇病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孕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根据有无发热将其分为发热组和非发热组。研究主要结局是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发热对产科分娩方式,助产方式的影响,次要结局是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新生儿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收入重症医学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开始纳入856例孕妇,最终574例孕妇符合标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发热128例(发热组),未发热446例(未发热组)。发热组剖宫产发生率为16.4%,未发热组剖宫产发生率7.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情况在发热组12.5%,未发热组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经阴分娩产妇之间助产、侧切以及新生儿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血症入ICU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会增加产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孕妇围产期抗生素使用率,但对于经阴助产需求以及新生儿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血症入ICU情况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发热 剖宫产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华静 牛江峰 +1 位作者 邓群 周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经产妇180例。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将产妇分为三组: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组(DPE+PIEB组,60例)、DPE阻滞联合连续硬膜外输注(CEI)模式组(DPE+CEI组,60例)和单纯硬膜外(EP)阻滞联合CEI模式组(EP+CEI组,60例)。比较三组产妇在30 min内达“满意镇痛”的时长、30 min后无满意镇痛手动推药发生率、镇痛效果和阻滞情况、不良反应和胎儿娩出情况。结果:DPE+PIEB组和DPE+CEI组产妇达满意镇痛时长快于EP+CEI组(P<0.05)。三组产妇罗哌卡因总消耗量为:DPE+PIEB组<DPE+CEI组<EP+CEI组(P<0.05),阻滞平面上限均达T_(10)。三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产程总时长、导管更换率、瘙痒、头痛、神经损伤发生率和胎儿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时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用于经产妇的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罗哌卡因用量,不影响产程进展,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 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 分娩镇痛 经产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辅助间歇用药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
20
作者 张剑勇 杨奇星 郭晓婧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18-222,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间歇用药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麻醉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 目的 探讨应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间歇用药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麻醉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辅助间歇用药。分别记录实施镇痛前(t_0)、镇痛30 min后(t_1)及胎儿娩出后(t_2)产妇的疼痛感受[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pain simulation score,VAS)]变化,对比2组临床基本指标(镇痛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和产后出血量)及各产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程)时间,观察2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长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2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产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间歇采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产妇麻醉药物依赖,促进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硬膜外麻醉 辅助用药 初产妇 分娩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