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仪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琦 邢科新 +2 位作者 王永骥 何际平 刘中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7-550,571,共5页
临床实验证实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与减重步态疗法(PWBT)相结合,能明显提高患者脊髓损伤康复后的行走能力,对运动能量代谢产生显著影响,但相应的神经与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开发研制一种小型低功耗的先进ESCS刺激仪,为ESCS... 临床实验证实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与减重步态疗法(PWBT)相结合,能明显提高患者脊髓损伤康复后的行走能力,对运动能量代谢产生显著影响,但相应的神经与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开发研制一种小型低功耗的先进ESCS刺激仪,为ESCS机理的实验研究提供所需的刺激模式。基于印刷电路板工艺,采用聚酰亚胺对银电极触点进行绝缘封装,改进电极的设计。进行ESCS刺激仪性能的动物实验验证,改变电压幅值、频率和波宽等刺激参数,观察实验猫肌肉的抽搐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小型低功耗ESCS刺激器能提供所需的多通道多模式刺激信号,电池供电和低功耗设计可提供使用安全性,ESCS电极满足柔韧性和生物兼容性要求,可为ESCS和PWBT组合疗法的机理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 动物实验 小型化 低功耗 MSP430F147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神经元模型的大鼠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仿真研究
2
作者 陈清阳 徐琦 +1 位作者 王熠钊 孟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8-314,共7页
临床研究证实,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但基本神经机制则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在建立大鼠ESCS有限元-神经元组合模型的基础上,仿真L2节段单阴极刺激条件下脊髓组织内的电势分布,确定L1到S2节段背根... 临床研究证实,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但基本神经机制则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在建立大鼠ESCS有限元-神经元组合模型的基础上,仿真L2节段单阴极刺激条件下脊髓组织内的电势分布,确定L1到S2节段背根、腹根纤维和不同深度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变化规律,分析纤维位置和刺激脉宽对神经纤维激活阈值的影响。仿真结果发现,距电极最近的背根纤维激活阈值最低为0.41 V,浅层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略高为0.47 V,最近腹根纤维的激活阈值最高为0.78 V,减小电极-纤维距离有利于脊髓纤维的选择性激活;不同深度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随刺激脉宽增加而减小,但脉宽过大导致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降幅变小,过长的脉宽使得激活阈值的降幅趋缓,合理选择刺激脉宽有利于激活深层背柱纤维,增加脊髓组织的激活区域,提高ESCS对于深层背柱纤维的募集能力。该仿真结果可为动物实验研究中合理选择刺激参数、提高刺激选择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神经元模型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 大鼠 脊髓纤维
下载PDF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结合减重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江 王熠钊 +5 位作者 黄晓琳 许涛 徐琦 邢科新 王昕 何际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结合减重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将其制作成T8~9。脊髓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简称模型组,术后未给予特... 目的探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结合减重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将其制作成T8~9。脊髓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简称模型组,术后未给予特殊处理)、硬膜外电刺激组(简称电刺激组,术后给予硬膜外电刺激)、减重跑台治疗组(简称减重运动组,术后给予减重运动训练)和减重跑台训练结合硬膜外电刺激组(简称治疗组,术后给予减重运动训练及硬膜外电刺激)。于术前及术后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BBB评分)对各组实验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并于术后8周时取各组大鼠脊髓损伤节段进行神经丝蛋白(NF200)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减重运动组和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BBB评分)和NF200染色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及电刺激组水平(P〈0.05);治疗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高于减重运动组(P〈0.05),但治疗组和减重运动组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CS及减重运动训练均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步行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且两者联用具有协同功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刺激脊髓损伤下位中枢模式发生器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 减重步行 可塑性 大鼠
原文传递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电压及频率变化对正常大鼠脊髓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熠钊 徐江 +5 位作者 黄晓琳 许涛 方征宇 徐琦 涂细凯 杨沛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S1脊髓节段不同电压及频率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ES)所诱发的脊髓反射,探讨ESCES诱发脊髓反射的发生机制及来源。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麻醉后手术将电极植入S1脊髓节段,予以波宽200...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S1脊髓节段不同电压及频率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ES)所诱发的脊髓反射,探讨ESCES诱发脊髓反射的发生机制及来源。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麻醉后手术将电极植入S1脊髓节段,予以波宽200μs、电压强度分别为400,600,1200mV的单脉冲ESCES;1200mV时,频率分别为50,60,80,100Hz的ESCES。以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大鼠后肢半腱肌肌腹的肌电信号,观察所诱导脊髓反射的特点。结果能引起大鼠半腱肌反应的阈值为300mV。3种电压强度的ESCES能诱导出2种潜伏期成分的脊髓反射,较低的400,600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长潜伏期成分,潜伏期分别为(5.27±0.36)ms和(5.19±0.67)ms;较高的1200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短潜伏期成分,潜伏期为(2.57±0.23)ms。4种较高频刺激均可诱发出脊髓反射,但刺激后期都出现了脊髓反射脱落后不规律出现,部分大鼠出现了较高频刺激后期脊髓反射完全消失。50Hz频率的ESCES所诱发脊髓反射的潜伏期和波宽分别为(4.46±1.07)ms和(7.33±1.00)ms,与另外3种频率所诱发脊髓反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电压的ESCES可诱导出不同来源的脊髓反射。长潜伏期成分可能是兴奋脊髓背根传入神经后引起的单突触反射;短潜伏期成分可能是直接兴奋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或运动纤维后向下传导引起的肌肉兴奋电反应。4种较高频ESCES所诱发的不规律出现的脊髓反射,可能是一种单突触反射。较高频刺激时脊髓反射的不规律出现可能与较高频刺激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 频率 脊髓 脊髓反射 大鼠
原文传递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对慢性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戎宏涛 李思鹏 +2 位作者 郑博雯 张锐光 朱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2-898,共7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ES)对慢性脊髓损伤(SCI)后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行EES治疗的慢性SCI患者。分期植入EES装置,EES植入后第3天开机,进行约10 d的测试观察(Ⅰ... 目的观察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ES)对慢性脊髓损伤(SCI)后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行EES治疗的慢性SCI患者。分期植入EES装置,EES植入后第3天开机,进行约10 d的测试观察(Ⅰ期终点);有意愿继续治疗者植入可充电永久刺激器装置,术后1年进行评估(Ⅱ期终点)。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估脊髓功能,采用疼痛数字分级量表评分(NRS)、轻触觉(LT)和针刺觉(PP)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NBSS)和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评分、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系统评价工具(ISAFSCI)、等量表评估EES对疼痛、浅感觉、肌张力、排便和排尿、排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采用尿动力学及肛直肠动力学检查评估排便和排尿功能,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下肢肌电反应,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技术评估下肢浅表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结果共纳入4例患者,均完成Ⅰ期评估,2例完成Ⅱ期评估。Ⅰ、Ⅱ期终点各有1例患者ASIA分级提高。Ⅰ期终点,4例患者的疼痛和肌肉痉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NRS由术前的平均6.50分降至3.00分,MAS由平均15.25分降至12.87分;ISAFSCI量表评分显示,所有患者下肢的排汗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表面肌电图记录到EES对下肢的不自主肌肉痉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Ⅱ期终点评估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保持良好。Ⅰ期和Ⅱ期终点评估LT和PP评分变化均不明显。I期终点,4例患者评估排尿和排便功能的NBSS和NBD平均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2.5分、21.00分,降至35.75分、17.00分;尿动力学及肛直肠动力学相关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Ⅱ期终点评估排尿和排便功能进一步改善。Ⅰ期终点,fNIRS观察结果显示,EES可以显著提高下肢浅层组织的血红蛋白浓度。结论初步研究显示,EES有助于改善慢性SCI患者的疼痛、肌张力、排尿和排便及组织灌注等部分自主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 慢性脊髓损伤 自主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脊髓硬膜外电刺激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6
作者 徐江 王熠钊 +5 位作者 黄晓琳 许涛 徐琦 邢科新 王昕 何际平 《中国康复》 2008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设计并研制适用于动物实验的脊髓硬膜外电刺激(ESCS)系统进行测定,为其进一步脊髓损伤(SCI)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设备基础及参考参数。方法:健康SD大鼠6只,将设计并研制的ESCE电极置于其椎管内的不同节段,用针极肌电刺... 目的:设计并研制适用于动物实验的脊髓硬膜外电刺激(ESCS)系统进行测定,为其进一步脊髓损伤(SCI)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设备基础及参考参数。方法:健康SD大鼠6只,将设计并研制的ESCE电极置于其椎管内的不同节段,用针极肌电刺激脊髓后肢的肌电活动,以确定最佳刺激部位和参数值;ESCS电极植入1周后开始每天1次ESCS,10 min。并观察大鼠的体重和行为学改变,共56 d。结果:ESCS的最有效部位为脊髓L2节段,刺激强度(100±10)mV,波宽200μs,频率20 Hz。大鼠在植入电极14 d后神经行为学(BBB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术后14~21 d动物体重恢复至术前水平;实验过程中大鼠无不良反应。结论:研制的ESCE系统能满足临床进一步研究的需要,通过植入实验对其参数进行测定,其良好的人机接口提供方便可靠的操作方式,为ESCE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 参数 大鼠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脊髓神经刺激器植入术后康复治疗1例报告
7
作者 陈楠 陈婵 +2 位作者 顾雨薇 凌骏麒 白玉龙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8-10,36,共4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脊髓神经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1例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后植入脊髓神经刺激器的截瘫患者,每周6次共3周。治疗前、后和1个月随访时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损伤分级、... 目的:观察硬膜外脊髓神经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1例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后植入脊髓神经刺激器的截瘫患者,每周6次共3周。治疗前、后和1个月随访时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损伤分级、Lovett肌力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功能量表和改良Ashworth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患者的运动、感觉、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获得明显改善,且这些改善在1个月随访时仍得以保留。结论:康复训练能改善脊髓损伤后植入脊髓神经刺激器的截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是此类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但要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者须长期坚持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硬膜外脊髓神经刺激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