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电刺激治疗痛性周围神经病的现状和进展
1
作者 汤颜冰 陈周青 +2 位作者 王紫兰 倪涵宇 王中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痛性周围神经病是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突出表现的周围神经病。脊髓电刺激通过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脊髓电刺激已被用于包括痛性周围神经病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并广泛用于临床。该研究就脊髓电刺激镇痛的基本机... 痛性周围神经病是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突出表现的周围神经病。脊髓电刺激通过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脊髓电刺激已被用于包括痛性周围神经病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并广泛用于临床。该研究就脊髓电刺激镇痛的基本机制、在痛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该技术的最新进展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周围神经 脊髓刺激疗法 疼痛 机制 神经调控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促进脊髓损伤后小鼠运动功能恢复
2
作者 覃建锋 宋海旺 +3 位作者 孙宝飞 吉杨丹 龙思方 杨丹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60-267,共8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脊髓损伤后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小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和NMES组。利用BMS评分、斜坡实验与电生理(EMG)评...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脊髓损伤后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小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和NMES组。利用BMS评分、斜坡实验与电生理(EMG)评估小鼠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恢复情况。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IL-6/STAT3信号通路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脊髓形态结构。结果NMES组BMS评分和小鼠斜坡实验均高于SCI组(P<0.05);NMES组小鼠运动诱发电位(MEP)最大振幅高于SCI组(P<0.05);NMES组脊髓组织TNF-α、IL-12A与GFAP表达量均低于SCI组(P<0.05),TGF-β、IL-10与BDNF表达量均高于SCI组(P<0.05);与SCI组相比,NMES组小鼠脊髓空洞较少,脊髓形态修复较好;与SCI组相比,NMES组IL-6/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均低于SCI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小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 神经肌肉刺激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胸段PHN患者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叶小龙 胡鑫 +2 位作者 周增华 何睿林 蒋宗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31-013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脊髓电刺激(SCS)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RF)在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60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并被随机... 本研究旨在比较脊髓电刺激(SCS)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RF)在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60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并被随机分配到脊髓电刺激(SCS)组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组(PRF),每组各30人,脊髓电刺激组接受标准脊髓电刺激治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组接受标准脉冲射频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NRS评分、PSQI评分显著改善,SCS组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C反应蛋白和CD4+/CD8+比PRF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SCS和PRF在治疗胸段PHN均有良好的疗效,SCS在炎症水平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刺激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后神经 疗效比较
下载PDF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慧敏 王晓越 +4 位作者 张媛婧 张毅 李怡帆 毛鹏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究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t-SCS)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病... 目的:探究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t-SCS)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病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M组)和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组(S组)。M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S组给予st-SCS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睡眠、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并发症与疾病转归情况。结果:最终共纳入168例,其中M组90例,S组78例。两组病人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阿森斯睡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及生活质量QL-index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01),且S组改善更加明显(P <0.05)。治疗3个月后,S组PHN的发生率低于M组(P <0.05)。结论:st-SCS可以改善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且对PH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程脊髓刺激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神经 预防
下载PDF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运动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慕玮瑶 史春雨 +4 位作者 吴纯 高献忠 王然 华敏 徐晨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t-SCS)治疗药物无效的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疼痛科门诊收治的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疱... 目的探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t-SCS)治疗药物无效的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疼痛科门诊收治的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疱疹起始后1个月内)的34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6岁;带状疱疹肢体麻痹累及单侧上肢21例,累及单侧下肢13例。接受st-SCS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回溯性分析,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各时间节点的疼痛程度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疱疹累及的上肢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下肢股神经、腓肠神经在运动和感觉方面的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以及肌力评定量表(MRC)评级记录肌力变化详情。同时记录电刺激治疗周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NRS为(8.2±0.8)分,治疗后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NRS评分显著下降[(4.3±1.1)分、(2.9±1.1)分、(2.3±0.9)分、(1.9±0.9)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6.52、22.45、27.62、29.60,P<0.001)。治疗前PSQI为14.6±1.6,治疗后3个月、6个月PSQI逐渐下降(5.6±1.1、3.9±0.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5.12、32.30,P<0.001)。说明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后3、6个月患者尺神经、正中神经及累及下肢股神经MNCV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01),且尺神经、腋神经和股神经SNCV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MRC评分逐步提高[(36.4±2.9)分、(38.6±3.7)分、(39.7±3.9)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t-SCS可以缓解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并且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改善肌力和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程脊髓刺激 急性期带状疱疹 运动麻痹 疼痛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雪颖 岳慧洁 段青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74-76,117,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间歇清洁导尿干预,观察组患者实...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间歇清洁导尿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排尿情况[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以及日单次最大排尿量]、症状改善情况[泌尿症状困扰评分量表(USDS)、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量表(LUTS)]、尿流动力学[膀胱内压力、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和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USDS、LUT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内压力、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可有效缓解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泌尿症状困扰程度,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低频刺激 间歇清洁导尿 排尿情况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与双极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陈嘉芳 何龙 +5 位作者 林鹏 莫海兵 谢恬 庄国雄 林章雅 江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4-670,共7页
目的:比较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tSCS)和双极脉冲射频(bipolar pulse radiofrequency,bPRF)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 目的:比较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tSCS)和双极脉冲射频(bipolar pulse radiofrequency,bPRF)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8例PHN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st SCS组(40例)和b PRF组(68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各时间点VAS、PSQI、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T0)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T7)、9个月(T8)、12个月(T9)时st SC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 PRF组(P<0.05),术后1天(T1)、7天(T2)、14天(T3)、28天(T4)、2个月(T5)、3个月(T6)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T8和T9时st SCS组病人PSQI、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b PRF组(P<0.05),但T1至T7时,这些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 SCS组和b PRF组在近期疗效上相当,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PHN。在远期疗效上st SCS组显示出更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短时程脊髓刺激 双极脉冲射频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病程超过1年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例
8
作者 袁宝军 张媛婧 +2 位作者 杨阳 樊碧发 王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50-251,F0004,共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也是疼痛科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1]。除疼痛外,PHN患者常伴有情感、睡眠以及生活质量的损害,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也是疼痛科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1]。除疼痛外,PHN患者常伴有情感、睡眠以及生活质量的损害,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2]。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一种可逆的、纯物理的神经调控镇痛方法[3],目前已成为PHN重要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脊髓刺激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科 神经调控 PHN 治疗病程
下载PDF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在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恢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郭小军 常佳琪 +3 位作者 何乐玮 赵璨 许猛 饶家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8-904,共7页
目前,美国每年新增近1.3万脊髓损伤患者,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1]。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一直是脊髓损伤治疗的关键问题之一,生物医学界也开展了多种研究以期恢... 目前,美国每年新增近1.3万脊髓损伤患者,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1]。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一直是脊髓损伤治疗的关键问题之一,生物医学界也开展了多种研究以期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患者 运动功能恢复 脊髓损伤后 脊髓刺激 硬膜外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下肢运动恢复 脊髓损伤治疗
下载PDF
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新进展
10
作者 汪洋 熊鹰 钟光俊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60-65,共6页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发的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LUTD),患者表现为一系列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LUTS),NB也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发的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LUTD),患者表现为一系列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LUTS),NB也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带来显著影响,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SCI后NB的研究也是重点与难点。当前,对于SCI后NB的治疗并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SCI后由于神经反射通路受损,导致NB的发生,而长期反复的足疗程电刺激,可以重塑神经环路,这一观点与SCI后NB的发生机制不谋而合。电刺激治疗疾病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近年来显现出一定的治疗优势,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途径。学习近年来相关电刺激文献后对不同类型电刺激治疗SCI后NB的机制、电刺激部位、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电刺激治疗SCI后NB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生理 经皮穴位刺激 周围神经刺激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徐渐 薛满松 +1 位作者 吕帆 张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8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技术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EA)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于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自愿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组(A组)和TENS联合EA组(B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技术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EA)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于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自愿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组(A组)和TENS联合E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EA进行分娩镇痛,B组在合谷穴,足三里穴进行TENS,同时联合EA进行分娩镇痛。记录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后硬膜外镇痛泵药量使用情况,分娩镇痛前和分娩镇痛后5、30、60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爆发痛次数、产时发热和胎心率异常的情况,同时记录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分娩镇痛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分娩镇痛前,且分娩镇痛后30、60 min VAS评分低于分娩镇痛后5 min(P<0.05)。镇痛后5、30 min时,B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后爆发痛、产时发热和胎心率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硬膜外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的用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TENS联合EA进行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能减少硬膜外麻醉药物用量,有利于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刺激 分娩镇痛 硬膜外麻醉 产妇
下载PDF
脊神经射频与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陈燕中 赖尚导 +3 位作者 刘炯锋 刘宇权 赖斐然 丘文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94-98,共5页
目的比较脊神经射频和脊髓电刺激两种治疗方式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1日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64例接受脊神经射频治疗,B组42例接... 目的比较脊神经射频和脊髓电刺激两种治疗方式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1日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64例接受脊神经射频治疗,B组42例接受脊髓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数字评分表评分(NRS)和疼痛差异(PD)值,治疗前、治疗1、3和7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表评分(VAS),治疗前后的红外热像温度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和PD值的差值均高于A组(P<0.05)。B组PSQI评分低于A组(P<0.05)。A组治疗前后红外热像温度的差值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1、3和7周的PSQI、VA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和B组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评分高于B组,VAS评分低于A组;③两组PSQI、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电刺激在短时程内能够更有效地缓解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提高睡眠质量。脊髓电刺激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值得在未来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射频 脊髓刺激 相关性疼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3
作者 徐立伟 刘辉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尿情况、膀胱功能积分、尿动力学指标[尿流速率最大值(MUFR)、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值(MBMV)、残余尿量(RUV)]、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自我感知的膀胱症状量表(PPBC-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每日排尿次数、尿失禁频次低于对照组,每日单次尿量、单次最大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功能积分、RUV分别为(1.46±0.18)分、(66.52±10.03)mL,低于对照组的(1.84±0.16)分、(86.67±11.45)mL,MUFR、MBMV分别为(15.63±2.11)mL/s、(256.67±30.03)mL,高于对照组的(11.20±2.17)mL/s、(209.82±31.16)mL(P<0.05);研究组血清PCT、TNF-α、5-HT、PGE2水平分别为(0.40±0.05)μg/L、(16.33±3.44)pg/mL、(102.25±22.08)ng/L、(170.05±33.68)ng/L,低于对照组的(0.61±0.07)μg/L、(26.01±4.67)pg/mL、(155.74±31.91)ng/L、(213.64±41.21)ng/L,血清IL-10、β-EP水平分别为(35.96±8.21)pg/mL、(244.85±31.61)ng/L,高于对照组的(26.45±6.17)pg/mL、(185.26±41.75)ng/L(P<0.05);研究组SF-36评分[(84.19±3.73)分]高于对照组[(73.26±3.27)分],PPBC-S评分[(2.43±0.11)分]低于对照组[(3.45±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SCI诱发NB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膀胱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脊髓损伤 低频刺激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 膀胱功能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血清β-EP、NT水平变化及对治疗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程瑾霞 张锐 +2 位作者 程伟宁 黄荣 谭登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48-552,558,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lhin,β-EP)、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水平变化及对治疗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 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lhin,β-EP)、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水平变化及对治疗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接受SCS治疗的PHN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治疗6个月效果分为反应良好患者、反应差患者。根据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原则1∶1选取同期常规药物治疗的PHN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β-EP、NT水平及对治疗反应性的评估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β-EP、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EP、N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皮疹面积≥10 cm^(2)、初治时间>3 d是PHN治疗反应差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β-EP、NT水平升高是PHN治疗反应差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显示,血清β-EP、NT水平单独预测PHN治疗反应差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776、0.793,加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后可将AUC值提升至0.936,高于血清β-EP(Z=3.490,P=0.001)、NT(Z=3.430,P=0.001)单独预测。结论SCS治疗可提升PHN患者血清β-EP、NT水平,二者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评估SCS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脊髓刺激 β-内啡肽 神经降压素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神经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15
作者 周晓琴 蒋昌宇 +1 位作者 方进龙 李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中神经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收治的60例PHN患者为观察对象,参...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中神经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收治的60例PHN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n=20)、脊髓电刺激组(n=20)、联合组(n=20)。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6、12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治疗后12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1、3、6、12周PSQI、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12周,3组患者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脊髓电刺激组、联合组患者PSQI、VAS评分均低于神经阻滞组,联合组PSQI、VAS评分均低于脊髓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电刺激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100.00%,均明显高于神经阻滞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电刺激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神经阻滞和脊髓电刺激治疗相比,神经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治疗PHN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其疼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神经阻滞 脊髓刺激 睡眠质量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老年疱疹后神经痛疾病患者采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胡春亮 张杰 刘小连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疱疹后神经痛疾病患者采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康院区神经外科2022年1月—2022年12月内收治的74例疱疹后神经痛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法分为电针组(37例,电针... 目的:分析老年疱疹后神经痛疾病患者采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康院区神经外科2022年1月—2022年12月内收治的74例疱疹后神经痛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法分为电针组(37例,电针治疗)和脊髓电组(37例,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电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血生化指标、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脊髓电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1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电针组(P<0.05);两组患者入组时N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1天时、3天时、7天时脊髓电组NRS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P<0.05);治疗后,脊髓电组患者的炎性因子、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电针组(P<0.05);SF-36评分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疱疹后神经痛老年患者以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电针联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并快速消除疼痛反应,调节血生化,改善睡眠障碍与提高生活质量,倡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疱疹后神经 短时程脊髓刺激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2型糖尿病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李欣 周杰 +1 位作者 祁莉娜 王彤彤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普瑞巴林和短时程脊髓电刺激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数... 目的分析普瑞巴林和短时程脊髓电刺激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数表法将其划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PSQI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IL-6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IL-10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升高幅度小于参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普瑞巴林和短时程脊髓电刺激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短时程脊髓刺激 2型糖尿病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对外伤性脊髓损伤肌肉和神经康复的影响
18
作者 毛华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00-203,共4页
讨论分析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对外伤性脊髓损伤肌肉和神经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实验组加用神经肌肉... 讨论分析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对外伤性脊髓损伤肌肉和神经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实验组加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肌力、生活质量水平指标。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对外伤性脊髓损伤人群肌肉及神经的康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刺激 随机对照研究 外伤性脊髓损伤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 生活质量评分 神经功能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神经元模型的大鼠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仿真研究
19
作者 陈清阳 徐琦 +1 位作者 王熠钊 孟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8-314,共7页
临床研究证实,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但基本神经机制则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在建立大鼠ESCS有限元-神经元组合模型的基础上,仿真L2节段单阴极刺激条件下脊髓组织内的电势分布,确定L1到S2节段背根... 临床研究证实,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但基本神经机制则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在建立大鼠ESCS有限元-神经元组合模型的基础上,仿真L2节段单阴极刺激条件下脊髓组织内的电势分布,确定L1到S2节段背根、腹根纤维和不同深度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变化规律,分析纤维位置和刺激脉宽对神经纤维激活阈值的影响。仿真结果发现,距电极最近的背根纤维激活阈值最低为0.41 V,浅层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略高为0.47 V,最近腹根纤维的激活阈值最高为0.78 V,减小电极-纤维距离有利于脊髓纤维的选择性激活;不同深度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随刺激脉宽增加而减小,但脉宽过大导致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降幅变小,过长的脉宽使得激活阈值的降幅趋缓,合理选择刺激脉宽有利于激活深层背柱纤维,增加脊髓组织的激活区域,提高ESCS对于深层背柱纤维的募集能力。该仿真结果可为动物实验研究中合理选择刺激参数、提高刺激选择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神经元模型 硬膜外脊髓刺激 大鼠 脊髓纤维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循证指南:脊髓电刺激、静脉输注、硬膜外注射和神经阻滞 被引量:1
20
作者 Mailis A 卫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10,共3页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功能紊乱而造成的。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显著增多,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凭借药物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为了指导临床实践,许多协会与组...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功能紊乱而造成的。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显著增多,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凭借药物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为了指导临床实践,许多协会与组织均创建了很多评估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标准,此外关于评价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的指南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循证指南 介入治疗 脊髓刺激 硬膜外注射 静脉输注 神经阻滞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